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孝文化中凸显的代际公正问题*——对《无后为大》的思考

2013-08-15 00:48万向兴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代际解构儒家

万向兴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关军的《无后为大》一书,在深受儒家孝文化影响的中国,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对“丁克家庭”的思考,让每个读者深入思考生还不是不生这个问题。全书“人生神圣”、 “内心惶惑”和“外在恐慌”三篇,由宏观到微观,由内及外地阐述了自己选择“断后”的原因。这种逻辑性很强的写作大纲,恐怕源自作者对相关书籍的研读。从关军在书后列出的参考书目来看,有文学类的卡夫卡的《致父亲》、王朔的《致女儿书》,还有教育哲学类的卢梭的《爱弥儿》、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更有其他心理学和神学的作品。通过对这些数量繁多的跨学科书籍的阅读,作者企图思考生孩子的意义问题。

显然,从一些书评来看,关军的这本书确实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也让读者对许多人生本质的问题进行思考。这些问题可谓包罗万象,比如一个看似幼稚的深刻问题就够我们想半天:父母为什么没有征得我的同意就把我生下来?再如作者对“虎妈”、 “狼爸”的批评,对马丁·布伯《我与你》之思想的体悟,也拷问了每个成为父母或打算成为父母的人,将对子女采取怎样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又是否做到了尊重孩子?即使在略显态度悲观的下篇“外在恐慌”里,关军也激起了我们对生存危机、环境资源的“末日忧虑”。

然而,在这些问题里面,本文尤其想要思考的是关于孝文化方面的问题。就如作者别出心裁地从《孟子·离娄上》中抽取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后半句作为书名一样,此书的关键可以看作是对传统儒家孝文化的一种批评。而且,作者言之凿凿,让人深信他的丁克观念,也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儒家孝文化在今日遭遇的代际公正问题。

一、孝文化的历史概览及评价

“孝”指的是什么?按《尔雅·释训》的解释,“善事父母为孝”。确实,从字形的演变来看,“孝”的小篆、金文等字形,都仿佛与老者有关系。然而,按学者肖群忠的观点来看,孝除了“善事父母”之外,尚有另外两层含义,即尊族敬宗和传宗接代。孝观念大致形成于周代,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努力以及儒家经典《孝经》的出现,儒家思想中建起了一套孝的理论。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孝观念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汉代以孝治天下,魏晋隋呈现出对孝道的多元化思考,唐代甚至在总体上体现出不甚重视孝道,而自宋代以来的孝又表现出愚孝的一面……可以说孝观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绝非是一个固定而刻板的观念。

随着晚晴鸦片战争,诸多仁人志士学到的新鲜观念进入中国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儒家宣扬千年的孝道。五四时期对孝道的批判更是空前激烈,陈独秀就曾指出:“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这样的批判在今日读来也觉得不无意义。胡适也同样批判了传统孝道,他认为父母生儿女时不曾征得孩子的同意,也不是有意要给其这条生命,因此,对儿女没有恩,只有歉意。这种批判在关军的书中也可看到。鲁迅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以文艺形式批评封建礼教的小说,揭露了封建道德“吃人”的本质。同时,鲁迅还通过现象看本质,告诉人们孝伦理是用以愚弄大众的东西,是封建统治者的一种宣导工具。李大钊更运用唯物史观,对孝道做出辩证而理性的分析,在孝道的思考上取得了卓越的进步。比如他曾指出父子关系的“孝”,如果放大了就是君臣关系的“忠”。可以说五四时期的思想家对传统孝道的不留情面而深刻的批判,影响了我们后人的方方面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严肃的批判之外,一些新儒家也对孝道进行了弘扬。如梁漱溟、冯友兰等人对孝悌有一番新的看法,对孝道给予充分肯定,强调了孝的人文意义。

总的来看,我国的儒家孝观念历史悠久,在多个朝代受到重视和推崇,甚至演绎到愚孝的地步。到了五四时期,中国传统孝文化构建的这种不公正的权利义务关系,遭到了较为彻底的批判,但也有新儒家随后对其进行弘扬。然而,虽说五四时期对孝道的批判很彻底,却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如学者马尽举指出的那样,“中国传统道德是忠孝同构,忠孝互倚互补的伦理文化系统。”这种观点与上文提到李大钊的发现一致,指出了封建统治者之所以倚重孝道,乃是希望大众对自己忠诚。五四运动虽然批判忠孝,但结果是忠存孝亡,加之随后出现了救国图存的战事,忠的概念又被纳入民族道德之中。最终出现了公忠伦理畸重、人伦情感伦理畸轻的局面。从伦理研究的角度来说,孝文化遗留的这些历史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究。

二、《无后为大》对代际公正问题提出的挑战

如前文所述,孝文化在五四时期遭到了空前的批判,尤其是子女对父母的强制义务一层,受到了彻底的抨击。然而,在这种貌似强制性的宏大叙事背后,亲子关系又是否存在着一些微观的不同呢?马尽举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指出:“近代以来对孝文化的批判,成功地解构了中国传统亲子关系中的子代对父代的强义务关系,而没有解构父代对子代的自我强化义务。因此,对孝文化的解构就只能是完成任务的一半,只能处于对孝文化的半解构状态。”这里,很成功地指出五四时期对孝文化的批判所存在的缺陷,而对这种半解构状态的进一步解构,似乎正是关军在《无后为大》一书中试图做的。

确实,在对孝观念的传统批判中,大多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强制义务一方面,而往往忽略了父母对子女的义务本身也很繁重。但孝文化的解构之所以是单边的,只解放子女不解放父母,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的生物性——出于动物性,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保护义务。特别是进入到现代,孝文化在父母一方畸重、子女一方畸轻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诚然,因为动物性的缘故,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不会因为孝文化的解构而消亡。但孝的本意乃是亲子关系,却因各种原因出现了异化,且这种异化在今日还未消亡,这就是半解构存在的另外一个缘故。如关军在“提线木偶之痛”中说到的豆瓣小组,这个名为“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其中的帖子充满了对家长们可怕的控制欲的指控。就像陈独秀在上世纪提出的关于“附属品”的批评那样,当下很多家长希望子女学音乐、学乐器,其实很多情况是强制子女实现自己的愿望,或者延续自己的梦想。而这种以爱为名义、对孩子所做的各种指手画脚,实际上伤害了孩子。在此,我们看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中,父母一方对义务的自行强化倾向,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这仍然与“子贵父荣”的观念不无关系。然而,这种强化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容回避的。

对此,关军的做法是绕开如何对待子女这个问题,他把生儿育女的问题从一个必选改为可选,让读者先想一想到底要不要生育,也提倡每个人尊重别人是否生育的权利。这样一来,似乎父母一代对子女一代的强制性义务得到松绑,每个人也有余裕思考到底要不要孩子,而不是等生下来以后莫名其妙地受着生物性影响,进入一种半解构状态。

在书中,关军强调“兹事体大,不可造次”,也就是说:创造生命与其他任何举动都不同,怎么慎重都不过分。这无疑是向家长的心智和教育能力提出质问,确实如此,父母辈凭着生物性把孩子生出来,并不意味着自己具有爱子女、尊重子女的能力和智慧。虽然指望每个父母都具有蒙台梭利和卢梭对教育的理解深度,指望每个父母都能有克里希那穆提一样的人生智慧,指望我们的教育提供《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那样的学校,指望我们的社会提供真正的全面素质教育……多少有些理想化和完美主义,但能对整个生育计划做出根本的质疑和反思是值得肯定的做法。也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自己到底需不需要为人父母,需不需要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教义,传统孝文化的代际公正问题才可能得到改善。

三、反思:当孝文化遇到现代

梁漱溟先生曾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可称为孝的文化。正因如此,孝文化贯穿自古到今所有华夏儿女的方方面面,从经国大体到日常举止。然而,因为历史、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孝文化也存在一些负面消极之处,甚至是不可取的愚孝,尤其在进入现代化的今日中国,许多孝文化的思想都受到了挑战。本文提到的《无后为大》一书,正是旗帜鲜明地挑战了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强调个体属于家庭,进一步也属于国家,因而必须繁衍后代,它所体现的乃是中国传统亲子关系中的代际整合观念,即延续后代、发展、团结、稳定。

学者肖群忠曾指出,中西亲子关系之差异主要源于三方面:第一,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第二,代际整合与代际断裂;第三,老年本位与少年本位。其实《无后为大》一书的论调很多都是偏向西方文化的,所参阅的参考书也大多是西方思想,从一种文化看另一种文化,自然会发现许多格格不入。正好像黑格尔曾这样评价中国的孝文化:“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这种观点虽然看到了中国封建统治的专制特性,却依然是片面的,因为恰如梁漱溟先生所说的那样,孝文化本是中国伦理与文化的基石。

《无后为大》很好地警醒读者,让人们思考何谓爱、何谓教育,也让人们清楚意识到所处的现实是危机重重的。然而,结合中国现阶段国情来说,此书的个人本位和代际断裂倾向,只能作为一种多元化时代的小众选择。仅就养老问题而言,我国在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迎来人口老龄化,孝文化无疑有着深远的现实价值。当然,批判孝文化显然不是作者的本意,关军通过《无后为大》要做的只是陈述自己的生育观,这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无可厚非。

[1]关军.无后为大 [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

[2]马尽举.关于孝文化批判的再思考 [J].论理学研究,2003,(6).

[3]马尽举.孝文化与代际公正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3,(4).

[4]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 [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

[5]肖群忠.孝与友爱:中西亲子关系之差异 [J].道德与文明,2001,(1).

[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代际解构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还原
解构“剧本杀”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