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志贤
(集美大学 文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开始出现大众化教育发展方向转变的趋向。这种情况在使更多人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就业难等一些问题。如数量增加了,但相应的质量并没有得到同样的提升,学生成绩补考率和重修率的比例上升,甚至出现因达不到教学规定的基本要求而留级、延长学制、退学等现象,而且这类学生的数量还呈增长的趋势,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开展对这一群体的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转化对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紧迫任务。
所谓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我们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界定:①学业成就与期待值之间存在差距;②学习困难具有延续性,并不是暂时的,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厌学心理;③学习成绩达不到高校教学大纲基本要求,难以适应针对多数学生而设计的教学模式。[1]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一般就可以将其界定为“学习困难”学生。而由这类学生组成的群体,就是“学习困难群体”。
从以上对这一群体界定的三个标准,大学生中存在的“学习困难群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习得性无助式的心理障碍。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在经受重复的失败或挫折之后,而出现的一种对现实无可奈何甚至听任摆布的行为、心理状态。有些学生经过多次考试失败,导致学习信心严重受挫,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从而导致“怕学”到“厌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就越来越大;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重修、留级给他们增加了经济负担,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虽然不断努力,但由于学习习惯或方法不当等原因,成绩仍不理想,便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情绪,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引发学习困难。
(2)缺乏坚韧性式的意志障碍。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任务困难面前毫不动摇,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不屈的精神,克服一切去执行决定,坚持不懈地去实现既定目标。有些大学生控制和协调自己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的能力比较差,缺乏坚韧的意志,学习过程中一遇害到困难就表现出垂头丧气,半途而废,加上社会不良环境的诱惑,一些学生不再把学好专业课作为最重要的任务,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开始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放弃学习,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网络游戏、言情小说等虚拟的世界里去寻找自己的价值;或是把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到社团活动中去,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2]
(3)教学模式不适应式的方法障碍。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一些学生长期在家长的严格要求以及课任教师手把手指导下,顺利通过高考来到大学,他们已习惯固定教材,熟悉课任教师的授课节奏。当进入大学后,大学教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不按照教材照本宣科,不指定参考书目,全靠学生课堂做笔记。多数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不懂得如何复习、听课,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大学的学习自主性是很强的,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有限,大部分的时间要靠学生自己支配。有些学生不会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无法科学安排课余时间,这样肯定会影响影响学习成绩和学习信心的。
大学教育被称作“精英教育”,而大学生也就理所当然的被当成整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都是经过寒窗苦读,经过激烈竞争才走进大学的校门,他们的学习能力应该说都是比较强的,可是有些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成绩落后了,最终成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我们认为,具体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社会因素: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跟外面的大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跟社会大环境也息息相关。随着改革的深入,西方文化生活中的不良影响也融入到我们社会当中,社会中那些不良的思想、价值观念时刻影响着大学生。具体表现为:第一,社会上“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潮,使不少大学生产生浮躁、焦虑的心理,难以安心学习。第二,“读书无用论”、“大学生就业难”等话题严重地冲击着大学校园,对大学生的世界观形成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有些招聘单位过分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强调所谓的“应酬”能力,不重视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成绩,导致一些大学生认为“读书无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找兼职和参与形形色色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学校教学管理的不合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第一,学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由于缺乏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所设的专业不符合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即便有些学生发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转专业,导致对本专业学习的排斥,产生厌学情绪。第二,学校勤俭助贷系统的不完善。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勤俭助贷系统也渐渐成形,但它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有些家庭贫困的大学生无法得到这个系统的帮助,因此,为了生活他们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去找家教,去社会上兼职来解决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时间和精力的分散也造成对正常学习的消极影响。
(3)学生自身因素:第一,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引起一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和抑郁的心理,进而影响学习的热情。有些学生是从贫困地区考上来的,家庭经济相对比较困难,他们就追求在学习成绩上体现自我价值,但一旦成绩不佳,则会产生自责和自卑,甚至引起消极情绪反应,出现考试时紧张恐惧、注意力分散,考试失败的恶性循环。第二,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由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有些学生没有及时确定新的学习目标,加上高中老师的误导,把大学说成“轻松和充满自由的天堂”,导致有的学生把考上大学当成人生的奋斗目标,考上大学后便开始了以玩为主的生活,而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缺乏动力,导致学习困难。[3]
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表现及成因的分析,可以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扶助对策,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教育转化。要做好对这一群体的教育转化,就必须从心理调适、教学管理和制度建设等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1)心理调适。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引导,是当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对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的心理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恢复信心,走出学习困境,是我们心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第一,有针对性的加强个性化教育。要全面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家庭条件、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情况,建立个人心理小档案,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差异性教育。如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给予补助,缓解经济压力;针对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建立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心理咨询和治疗,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走出“学习困境”的阴影。第二,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充分发挥自主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帮助学习困难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专业优势和精品课程,引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通过学生自身对专业课程的深入了解,去感受本专业独特的科学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大学生是一个有强烈自主意识的群体,教育过程中不能只一味进行“填鸭式”灌输,而要充分考虑他们的需要,引导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4]
(2)教学改革。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最大限度的激发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建立科学而严格的教学管理环境和考试考核办法。[5]
第一,任课教师要关心学习困难学生的成长,在学习过程管理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以他们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机制。多数学习困难学生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课程补考或重修、成绩较差等原因受到创伤,自卑感强,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尊重。因此,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行为,要及时给予评价和激励,细心地帮他们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提高学习的效果。第二,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从教学管理上帮助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建立科学而严格的教学管理环境是重要保障。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学风建设,认真做好学生的课堂考勤工作。对旷课较多的学习困难生,除教育外,要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对于多门课程不合格的学习困难生,学校教务部门要及时发出预警通知书,防止留级和退学的悲剧发生;学校还可以通过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行弹性学分制,实行缓考、补考、重修、免修等多种修读方式,采用创新学分可以替代专业课程学分、退学试读等多种教学管理方式,帮助“学习困难群体”走出困境。[6]
(3)制度建设。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制定和修改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习困难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惯,自觉遵章守纪,形成你追我赶、相互竞争、奋发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
第一,建章立制,规范和完善“学习困难群体”的教育转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学习困难学生教育转化管理机制,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转化工作管理渠道。对学习困难学生采用个别谈心与集中谈话制度、跟踪走访制度、“一助一”学习帮扶与督促制度、建立定期的家校联系制度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情况等措施。同时,建立学习困难学生数据库,分类定期检查受帮扶学生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效果,随时了解和掌握帮扶的进展情况,带动学习困难的学生迎头赶上。第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校的勤俭助贷系统,建立健全学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通过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助学贷款,社会资助,国家政府助学金等方式,减轻学习困难学生经济上的压力。同时,可以采用资助与励志相结合的扶助方法,设立励志奖学金和学习进步奖学金,鼓励学习困难学生努力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第三,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减轻思想上所承受的各种压力。通过开设相关心理教育课程,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心理档案,宣传、普及心理小常识,通过网络平台定期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时发现在学习上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总之,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是当下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特殊现象,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这个群体的产生固然与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有关。在处理这个群体的时候,无论科任教师还是专职辅导员,均应该对症下药,而不能以偏概全。加强对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的关注和教育,既有利于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发展。
[1]王淼.大学生学习困难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8(1):73.
[2]潘玉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郑传芳.大学生创造力开发[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
[4]李雪.论自主学习的实质、结构及其指导[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15-117.
[5]范润宽.大学生学习障碍及其对策研究[J].太原科技,2003(3):78-79.
[6]陈梅琳.大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教育策略[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