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丽丽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江苏常州 213164)
图书馆是高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和组成部分,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有着独特功能和作用。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由过去限制入馆转变为“大开放、一站式”的格局,同时服务呈现多样化,如咨询服务、查新服务、馆际交流、学科领域服务等等[1]。高校图书馆改革发展策略的探索和研究,也已成为图书馆科学有效发展的重要课题和研究方向。在此,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1)高校图书馆布局设计过于死板。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汲取知识、提高个人素养的场所,所以馆内合理的布局、安宜的环境和一定的学术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图书馆虽是学习的场所,但它更大的目的还在于让读者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享受书本所带来的充实和快乐。但是有些高校图书馆布局设计过于死板,虽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场所,但书库内教室化,借还平台成了学习与借书的分界岭,库内嘈杂的环境往往要由图书馆员来维持,这样的场景很难让人与图书馆高雅的氛围、丰富的内涵相联系,也使图书馆的作用不能发挥到极致。
2)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受到制约。由于受经费的制约,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受到一定的影响,往往缺乏或是很少有新资源的注入,使得馆藏资源逐步老化。一些高校图书馆为了追求馆藏数量,图书采购偏向于打折书,以致不追求图书质量,入库后即封存,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还有一些高校图书馆不了解学校专业的发展动态,毫无重点的引进文献资源,这既不利于高校的发展与图书馆的建设,也造成经费的浪费。
3)高校图书馆工作模式过于单一。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使得图书馆对外运行过于死板、单调,缺乏创新。有些高校图书馆为了增加读者开放时间,往往造成图书馆员一个工作日长达十多个小时,身体和精神上的疲劳很容易使馆员产生倦怠的情绪,甚至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而工作人员的情绪波动也必然对读者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应在保证工作效率和馆员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完成。
4)高校图书馆读者与工作人员缺乏互动。评定一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优劣,不仅涉及到图书馆的整体布局、馆藏文献、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等,还应看到读者与图书馆员之间的默契与互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图书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不仅制约着图书馆馆员,同样也约束着每一位读者。但很多高校的读者无视图书馆章程与工作人员的管理,这往往会大大消减图书馆员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
1)高校图书馆要重视整体布局的设计。图书馆作为读者修身养性、汲取知识的场所,除蕴含丰富的馆藏资源外,外在的布局也应给人以安静、稳重、学术氛围较强的视觉感受。所以,对于整体颜色要注意选择适中,还要注重布局的设置,如大厅和书库角落可以摆放些绿色植物,既美化环境,又可以缓冲用眼疲劳;墙面可以通过悬挂艺术字画、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等来提高图书馆的内涵;书库桌面可以摆放简单大方的警戒语来维持书库的清洁和秩序;同时还应注重书库的布局设计,如围绕书架摆放木质桌椅,把看书与学习更方便地联系起来。
2)高校图书馆要发展特色馆藏,合理使用经费。所谓特色馆藏,是指各高校经过长期的建设积累,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规模且结构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源优势,使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特色馆藏对于高校学科建设和特色专业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图书馆应根据各自的情况重点选择其它图书馆没有或不同的文献信息进行数字化,从而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体系和数据库,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2]。同时也应合理利用馆内经费,比如购书前广征各专业带头人的意见和建议,选购合适的专业资料,选有所用。
3)高校图书馆要更新工作模式。高校图书馆工作模式的优劣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重要。图书馆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服务部门,图书的借还、上架、倒架等一系列图书管理工作必须由训练有素的图书管理人员来完成;同时相对于读者而言,图书馆充裕的开放时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应在保证读者最大满意度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图书馆员的工作效率。传统、呆板的图书馆工作模式只能使馆员产生厌倦的工作情绪,所以应加强馆际互动,管理方式上取长补短,如果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加班制,减少馆员工作日过长的工作时间。
4)高校图书馆要加强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图书馆良好的运转离不开图书馆员和读者的共同努力,因此,一方面要对读者做好入馆教育,另一方面要提高馆员素质。为配合好图书馆员的工作,营造良好的馆内氛围,入馆之初工作人员对读者进行细致入微的入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大到整个馆内的馆藏布局,小到每一个借书规则、入馆规定等。如读者入馆初对此没有全面了解的话,图书馆员应在借还过程中对读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当然,前提是保证图书馆员能够做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对读者应问有所答,尽量满足读者的要求。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混合型人才。一名优秀的馆员不仅要具备图书馆情报专业的知识背景,还要精通外语,并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等[3]。
[1]郝建军.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289.
[2]邓慧楠.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3-6.
[3]孙育华.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