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标
2011年5月台湾爆发的“塑化剂事件”,7月大陆被揭露的“达芬奇家具密码”,英国的“窃听门事件”以及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警示人们重新审视道德风险问题;2013年1月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指出:“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把当前的德育底线推到了高点,在各种利益的背后,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学校德育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企业道德行为与社会发展要求不一致时,就会产生道德失范,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企业行为对自然、其他群体以及对整个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企业道德风险是企业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的可能性。[1]社会其他领域亦如此。道德风险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总的来说,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表现为个体行为与社会公德不相符合,引起公众的道德谴责,这个层面主要表现在思想和舆论压力上。例如不尊敬师长、不孝敬父母、破坏公物、随地吐痰、粗言秽语等等。社会公德性道德风险的整体情况及影响是一个国家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缩影,虽然法律没有严格规定社会公德的界限,即使道德失范也不会有刑罚之痛,其道德风险比较少,主要是对人产生精神伤害和对国家精神面貌产生不良的影响,但是在大多数国家,维护基本的社会公德操守,维护道德的社会地位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重视,由于社会公德失范而导致的道德风险所受到的舆论压力不亚于一般的刑罚之苦。2010年,国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极大地推动了学界对公民道德教育的深入研究的同时,也为更好地规避社会公德性道德风险提供了依据。
市场经济性道德风险是指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违背了基本的道德操守,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使市场经济秩序和消费者受到不良的影响。
市场经济性道德风险产生于模糊的法制经济的温床。在企业层面,表现为企业家的管理道德问题,例如企业偷排污水造成良田污染,影响农作物收成;在公共领域,例如破坏、偷窃公共设施,影响居民生活;在政治领域表现为治理道德,例如以权谋私,创造灰色收入;在互联网领域,例如非法进入、篡改他人网页,在网上污言秽语,故意辱骂、中伤或者贬低他人等等。市场经济性道德风险源于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而轻视道德规范和公共利益,给社会带来明显或者可预见的不良后果,其行为具有可知性、破坏性和轻微的危害性,情节严重者还涉及法律责任。
道德缺失是产生市场经济性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原有的德育观念和市场经济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产生了市场经济性道德风险。在市场经济下,通常思想教育的内容集中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的要求,明显缺失的正是我们历史和当下亟需拓展、补充的体现“市场经济”要求的内容。无论我们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毕竟是 “市场经济”,它一定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各种不同特色“市场经济”所共有的基本的价值观念体系。[2]当前我国法律不完善,各个领域的监督还不到位,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尚未建立,道德缺失就成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科技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依赖的时候,道德就可能成为一切工作的核心。以克隆技术为例,当克隆技术研究成功时,法律并没有任何的规范,如果技术获得者用于非人类的、非正义的、非文明的应用领域,那就可能危及地球的生存和发展;相反,如果把克隆技术用于农业、生物医学等有利于人类发展的领域,带来的就是一场深刻、卓有成效和前所未有的社会革命。因此,在高科技下由于道德问题而产生的潜在风险,具有隐蔽性,也就是隐性道德风险。由于立法往往滞后于科技,人类对科学的认识达不到专业的深度,科学的应用,就取决于技术控制者所恪守的道德底线。
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提高了国家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但由于利益的驱使,滋生了人们对金钱和物质的过度追求,使原有的传统道德理念与现实的经济需求相脱节。一方面整个社会道德素质水平下降;另一方面,学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和误区,当前德育理论和实践出现了“人学空场”现象。德育“既不是以人特别是受教育者为主体的,它所传授的又是剥离了人性内涵的空洞的道德规范,在实施中又背离了把握人性所特有的过程和规律。”[3]有调查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水平呈下降趋势,而下降的原因是“经济生活变动的冲击”。[4]2006年北京的样本也显示,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反映出公德匮乏的问题。[5]安徽省的样本显示,青少年公德素质呈现不稳定的征象,社会公德意识没有真正形成思维模式,也没有固化成行为习惯,时强时弱摇摆漂移。[6]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传统的道德缺失和社会公德不足,已经延伸到经济领域,例如奶粉业的三聚氰胺事件,三鹿公司采取低价策略,为了抢占广大的贫困农村市场,人为向原料乳中掺入三聚氰胺引起质量问题,导致婴儿患肾结石,涉及婴儿近4万人。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一是由于经济利益的利诱而急功近利,二是道德匮乏,不能恪守企业的道德底线。
道德风险也折射出我国德育质量在下降,德育的效率备受关注和质疑。当前我国“唯经济主义”盛行,“唯经济主义”催生了严重的“功利教育”,小学追求中学升学率,中学追求大学升学率,大学强调面向“市场”,追求就业率,在“功利教育”的驱使下,使德育遭遇冷落。[7]德育在学校备受冷落,在社会备受质疑,德育质量也在市场经济下显示出下降的趋势。
道德作为文化现象,是人区别于动物而要求过有秩序、有意义的社会生活的一种人文创造。判断一个人是否道德,依据的就是个体在处理上述境遇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自我认知、社会行为、人际语言、情感态度等等。在许多发达国家,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演进导致多元文化背景下价值世界的支离破碎、充满矛盾和冲突。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忧虑,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全世界不约而同地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和作为完整存在的人,以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伦理目标、核心价值的追求和价值观的教育问题。[8]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它一直承担着知识传承的重任,它在人类发展历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当德育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产生道德风险的时候,学校德育就首当其冲地受到社会的非议和批判。
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科技革命”和“教育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学校德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21世纪,在物质高度发达,人类社会逐步进入更文明阶段的时候,人们不禁会反思德育的社会功能,人的道德是否还可以与社会公共性组织一起,充当经济调节的“第三只手”[9]。当苏丹红事件曝光,瘦肉精被揭发,地沟油上桌面,三聚氰胺“大败”中国奶粉业,台湾“塑化剂事件”刮向东南亚,“窃听门事件”引爆全球之后,学校德育似乎“无能为力”。地球村、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一体化之后,如何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品质,使道德一如既往地履行“第三只手”的职能,成了拷问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底线”的难题。
要提高全民的德育水平,提高社会的和谐度,提高公民的德育素质,有效防范德育风险刻不容缓,从学校德育发展路径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学校是实施德育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学校德育要回归德育的本原,以“仁”、“义”、“礼”为核心,提倡“忠”、“孝”的基本道德情操,[10]切实提高年轻一代对德育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德育认知水平。
学校道德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去做一个人”的根本生存方式,而不是具体行为规范。道德教育的根本是在引导我们以人的存在方式去生活。[11]因此,还需把德育引入生活,把儒家的传统德育思想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市场经济中践行德育,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从而引导他们用高尚的思想去指导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
德育不可以脱离政治而独立,不能培养“德育中立”的纯道德型人才,应该培养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献身的具有伟大高尚情操和爱国品质人才,民族精神应成为道德教育的灵魂。德育的政治性在外国也备受重视,美国宣扬“美国精神”,强调培养具有“强烈的对国家的忠诚感”的美国人,培养学生成为有民族精神、勇于开拓,感到“当一名美国人比当任何其他国家的国民更好”的美国人;德国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意志民族精神;韩国主张把历史上第一个王国的建国精神“弘益人间”作为德育教育理念;新加坡对学生的德育重在“国家意识教育”,以培养“新加坡人”为德育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以“五大共同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观念,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12]而日本,明治初、中期就开始推崇“国民道德”的道德教育,“国民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忠君爱国,要求日本人视天皇为族父、大家长,尽力奉公,这基本上是政治性的、民族主义的意识。[13]我国的德育教育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德育提高到政治的高度,无论是基本的德育理念,社会公德还是企业家管理道德,都要兼顾国家和个人利益,切实防范道德风险。
公民教育也是当前德育的重要内容。早在1938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育政策委员会在 《美国民主教育之目的》报告中,就提出把德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日本也在19、20世纪之交,讨论和宣扬公德教育,让公民基本道德要求逐步深入人心,从而达到提高整个民族道德品质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民教育主要还停留在理论浅层探究阶段,它的提出适应了社会转型期的特殊需要[15]但是,公民德育教育的发展还没有形成风气,还没有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除了学校教育,还需践行德育,在实践中强化德育的真谛,这就需要社会各界一起来关心学校德育问题。作为政府,应该承担德育的重任。政府要树立公正、廉明、高效的形象,打击贪污腐败,钱权交易;推崇助人为乐、义见勇为,建立德高贤明的礼仪之国。同时,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步伐,建立道德高尚的法制社会,除了为德育实施清除障碍,还可以促进国家规范化、法治化及和谐稳定发展。
在经济领域,要培养学生和公民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企业家的管理道德,鼓励发明创新,恪守基本的道德底线,一旦发现企业为了经济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出现道德风险,必须严惩不贷,净化社会空气,建立经济的道德品格;加强经济立法,提高自由经济和法制经济的公信度,进一步为改革开放和国家快速发展铺平道路。
社会各界也要支持德育建设,通过舆论导向为学校德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违反社会公德的各种行为,要积极进行疏导,通过大众舆论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会团体要团结起来,共同组成引导德育舆论导向的钢铁长城。
总之,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净化社会氛围,秉承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动以德治国及和谐发展,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各个企业单位,要同心协力,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社会公德水平,减少道德风险,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1]李玉梅.论企业道德风险及其法律防治[J].改革与战略,2009,(9)
[2]罗石,宋佳.适应社会转型的德育转型是否可能[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3]何玉海.试析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内在原因[J].复旦教育论坛,2009,(7)
[4]李萍.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分析[J].理论学刊.2004,(7)
[5]陈珊.公德缺失和公德重建的社会心理分析——北京市民社会公德调查的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4)
[6]叶松庆.当代青少年社会公德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向[J].青年研究,2008,(12)
[7]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教育研究,2005,(3)
[8]江世银.论经济调节的“第三只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5)
[9]杨建萍.《论语》中的三德论及其当代价值[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
[10]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
[11]刘新生.国外道德教育的走向及其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12]肖群忠.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公德建设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道德与文明,2008,(4)
[13]陈俊珂.美国学校德育的特点及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