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师范学院 卓 萍
儿童文学以陪伴、守护、丰富、引导儿童心灵为主旨,儿童文学教育能够引导幼儿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性情、发展潜能,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奠定幼儿人文精神基础。虽然儿童文学是幼儿成长的精神摇篮,但幼小的孩童还不具备欣赏和把握文学精髓的能力,幼儿教师是幼儿情感发展、智力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的塑造者和建设者,他们应当承担起促进幼儿成长、丰富幼儿精神世界的教育教学的重任。
根据我们对幼儿园在职教师的调查问卷的结果,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大多是大专和本科,所学的专业基本上是学前教育专业。他们当中对儿童文学的了解大都停留在中专或大专时的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上,他们对于在学生时代的儿童文学的学习仅限于对理论的了解和记忆,对于幼儿文学作品少有研究。可以说,大部分在职幼儿教师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比较匮乏,文本阅读量太小、面太窄,进行文学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也不够,至于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和将自己的能力转化成实践操作上更是缺乏办法。
根据我校儿童文学教研室教师每学期到幼儿园进行文学活动教学观摩记录,能够留下很深印象的文学活动并不多,大多数文学活动课仅仅是被动地教学,并且大多数教师也只是按照教材上提供的活动步骤和活动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既没有体现出语言学习基本要求,也没有文学的感悟、体味、揣摩和欣赏,更谈不上心灵的打动。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有许多原因,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职幼儿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不足。
北京师范大学致力于儿童文学阅读推广研究的陈晖老师认为,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儿童文学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对儿童文学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丰富的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能力和技巧。在职幼儿教师文学素养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文学活动中选取了一部作品,但如何让幼儿去感悟它的意境?如何让幼儿去领悟作品的美?这其实是对我们老师自身的文学修养提出了挑战。幼儿教师不要“以己为本”,而要“以幼儿为本”选择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作品,要善于以文学活动为依托,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引导幼儿在文学作品中净化心灵、体验情感、获得精神享受,同时让幼儿体验优美的语言和句式带给他们的美感和愉悦感。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对作品有深入的理解,没有在阅读中产生愉悦感,是不可能让幼儿有更深层的精神享受的。
文学活动不是一般的街头的杂耍表演,不能只有表面的热闹,更要有内涵。设计组织的文学活动要能有效地调动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幼儿成为文学的爱好者。拿幼儿园文学活动中最普遍的儿歌教学来说,儿歌是幼儿最早接触、最喜欢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文学样式,听赏念唱音韵皆和谐的儿歌可以让幼儿获得新的感知和认识,得到精神的满足和愉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某幼儿园中班一位老师的“儿歌欣赏《竹叶歌》”,整个活动过程都是以幼儿表演的形式,先是一个幼儿表演,然后一组幼儿表演,接着全班幼儿表演,但最后并没有达到让幼儿体验纯真的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欣赏优美的诗歌语言等效果。因为在整个文学欣赏活动中都没有让幼儿静下心来,将儿歌认真地读一读、品一品,只是在各种表演的过程中让幼儿走了一下欣赏文学的过场。听课教师就建议儿歌学习可以在幼儿诵读、老师诵读、儿歌创编方面多下一些功夫,表演的方式不必用得太多,要选用适合表现文学体裁的方式进行教学。文学是让人温暖的,让人思考的,让人回味的,让人神往的,如果学完文学还是喧闹的,那就失去了文学浸润心灵的审美价值。
陈晖老师特别强调“对儿童文学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和“丰富的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这两点,他指出:“教师特别需要认识和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体裁及其艺术特征,将对这些特征的理解运用于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形成文学教学的特色,提升教学质量,并在儿童的阅读活动中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体裁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
在调研中,大多数幼儿教师也坦白地承认,由于工作的琐碎和繁忙,没有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时间很少,对儿童文学史了解不深,很少写读书笔记,更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去尝试创作儿童文学作品。幼儿教师由于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对幼儿文学的特点,对幼儿文学各种文体的特点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幼儿文学的理论指导,在开展文学活动时显得力不从心,不能根据幼儿身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教材上的文学作品也不能从较深的内涵层次去分析,包括每一次文学活动的目标制定也不太能够准确地把握。
比如现在幼儿园的文学活动目标大致有三个: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老师们不管开展的是什么文学活动,不管是什么体裁的作品,目标都基本一样,这是很不合适的。诗歌阅读活动就应该有别于其他体裁作品的目标,散文诗、童话也是一样,各有各的特点,教师应该根据具体作品和具体对象来确定目标。
经典的儿童文学凝聚着语言的音乐美、色彩美、意境美、情景美,其语言养分能大大提高幼儿教师言语品位的广度、深度。
儿童文学教学和培训应积极引导和鼓励老师们静下心来进行经典阅读,只有这样,才能为未来的语言教学储存必要的资源,才能提高自身的审美眼光,锻炼出在为数众多而良莠不齐的儿童文学作品中选择真正的儿童文学精品的能力,从而承担起为幼儿文学阅读担当领航人的重任。
有些老师开展活动时立意不高,把文学作品作为实现智能目标的载体,过于强调以语言能力培养为核心,只重视强化语言的教育性、工具性特征,却忽视了文学性和审美特点。例如我们接触到的一个文学活动案例:《我爱爸爸》是一个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的绘本教学活动,但某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活动过程中,由于对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准确,没有对绘本故事进行精减改编,只机械地按照绘本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对幼儿进行讲解,太长的故事无法吸引幼儿的兴趣,准备的图片也没有选择性使用,图片太多太杂又影响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幼儿学起来比较吃力,对作品的理解不够透彻,因此没有达到欣赏文学绘本的目的。
多数教师往往只注重从作品的结构去讲解文学作品,只强调幼儿了解作品的人物、情节、对话,把形美、意美、音美的文学作品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字、词、句、篇,使幼儿在文学活动中缺乏情感体验、美感体验,这样的教学弱化和忽略了幼儿文学对幼儿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欣赏感悟、语言文学的整体感知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我们多次的文学活动观摩和研讨活动中,因为老师们文学传达能力也就是教学的艺术不够娴熟自如,往往给人留下遗憾。
文学作品的教学实际是教师对作品的一次再创作的活动,要用心感受作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内在感受,用优美动听、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声音,用适度夸张的表情表达出真挚可信的情感,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引导幼儿形成自我感悟和体验,形象地表现出对作品的理解,带领幼儿走进迷人的文学世界。
从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教学规律来衡量,我们认为一个热爱幼儿、了解幼儿,能融入幼儿心灵世界,能读会写会教的教师才是一个好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要想成为幼儿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幼儿心灵熏陶的使者,必须要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让阅读成为自觉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必修课,这样才能保证给幼儿足够的营养,才能成为幼儿人生启蒙阶段的导师。我们在和一些幼儿园合作科研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幼儿教师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并且通过课题组研讨、教师读书会、经典阅读分享、经典文学作品授课比赛、排练儿童剧等方式,促动老师们去阅读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了解儿童文学史,给幼儿们讲述故事,写作读书笔记,上阅读课,尝试儿童文学作品的写作,这是一种幼儿教师成长的方式,很好地提高了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湖北省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的老师们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在大量的儿童文学阅读实践中提高了对儿童文学的鉴赏力、判断力,提高了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提高了组织幼儿阅读、欣赏儿童文学的能力和素养。”
促进教师发展,不能成为一句空话。要想提高幼儿教师的文学素养,不能让老师只是“心动、激动、冲动”没有“行动”。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幼儿园领导的重视程度和采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立足于各幼儿园实际的园本教研是以教研活动为平台,以具体的教学情境为载体,帮助教师积累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例如各园经常组织的文学活动的观摩课、汇报课、研讨课都是提高幼儿教师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因为这些活动根植于幼儿园一日常规教学实践,且每一位教师都有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质量、更好地驾驭课堂、以最大限度促进幼儿发展为己任的职业价值的追求,所以承担任务的教师一定会重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例如课前准备—说课—上课—反思—评课等,而且教师会自觉地从开始阅读—选择教学内容—分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分析幼儿已有经验和身心特点等方方面面做好准备,教师的文学素养在这些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管理高效的园所应该把这些活动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契机,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教师分析活动的优劣,不断地借鉴和反思,形成分析幼儿、研究教学、形成共识、提升自我的有价值、有深度、有意义的常态活动。
有的幼儿教师在文学教学活动中非常努力和投入,但有着“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在课题研究几年间,我校儿童文学教师参与了与幼儿园教师合作进行课题研究和骨干教师培养,开始了高校儿童文学的课堂教学向幼儿园文学教学指导的渗透,使高校教师对儿童文学理论的研究转化为贴近幼儿园教师文学教育指导需求的实际应用,帮助幼儿教师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为了有效提高在职幼儿教师的文学素养,经过商议,最终采取“校·园”结合,即我校和六个学前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园尝试建立了“教学科研、教学跟踪指导、实践指导”的教师岗位成长指导制度。由高校教师引领,幼儿园教学园长主管,幼儿园骨干教师示范指导,成长教师自我努力的“三方合作”岗位成长服务机制。我校儿童文学教师在各自申请的课题中都吸纳了幼儿园参与科研工作,高校教师定期下到幼儿园了解一线的教育教学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幼儿园每学期制定语言教学计划,提出文学活动、教师培养计划,根据要求写出教学活动方案,在幼儿园开展文学活动教学比赛,每一次试教评委由儿童文学教师、幼儿园教学园长、幼儿园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上完课后,评委从教案设计、教学每一个环节、优点和不足精益求精地分析评议,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改进,一次次提高。
一个幼儿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根据学科特点,根据教师工作实际,与时俱进地不断探索研究,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不断变换培训方式。比如可以每年对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幼儿文学专题培训,可以鼓励幼儿教师参加相关课题研究,全面提升素质;通过聘请专家指导,分批次培养优秀的骨干教师,并打造文学教育精品活动;通过现场活动观摩及研讨,提高教育教学技能;通过自学反思,记录学习心得和教学心得;通过组织学习经验交流、对外交流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等等。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职责就是陪伴和引导幼儿成长,提高在职幼儿教师的文学素养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了幼儿的发展。在职幼儿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内化、不断丰富的长期的过程,要有对幼儿有无私的爱,对教育事业有执著的追求,真正把对这个职业的热爱融入到自己的血液,这样才可能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付出时间、精力、心血和情感。如果幼儿教师文学素养不高,投入文学活动的精力和情感不够,就是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缺失和放弃,对幼儿的忽略。
陈晖.(2007).谈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12).
陈琼辉.(2008).幼儿园文学教育的缺失及其建构.文学教育,(3).
瞿亚红.(2008).让幼儿园文学启蒙教育活动照亮幼儿的人生之路.今日教育:当代幼教,(1).
沈俊.(2011).幼儿园研讨型公开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学前教育研究,(3).
唐英.(2008).教师在幼儿园文学启蒙教育活动中值得思考的问题.今日教育:当代幼教,(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