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逸斐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310013)
晕针是由于精神紧张而造成暂时性脑缺血引起的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又称晕厥[1]。一般在注射时或注射后几分钟内发生。轻者有心慌、头晕、乏力、恶心及手足发麻等,一般平卧休息一会儿就可恢复正常;重者面色苍白、体力不支、晕倒、手足冰凉、出冷汗、心跳加快、恶心呕吐等,甚至失知觉、呼吸变慢、瞳孔散大等。在抽血体检人群中,时有发生晕针情况,主要是由于体检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抽血存在恐惧、紧张的情绪。对此,我们对体检者采取灵活个性化的语言交流、实施人文关怀、进行心理疏导,最大限度减轻他们的痛苦,使体检者战胜心理障碍,有效预防体检者发生晕针。
1.晕针体检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1)紧张害怕:抽血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担心抽血疼痛,会影响健康。
(2)敏感多疑:对疼痛更为敏锐,痛觉加剧,有的体检者认为抽血会引起贫血和低血压,误认为血液不会再生,担心护士技术问题针头和注射器会传染其他疾病。
(3)人格特质:与体检者N类人格特质有关,其个体感受性高,遇到刺激有强烈情绪和躯体反应,而注意能使人感受性提高,个体感受性还与刺激物的性质、持续时间、个人当时的功能状态如情绪状态、个人意向、生理状态等密切相关[2]。针对有猜疑、恐惧心理者,或针刺时哭笑、惊叫、颤抖、躲避、肌肉痉挛,伴有瞳孔、血压、呼吸、心跳、皮温、面色、出汗等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改变者。均可作预先心理预防,以避免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
2.对晕针体检者的心理干预措施
(1)观察:体检者面部表情有无皱眉、咧嘴等,身体动作有无紧绷、发抖、扭头不敢看,倾听体检者语言是否怕打针、有晕针史及自述很紧张。如果有上述现象,做好心理干预准备。
(2)沟通:主动与体检者交流,做到"请字当头,微笑服务",建立俩良好的护患关系,说明可能出现的针刺的感觉程度,以取得体检者的信任和配合。正确解答体检者各种疑问,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误解,打消对采血的恐惧感。
3.放松
(1)松弛训练引导体检者回想一些较开心的事情,放松心情或冥想自己身处在大自然环境怀抱中。对好静、压抑、注意力易于集中、性格内向的体检者,令其凝视某物体,待其完全进入自我冥想(入静)状态后,始行进针。
(2)转移注意力分别根据体检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情况,交谈一些体检者比较感兴趣或者有关其职业方面的问题,可提出一些让体检者思考或感兴趣的问题,如对于老年体检者,讲到自己的亲属总有讲不完的话题。除了给予体检者一些适当的安慰之外,可进行简单的相关健康知识宣教,以便分散体检者的注意力,促进局部组织放松。
(3)听音乐听轻音乐能使人紧张心情松驰,提高认知能力,缓解躯体及精神痛苦,降低紧张程度,有效降低晕针发生率[3]。在体检中播放古筝、二胡等轻音乐,可使抽血体检者焦虑、精神紧张情绪在舒缓的节奏中安定下来。从而达到心理辅助治疗的效果。
4.操作熟练尽量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采血护士要技术精湛、动作轻柔,做到一针见血。减少因反复穿刺引起体检者紧张、害怕心理。
5.环境舒适 创造安全、舒适、良好的环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采血室每天消毒一次,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巾,防止交叉感染,给体检者减轻心理负担;保持采血室空气流通,因为气压低、闷热季节空气不流通,容易造成有效呼吸障碍而导致发生晕针。
6.有晕针史的体检者的护理
(1)实行灵活个性化语言交流的方式主动、热情与体检者进行交流,向体检者耐心解释,交待采血过程和采血后的配合;采血时采用支持鼓励、激励疗法进行言语诱导。如身边有亲友、朋友、同事等一起前往,要求其他人给予支持和鼓励。
(2)采取平卧位坐位时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脑部供血而致晕针。平卧位可增加脑部供血供氧。有利于体检者身体放松,减轻心理负担,可有效减少晕针的发生。
(3)熟练完成操作选择穿刺技术过硬的护士娴熟快速地完成操作,操作过程中密切注意体检者面色、意识等反应和变化,特别观察有无"晕厥感觉",同时应备有葡萄糖、温开水及抢救物品和药品。
健康体检者涉及各年龄,各文化层次,各种职业的人员,需要护理人员敏锐的观察力,迅速果断的判断力,以针对不同体检者做出令其满意的护理干预。通过对晕针体检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在分散其注意力的情况下,可以灵活、出其不意地完成采血过程,最大限度地改善并有效减少晕针的发生率,提高体检质量。
1 邝贺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55.
2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
3 吴红艳.欢笑是最好的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