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著华
(韶关学院 外语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和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战略原则,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等职责。在这里,“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并列而言,与20世纪提倡的“文化素质”应该是一个相同的概念,其教育内容应该“主要是文、史、哲的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当代我国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并强调对文科学生要加强自然科学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要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注重实践性,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1](P247)。“科学求真,立世之基;人文求善,为人之本”[2](P95-96)。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
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包括两个重要方面,即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办学要以人才为本。第一,以学生为本就是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要首先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和重视,强调对学生的关注和支持,我们的教学、管理和服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重视学生的个性追求,又要通过主动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主动去追求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既要有能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丰富内容,又要有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第二,要以人才为本,培养既有较高人文素质修养,又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符合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培养一大批既富于人文涵养,又有高深专业学识造诣的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服务人才。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加强,才能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
坚持教育的全面性和协调性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一贯坚持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四有”、“三个面向”,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其实讲的就是教育的全面性和协调性。1999年《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体育、智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教育,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3](P304-305)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上述的原则对人文素质教育自然同样适用。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协调性还体现在:一是在教育内容上,既要通过自然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严谨细致、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又要通过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培养人格独立、品德高尚的人文精神;既要大力开展祖国优秀历史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炎黄子孙的民族感情、民族气韵,又要大力开展世界优秀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世界眼光、开放胸怀;既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的自身发展,重视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具有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之心,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宇宙,关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是在教育途径上,既要继续完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又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既要在校内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又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文情怀,吸取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质。三是在育人环境上,既需要高校教职员工的全员参与,又要从硬件环境方面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广泛参与,协调配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4](P230)。在坚持课程鲜明的政治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其思想性、人文性、科学性。通过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伦理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准则规范。主要以事实、情景、体验为主的教育方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个人、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自身,培养健康人格。特别要充分阐明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缜密的科学原理和高尚人文精神,要“坚持在全社会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为人民服务和勇于奉献的精神,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5](P106)。使广大学生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树立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且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科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类课程不仅包括文史哲、艺术等所谓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还包括数理化生、天文地理等所谓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当代国情,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有代表性国家的基本知识,提高审美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关注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通过自然科学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简单科学技术问题,掌握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安排在本科一二年级大学科教育阶段,文科学生多一点自然科学课程,理工科学生多一点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通过限选、必修、任选、公选等课程设置或专题讲座、讨论等方式来开展,并非全部需要按学期学年进行课程设置,考核方式也应采取灵活手段,主要如研究性小论文、实验报告、读书笔记、专题知识竞赛等开放性考核方法,这类课程主要解决对人文知识认知的广度问题。
专业课程占据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占领这片主阵地。要充分发掘专业课程中的科学内涵和人文内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也要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掘专业课对人才人文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如科学研究中的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科学技术对真善美的追求无不体现了浓厚的人文精神;许多具体的科学方程式、科学原理、物质构成、实验反应等体现了丰富而和谐的美学原理;而专家学者们身上的大家气魄、儒雅风范和渊博学识则可直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是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演绎并且进行自我评判的自主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营造出一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个体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动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产生价值认同,从而实现个体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能够展现学生的人文素质。要大力开展高雅文化、人文文化进校园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以促进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在学分设置中应该增加校园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学分,使每一位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活动以培养人文素质。
要真正把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必经教学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大自然去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实践,帮助他们了解民情,了解社情,了解国情,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开展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希望工程、校园红十字会等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扶危助困,培养人道、博爱、慈善情怀;通过开展生命体验、生存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经受挫折,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的能力,培养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
“校园的环境、人文的氛围,对学生是一种示范、一种教化、一种熏陶、一种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2](P16)。校园环境是教学教育活动所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文化条件的总和,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具有感召、促进、约束作用,它以其独特的方式感染人、熏陶人、教育人。校园硬环境包括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校园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建设规划、文化雕塑、宣传媒介、设备设施、建筑风格等,良好的硬环境使人观瞻起来赏心悦目。校园软环境包括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课程教学、行政管理、后勤保障、考核机制、师德修养、校风校纪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等,良好的软环境使人如坐春风,和谐怡然。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关系国家国民素质、文化建设,甚至文明传承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的不懈努力,而素质的养成,更是一个需要长期内化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当前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当前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通过一系列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全面协调的教育,使大学生能够自觉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人文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文化成果,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人文品格和人文情怀。
[1]周远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C]//中国当代教育家文存:周远清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C]//杨叔子文化素质教育文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江泽民.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C]//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