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院校德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2013-08-15 00:45:05骆小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校园文化育人

骆小平

新时期学校德育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模式,传统的单一德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学校教育。必须多方面开发、整合有效德育资源,并进行恰当的整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成效。

一、注重文化的引领作用,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应在结合学校的传统和特色基础上,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培育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精神,以学校的环境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为切入口,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围绕主题,深入推进各类创建工作,能使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在德育工作上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优化德育资源,健全全员育人机制

结合师资队伍、干部队伍、职工队伍建设的目标,深入贯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逐步建立、健全全员育人机制。明确全员育人的要求,努力营造校内“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把德育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从而有效地整合和优化学校德育资源,充分发挥德育合力。

每一位教师落实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教学目标,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同步。每一位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在严格管理和优质服务中体现育人导向,提高他们关于学生德育“首见责任”的意识。坚持不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课堂教学、生产实习、校园文化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三、立足学科教学,强化教书育人功能

不断提升社会与人生等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落实德育课程的总目标和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价值观等方面的分目标。

文化、体育课等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根据不同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情、科学精神、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精神、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等的教育。

在实训实习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学生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

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一)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

在校学生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把德育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评估。校各行政、党群部门明确各自责任,支持和协助开展学生德育工作,切实完成相应德育工作任务。把德育工作目标列入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设立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协调、开展全校的德育工作。

进一步提升德育管理队伍素养,加大对德育骨干力量的培养、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德育管理人员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管理评价和科研创新能力。

(二)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

切实做好班主任的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培训、考核与奖惩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组织、指导和引导作用;加大对低年资班主任的帮助与指导,提高班主任待遇,使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做好班主任工作;将班主任工作成绩作为教师聘任、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并向优秀班主任倾斜;加强班主任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坚持办好暑期班主任德育研讨班。

五、夯实德育基础,提炼德育主题品牌

(一)挖掘德育活动主题

利用传统节日和重大事件纪念日等教育资源,确定教育主题,结合学雷锋纪念日等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广泛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组织学生参观名胜、纪念场所,开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二)培养学校德育品牌

深入挖掘学校文化特色,积极探索德育品牌形成机制,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专业文化营造为起点,挖掘、提炼具有特色的“德育品牌”,从活动理念、定位等方面提升德育工作层次,不断丰富德育内涵。通过学生“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感染力;在学生中继续组织开展“三好学生”等的评选活动,通过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教育激励广大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把廉政文化的内容纳入学生德育教育内容,使学生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为自觉养成自律、诚信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品德打下牢固基础。

六、加强团学工作,发挥自我教育功能

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工作把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履行好团结青年、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职责,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认真做好优秀青年学生入团工作,加强学生团校建设,努力提高共青团组织在青年学生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开拓学生党建工作;继续抓好学生社团建设,开设第二课堂,开展各类主题征文比赛、演讲比赛、黑板报比赛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丰富广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等校园媒体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功能;广泛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有机衔接起来,以校园内外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不断提升志愿者服务品牌,不断增强学生社会公益意识和服务能力。

七、重视网络德育,运用网络育人功能

我校德育工作积极适应网络发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精心打造网络德育平台。加强校园网建设,开发网络德育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丰富网络德育内容,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积极发挥校园网育人功能。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及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责任感,不断提升网络德育实效。加强对贴吧等学生参与度高的校外网站中交互栏目的舆情引导。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加强网上正面宣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杜绝各种违法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对上网成瘾的学生要及时发现,热情帮教。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校园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