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藏达杰
青海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青海西宁 810007
尿液有形成分检测对肾脏和尿路疾病的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极重要的意义。显微镜检查是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的传统方法,虽然其成本较低,但该方法人为影响因素多而且费时,难以达到门急诊检验准确、快速的要求。UF-1000i型尿沉渣分析仪具有快速、高效、自动化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干扰因素。为了评价UF-1000i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尿液检查质量,我们分别用UF-1000i和显微镜检查632份尿液标本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管型(CAST),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标本来源:2013年3月~9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进行尿液分析的632例患者,其中男332例,女300例。
仪器与试剂:UF-1000i及配套试剂和质控品(日本Sysmex公司)、Olympus显微镜(日本)。方法:用一次性尿沉渣专用塑料管收集患者清洁中段尿10ml。①UF-1000i检测: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操作。检测之前用Sysmex公司提供的配套试剂和质控品对仪器进行室内指控。②显微镜检测:将仪器检测后的尿液标本在1500r/min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留约0.2ml沉渣,混匀后用一次性吸管取1滴于干净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在高倍镜下连续计数至少10个视野中RBC、WBC数;在低倍镜下连续计数至少20个视野中的管型,报告其最低值-最高值,所有操作在2h内完成。
结果判断标准:①显微镜检测:RBC0~3/HPF、WBC0~10/HPF、CAST0~2.5/LPF,超出此范围为阳性。②UF-1000i检测:RBC0.5 ~24/μl、WBC0.5 ~26/μl、CAST0 ~1.5/μl,超出此范围为阳性。
共检测632份尿液标本,UF-1000i检测RBC阳性158例,显微镜检测阳性138例,符合率为87.3%,假阳性率为12.7%;UF-1000i检测WBC阳性164例,显微镜检测阳性151例,符合率为92.1%,假阳性率为7.9%;UF-1000i检测CAST阳性75例,显微镜检测阳性60例,符合率为80%,假阳性率为20%。
UF-1000i是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原理,对尿液有形成分直接作荧光染色后,以激光散射强度、散射波幅度及荧光强度和荧光波幅度、侧向角散射光等多个参数来识别和计数尿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结晶体、精子及酵母菌等成分。但由于尿液成分复杂,影响因素多,使得UF-1000i在检测时受到干扰而产生假阳性。在我们的检测中,有20例标本UF-1000i检测出现RBC假阳性,其中有12例标本是由草酸钙结晶引起的假阳性,5例标本是真菌过高导致的,3例标本因尿液中有大量细菌而引起RBC检测增高。UF-1000i主要利用前向角散射光和侧向角散射光对RBC和结晶进行区分,但由于草酸钙结晶较小,与RBC体积接近,在散射分布图上可以出现两者的交叉分布[1];酵母菌、精子等染色后其荧光强度和前向散射光强度仅比RBC稍强,散点分布图介于RBC和WBC之间,仪器难以完全把他们与RBC区分,从而导致RBC假性增高[2]。UF-1000i与显微镜检WBC不符的有13份标本,分别是由扁平上皮、小圆上皮、滴虫等引起WBC假性增高。这些成分与WBC相似,在UF-1000i分析散射图上,与WBC的分布区域存在交叉,所以当这些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导致WBC检测假阳性[3]。
UF-1000i与显微镜检管型不符的有15份标本,当尿液中存在黏液丝,黏液丝容易吸附于被荧光染料上色的物质上,发出强的前向散射光脉冲,而且有些黏液丝形态非常类似于管型,尤其是在较粗大的黏液丝及黏液丝相互黏连的情况下,更与管型类似,容易被仪器误认为管型;较多的上皮细胞,白细胞聚集成团时也易导致UF-1000i检测管型假阳性。
综上所述,虽然UF-1000i无论在检测速度、检测项目等方面都比显微镜检显示出了较大优势,更能满足日益增多的临床检验工作的需求,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但只能用其来对标本进行初筛。显微镜检虽然费时,但能更直观地观察区分各种细胞、管型、结晶等有形成分,是尿沉渣检测的金标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用UF-1000i和显微镜检相结合,使尿液检验结果更准确。
1 王延群,公衍文.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干化学法和镜检法对尿液分析的比较[J].检验医学,2011,26(12):858-860.
2 胡晓舟,崔艳梅,王小林,等.三种方法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中的对比观察[J].检验医学,2011,26(2):100-104.
3 韩呈武,杨金伟,曹永彤.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仪与显微镜法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