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冰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一位校长朋友告诉我,2012 年的暑假,她组织了一期“特别”的培训。说它“特别”,是因为在同一时间里,许多学校都“实在”地进行着教师的专业“充电”,而她却与老师们“务虚”了一周的时间。
首先,校长作了一场专题报告,对学校的历史脉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其后,老师们开展了多轮的“神仙会”,与专家们一起提炼学校办学理念的主题词。最后,聘请专家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解读,对如何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进行系统的分解细化。培训的效果不是组织者自我评定的,令这位校长欣慰的是,老师们对这样的培训不仅没有反感,反而有意犹未尽之感,说这次“务虚”活动内容很丰富。
乍听学校开展这样的培训,觉得有些兴师动众,但细细一想,这样兴师动众的“务虚”活动不正是当下所缺少的吗?
我们觉得这是“务虚”,是担心这样的培训容易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上,“空谈误校”。文化建设的号角虽然会使人热血沸腾,激情四溢,却容易缺失理性的深刻。缺少了理念的内化过程,缺乏了付诸实践的坚持,也就难有将师生的文化觉醒引向文化自觉的可能。因此,我们应该对这种文化培训赋予更多的使命,寄予更远的期待。
培训的目标,首在“明理”。“明理”的过程应该是两个向度的。一是由内而外的提炼。学校办学理念的梳理首先由教师们从历史的事实和校本的情境中去寻找,从自身所处的组织中去体会文化内涵。这样的“明理”向度是内发的、情境的,而不是由外而内的标签指令,或是由上而下的概念装饰。二是围绕核心的统一。在明确学校办学理念、文化之后,更要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育人目标、办学目标、校歌校风等系列标识之中,以此来构建统一又系统的校园文化价值体系。北师大张东娇教授的研究发现,教师对学校所倡导的办学文化越认可,教师越愿意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而努力,学校的办学效能越能显著提升。通过培训来达成“明理”目标,可以让教师心无旁骛,切自认同。
培训的功能,持在“治事”。这样的文化培训只是开启了学校文化领导的序幕。真正将学校建设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组织,还需要对学校的文化概念进行系统的解构与序列的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校长是设计者和倡导者,教师和学生应该成为能动的创建者;这个过程中,需要三者的共同参与、各司其职、齐心协力;这个过程中,更离不开扎扎实实的推进与不厌其烦的习惯化培养。于教师而言,学校需要将文化目标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度契合,促使其成功感与幸福感的获取。因此,抓住教学模式、教学风格、教研特色、名师培养、教学关键事件等与教师的成长紧密相关的内容进行文化渗透与制度改良不失为一剂良方。于学生而言,学校需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在过程中规范其行为,打上文化的烙印。因此,通过楷模标准体系的建立,来培养、激励学生,会起到积极的效果。如设立精神奖项——“校长奖”“标兵奖”等;留存事件的记忆——“印象开学”“毕业盛典”“入队记忆”等;学长历史传颁——讲模范学生、知名校友和英雄校友的故事等。长期坚持在校园活动与制度建设中融入文化的元素,寓“治事”于无痕之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漫长的浸润过程,需要几任校长的默契与几代教师的默默坚持。或许,时间更长。
培训的远景,旨在“善人”。我们之所以提倡学校文化建设,源于对病态效率学说的反抗。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教师的评价,如同对快递员的态度,看谁能又快又准地传递知识;对学生培养的高效要求吃掉了闲暇,也吃掉了只能在闲暇土壤上生长的思想和心灵……学校文化建设的远景,就是要去找寻校园自由的氛围,学习的乐趣,分享的快乐;去追寻春风化雨、静待生长;去改变校园里的每一个“人”。这是“善人”的过程,是贯彻和积淀学校核心价值观,濡染校园“人”的精神底色的过程。这是一种精神的培植,它需要在呵护下才能被培养,在培养下才能被光大。精神的培植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远景来指引,需要智慧的实践来积累,这远比仅仅做到“明理”与“治事”要难上千百倍。但是,做好了“明理”和“治事”,又恰恰就是在“善人”。培训的开始,其实就是“善人”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