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吉,邵 然,郭 峰,于 伟
(1.吉林省农业委员会 农村经济信息中心,吉林 长春 130055;2.吉林省农业委员会 办公室,吉林 长春 130055)
近年来,在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引导带动下,在吉林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以体系培育为基础、以平台建设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关键、以机制构建为核心、以服务三农为目的的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新路子。
一是以体系培育为基础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多年努力,初步建起了一支运转有序、人员精干、职责明晰、触角到农村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到目前,吉林省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9个市州、93%的县(市、区)、100%的乡镇和89%的村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服务工作机构。尤其是在全省建设的8300个村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中,有近30%的站(点)基本达到了国家“五个一”的标准要求。目前全省乡镇通宽带比例达到96.1%,行政村通宽带达到70%以上,全省农村居民每百户有计算机8.5台。全省从事农业信息管理和技术的人员达到2648人,市、县两级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员编制141人,实有人员177人。全省培训农村信息员2.96万人,其中培训骨干农村信息员6000余人,农村信息员整体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是以平台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载体建设成效显著。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建成了一个以《吉林农网》网站群、“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农信通短信平台”为主体,集网站服务、语音服务、短信服务、电视服务、广播服务、平面媒体服务于一体,功能强大、手段完备、适应需要、服务全覆盖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目前,“12316”累计接听各类电话1200万个,“12582”短信注册用户达到240万户,建成上线吉林农网子站378个。通过开展全方位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每年帮助农民实现节本增收达30多亿元,在推动全省“三农”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以技术创新为关键的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吉林省紧紧围绕搭建网络平台开展农资与农产品网上交易、利用无线智能化技术辅助农业生产等,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集成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从2011年开始试点到目前,吉林省已初步建成了吉林省好汇购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平台成交化肥2800多吨以及一些农药、农机具等,销售农特产品20余万元,初步探索出了农民足不出村就能购买到货真价实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卖出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农业电子商务运行模式。设施农业物联网开发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技术模型和系统平台,并在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部分农户生产基地进行系统集成和试验示范,反响良好。养殖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技术成果已着手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土壤墒情与玉米病虫害预测诊治系统、测土配方施肥智能专家服务系统等一大批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
四是以机制构建为核心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模式作用突显。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初步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发展、优势互补、持续高效、合作共赢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新机制。在12316热线、12582短信平台、乡镇网站建设与运行管理上,我们探索推进了“农业部门主导、电信企业投资建设、双方共同或委托第三方运维”的体制机制;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骨干农村信息员培训等方面,探索推进了“农业部门主导、项目资源整合、参与者受益”的体制机制;在农业电子商务试点、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等方面,探索推进了“政府扶持引导、多方协同参与、企业主体运营、利益风险共担”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事业有人推、项目有人建、运行有人管、责任有人负,确保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些方面在全国走在了前列,但是,目前总的看,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从政策层面看,缺少一套完备的政策法律与支持保障体系,发展动力和后劲不足,一些基础性的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工作层面看,缺少一批龙头骨干项目的拉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工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自上而下的传统推进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从社会层面看: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社会和广大农民对信息化引领支撑地位作用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偏差,社会各种积极因素与力量远未被激发和释放出来,公共投入等单一政府推动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是伴随着吉林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始终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下大力气逐步加以解决。
未来五年,是吉林省“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重要时期,也是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五年。《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00亿斤,肉蛋奶产量达到501万吨,园艺特产业产值实现1760亿元,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992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分别达到58%和75%以上,重点组织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十大工程。实现上述目标任务,离不开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引领支撑,农业农村信息化将大有可为。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正面临着以政务和信息咨询服务为主向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信息化转变;农业农村信息化将由单一的政府推动向政府推进和需求拉动并重转变;农业农村信息化从单项技术应用向综合技术集成、组装和配套应用转变。为了适应三个转变的需要,根据国务院23号文件及胡锦涛7.23讲话精神和《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实际,确定了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路径,即以国家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和重大工程项目为指针,牢牢把握农业农村信息化“三个转变”新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紧紧围绕“电子农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服务”工作主线,着力从“政策拉动、人才保障、服务支撑、技术引领”入手,本着“优势点做强、增长点做大、关键点做好”原则,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为重要抓手,强合作谋发展,以创新求提升,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探索运行机制、强化技术支撑,推动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大发展、快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将重点围绕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制约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抓人才队伍建设,着力破解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抓服务平台建设,着力破解专家对农民与农业部门对三农“零距离服务”问题;抓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着力破解农业信息技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软实力”问题。突出以下四项重大任务。
一是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积极协调推进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逐步提高农村居民计算机的拥有量。加快促进农村地区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和农户家庭电脑、电视、电话“三电”融合。按照“五个一”标准要求,加快建设一批适应需要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农业电子商务终端网店,强化职能、更新手段、改善条件。通过整合技术、项目等各类信息资源,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提高农业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
二是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积极推进GPS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质量追溯系统、监测预警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园艺生产、加工储运、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积极探索以“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建设,同步推进农产品展销配送、资金结算和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会员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及成员管理现代化。
三是大力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重点围绕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农信通短信平台、吉林农网网站群三大平台的手段条件更新、服务功能拓展、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创新等,全面加强与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以及有关第三方运营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3G、4G、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升级改造吉林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平台服务质量,扩大平台服务覆盖范围,提升平台服务效果。
四是积极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快速发展。加快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全省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协同办公(OA)系统和加快启动建设省市县三级农业视频会议(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农业系统应急指挥能力和无纸化办公水平。重点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社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科技服务、农情统计调度等业务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业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重点围绕人口信息、生产经营、村集体三资、村务档案等管理,加快开发村务管理软件,建设村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推进电子政务服务向农村延伸。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农业信息化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求标准高、工作任务艰巨,需要多方参与和共同努力,省里应成立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相应方针政策,协调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各部门及相关机构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部门间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尤其要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发挥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协同开展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摆上重要议程,列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交流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研究制定政策。要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纳入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当中。省及各地要设立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专项,对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研发、集成、示范和推广的各级各类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骨干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特别是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企业在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扩大家电下乡补贴种类和加大补贴力度,对农民购买计算机等信息设备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对农户使用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短信平台和农户上网的费用给予相应减免,减免部分由财政资金补贴到电信运营商或有关运营企业上,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信息消费。
三是谋划实施项目。项目是生产力,是工作最关键的载体和手段,没有项目和投入,农业农村信息化就是一句空话。要综合考虑工作基础、优势特色、发展重点和预期,重点围绕光纤宽带进村入户、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公共农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骨干农村信息员培养教育等,研究谋划一批事关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通过项目整合资源、聚集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四是建全工作体系。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建立从省到市(州)、县(市)、乡(镇)四级专门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机构,做到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经费,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要采取政策激励、资金扶持、利益调节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调动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骨干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技术和人才优势,主动参与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继续加大全省万名骨干农村信息员培训计划实施力度,通过采取设立专项培训资金、认定和建设一批规范化的培训基地、组建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等有力措施,确保培训出大批优秀和适应需要的骨干农村信息员。
胡锦涛在今年7月23日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扎扎实实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四化”互动互为、相辅相成。工业化、信息化是先导,是实现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是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提供资源和保障。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不好,农业现代化就缺乏支撑和动力;反之,农业现代化如果跟不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就会拖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陷入停滞,导致“四化”都难以为继。
信息化作为“四化”同步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大战略,凸显了信息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信息化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对于做好新形势下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至关重要。
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农业,用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的过程。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精准作业农机具、智能专家服务、农业电子商务等大批农业信息技术和手段都应用和服务于农业生产全领域,农业现代化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均与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密切相关,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有效途径。
首先,智能农业发展、经营方式转变等都离不开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信息化引领支撑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现代农业首先是智能化的农业。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首先需要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中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尤其在以农业机械为主的农业生产手段装备上,需要创新应用大量现代信息技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其次围绕农产品市场、农资市场的交易结算、物流配送、供求信息、市场行情、质量监控等,需要各类电子商务平台、智能专家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市场化水平。
第二,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政策法律宣传、市场信息传递、劳动者素质提升等都离不开信息化平台的广泛服务,信息化助力支撑农业服务现代化。现代化农业需要大批精通农业科技、了解农业政策和掌握市场信息的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的参与。通过网络、媒体和平台把农民急需的生产技术、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等快速地传播下去,能有效地解决技术等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最后一里”问题。信息服务平台已成为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获取新技术、了解政策法律、参与市场营销和实现科学种田的重要工具和有效途径。
第三,农业资源管理、生产社会化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管理以及行业行政管理等都需要信息化手段的全面介入,信息化主体支撑农业管理现代化。对农业耕地、农户情况、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产量、农民收入以及村集体经济情况等进行科学化管理,建设完善的农业基础数据库、开发专门的管理系统、培训合格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辅助农业决策者、经营者进行包括农业生产方案选择、过程控制、农事管理、施肥配方、成本核算、产品销售等工作已经成为现实,现代化的农业管理不能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
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对信息化具有推动作用。而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对城镇化具有带动作用。
一方面,城镇化为农业农村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和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深入发展。城镇作为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先导拉动作用,随着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社会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对农业信息技术、信息化管理手段、农村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而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拓展服务功能和提高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提升城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城镇发展的新动力。信息化能够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就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素质,使城镇化在信息中升华,从而实现信息城镇化建设。“数字城镇”将为城镇跨越式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数字城镇”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镇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化社区,实现城镇信息化,推动城镇逐步发展成为信息集散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信息化的渗透性、扩散性、融合性、创新性特征,决定了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的影响无处不在并不断深化对农村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孪生兄妹”关系。
一方面,信息化将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是工业化的提升动力。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产品结构更加合理;通过信息化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企业在产品市场与客户关系、人力资源与资本运作、发展战略与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推广应用业务流程重组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
另一方面,农村工业化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载体。信息技术没有与生产紧密结合就失去了信息化发展的价值和条件。首先,信息化是农村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村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能力吸纳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并为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产品生产制造提供必要的物资、能源、资金、人才以及市场保证,可以说,没有工业化的充分发展,信息化的发展是没有依托的。其次,农村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信息化则以农村工业化为载体,通过工业化为其所提供的广阔应用市场不断深化和发展。适应需求变化的生产方式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对发展信息技术产生了内在的推动力和客观需求,促进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化和向前推进,而信息技术也通过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发展。
[注 释]
①文中引用数据来自于调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