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琰
(南京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概念合成理论是认知语义学的重要理论之一。20 世纪90年代该理论一经Fauconnier 提出就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证明其强大的解释力,但是很少有学者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对虚拟语气做出系统的分析。
首先,虚拟语气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语言学家对于虚拟语气的研究还有很大分歧,因此,选择虚拟语气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其次,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虚拟语气进行研究,符合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再次,作为认知语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合成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起了一个统一的框架(Veale,2000)。
最后,对虚拟语气的认知语义角度的阐释对于英语教学具有实践意义。我们可以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将真实情况的输入空间相结合,找出两者的契合点,并得到非真实情况的合成空间,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虚拟语气。
概念合成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认知语义学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概念合成看作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国外研究的主要人物有Fauconnier,Turner,Coulson,Sweetser,Oakley。对概念合成理论的研究涉及该理论本身以及理论的运用。在语言学领域中,概念合成理论被用于分析诗歌、符号学、语篇、修辞、隐喻等。另外,它还被广泛的运用于其它领域,包括认知神经学、心理学、文化、艺术、绘画、数学、神学、哲学、政治、人类学、计算机科学等等。
该理论在国内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自汪少华、郑守疆(2000)将概念合成理论引入中国,大约有20 余篇关于概念合成理论的文章出现在国内各大核心期刊上。苏晓军、张爱玲(2001),房红梅、严世清(2004)研究了该理论本身,黄华(2001)将概念合成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做了比较,宋苏玲(2000)用概念合成理论进行语篇分析,汪少华(2001)、覃胜勇(2002)则分别用该理论分析隐喻和转喻,梁艳春(2003)则分析委婉语,王文斌(2004)分析了幽默,余渭深、董平荣(2003)分析了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目前中国学者对于概念合成理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理论的运用。
概念合成是将两个输入心理空间(input space)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将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投射到一个新的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跨空间映射利用输入空间里共有的图式结构,或者发展其它的共有的图式结构。这一共有结构包含在共有空间(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中。这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映射,彼此相连接,构成了概念合成网络(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
认知运作主要在合成空间的层创结构中进行。层创结构是一个其它空间所没有的新结构,它是概念合成的核心部分,也是形成新的概念的结构。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结构主要进行三种运作,即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组合是三个过程中最简单的。它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输入空间投射组合起来并在输入空间之间形成以前不存在的新关系。完善是借助背景图式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在合成空间中使被激活的模式不断完善,也就是说,当部分表征投射到合成空间时,可能会激活附加的概念结构图式;或者当合成空间中的结构与人的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相匹配时,一些隐性信息就会自动地被激活。扩展是指合成空间中的结构可以扩展,即对合成空间进行运演;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在合成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运用人的想象力可以根据层创结构对细节进行无限的扩展。
Fauconnier & Tumer(1998)认为,要得到合理的合成空间,必须遵循一系列优化原则(optimality principles)。包括:整合(integration),即合成空间里必须包含一个经过整合得到的可以作为一个单位运作的场景;构造(topology),即输入空间里的成分与从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里的成分最好要有匹配关系;网络(web),即将合成空间作为一个单位来运行必须维持合成空间与输入空间之间适当的网络关系;解包(unpacking),即必须能够对合成空间进行解包处理,重构输入空间、跨空间映射、共有空间以及所有这些空间之间的连接网络;充分理由(good reason),即如果一个成分出现在复合空间里,那它就必须有出现的充分理由,必须与其它空间之间能建立相关连接,在运行合成空间时必须要能执行相关功能。这五条优化原则是自然语言中建立概念结构的有力机制。这种机制允许大量的概念结构跨越心理空间进行迁徙。根据这些原则,就可以对概念进行合成,建立合理的概念合成网络。
一般说来,概念合成网络分为四种类型。单一框架网络(single framing network)是最简单的概念合成网络,它包含两个输入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一个输入空间包含一个抽象的框架,另一个输入空间则不包含框架,只有一些成分。框架网络(frame network)较为复杂,一般包含四个心理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合成空间和一个包含输入空间里共有的抽象信息的共有空间。单向网络(one-sided network)中,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organizing frame)有两个,但在合成空间里就剩下一个组织框架了。双向网络(two-sided network)中两个输入空间有两个不同的组织框架,到了合成空间还是有两个组织框架。另外还有更加复杂的多重合成网络(multipleblend network)。
为了更好的学习和掌握非真实条件句,我们可以利用强大的认知工具概念合成理论。
if 从句中的动词形式是过去时或者过去进行时,而主句中的动词形式是would/should +不定式。条件从句中用was 或者were,were 更加正式。
例如:If Clinton were the Titanic,the iceberg would sink.
电影《泰坦尼克号》在1998年2月大受欢迎,美国总统克林顿因和总统办公室的年轻实习生的性丑闻事件受到指控。然后他似乎在性丑闻时间中毫发未伤。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用非真实条件合成还理解这个句子。这里有两个输入心理空间:一个是“泰坦尼克号”,另一个是“总统克林顿”。在输入心理空间1 中,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是一个永远不会沉没的超级巨轮,冰山被视为不可移动的巨大障碍物。在输入心理空间2 中,克林顿中通遇到了令人头痛的性丑闻。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有一个部分的跨空间映射,即克林顿对应泰坦尼克号,丑闻对应冰山。输入心理空间的这些因素映射入合成空间,克林顿就是泰坦尼克,丑闻就是冰山。合成空间从泰坦尼克号的输入空间提取组织框架结构,即:船在航行过程中撞中巨大冰川,结果船只迅速下沉。它又从克林顿的输入空间中提取重要的原因结构和事件形成结构,即:克林顿在丑闻事件中毫发无伤的幸存下来。在克林顿的输入空间中,事件是推测性的。合成空间则与历史上泰坦尼克号空间事实相反。合成空间对空间进行压缩,颠倒了下沉的因果关系。
if 条件句中的动词是过去完成时,而主句中的动词是would/should+完成体
例:If I had had bread,I could have made a sandwich.
本句中的两个输入空间,一个是输入空间1 的结构,包括肉、奶酪、调味料,另一个是输入空间2 的面包、调味料、肉和奶酪。将输入空间2 中的面包和输入空间1 的结构相结合就形成了合成空间,即与事实相反的三明治的制作方法。将实际的空间与虚拟方法进行系统关联形成合成空间。输入空间的结构投射和合成空间的结构都受到两个空间元素结构关系的限制。
在这类句子中,if 条件句和主句的时间是不同的。
例:If I were you,I would hire me tomorrow.
在输入空间1 中,“你”是雇主,而“我”是雇员。在输入空间2 中,说话人“我”成了雇主,而输入空间2 中的雇员与输入空间1 中的雇员相对应,但并没有明确地具体化。在合成空间中,说话人的身份变成了听众“你”。现实中的说话人和合成空间中的听众的空间联系是明显的类比。“你”雇佣了某人,而“我”在你的位置上,面对同样的决定和同样的人。然而“我会雇佣你”并不能成为任何一个情境的反映。雇主不可能雇佣他自己,雇员也不可能僭越而雇佣她自己。通过两个情境之间的跨空间类比映射构成合成空间。在这个合成空间中,既有输入空间1 的部分投射,即雇主和被雇佣的雇员“我”,也有输入空间2 的部分投射,即说话人的身份和决定。雇主“我”是从输入空间2 投射而来的,雇员“我”是从输入空间1 投射而来的,雇主雇佣了雇员。这通过与事实相反的句子“我雇佣我”明确具体化。(Fauconnier,1997)
当if 条件句中的动词形式为were,had done 或should do 时,有时可以省略if,而主语和动词倒装。由于倒装的非真实条件能够变成正常的语序,此处就不再赘述。
有时if 条件句是含蓄的,用介词短语引导或隐含在上下文中,这时主句中仍然使用虚拟语气。
例:In France,Watergate wouldn’t have harmed Nixon.(Fauconnier,1996)
在美国政治的输入空间中,水门指的是从1972年到1975年的一系列事件,从美国总统尼克松执政期间对民主党进行的窃听事件。尼克松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如果水门事件发生在法国会发生什么呢?水门事件在法国相对应的应该是闯入巴黎的酒店或者密谋的犯罪活动。这一类比映射包括法国政治和美国政治两个输入空间元素的映射和平行结构的构建。在类比映射中,只有部分结构被投射到合成空间。不同空间的元素相互关联。我们仅仅是从事实空间中选取部分元素,构成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的构建中,美国历史事件与法国政治体系的背景知识相结合。水门事件可能发生在法国,但是发生在了美国。如果水门事件发生在法国,就预言了尼克松可能的命运。本句推断了法国的政治体制和法国的国民性格。法国人的政治态度和美国人完全不同。与美国人相比,法国人对领导人的性格更加质疑。这类合成多为修辞用法,结构已经在输入空间中体现出来。
虚拟语气是现代英语中一个重要的语法。尽管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对虚拟语气的分类不尽相同,但目的是一样的,都希望简化虚拟语气的分类,便于更好的掌握。我们用强大的认知工具概念合成理论来分析虚拟语气。
国内外学者运用不同的理论对虚拟语气进行了分析,对虚拟语气进行了不同的分类。本文从认知的角度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对虚拟语气特别是非真实条件句进行分析,为系统全面的分析虚拟语气提供了新的视角。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分析虚拟语气避免了虚拟语气分类的繁杂,而是仅仅通过对真实空间的整合生成虚拟空间。这样可以简化虚拟语气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掌握虚拟语气。但是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并未对虚拟语气的所有类型逐一分析,希望以后能进一步完整全面的分析虚拟语气。
[1]房红梅,严世清.概念整合运作的认知理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9-12.
[2]何桂金.论虚拟语气动词的形式及其分类[J].外国语,1997(3):60-65.
[3]黄华.试比较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20-22.
[4]梁艳春.合成空间理论对委婉语的阐释力[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2):53-61.
[5]覃胜勇.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1-3.
[6]宋苏玲.合成空间理论对语篇连贯解读的解释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18-20.
[7]苏晓军,张爱玲.概念整合理论的认知力[J].外国语,2001(3):31-36.
[8]汪少华.合成空间理论对隐喻的阐释力[J].外国语,2001(3):37-43.
[9]汪少华,郑守疆.从合成空间看隐喻的意义构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7-11.
[10]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J].外语研究,2004(l):6-12.
[11]余渭深,董平荣.合成空间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4-6.
[12]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13]朱盛娥.论英语虚拟语气形式之有无[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l1):49-51.
[14]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New York:Cambridge Press,1997.
[15]Fauconnier,G.Analogical Counterfactuals[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57-90.
[16]Fauconnier,G.& Turner,M.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 Science,1998,22(2):133-187.
[17]Veale,T.et al.How to Blend Concepts and Influence People:Computational Model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 html version,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