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农业委员会调研组
“大城市、大农村、大工业、大农业”是长春市的基本市情,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是长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长春是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是长春市重要的基础产业,是长春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基本优势。统筹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省委、市委提出的要求,也是长春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力求站在全局的角度,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切入点,对未来五年长春市农业农村工作进行初步构想。
长春市近年来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成功应对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挑战,取得了巨大成就,出现了许多历史性、转折性、标志性变化,成为长春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和突出亮点。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检验长春市现代农业建设成效的主要标准。从2008年开始,长春市启动实施了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全市粮食产量的阶段性水平由原来的150亿斤连续稳步提高到目前的180亿斤,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1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长春市五个产粮县(市)区全部进入全国产粮百强县行列,四县(市)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同时,农业内部结构也得到不断优化,启动了“万顷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全市蔬菜耕地面积发展到7.03万公顷,总产量达到34亿公斤,城市蔬菜自给率达到60%以上。园艺特产作物面积目前已发展到9.1万公顷,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2%,形成了20个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君子兰产业基地已发展到20多个,面积达到2250亩,养兰1.5亿株,规模以上养兰户发展到3000户,从事君子兰生产的人员达到5万余人,年产值实现30亿元。2011年,长春市农业总产值实现523.8亿元,比2008年增长45.1%;一产增加值实现290.1亿元,比2008年增长26.1%;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965元,比2008年增长56.8%。这些成就的取得,标志着长春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越。
长春市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十一五”以来,长春市农业科技总投入达到9002万元,共申报国家、省农业科技项目155项,建成了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长春分中心、国家大豆试验站等科技创新平台,高油大豆新品种培育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等领域都有所突破。从2009年开始设立“农业科技进步推广奖”,每年确定30至50项重点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主推的重大增产技术应用有所突破,今年玉米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近百万亩,水稻标准化栽培大棚育苗面积占到六成,玉米螟生物防治和稻瘟病防治实现全覆盖。建设旱田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示范田20万亩,推广玉米膜下滴灌1.8万亩。建立玉米、大豆、水稻和蔬菜试验示范基地18个,建设万亩高产示范片98个,全市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推广面积达到1010万亩。全市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率达95%以上,作物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推广率在80%以上,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农业科技贡献率始终保持在50%左右。这些成绩表明长春市农业发展已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
2008年以来,以增产30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为目标,组织实施建设了农田水利、土地开发整理、高标准良田建设、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十大工程,争取到国家、省支持资金14.3亿元,完成投资21亿元。长春市现有万亩以上灌区29处,其中大型灌区3处,中型灌区26处,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为农业增产提供了有力保证。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拥有农机总动力达到468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5.9万台套,配套农机具42万台套,比2008年分别增长32.6%、24.2%和22.8%。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机械深松深翻工程,宜耕地三年深松一遍,共整地1356万亩。全市全程农机化示范区面积达到16.3万公顷。玉米、水稻耕、种、收农机化程度不断实现新突破,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66.4%,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越来越高,已初步形成玉米、水稻等十大加工体系。“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成为主导。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748个,带动农户20万户。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双阳区、九台市是吉林省第一批试点单位,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指导签订土地流转合同7.5万份,目前,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7.9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5.5%,转出土地农户11.7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0.5%。科教兴农战略深入实施,“阳光工程”每年培训劳动力80万人次以上。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市场秩序好转。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重视,全市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全天候监测,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十一五”期间,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保持了年均27.6%的增速,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2011年规上企业产值实现102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达到14.3%,成为继汽车产业之后又一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不断壮大,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2220户,其中规上企业287户,产值超亿元的企业65户,超十亿元的10户,超百亿元的3户。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7户、省级75户、市级176户。县域工业持续快速发展,重点建设了十个省级工业集中区,每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亿元,摆放项目10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发展到72平方公里,一大批重大项目落位集中区内。工业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11年,长春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07.2亿元,增长19.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15.4亿元,增长48.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2.4亿元,增长52.9%,其中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52.3亿元,增长53.2%,各项指标全部大幅高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县域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72亿元,增长39.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43.9亿元,增长44.9%。四县(市)和双阳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全部突破10亿元,农安达到20.1亿元。在吉林省县域升级进位排序中,四县(市)全部进入前十名,农安县名列第一。
2009年初,长春市开始实施“经济强乡镇建设”工程,突出工业项目拉动,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公共事业。目前长春市已有7个镇进入国家重点镇,9个镇进入省级重点镇,16个镇进入省“百镇建设工程”,有13个乡镇财政收入超亿元,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4%。2011年末,为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长春市正式启动了“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工作,结合“长吉图”规划,确定了奢岭、卡伦、米沙子、合隆、劝农、富锋和兴隆山7个试点镇,目前进展顺利,围绕城镇建设、都市农业新上了一批项目,开辟了城郊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土地增减挂钩、引进强势农业企业、发展合作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试点镇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独特、产业特色鲜明、基础条件良好、发展空间广阔,将为长春市实现城乡互动、统筹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随着长春市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加快,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关系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凸显出来,亟待解决。现阶段长春市的突出矛盾表现在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落后与自然灾害频发之间的矛盾;过于分散的生产组织形式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多样化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滞后之间的矛盾。主要问题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低,按照农业现代化一般表述(水利化、农机化、信息化、农业生产组织化),全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上海已达70%以上,长春综合指数30%左右,跨入现阶段现代化的门槛尚有2/3的路程。具体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依旧薄弱。尽管近年来有较大改善,但从总体看陈账较多,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问题严重,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造成粮食生产波动很大,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二是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由于受地域及市场环境影响,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土地流转进程缓慢。从目前流转的特点看,还处于初始阶段,种粮大户不多,农业企业较少,合作生产经营弱小,流转方式主要还是以农户间的自发零散流转为主,以短期流转为主,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这种分散经营制度,其弊病是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效果不佳,农机化发展受到限制,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效益不高。三是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水平不高,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育滞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组织化程度较低。城乡融合度不高,强势企业进入农业领域不多,特别是受体制、机制的影响,城乡间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还远不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四是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科技投入总量偏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运转困难,作用发挥很不理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数外出务工,农民教育培训任务艰巨,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民紧缺。农业综合执法力量不足,农资市场管理压力较大。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振兴长春经济的基础支撑,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产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进程。
发展思路概括地说就是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一条主线,把握三个重点,实施五项计划十六项工程,健全完善八大体系。围绕一个主题,即围绕农业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突出一条主线,即以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把握三个重点,即县域农村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城区及周边乡镇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重点,产业衔接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实施五项计划十六项工程,即农业转型升级计划(两千万亩高产稳产粮田建设工程、世界级农产品加工倍增工程、都市农业“五园”建设工程、科技兴农工程、新型经营组织培育工程)、新型村镇建设计划(镇村体系规划工程、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工程、和美新村建设工程)、新型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基础教育工程、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农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小老板”培育工程、农民工品牌打造工程)、和谐乡村建设计划(农村社会保障工程、积累矛盾化解工程、民主法制推进工程)。健全完善八大体系,即思想保障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政策保障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现代装备体系、社会服务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现代农业指标体系。
长春市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实现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结构更加合理,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更趋完善,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力争三年内取得明显进展,五年内取得突破性成效。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00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耕地灌溉率达到3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0%。四县(市)工业集中区发展到100平方公里,县域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达到30%以上。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5%。到2017年,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2750亿元,年均递增15%左右。县域经济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60亿元,力争1个县进入全国百强,3个县进入东北30强。建立起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新格局,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上取得突破,初步达到城乡产业发展互补、公共服务均等、城乡差别明显缩小。农民收入力争达到1.6万元,保持年均14.88%以上的增长速度,实现五年倍增的奋斗目标。
1.统筹推进的原则
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统筹考虑一体安排。一是要在三次产业的紧密联接中体现统筹。农业在一、二、三次产业中都有体现,目前的问题是联接的不够,产业链还没有真正形成,比如畜产品加工业,本地畜牧源占不到40%,另外,农业三产为一、二次产业服务的功能还不强。二是要在两个布局(生产力布局、城镇村体系布局)深度融合中体现统筹。三是要在“全域长春”的整体规划中体现统筹。
2.规避风险的原则
在推进“三化”进程中,要注意规避可能的社会风险,在社会和谐中实现社会发展。目前,长春市农村存在的潜在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村委会换届选举、农村社会治安、乡村干部不廉、城中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撤制村集体资产处置等十个方面。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依法依规办事,决不能再留社会隐患。
3.激活主体的原则
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各类农村经济组织是主体,必须注意激发主体的积极性,政府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搞运动”。
农业现代化就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过程,既包括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流通的现代化、消费的现代化,也包括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面推进。
工业化从特征上说就是社会化大生产,就是用现代科技武装产业,就是三次产业紧密联接。为此,未来五年我们要全面实施农业转型升级计划,立足“五个转变”,实施“五项工程”。
1.实现由靠天吃饭向高产稳产转变,实施“两千万亩高产稳产粮田建设”工程,使长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水平
第一,加快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水”是制约长春种植业水平提升的瓶颈。目前,长春市粮食单产为每亩489公斤,超全国亩产111.4公斤,超全省50.4公斤。近年来,长春市虽然坚持内涵与外延并举的增产路径,但总量增长主要是通过稳定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取得的,年际间高产作物面积占宜耕地总面积的85%以上。适宜高产作物的农田标准率仅为40%左右,在标准农田中水利化面积不足20%,每遇干旱粮食单产波幅较大,现有的水利工程不足以抵御旱灾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长春市区域内现有的水库工程、灌区工程建设年代较为久远,建设之初至现在一直缺乏与旱田相配套的工程措施,灌区工程和水库工程由于年久失修,应发挥的水田灌溉功能已大打折扣,对旱田灌溉更无从谈起。近年来的抗旱井工程,由于缺乏配套工程,只能做到春播坐水种,每遇农作物苗期、生长期和营养期干旱,只能是坐等天然降雨。今后,长春市的农田水利建设方向和重点,应是旱田水利配套工程,逐步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抗旱能力,突破“水”对于全市旱作农业的制约。要认真普查水资源状况,根据实际情况,推广指针式喷灌技术、卷盘式移动喷灌技术、下滴灌技术。同时兼顾涝区治理工程建设,使全市旱涝保收田面积扩大到100万公顷,粮食单产水平达到10吨以上,粮食总产量跃升到200亿斤阶段性水平。第二,加快推进农田作业全程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农耕制度综合改革的重要载体。农机化作业不仅节省大量劳动力的投入,同时也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推进农机与农艺技术的有效组合。长春市目前农机综合作业率为66.4%,主要是农业收获环节农机作业率低,植保环节农机作业率低,秸杆机械还田率低。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推进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示范区建设,逐步提高大中型主机存量和主要农机具配置,重点是收获机械、玉米免耕播种机械、深松机械、植保机械,依托农机化推行综合农艺措施,加快推进农耕制度的综合改革。通过推广秸杆粉碎还田和农机化免耕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通过机械分层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机械化施药,提高植保效率;通过机播、机插、机收,抢占农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第三,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现代农业信息体系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两个大的方面,涵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按照全方位服务的功能,构建市、县、乡、村、户(企)五个层级的信息服务体系,及时有效地传送农业生产先进适应技术,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咨询,解答破疑生产性、经营性的难题;及时有效地传递农产品市场信息,为农户、农企提供农产品供销信息、农用生产资料销售信息,搭建农企对接、农超对接的平台。
2.实现农业生产内部一、二产业分离向紧密衔接转变,实施“世界级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建设”工程,使长春农业产业体系上水平
坚持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品牌驱动战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全力推进十大加工体系建设,培植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把规模做大、产品做精、品牌做响,努力把长春打造成“世界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到2017年,长春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2750亿元,五年年均递增15%左右;其中,2013年计划实现产值1570亿元,增长15.4%。第一,全力推进十大加工体系建设。玉米加工力争形成加工能力1000万吨,产值达到1700亿元。玉米秸秆加工力争形成加工能力400万吨,产值达到100亿元。肉牛加工力争形成皮革加工能力100万张,有机肥10万吨,产值达到500亿元。生猪屠宰加工力争形成加工能力1500万头,产值达到250亿元。禽类加工(鸡、鸭、鹅等禽类)力争形成加工能力5亿只,产值达到200亿元。兔屠宰加工力争形成加工能力2000万只,产值达到20亿元。乳制品加工力争形成加工能力60万吨,产值达到80亿元。鹿产品加工力争形成加工能力10万只,产值达到50亿元。稻米加工力争形成加工能力120万吨,产值达到70亿元。食用菌和蔬菜加工力争形成加工能力蔬菜40万吨、食用菌3万吨,产值达到80亿元。第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力争培育出1个产值超千亿元企业,1个产值超500亿元企业,2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50个产值超亿元企业,形成龙头企业群体,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0户、120户、220户。第三,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市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达75万户以上,覆盖面达到85%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以上,增加农民收入50亿元以上。
3.实现农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和服务并重转变,实施“都市农业五园建设”工程,使长春农业在产业功能拓展上上水平
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多维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调整优化城区农业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城乡互动、优势互补、产业互融,以建设绿色菜园、特色果园、四季花园、市民游园、新型生态创意园为重点,构建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系。到2015年,城区(指朝阳区、南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和净月、经开、高新、莲花山、汽车产业开发区,下同)基本实现普通粮食种植和传统畜牧业双退出,特色、精品、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城区农业实现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和生态多维功能转变,初步形成以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为主体,集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科技示范、休闲观光、生态保育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北方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
4.实现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转变,实施“科技兴农”工程,使长春农业科技上水平
长春市粮食生产现存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自然约束类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资源匹配不佳,长春市耕地资源134.1万公顷,人均占有面积为全国平均数的1.9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2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13.6%,长春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169立方米,为全国亩均数的12%。水资源承载农业生产的能力严重不足,易旱面积达29万公顷。同时长春市又有近35万公顷涝洼地,易于遭受过境水侵蚀,形成涝灾,此种情况发生机率虽然减少,但仍然约束农业生产。二是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不够,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和适度规模经营尚处于起始阶段,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仍是长春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业生产社会化组织形式的严重匮乏,易于产生两个后果,一是科技推广与经济发展结合度低;二是掠夺式粗放生产难以扼制。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继续靠增加水资源的大量投入来增加农产品产出的余地越来越小,不仅如此,大量化肥、农药等投入品,不仅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还导致农业水源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长春市每公顷耕地化肥投入1700斤左右,年使用量不低于100万吨,公顷化肥投入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鉴于上述问题,实现长春市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科技研发推广创新。影响我市农业科技研发、科技推广应用的因素较多,但主要还是体制上的障碍。农业科技研发不同于工业等其他领域,研发过程始终与经济结合度高,企业是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的主体,而农业科技公益性特征明显,这就决定研发投入必须以政府为主,研发主体为国有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研发机制可以是产学研结合。但目前长春市对市级农业科学院实行财政差额拨款,这种情况是全省唯一,在全国也属个别。这种管理体制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研发能力弱化,只能是“挣钱养兵”,难以专注农业科技研发。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作用发挥有限。主要原因是缺乏应有的设备和实验场地,另外推广机制也不完善,还没有解决科技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由于小户分散经营组织形式的大量存在,农户应用科技成果内生动力不足,科技推广应用到户率低。实现这一转变,首先要理顺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体制,加大政府对科研机构研发资金的投入,对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实行财政全额拨款,激发研发主体的内在动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机制,增强科技研发的活力。其次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提高技术推广装备水平,完善推广手段,建立灵活多样的推广机制,提高农业先进应用技术推广到户率。第三是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养,组织各级相关部门、涉农机构,采取站村对接、人户对接等形式,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积极发展种养殖业的专业户,培育从事农产品流通的经纪人及其组织。
5.实现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转变,实施“新型经营组织”培育工程,使长春农业经营方式上水平
农业的规模经营主要是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由于农业从业人口少,人均耕地资源量大,采取农场主经营模式;欧洲一般是中、小型农场主经营模式;亚洲国家一般为小规模和超小规模农业,其中日本、韩国户均经营规模18亩左右,属超小型农业。长春市耕地经营规模同属超小型,这种经营规模在向现代农业过渡中易于出现下列情况。一是使用先进适用技术内在动力不足,二是生产环节节本降耗受限制,三是以转让形式扩大规模受抵制。实现集约经营的前提是创造和逐步形成农民可能离开土地并能较好生存的社会经济条件。为此,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大多数农民的就地转业。实现集约经营的途径是培育新型经营组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社会化服务,推进生产经营专业化。长春市目前集约经营已经出现土地托管、农户合作经营、农民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带动、村企合作等多种形式,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扶持和培育这些新型主体,使之成为长春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实现集约经营要把握的原则是,农民自愿的原则;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不变、农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不变的原则;经营主体主导的原则,也就是“一自愿两不变一主导”。实现集约经营要把握的节奏和力度是,避免经营集中引起“拉美现象”,集约速度可以略快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速度。
1.实施镇村体系规划工程
为避免无序建设、重复建设,以县(市、区)为单位,集中力量,进行镇村体系规划,形成布局合理,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的建设规划。
2.实施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工程
积极推进城乡双向一体化,重点推进“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工作,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六统六改三建”。一是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一体化制度,包括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城乡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二是推进试点镇综合配套改革,包括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综合整治改革、财政体系改革、推进试点镇户籍制度改革、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社会基层治理结构改革;三是集中建设以工业集中区为代表的产业发展平台、以农村新型社区为代表的乡村治理平台、以土地承包权流转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奢岭、米沙子、合隆、卡伦、富峰、兴隆山、劝农山7个试点镇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为全市实现城乡统筹、“三化”同步推进起到示范和促进作用。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调整发展思路,做好发展规划,确定工作重点。要强化产业支撑,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依托现有工业集中区的优势,吸引和承接城市工业“退二进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强势企业进入农业领域,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要强化基础设施,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加强城乡融合提供载体,促进城乡人口双向流动。要着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素的合理流动、人口的加速转移。三年内实现体制机制的重点突破,五年内基本实现城乡双向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3.实施长春市“和美新村”建设工程
按照新农村建设总方针的要求,重点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农村环境整治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打造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分区分级建设的原则,该建设工程共分三个建设层次。一是打造标杆村。全市计划打造10个标杆村。标杆村选定要综合考虑涵盖长春市新农村建设若干成功模式,包括利用土地政策集中建新村模式、村企联合建新村模式、现代农业支撑模式、合作社带动模式、乡村旅游模式、旧村改造模式等等。建设目标是东北地区先进,吉林省内一流。二是打造“七线两环”样板村群。“七线”分别是:长吉北线、长吉南线、102线、长农附线、长白西线、长青线和榆陶线,“两环”是指环长春市周边和环机场周边。省级示范村在布局上应向“七线两环”重点区域集中。市里将以“七线两环”区域内的300个村为重点,打造样板村群,统一规划建设道路、边沟、围墙、大门和太阳能路灯,引领带动县、乡、村集中配套投入,目标是打造新农村建设靓丽景观带。三是带动提升村。标杆村、省级示范村和样板村群以外的1000多个村确定为提升村,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环境,积极发展生产,为全面建设打好基础。建设内容概括为“两建三改四化”。“两建”包括建社区服务中心(村部、文化室、卫生所等等)、建文化休闲广场;“三改”包括改水、改厕、改院;“四化”包括硬化、净化、绿化、亮化。在推进措施上,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工作力度,建议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额度为每年1亿元,用于打造标杆村和样板村群。继续实行市级领导包保帮扶机制,由市级领导帮扶10个标杆村和环长春市周边样板村群,县级领导包保帮扶“七线”和环机场周边样板村群。建立起长春市新农村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并纳入对各县(市、区)的政绩考核之中。确保长春市“和美新村”建设工程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创一流的总体奋斗目标。
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没有农民素质的提升,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做好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是长春市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问题。所谓新型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加大投入力度,拓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方式,逐步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农民积极响应的长效机制,培育出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一代新型职业农民。要从农村教育、农业科技、职业技能、文化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工程,提升农民基本素质;二是实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培养科技明白人,提高农民职业技能;三是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未来五年,农民素质现状要有较大改善,涌现出一大批新型农民,达到一户一个技术明白人,技能输出比重达到1/3以上,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5万人,培养具有中高等学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8万人,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专兼职教师培训覆盖面达到100%。
实现农民人均收入五年倍增,需要每年增长14.88%,如果按不变价计算,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要着眼于建立完善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挖掘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采取多途径、多渠道和有效实现形式,努力构筑农民多元化增收的格局。一是通过发展集约化经营增加经营性收入。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户集约化养殖,积极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户小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合作化大生产发展,向集约经营要效益,向节本降耗要效益,向提质扩能要效益,大幅度提高家庭经营收入。二是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加工资性收入。现阶段长春市农民工资性收入主要靠劳务增收,要抓住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势头强劲、用工市场需求旺盛的大好机遇,通过提高农民工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有组织、技能化、品牌化输出的机制,向长期稳定输出要收入,向技能输出要收入,向品牌输出要收入,实现劳务收入的快速增长,大幅度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三是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增加转移性收入。目前,农民转移性收入主要来自惠农补贴收入,要靠国家惠农政策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和地方出台富民政策的支持,增加转移性收入。四是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增加财产性收入。目前,长春市农民财产性收入水平还不高,但潜力很大。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农村金融改革,搞好农村集体经济二次收益分配,建立完善农村土地征占补偿机制,放宽对农村宅基地、房屋产权交易的政策限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农村资源资产化、资本化,增加农民财产收益和投资性收益。实施“小老板”培育工程和“农民工品牌打造工程”,通过培育一大批农民“小老板”,推动农民创业就业,提高经营性收入。通过打造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农民工品牌,提高长春市农民工素质和组织化程度,提高工资性收入。
“和谐”两字,从字面意义上说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说话的权利。在农村也不例外,为此实施和谐乡村建设计划,也要从这些方面着手。一是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工程,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失地农民、城中村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同等国民待遇,使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二是实施积累矛盾化解工程,对已存在的十个方面潜在矛盾,以县市区为单位逐一化解。同时,要特别注意在今后的发展中,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尽量避免产生新的社会矛盾,更不能因违法违规施政制造新的矛盾。三是实施民主法治推进工程,开展政策宣传,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让法律法规、党的政策真正走入千家万户,使农民群众遇到矛盾纠纷后能够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实行村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强化监督机制,让群众充分享有知事权、议事权、决事权和监督权,增加村务管理透明度,降低矛盾纠纷的发生机率。
未来五年,是长春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最为关键的时期,必须牢牢把握“三化”同步发展的规律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切实找准制约“三化”同步发展的主要矛盾,深入研究具体的解决途径和办法,积极探索新阶段在“三化”统筹中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农业是长春的优势,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在思想上把农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一是要牢固树立基础意识。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越快,农业的基础地位就越重要。坚持在“三化”统筹中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是长春市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要真正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二是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当前,长春农业现代化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各级干部要善于捕捉并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的机遇,在实际工作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三是牢固树立争取意识,必须始终打出长春的“农业牌”,积极主动争取国家的支持,谋划大的动作。未来五年要重点在三个方面争取国家的支持。第一,“两千万亩高产稳产粮田建设工程”,要争取向吉林省过去实施的“增加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工程”那样,进入国家大盘子。第二,站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谋划建立长春粮食生产特区。随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污染加剧、气候变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我国2020年新增粮食500亿公斤的计划要逐步落实。长春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为全国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来,长春农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出现了一些现代农业的范例和雏形。因此,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谋划建立加快长春市粮食生产特区是极有可能的。第三,谋划粮食生产大县国家利益补偿机制,积极向国家争取财政补偿。
继续深入实施县域突破发展战略。加速县域工业化进程,县域工业保持30%的增长速度,重点打造十个省级县域工业集中区,每年完成工业摆放项目12平方公里,每年建设3000万以上工业项目300个,建成投产率70%。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重点打造一批骨干龙头企业,通过引进、培育、整合等方式,培植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到2017年,力争培育出产值超亿元企业100户,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0户、120户、220户。加强基地建设,扶持引导龙头企业自建或参与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集中经营和规模经营。加强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扶持和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联结模式,探索和创新企业与农民之间“股份合作”、“股田制”、“反租倒包”等形式,开展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更深层次、更加紧密的合作,让广大农民更多地参与到产业化中来,分享工业化带来的利益成果。
长春农业能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关键取决于政策的支持保护力度。一是建立农业现代化专项资金。市本级每年五亿元左右,要求各县(市、区)二倍配比。主要用于四个方面。第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第二,新农村建设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镇、村规划补助,重点村重点项目奖补;第三,现代装备补贴,主要用于节水农业重要设备、病虫害预防治理、深耕机械补贴;第四,科技兴农项目补贴奖金。二是要促进公共财政资金向现代农业建设配置。落实好《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保证长春市农业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财政对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要向重大农业农村建设项目倾斜。强化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项目资金支持,争取中长期政策性贷款,投入农田排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和农田林网等项目建设。保证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公顷,重点推进粮食高产示范片建设、旱田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工程、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示范区建设,改造60万公顷中低产田,建设50万公顷高标准农田。全市旱涝保收田面积扩大到100万公顷,粮食单产水平达到10吨以上。三是要鼓励信贷资金向农业流动。健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的激励机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坚持科教兴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政策支持,明确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定位,研究制定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比重、鼓励增加农业科技贷款、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工资等政策措施。谋划在长春农科院建设现代生物农业创新发展园区。重点组织实施重大农机推广项目转化工程、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工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教育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育工程。继续组织好“科技进步推广奖”活动,增加奖励资金的额度。注重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开展好“阳光工程培训”,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鼓励和支持新一代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在农村或者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的现代化经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步伐,健全完善市、县、乡三级推广体系,深入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解决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抓好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和完善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以“长农网”为核心,实现市、县、乡、村四级信息服务网点的高效运转。加大农资市场管理力度,在农业行政执法的条件改善、队伍建设、经费保证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
要加大对长春市产粮县区的投资,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另外,要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积极发展连锁、超市、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供销社、市内外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及为农服务生产企业在农村开拓市场,支持连锁经营向农村市场延伸,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放开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抓好长春市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标准制定,使更多的特色农产品标准成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逐步建立统一、权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加快发展标准化农业。围绕长春市大宗农产品和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建立健全长春市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全方位检测,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范围,加快认证进程,开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质量追溯、认证、标识和公示制度。加快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动物防疫体系和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理机制。实施重大区域动物疫病应急防治工程。要编制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大户实施标准化生产,并逐步增加标准化生产面积。力争到2015年末,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面积占农产品生产基地的50%以上。严格执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对龙头企业、专业生产合作组织(生产基地)生产的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标识和编码,配套相应监管系统。建立健全以生产、贮存、包装、流通、销售为链条的农产品追溯制度,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地产畜禽、果蔬产品质量可追溯。以“扩大优质农产品品牌影响、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培育、提升农产品品牌,引导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品牌农产品优化配置。加大对长春知名品牌农产品的培育力度。针对生产、加工、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一个一个地仔细研究如何做大做强的具体措施,形成一个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并加强全程跟踪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及农民合作组织争创“中国名牌”、“吉林名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吉林省著名商标”,对争创成功的政府要给予一定奖励。加大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利用长春农博会,坚持每年开展一次长春名牌农产品评选活动。鼓励支持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农业展会,宣传长春名牌农产品,不断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以上措施,力争每个县(市)区都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品牌农产品,不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运用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适时评价,以清醒认识和全面把握其发展现状和前进方向。因此,建立和实施现代农业指标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许多省市都在积极进行现代农业指标体系研究,有的已经公布实施。长春市在这方面目前还是空白,有必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吸收国内各地的研究成果,抓紧研究制定并适时出台既符合国家标准又体现长春市情、既科学严密又简便易行的现代农业指标体系。建立现代农业指标体系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需要采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分析方法。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趋势,对长春市现代农业发展起到引领和激励作用。指标体系应涵盖现代农业发展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能够全面反映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注 释]
①文中数据来自于工作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