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科专业校内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13-08-15 00:47李海荣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生产性顶岗校企

李海荣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吴忠 751100)

1 校外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工科专业采用“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用两年的时间学习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第三年以实习、实训为主,主要形式即顶岗实习。对工科专业在生产实习中材料的消耗、设备的维护需大量的投入,一般院校承担起来相对困难,于是最省事的方法就是把就把学生推向社会,负责任的学校还能给找专业相对对口的企业,定期回访,进行反馈;不负责任的直接就把学生指定在某企业内,任其发展,很少问津。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如下问题:

1.1 企业不热心

企业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的社会责任意识普遍缺失,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其根本目标,录用学生顶岗实习相当多的目的是其低廉的费用为单位带来效益,一些关键的技术性岗位学生很难涉足,这成为校外顶岗实习难以收到实效的主要原因。

1.2 地方性产业没有形成规模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工科院校所在区域制造业普遍不景气,工科专业顶岗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学生普遍感到工作与生活的巨大落差,甚至出现抵触或退缩情绪,给学校和用人单位的管理都带来一定的困难。

1.3 管理困难

校外实习单位所指定的指导教师素质差别较大,对学生的管理不够严格和规范。而校内指导教师多采用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对学生给予指导,对学生的管理与督导存在弊端。

2 校内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现状

要解决校外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把学生安置在校内的生产性实习基地是一个补充。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2.1 校内顶岗实习的实施缺乏条件,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校内的生产性实习基地一般无自己的产品,功能主要是满足学生的日常实训教学的开展,要达到学生的顶岗实习条件就缺乏生产过程的系统性,即无生产产品的过程与工艺的递进性。

2.2 “双师”素质教师缺乏,实践能力欠缺

专业教师缺乏企业运营的知识及依据企业生产规律组织实践教学的能力;实训指导师数量不足、指导水平低;学校的老师往往实践技能比较弱,企业师傅只知道怎么做,但缺少教的经验;既懂做、又懂教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2.3 学校缺乏全面统筹能力

学校缺乏统筹生产性与实训性、经济效益与人才培养之间互利共赢的能力,缺乏整合资源开发基地其他功能的能力。

3 校内顶岗实习+校外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针对校外与校内顶实习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提出校内顶岗实习+校外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在第五学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顶岗,第六学期到校外相关企业顶岗实习。校外顶岗实习各校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以下就校内顶岗实习深入进行阐述。

3.1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第一步:“引企入校”

我院校内实训基地是集生产、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多功能生产性实习基地,设备总投资2000余万元,拥有先进的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生产实习设备。但运行这些设备需要较大的成本,且缺乏高水平的实训指导教师,通过学院引进合适的企业共建基地,由企业提供相关原材料和技术人员,组织学生开展生产和实训,这样在生产产品的同时,又能达到实训的目的,真正实现“学做合一”。在校内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可在不同的岗位中进行选择,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半年的校内顶岗可增加学生对各个岗位的了解和体验,增强学生对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这样学生在最后半年的校外顶岗实习中就会游刃有余,在求职过程中更能捕捉到好的就业机会。

3.2 校企合作实现实训项目的优化

在企业入校后,引导教师根据校内的具体实际及合作企业的状况,深入思考实习内容,把企业的众多要素渗透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依据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分析岗位的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和拓展技能,提炼出校内顶岗实习的岗位并制定各岗位的工作标准,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的生产性实习,教学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积极倡导项目式、过程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生产性实习的要求。校内实习基地管理人员和实训指导老师要及时掌握引进企业的生产规律,明了企业的需求,加强安全教育,安排学生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校内顶岗,实现生产与实习的相互促进、工学结合的互利共赢。

3.3 明确校企的权利义务,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通过法律的程序,严格明确双方的权力与义务,对学校来说就必须以人才培养为落脚点,明确合作企业每年提供多少时间、产品(耗材)、技术指导人员用于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要使学生成为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学校也要对企业在场所、设备等使用中提供优惠的条件,保障其不偏离主要目标,同时,还要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引入机制,进行优胜劣汰。对一定时间内无法提供工作岗位供学生实习、实训的,终止与企业的合作。通过不断的更新.实现基地建设的不断优化和提升。

3.4 构建顶岗实习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主要关注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工作效能、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五个方面的内容。具体的评价办法是通过校内半年的顶岗实习进行过程评价,平均每位学生可进行三个岗位的实践,这样就能更充分的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随后的校外顶岗实习中,学生集中精力对所选择的岗位进行深入了解。学校和企业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对学生的考勤、岗位履职、岗位调整、实习期间遇到的主要问题、考核等能积极应对并较好的解决。

4 结 语

校内顶岗实习+校外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目前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有许多的内容需完善,随着以后的发展,各方面投入的增加,校企合作的深化,该模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1 梁文鹏.高职院校“体验实习+顶岗实习”实训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职教论坛,2012(21)

2 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3 杨丽军.对高职院校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32)

猜你喜欢
生产性顶岗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