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光 许萍
急性额窦炎若是在发病30 d后仍迁延不愈,即转化为慢性额窦炎,炎症、解剖结构异常、气压性损伤、免疫力下降及营养缺乏均可引发此病,前额闷胀、头痛、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等为本病的主要症状[1]。此病的早期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但是一旦病情发生进展,临床上即多倾向于外科处置。安阳市人民医院开展了鼻内镜经筛泡前径路实施额窦开放手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5月确诊并收治的额窦炎患者56 例(男27 例,女29 例),年龄25~61 岁,平均(33.5±4.7)岁。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前额闷胀、头痛、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并经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确诊。按照合并症分类:患各类鼻窦炎52 例,患鼻息肉33 例,伴鼻中隔偏曲21 例。所有患者系首次接受鼻手术。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经CT严格定位后,35 例接受全麻,辅以利多卡因对鼻甲、钩突、中鼻道前端等处黏膜行局部麻醉。其他21 例直接行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麻醉完成后,即实施鼻内镜下筛泡前径路额窦开放术。首先向鼻中隔方向把下鼻甲游离缘行骨折处置,外移下鼻甲,以扩大鼻腔空间,便于实施手术,且为术后鼻腔畅通打下基础。接下来将钩突切除,应最大限度向上切除钩突上端,为中鼻道入口的上方制造利于开放额窦的空间,但要将筛泡完整保留。接下来仔细辨认钩突基板,同时在中鼻甲、筛泡及钩突顶端等处进行气房开口,进而开放额窦自然开口。以吸引切割器彻底扫清额窦口附近的息肉及水肿黏膜,沿着额窦自然开口自内而外、自后而前地切除不利于额窦引流的钩突基板、鼻道气房等,但为避免额窦口周围黏膜出现环形损伤,应将额窦自然开口后内侧的黏膜保留,从而避免术后瘢痕阻塞额窦开口。事实上,额隐窝区域黏膜水肿、息肉样变、额隐窝气房气化异常、额窦口狭长等都会影响术者辨认和定位额窦开口,而额钉定位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组患者在出院后需接受3~6 个月的术后随访。随访需收集患者额窦炎典型症状的改善情况,记录术后是否发生视力下降、复视、眶内出血、等并发症,并进行额窦口及黏膜的颅内观察。
1.3 疗效判定 (1)显效:额窦炎症状完全消失,额窦口径≥5 cm或虽<5 cm但引流通畅,黏膜未见明显异常;(2)有效:额窦炎症状有效缓解,额窦口径<5 cm而引流大体通畅,黏膜未见明显异常;(3)无效:前额闷胀、头痛、鼻塞、流脓涕等额窦炎症状未缓解,额窦口径<5 cm,引流受阻,黏膜仍发生充血或水肿。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病例中,所有患者在术后均为发生视力降低、复视、眶内出血、脑脊液鼻漏、眶内感染、颅内感染等严重术后并发症。临床随访结果表明,本次临床研究合计显效37 例,有效15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92.86%。
临床资料指出,额窦及额窦病变可引发较大的内部解剖结构变化,同时炎性因素可加重额窦周围黏膜的充血水肿或异常组织增生,故额窦炎患者其额窦口在手术时辨认难度极大,而由于额窦的解剖位置毗邻颅底,其炎性侵蚀可损害颅底骨质,使颅底变薄,故临床上此病患者在术后常发生脑脊液鼻漏或颅内感染[2]。因此,本病的外科手术的术式选择及对术者业务水平的要求非常高。传统额窦手术选用额隐窝缝隙为切入路径,而额隐窝其解剖结构极其复杂,其周围外侧有纸样板、内侧有筛板垂直板、后上方有前颅底、后下方有筛前动脉和筛顶,这些重要的解剖结构均会制约术者的处置,加大手术难度及风险[3]。本次研究指出,筛泡基板仅在其颅底附着1 mm处有筛前动脉,而筛泡其顶部为筛顶、外侧为纸样板,若能保留筛泡并取其前上方为入路实施开放手术,便能避开传统手术所必须面对的高风险解剖结构,极大地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且有助于术者辨认额窦自然开口。
本次研究总有效率为92.86%,充分证实了该手术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患者术后无视力降低、复视、眶内出血、脑脊液鼻漏、眶内感染、颅内感染等严重术后并发症,很好地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额窦炎患者经内镜手术经筛泡前径路实施额窦开放术进行治疗疗效确切、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非常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孙德义,冉德军,刘鹏.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额窦炎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1,17(1):63-65.
[2]陶应国,李雪松,陈荣,等.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额窦炎49例[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4):401-402.
[3]罗伟,梁健刚.慢性额窦炎鼻内镜下额窦开放100 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8(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