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和策略探讨

2013-08-15 00:49:53田仁碧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高等数学有效性教材

田仁碧

( 铜仁学院 教育科学系,贵州 铜仁 554300 )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大学教育。如何培养具有主动参与精神和参与意识,理论与实践并重,适应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现阶段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高等数学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加强高等数学的教学力度,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效率,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促进其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数学源于社会环境也,要用于社会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所从事的高等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必须从符合新时代人才需求出发。高等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要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就需要将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1.现阶段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提高有效性是当前高校高等数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改革教学手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刻不容缓。笔者将现阶段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1.1.教学内容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

虽然现阶段我国强调开放式教育,但是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仍旧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生搬硬套讲授给学生,对教材内容缺乏深刻研究,未能将静态教材上有限的知识与学生动态学习相结合,忽略了对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代代相传,不断强化,就会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学生敢于冲破传统的新思维、新观念被扼杀,大胆想象的翅膀被折断。因此,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就难以发挥,更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

1.2.教师与学生联系不紧密

许多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教学课件,将所有的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通过大量的文字来进行知识的讲授。这样一来,一方面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减少了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训练时间,另一方面降低师生之间的互动次数,对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带来了负面影响。这种放影式教学忽略了对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助学习意识的培养,必然导致学生不能对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活学活用,甚至对教材上的部分习题都束手无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高等数学课产生厌恶感,更不愿与老师沟通和交流。如在教学中用极限定义证明数列极限时,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学生基本上能听懂老师的证明思路,但是课后做的作业却一塌糊涂。

1.3.课堂教学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当前的教学模式仍旧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课堂教学过程单方面的注重知识讲授,而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素质教育。高等数学授课群体以本科生为主,每一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性差异,考虑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我们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不同个性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1],采用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2.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2.1.有利于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教学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特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高效的课堂教育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目前课程改革的主旨,是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途径。高等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是指每一位学生在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因此,教学有效与否完全取决于各个学生是否有进步、是否有所收获。在高等数学课堂有效性判定问题上,教师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教学态度是否认真等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方面,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即使教师教学态度认真,讲授内容全面,也有可能成为无效的教学。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仅是课改关注的热点,也是每个数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现阶段教育理念强调的重点,教育部门更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绞尽脑汁。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进行专业或非专业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独特见解,包括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设计等,以及实现某种发明创造的能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凭借自身能力领悟、理解和产生超出教材和教师所授范围的新的东西,包括新思想、新见解、主观能动性等能力[2]。实践能力,不单单指某方面,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是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实践能力在创新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有限到无限的拓展,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训练,变化与不变的辨证等,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3.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发挥自身充分的教学智慧,逐步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在处理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具有创造性,而创造性的实现,要求教师在经验、反思、实践的范畴上不断开拓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对象”意识,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且尽量保证全体同学的进步与发展。

3.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3.1.明确目标,各个击破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学目标的设立,制定科学良好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要对学生展开全面的了解,如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求心理,学生学习能力、基础条件,学生兴趣爱好等;要对教材展开深入的认识,不仅仅拘泥于教材表面的理论知识专研,精炼简化教材,将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进行合理有效的衔接处理,实现新内容的引进,使高等数学教材不断充实、完善。例如,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对中学数学教材中集合概念、函数单调性、初等函数等内容均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这些内容就不应成为高等数学的教学重点,应该在学生对这些内容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讲述点集、映射等相关内容讲授函数概念,再结合数列的相关知识,引导出数列极限的概念,进而讲授函数极限的概念、函数的连续性以及函数的微积分等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使学生更有效的掌握多元函数微积分内容。

3.2.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仅依靠模仿和记忆,学生学习数学要注重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等。这说明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单方面依靠教师去讲授,去“填鸭式”地灌输,而应该依靠学生自己去主动接受知识、动手实践以及自主探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在课堂上对着书本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下面记录着老师讲的知识点。高等数学教学方式应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对高等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添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到教学内容中,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突出教学内容的真实性。通过提问的方法、多媒体演示的方法等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3]。

3.3.营造实践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有积极作用。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学会应对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经常会在学习完一些概念或某堂课程后提出很多延伸性的问题,例如,学习了函数思想使用方法之后,学生们就会问微分思想、定积分思想等,又如,无穷级数的敛散性被定义为它的部分和数列的极限,可以被理解为无限向有限的转化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对其学习的积极性给予肯定,对于学生的问题也不要搪塞,要耐心给予解答。另外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树立学习高等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要责备或是训斥,而要告知他们错误之处,并鼓励学生大胆应用。此外,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高等数学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建设师资队伍,深化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过程中,要求高校领导、教师加深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认识,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改革。不能认为高等数学仅仅是一门基础学科,要本着提高学生高等数学综合素质的理念,不断激发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在高等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要实施者,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创新,理解我国新形势下高等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真正含义,掌握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方法,使自身能够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很好的开展教学工作[5]。

总而言之,高等数学知识源于社会环境,也要用于社会环境,所以要将高等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在基础教育模式下,高等数学教学的推进必须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教育者,一定要深入贯彻新教学模式下的改革理念,稳步推进课程改革,让广大学生真正喜欢高等数学,并将其思想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促进社会的进步。

[1]张柳霞,朱志辉,方小萍. 数学建模思想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3):87-89.

[2]张二艳,董文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134-136.

[3]胡国专.加强高等数学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61-63.

[4]赵艳会.高师数学专业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

[5]董毅,程伟.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J].大学数学,2011,(4):2-41.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有效性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3:30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