文化适应角度下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探析

2013-08-15 00:53覃晓琪
关键词:二语母语外语

覃晓琪

(广西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一、引言

中介语的石化(fossilization)概念最早是由Selinker1969年提出,是指二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过程中,会在某种程度上停滞不前,从而使学习者无法完全习得目的语,达到与操母语者同样的水平。Selinker 认为石化是存在于中介语的一种心理机制,出现在语言学习的任何阶段,是无法消除的。中介语石化的成因包括母语的迁移、目标语规则的过度使用、训练的迁移、二语学习的基本策略以及交际的策略等。本文探讨的是处于汉语文化环境中的英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受到母语文化影响所产生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二、文化适应理论研究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是从跨文化交际研究总结出的一个理论。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通过相互接触,给主动接触的一方逐渐适应新的文化的过程,并导致其文化模式改变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这一现象的系统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由美国人类学家Redfield、Linton 和Herskovits 在《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针对人类历史上因民族迁徙、战争逃难、移民潮和留学潮等引起的多种文化交叉现象,首次系统阐述文化适应的定义、内容和研究方法。

在语言学领域,20世纪60年代初语言的交际功能概念的提出引发人们对语言功能多样性的探讨,其中包括语言的“历史——文化功能”,即积累和储存文化历史经验的功能。Schumann(1976)较早通过语言习得的文化因素总结出了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适应模式,他认为文化适应是一种逐渐适应新文化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学习者二语习得的成败是由他的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所决定。Anderson(1983)提出第二语言本土化模式,强调了人的认知因素,该理论是对Schumann 理论的延续和完善,弥补了文化适应模式不足之处。此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动机是学习外语的关键因素,而动机的高低和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直接相关(Giles 1977;Gardner 1979)。此外,研究者认为语言含有大量的文化因素且文化因素是二语习得的重要方面,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周围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二语习得与第二文化紧密相关。(Brown,1980;Stauble,1980;Ellis,1985)

三、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文化因素

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决定了学习者是否适应目的语文化,进而影响其外语掌握能力。(1)社会距离指学习者被目的语社团接受并与之接触的程度。主要包括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地位、学习者社团与目的语社团的结合方式、两社团的文化和谐性、两社团对对方的态度等六个方面。社会距离是针对学习者在外语环境下的二语习得过程,是制约文化适应程度和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主要原因。(2)心理距离是情感方面的因素,它包括学习者的语言障碍、文化障碍和压力、动机问题的强弱和自我透性问题等四个方面。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距较大容易引起学习者恐惧、紧张,担心和害怕被别人说是崇洋媚外,于是消极甚至抵触去了解对方的文化,文化交流受阻,则会降低动机程度,影响语言处理过程中的记忆和输入过程。学习者只能依靠母语和自己的中介语机制来处理语言,长期以这种不完善的中介语为基础处理语言,导致了中介语的石化。

Gviles(1977)认为学习者在与母语使用者或母语文化接触的过程中,会随着两者相互间的看法变化不断调整和改变。这种动态模式分为向上趋同和向下趋异。向上趋同指学习者主动接受目的语文化理念,积极融入目的语文化生活,逐渐减少代表本族语文化的语言;向下趋异指学习者带着排斥心理被动接受目的语文化,逐渐增多使用文化差异的语言。因此,在语言习得中,学习者语言出现积极的向上趋同时,第二语言水平和能力就会提高;相反,若出现向下趋异时,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就会停滞不前,可能出现石化。

母语的迁移是石化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母语的迁移包括语音语调、语言形式以及文化的迁移。随着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二语学习者会从众多的目的语文化中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有针对性的文化要素,整合到自我认同中,构建自己的中介语语言体系。母语的文化会潜意识激发学习者的文化保护意识,有意识的排斥异国文化的差异性,若处理不当,会导致学习者用母语文化思维替代目的语文化思维,中介语机制的发展便处在一个停滞不前或是固化的状态,最终可能导致石化的产生(Selinker 1990;Ellis 2000b)。

王初明(2001)的“补缺假设”认为课堂学习环境缺乏与目的语表达方式相匹配的真实语境,因此在二语学习和使用中,母语语境知识介入补缺,激活了与之相匹配的母语表达式。若目的语文化移入的缺失和不完整,加上母语文化的冲击所形成的负迁移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学习者母语表达式固化于中介语体系中,可能产生石化现象。严丽明(2005)指出文化定型虽然能帮助不同文化的人相互了解,但其对差异的过分概括性或标签化会促使中介文化和中介语的形成,从而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雷旭辉(2012)认为母语文化负迁移从语音、用词、句式、语篇等方面对二语学习进行干预,容易产生中介语的错误长期固化甚至僵化。

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参照跨文化适应模式,笔者假设从文化角度方面中介语石化的形成过程为一个多M 型曲线假说模式,即二语学习者把目的语文化和语言的兴趣和动机的变化(从低到高再到低)分成三个阶段:上升阶段、调整阶段、回落阶段。在上升阶段中,学习者带着对他国文化的新鲜好奇感去接触外语,学习积极性高,二语习得水平从第一个水平起点呈现上升趋势;在调整阶段,学习者的二语水平达到一个顶点,随着语言学习的逐渐深入,因二语的语法规则与母语语言系统不同,且缺乏目的语语境和文化知识的进一步强化和更新,在课程要求、社会需求等客观环境下,学习者的文化新鲜感逐渐被消磨,缺失动机,迫使二语学习压力变大,二语能力开始调回到第二个水平起点。此时有大量的高质量的目的语文化输入再次刺激学习者,可能再次促进二语学习,进一步提高二语习得水平;在回落阶段中,学习者的二语水平达到第二个顶点后,目的语文化知识更新迟缓或语言疲惫感导致兴趣和动机下降,二语水平下降到第三个水平起点。学习过程中反复出现的水平起点就是石化,它会不断的前进式出现,某种文化刺激促使某个石化点消失(达到了顶点),但又会产生另一个石化点(回到起点),于是构成了动态的石化过程。因此,笔者假设文化知识能消除石化,不断更新文化知识才能防止石化现象不断出现。

四、文化适应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Krashen(1982)认为,语言的习得并非只是单纯的语言过程,还应考虑语言本体知识以外的能赋予语言意义的东西,即文化知识。Anderson(1997)亦指出,缺乏目的语文化背景的了解会造成学习者的阅读理解障碍,但了解了文化却不会运用也会造成阅读障碍。Schumann(1978)提出的良好的语言环境特征是针对在自然环境下的二语学习,但未涉及课堂环境下的外语学习。

根据我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外贸工作,往往在与外籍人员沟通或是邮件来往时,常出现文化错误导致相互之间沟通障碍或误解。课堂教学导入文化知识,不仅从语言层面上防止中介语石化,而且从实际用途上作用尤为重要。因此本文结合我国课堂环境下的语言学习特点,总结了以下几点外语教学的启示:

1.课堂教学应导入文化知识

外语课堂是中国学生通过书本内容了解目的语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使学生充分接受大量的深层次的文化教育;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异国文化,但缺乏正确引导。因此,这需要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文化知识,然后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帮助他们充分理解这些文化知识。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的背景知识,教师就该帮助他们激活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语言的输入。此外,教师教授语言,切忌架空了文化知识而一味强调语音语法、生词文章,要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和移情能力,学会站在英语母语者的立场思考分析:学习他国人们如何运用语言,如何看待事物和观察世界,这些都跟当地文化紧密相联。

2.引入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等辅助教材

引入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外刊文章,激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深文化意识。这些教材不一定非要英文版,中文介绍反而能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结合他国风土人情的纪录片或是经典原声电影来解读教材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3.应重视文化导入课程

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英美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但由于课程性质基本都属于选修课,受重视程度不高。有些高校都是由中国教师全部承担这些课程,在文化解读和理解方面上尚有不全面之处。外教上课方式轻松不拘束,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因此,应该由中国老师和外教交叉教学,让学生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他国文化。

4.文化知识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课堂上的文化教育知识多依赖课本教材,由于教材的编写、出版及再版需要较长时间,因此知识的更新较为滞后。教师可从网络资源获取最新的文化知识,比如新闻事件等,在课程导入阶段做讲解,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解读教材里的故事、说明文或议论文的时候,可放缓讲解进程,发散思维,触类旁通的带进一些他国文化小贴士知识,发挥学生联想力,又或者将汉语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对比类比解释,帮助深化和巩固语言知识记忆。

5.小班教学,通过交际策略促进文化交流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成员既少又统一,这样能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目前很多高校因师资缺乏,大学英语教学多采用大班教学,一个教学班级少则50 人,多则上百人。教师往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无法了解和监控每个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此外,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一致。因此,实行小班教学,二十人左右为一个教学班,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场景模拟,课堂穿插提问文化小知识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分级教学还应该考虑学生的文化因素,这里不仅仅指外语知识,还应考虑母语水平。不能仅凭成绩一刀切。

6.发挥第二课堂优势,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

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双向发展的,不能只凭老师在课堂上填鸭式的灌输或是学生消极式的被动输入。通过举办英语戏剧节、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原声电影鉴赏或英语卡拉OK 比赛等,使学生对英语文化充分了解和接触,同时通过各种活动理解和输出目的语文化知识,和母语文化和谐相处或相差不大。文化的认同感刺激学生不断学习和了解外语,从而有效防止语言石化。

7.加强学校各部门合作,创造良好的文化交流氛围

语言学习的外部环境不是只靠外语学院一个部门来创造的。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学院以及学生部门都应该积极合作,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Schumann(1978)认为良好的语言环境特征之一是两种文化的和谐。依托学校资源,以语言交流为平台,积极开展互换留学生,吸引留学生来华学习,加强汉语和外语学习,促进汉语和外语的文化交流。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对对方的态度持肯定态度,互有好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才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语言,了解他国文化。

五、结语

总之,要防止石化现象的发生,从文化角度方面而言,应多方面加强语言学习的文化输入,提高文化知识的质量,注意趣味生动性,循序渐进地加深文化内涵程度。既然中介语石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呈M 型前进式的发展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持久性,这不仅需要学生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毅力,也需要教师提高文化修养,耐心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瓶颈现象,同时,也需要大环境的共同努力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文化适应模式丰富了中介语石化现象起因的种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既然语言是文化中的一部分,那么二语学习者之所以会出现中介语的固化甚至石化现象,是不是也因为他的中介语文化产生了石化现象呢?中介语文化的存在形式和表现方式是如何的,还有待于将来进一步探讨。

[1]Schuman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Pidginization Hypothesis[D].Harvard University,1975.

[2]Zhonghong,Han.Fossilization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3]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文秋芳.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5]雷旭辉.母语文化负迁移对EFL 学习的干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10-113.

猜你喜欢
二语母语外语
母语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母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大山教你学外语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