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心幼儿园 吴芳芳
在我们的角色游戏中,有娃娃家、银行、饭店、医院、游乐场等主题。其中“医院”这种游戏的特点是无论从材料的投放还是玩法上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仿真性。这里的仿真性主要体现在幼儿能积极主动地运用真实的生活经验来创设游戏材料、扮演角色和社会交往,以及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并建立游戏规则。我就通过以下游戏材料谈谈教师可如何与幼儿共同开展大班“医院”仿真游戏。
材料1:病历卡、印章(绿色印章、红色印章)
病历卡是医院游戏的基本材料。中班下学期开始,我们已经开始准备病历卡了。在孩子以往的生活经验中,他们看到过病历卡,只知道要交给医生,有医生的诊断书写后才可以配药,这是很初浅的医院知识。进入大班后,在之前的游戏基础上,我们增加了印章(红色印章和绿色印章)的材料,之所以选择两种颜色,是让孩子分清已挂号和已付款的情况。孩子在挂号收费窗口挂号后,其病历卡上会盖上绿色印章,这样医生就能根据绿色印章知道该病人已挂号,可以就诊了;而红色印章则表示已经付款可以去领药了,这是方便药房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如果没有红色印章,药房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及时提醒病人去付款。
分析:有了这两种游戏材料,让挂号收费环节更加具有社会仿真性。一方面,让挂号收费处的孩子真正的有事可做,在以往的游戏中,我们发现挂号收费窗口的孩子经常没有事情做,而扮演医生的孩子却很忙。另一方面,自从有了这两种材料之后,就诊的秩序也比以前好了,病人开始按照挂号的序号排队就诊了,医院里变得井然有序,医生也不会被挤得手忙脚乱。
材料2:白大褂、听诊器、压舌板、体温计、血压计
病人在医院挂号之后,就要找医生就医了,而辨认医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服装,白大褂可以让病人很快找到医生。在医生的就诊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类医学仪器(听诊器、压舌板、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生通过这类仪器设备给病人看病。小医生们不断地操作这些仪器,最后给病人一个诊断结果。
分析:上述的游戏材料,让医生在就医的整个过程中有事可做,小医生们有模有样的检查,让游戏更加真实。有了这些仪器的加入,可以让医生更快地判断出病人的情况,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然而这些诊断该怎么记录呢?这又是一个新问题的产生,于是出现了一些诊断符号。
材料3:各类诊断符号(分别表示肚子痛、头痛、蛀牙、近视、发烧、流鼻涕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有些孩子提出自己在医院看病时看到医生在病历卡上会记录一些文字,通过大家的讨论,知道这是医生对病人的就医诊断说明。我们有了病历卡,可是没有医生的就医诊断,由于孩子们还不会文字书写,所以就出现了各种符号,分别来表示病人的各种病情。有表示肚子痛、头痛、蛀牙、近视、发烧、流鼻涕等。医生先听病人的自我病情描述,再根据医生的检查,然后选择相应的诊断符号贴在病历卡上,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诊断过程。
分析:以往的医院游戏,孩子们都挤在一起让医生看病,看完了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病,也没有任何的记录。而有了这些诊断符号,小医生能根据病人的情况给出一个诊断说明,病人看着诊断也能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最主要的是让这个医院的游戏又有了新的发展,病人拿到医生的诊断说明,去挂号窗口付费,得到了红色的印章后去药房领取药物,这就对药物归类提出了新的要求。
材料4:各类药物(有标签的药物,并进行归类)
小病人在得到医生的诊断后,付款拿药,要拿什么样的药呢?孩子们提出要对药物进行归类。如何归类才能跟医生的诊断匹配呢?一系列的问题出来之后,孩子们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沿用了医生的诊断符号,把这些符号贴在药盒上。这样,病人拿到诊断书付款后去药房拿药,药房的工作人员只需对照病历卡和药瓶的标记就能找到需要的药物了。
分析:把各类药物分类,使得原本杂乱的药房一下子干净整洁起来,每种药物都有对应治疗的类目。以往的药房工作人员只要病人来拿药,他就随手拿一盒药给病人,也不知道病人需要什么药。而现在的药房工作人员有事可做了。第一,要把各类药物按药盒上的标签分类。第二,工作人员要认真对照病历卡和药物的标签才能把药交到病人手中,确保诊断与药物一致。第三,还要交代病人如何服药,指导病人正确地服药。这一系列的过程,让医院的游戏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
材料5:垫板、棉花、胶布
小病人在拿到药物后,有些只需要回家服药,有些则需要打针、挂水,这样的病人就得去找护士了。在我们的护士站里准备了一些常见的材料(垫板、棉花、胶布)。大班的孩子大都有过挂水的经历,在他们的记忆里,护士站里都有一种垫板,它的用途主要是帮助小病人固定手臂或者脚,因为孩子的控制能力相对成人较差,在挂水途中会手脚乱动,这样容易让挂水的针滑落而导致手脚肿起来,所以一般的医院都为孩子准备了垫板。作为一种仿真游戏,我们也给孩子准备了垫板,孩子使用起来是游刃有余。另外,孩子对棉花和胶布也不陌生,所以这几种材料孩子都使用得很好。
分析: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去准备游戏的材料,孩子使用起来就会很容易上手,护士站的环节是很忙碌的,一次游戏,会有很多孩子去挂水,这可能跟孩子的亲身经验有关吧,总之护士站的材料种类不要多,但数量要充足。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教师,在指导这类仿真游戏时,要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及时和他们共同准备游戏材料,并通过组织与幼儿的互动、交流使用材料后的体会、讨论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投放的材料进行适当地调整与修改。这样,既满足了幼儿发展游戏情节的需要,也使医院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
从大班孩子的经验和年龄特点考虑,我还在逐步增加游戏材料来拓展游戏的发展,根据幼儿的不同需要投放一些能促进游戏顺利发展的游戏材料,比如X光片、石膏、验血设备、牙科器材等,让大班“医院”仿真游戏材料更加丰富,让孩子的医院游戏情节更加深入,更能体现游戏的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