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华,仲天宝,张成山,玉明慧
(大连民族学院 a.校办公室;b.生命科学学院;c文法学院;d学生处,辽宁大连 116605)
青少年时期是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也是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一时期的教育工作,对他们的一生有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因此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两次提到养成教育,明确要求要加强中小学阶段青少年的养成教育,从此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开始受到关注,许多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力的观点和方法。通过中国知网,可以查询到1529篇题名包含“养成教育”的文章。其中以普通高等院校(含大专)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有553篇,研究幼儿时期养成教育的有14篇,以青少年等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962篇。这些成果中,硕士学位论文有34篇。为了全面把握养成教育研究状况,推进养成教育实践,下面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梳理。
养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1988年,当时中共中央文件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这时养成教育还只是个模糊的雏形,它的内涵也没用明确的界定,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在后续的研究中,随着研究者侧重点的变化,它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关于这一概念,国内的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界定。这些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种是狭义的界定,认为养成教育主要是行为习惯教育。如杨雄认为“养成教育就是青少年形成好习惯的训练与习得之过程”[1],来永宝、蔡立雄认为“养成教育是指导和训练个体并使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2]持这一观点的还有林格、高山青等学者。这种界定体现了在养成教育研究早期教育者的共识,虽然不全面,但是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另一种是广义的界定,认为养成教育包含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等要素。薛玉山认为“养成教育是根据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确定的理性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通过严格管理、行为训练、规范反馈等多种手段,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使教育指向内化,养成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3]还有林英典也认为,养成教育是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4]。
广义和狭义的界定都是在不同的认识阶段基于不同的侧重点的理解。随着研究的开展,学者们开始认识到养成教育不仅包含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还包含着人文素质、个性人格等各个方面,社会文化的每个因子都隐含着养成教育的功能。近两年陆续有研究者开始探讨文化与养成教育的关系,给广大教育者以很大的启发。笔者认为养成教育核心在于文化养成。具体地说,养成教育应该是通过发挥社会文化的约束、熏陶和感染功能,引导和教育社会公民养成良好的思想认知、价值选择、道德品质,并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自觉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实践过程。概括地说养成教育就是人的文化内化并付诸实践的社会化过程。
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内容也存在差别。赵福庆认为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等习惯和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5]。因年龄阶段的原因,小学养成教育内容比较具体,也都是基本的人格和素质。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相对标准更高,如薛雷指出,大学生养成教育应包括:第一,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第二,社会公德的养成。第三,礼仪与文明的养成。第四,遵纪守法观念的养成[6]。王红梅提出应从三方面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即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创新思维的养成教育[7]。除上述宏观视野外,还有微观视野的研究,如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法制和校规校纪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谐社会意识、健康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等等。
养成教育作为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教育活动,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根据养成教育的内容含义,我们认为养成教育具有系统性、阶段性、终身性、基础性、反复性、实践性等特点。
系统性是指养成教育不是单一教育主体或个别能力的教育活动,而是一个包括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工程,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结合在一起形成特定功能的整体。阶段性是指养成教育需要根据人的不同年龄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由于人的各个年龄阶段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养成教育也必须采取相应的内容和方法。基础性是指养成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这对其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性是指养成教育的过程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养成教育的结果也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整个起止过程都离不开实践。每种素质和习惯的养成只依靠课堂或理论是完不成的,也无法达到深刻效果,都要个体去切身体验、反复练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同时这种品质或习惯是否正确和持续、是否深入内心也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终身性是指养成教育是长期的、一生都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和训练的活动,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短暂活动。由于社会不断变革更新,政治经济状况、文化环境、道德标准等因素会有所变化,养成教育不可能在某个阶段全部完成,还需要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反复性指在养成教育实施过程中无论是道德品质的养成还是行为规范的习得都要坚持反复进行,才能获得效果。养成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的过程,而是复杂的曲折的过程,这表现为:受教育者良好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而是需要多次重复,才能强化效果。即使形成了某种素质和习惯,也需要多次巩固才能稳定下来。
1.中国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综合考察国内对养成教育的研究可以发现,当前的有关研究层出不穷,态势良好。但是,因为研究时间不长,还存在着研究体系不够完善,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好,研究视野狭窄等问题,因此在养成教育的实践活动缺乏比较完善而有系统理论的理论指导,当前中国养成教育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教育主体的范围不够宽阔,学校之外的主体参与度不高。养成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合力,缺一不可。但是这些方面发挥的作用并不均衡,这一点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也能看出端倪。现有的养成教育研究对学校的养成教育研究较多,对家庭、社会如何进行养成教育的研究屈指可数,即便是少数的几篇成果也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展。社会和家庭在养成教育方面的滞后拖累了学校教育的成果,导致校内校外的行为规则和标准脱节,养成教育出现时进时退现象。即便是学校内,教育进行养成教育的自觉性也是不够的。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养成教育的实施主体还集中在班主任、德育教师和辅导员这一群体,对于任课教师、教辅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教育资源的动员不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还没形成全院和全过程的系统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常态化机制,对这些现象的研究还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因此拓宽研究主体,并且研究不同主体实施养成教育模式和方法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家庭文化与家庭成员成长关系问题,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小学、大学的学校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养成教育,教辅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如何把养成教育贯穿到管理和服务工作中。
(2)当前的养成教育研究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大众群体,而对于幼儿阶段、学习困难、经济困难、心理障碍等群体如何开展养成教育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如他们的特殊性在哪里,形成这种状况的成因是什么,什么样的经历或家庭背景导致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转化帮助他们养成健康人格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3)文化与养成教育的内在联系的研究不够,缺少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差异与教育背景、环境因素理性思考以及对深层文化基因的分析。从而导致养成教育过程还没有充分体现养成教育的目系统性、阶段性、终身性、基础性、反复性、实践性的度特点。目前,关于文化如何影响养成教育,如何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还存在较大的空间。
2.养成教育的对策
(1)重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家庭、学校、社会是养成教育的三支重要力量,三者之间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学校教育比较系统,教育资源丰富,起主导作用,应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任,家庭与社会要经常与学校交流,保证三支力量在方向上的一致性,要统一要求,互相支持,不能各自为战,互相埋怨。同时三支力量要各有侧重,形成互补。家庭教育重在学生个性、人格、情感教育,学校教育重在智育、德育等方面的培养,社会机构重在巩固和检验教育成果,随机进行教育。
(2)要按照人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养成教育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要根据人的年龄阶段和心理发展情况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同时养成教育是个动态过程,一般经历四个时期:被动接受期、勉强接受期、主动接受期和习惯形成期[8]。因此,教育者应根据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和个体的接受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指导。
(3)注重自我教育和自我感悟。所有的养成教育最终都要转化为自觉的思想和行为,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内部动力。因此,实施养成教育要创造条件和契机,设定情景和环境,引导学生切身体验和感悟,通过个人参与,提高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培养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坚持正确言行,勇于改正错误。
(4)加强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文化育人是养成教育的核心层次,具体体现在制度、环境、精神等层面的教化和影响。研究者认为要加强三方面建设;首先要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形成依规管理,按章办事的传统;其次要物质文化建设建设,挖掘哪些积淀着历史和传统、包涵这审美和情感的纪念物和场所,提炼出特殊理念;第三是精神文化建设,要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将真善美、宽容、民主、社会责任等要素融入到文化活动中,凝炼在书籍、歌曲、文体活动、校训、校歌、校徽等载体之内。
[1]杨雄.养成教育与青少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5(5):1-5.
[2]来永宝,蔡立雄.养成教育透析[J].龙岩师专学报,2002(1):94-96.
[3]薛玉山.对高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儿点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1996(5):45-46.
[4]林英典.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J].教育探索2003(1):49-51.
[5]赵福庆,迟爱丽.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教育科研,1997(1):15-18.
[6]薛雷.浅议当代大学生养成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2):117-118.
[7]王红梅.大学生养成教育浅议[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108-109.
[8]杨建梅.中等职业学校养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10-14.
(责任编辑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