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雷 陆思东 叶春岐 吴婧雅
(1.济南大学图书馆 山东济南 250022;2.济南大学档案馆 山东济南 250022;3.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就是网页内的所有内容均开放自由获取,包括取阅、转载、传递与收藏。机构知识库(或称机构仓储、机构典藏,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R)是指机构将其内部成员的研究产出以数字资源保存,并且开放获取。Clifford的定义〔1〕:一个大学向其成员提供的、用以管理和传播该大学及其成员所创造的电子资料的一系列服务。IR对内统一保存机构的研究产出,对外彰显其研究成果,可提供检索与索引等衍生的信息服务,促进图书馆和研究人员的合作,有助于学术传播。
网络民主意昧着网络没有任何预设的价值观或道德观,各种信息公平竞争。从科学的精神与学术传播的本质来看,学术信息传播当然应该由学术生产者与终端使用者控制,而非交给以营利为目的的传播媒体生产者。网络民主的现实使得学术界必须发挥学术良知,尽其所能散布学术的真善美,引导人类的进步。无论是学者个人或是研究机构,理应主动的捍卫自身的学术产出及其传播权利,使之能合理合法且自由开放地呈现。经由OA的IR是最佳途径。
学术自主的内涵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学者或学术机构在选择研究主题上的自主,二是其对于研究成果的传播与管理的自主。传统的学术传播,无论纸本或是电子文件,多半是由营利性期刊与出版社所控制,订购费用的门槛对于学术传播无疑是个障碍,更剥夺了学者与学术机构在学术传播上的自主。因此基于学术自主的原则、学术传播的天职与网络民主的现实,学术机构建立IR成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经费因来自公共部门更是如此。学者理应尽其所能,配合其所属机构全力建构IR,以降低营利机构造成的人为障碍,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网络将研究成果开放获取与传播。
在面临教育经费短缺及竞争压力环境下,图书馆购置教学研究所需馆藏资源的经费保障也受到挑战。加之书刊订费成本增加,导致书刊资源典藏不丰,不但影响研究的质量,也会降低教学的效果。
学者无偿地提供研究成果,但却由经营者控制、传播,并收取高额的订阅费。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对免费的OA期刊将越来越采取接受与开放的态度,且会越来越倚重。电子期刊的成本远低于纸本期刊,传统的馆藏发展与征集方式,需更经济地审视新的多元渠道,IR系统即是以最低经费扩充研究资源的方式。价格昂贵的学术期刊或电子数据库,论文引用率未必与费用成正比。若仅单单一所高校教师愿意将所有著作交付所属IR,也只是高校所需期刊论文中的一小部份。但是,当大部分高校与学术机构都全面实施IR,其叠加效果就相当于所有重要的学术论文都开放获取,即当IR普及时,分散在不同期刊的重要论文,无论是纸本或电子文件,只需到其不同作者所属高校IR网址免费获取。
高校开始构建自己的IR系统,成本几乎取自图书馆原有的人力与设备,系统软件也都采用免费开源(Open source software)软件,其它如复印等业务费、保存数字化成本可能需依赖额外的经费支应,此外,保存内容的征集则是最重要的成本。对长期构建IR的策略而言,可先征集免费的论文,未来再考虑购置重要期刊论文的版权成本。社会舆论必会大力支持开放获取的IR,营利期刊收取高额版权费用的做法也势必受到批判和抵制。IR后续系统维护和内容征集的成本,与传统采购学术期刊的成本相比,均已大幅降低。未来通过全球IR系统的交流与共享,研究者得以享有更丰富便利的研究资源,以缓解经费紧缩、出版社价格垄断等影响馆藏征集的困境。
学术论文的被引率(Citation rate)是衡量其品质的量化标准之一。就在国际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而言,中国已以火箭速度上升至第二位,但被国际引用次数却相对偏低。除了受限于研究课题的区域性外,获取成果论文的方法繁复,导致透明度不佳也是主要原因。因此,若各高校及研究机构能够建立起自己的IR,使研究成果能够被检索和下载,势必能大幅提高论文的透明度与影响力。随着网络发展,许多实证研究均证明网络OA的全文论文被引用机率将大幅提升。通过比较OA和非OA文章的引用率,检验多位作者、作者一生的出版量和影响、投稿路径、通讯作者国籍、资金组织和学科领域,发现OA文章在出版后4至10个月内有两倍以上的被引用率〔2〕。除引用率,OA在使用者数目与跨领域合作上也具有明显优势。
智能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是指个人与团队能为机构带来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与能力的总和,包含文章、期刊文献、个案研究、书籍等,藉由如IR技术平台,搜罗机构产出的智能资本,使其得以在学术社群间交流分享。
高校通常是以教职员和学生产出的智慧产品作为IR的基础,提供高校开放获取,增加学术传播的速度与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并增加该学校的声誉,以获得政府及各界赞助的研究经费。IR能汇集、保存,使高校的智能资本被广泛获取,并建构起全球化的分布式系统(Global system of distribution)及互操作的典藏库(Interoperable repositories),提供一个新型态的学术出版及传播模式。在目前学术传播的系统下,许多机构学术产出的智能资本分散在各个学术期刊中,透过IR便能将这些散落的智慧结晶汇集起来,并易于证明其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IR使评估高校生产力和声望的机制更为完整,以学术透明度对照其学术质量,并将其价值反应于实际利益,最终藉由高校地位和声誉的提升,获得更多的经费资助。
高校聘用研发人员所产生的研究成果,应当属于该高校。然而当今学界却有类似的情况:高校聘任的教师与研究人员,接受高校的薪酬、利用高校的软硬件资源,或以高校所赋予的身份获得研究经费,但却将研究成果论文发表于营利期刊,高校却需负担期刊订费才能取得这些论文。学者应正视研究出资机构的权利,来改善这种不合理的现象。高校既已供给教师稳定的薪酬与软硬件设施从事研究,理应享有如同出资机构相同的权利。
总之,无论从学术道德、社会正义、法律或是经济层面考虑,学者均应该积极参与高校所实施的开放获取的IR。
大多数学术研究赞助机构会要求受资助的研究者将其研究报告或相关论文开放于该机构网站上,包括OA的IR模式,此乃授予研究经费的条件之一。所有的鼓励与要求皆是为了提升学术研究而推动,使研究成果能更有效率地传播与交流。高校教师的任务包含研究,学校提供研究经费和资源给教师,理应有取得研究成果的权利,因此教师提交其研究成果应视为职责的一部分。高校若采取IR政策,等于宣告研究和教学同为教师职责,应将公共部门资助的学术成果公诸于世,因此积极参与IR是一种明确的职责。
IR与自我典藏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前者是凝聚的群体,而后者为零散的个体。群聚效益使得整体大于部份之和,针对此完整与整体性特征,IR可进一步制作目录与索引,甚至以全文检索提升搜索效率,1+1的效率远远大于2。
进行高校的评价时可借助IR平台,直接点击院系教师的著作目录和论文,检验研究产出。教师与研究人员的晋升、评价及各项奖励,各学院评估考核等所需的个人研究成果,均应由本校IR系统输出相关数据为依据。评价单位透过IR系统便能检索核查教师产出,简化了评价程序。
学术研究偶有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的弊端发生,若学者著作有极高的透明度、容易获得,其著作被抄袭的机率应会有效降低。从积极面来看,IR帮助学者了解相关的研究,增进学术合作交流;因荣誉感的驱使,形成同行间的良性竞争,使研究质量得以提高。
西班牙网络计量研究中心(Centr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CINDOC-CSIC)网络实验室(Laboratory of Internet)年度世界大学网络排名(Webometrics Rankings of World Universities),依现有大学网络学术表现,进行全球性评比,每年一月、七月分别公布一次排名,其指标包含规模(Size)与透明度(Visibility)两大类。IR应为提升网络排名最积极的有效方式。
各国学术机构为了提高IR的履行效度,已开始实施要求其成员将学术成果提交至IR系统的政策。我国开展IR较早的有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Xiamen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XMU IR)〔3〕、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机构知识库(Knowledge Repository of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CAS,简称 NSL - IR)〔4〕等。
堪萨斯大学学术作品(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Scholar-Works,KU ScholarWorks)〔5〕是一个由教师和学术工作人员创建的数字档案库。数据库中收集的文献数据近6000条,文献类型包括图书专著、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演示材料等,主要涉及到人类学、应用行为科学、生物学、物理和天文学等学科领域,可提供PDF格式的全文下载。
ScholarWorksIR的成功取决于两项指标:系统收录的内容量以及下载频率。堪萨斯大学从研究人员身上获得诸多IR政策制定及技术需求等重要的意见反馈,证明馆员与院系及教师建立良好关系有助于说服他们使用IR;相对于图书馆主导模式,堪萨斯大学图书馆采取的做法是与个别教授或潜在使用者建立联系,并鼓励他们自我提交著作。
KU ScholarWorks的发展:①奠定IR基础:倡议发展国际电子出版典藏计划(National Electronic Article Repository,简称NEAR),并在校园里召开学术传播研讨会;②成立先导计划:建立一套信息储存与散布的保存模式,推出KU Scholar-Works先导IR;③拟订参与人员:包括系统试用、测试及系统回馈等;④RoMEO绿色文件计划:由馆员确认哪些教师的文件适合上传系统,进一步联系并取得教师同意代为提交著作;⑤校园提案及举办研讨会:学术信息获取提案,图书馆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除了强调数字典藏将引领堪萨斯大学校园学术传播潮流外,也操作KU ScholarWorks的使用方式;⑥营销推广及教育训练:图书馆针对学科馆员所开设的一系列教育训练则可帮助馆员尽早熟悉系统,让研究人员充分了解参与IR能获得的实质好处才是最佳推广策略;⑦政策支持:要求教师或院系必须了解著作权协议,或去熟悉不同出版社对于IR的政策实在是种沉重负担,这些工作若能集中(如图书馆)来处理势必更有效率。
为了永久保存学术成果,使其得以免费且通用的格式进行检索与传播,支持国际上为开放获取所做的努力,香港科技大学早在2002年时便着手构建HKUST IR〔6〕,为亚洲地区的先驱。该校实行由上而下的做法设置IR,即初期采取小规模的构建,可较容易地开展IR;随着系统数据量日渐扩充,图书馆得以通过行政手段向研究人员展示IR究竟能为学术传播带来怎样惊人的效益。由小而大的拓展方式意味着初期可以投入较少的资源及资金,图书馆可借机测试发展IR的可行性,以协助日后开展工作。
通过自我提交、院系/教职员/研究中心的网页、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学校档案、图书馆既有馆藏、已有数据库、出版社、与教职员/院系/研究中心进行联系及公共关系等多重渠道征集资料。另外为了提升全球访问率:该校IR数据库除可开放获取外,也采取以下做法帮助提升系统使用率:①采用开放式档案存取协议(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Protocol for Metadata Harvesting);②2003年6月将该校IR内容登录OAIster索引;③2005年通过Elsevier推出的免费科学文献搜寻引擎Scirus进行全文检索;④通过Google、Yahoo!等搜索引擎及Google Scholar学术搜索提升系统使用率。
IR的构建是现行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发展项目,然而在规划与推广过程中面临许多挑战。首先开放传播的授权复杂程度是影响IR内容发展与全面完整典藏研究成果成功与否的关键。另外,提高教师参与IR意愿的配套服务规划,包括提交策略、推广渠道与系统的增值服务等,以及图书馆专业人力需求的调整配合,都是影响教师支持IR发展的重要因素。
推动IR面临的第一个障碍就是内容的征集。征集IR内容的策略常见有三种:Botom-up approach作者自发性存档、Mediated submission中介者上传、Top-down approach机构政策性典藏。
由于特定的立场或大学文化,有些国外大学采取强制性的做法来规范教师提交著作,因而发布其成员应履行IR义务的相关政策。这些强制性政策的形成有来自以政府法规为依据或来自校内管理阶层的支持,亦有教师会自行拟定施行的政策。强制性的策略将逐渐成为确实履行IR的方式之一,它能有效且合情合理地要求机构成员,把利用机构资源所产出的学术研究成果,提交于OA的IR系统。尽管强制性的政策会引来部分学者的反感,但在建立知识共享平台促进学术研究发展的前提之下,这种正当且有益于高校研究成果透明度和声誉提升的机制,利远大于弊。
多数机构初期是以各种鼓励倡导的方式征集IR内容,最常采用由教师自发性存档与中介者协助上传的混合模式。由馆员一对一的提供上传著作服务,对IR提交著作成功具有很重要作用;委托馆员提供上传著作服务更可提升图书馆服务的透明度,使馆员更好地融入教师的研究活动。
无论是由第三者协助上传或强制性政策规范提交著作,由作者自我上传仍是IR内容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IR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校及图书馆应规划完善配套措施,包括清楚简明的上传指南、著作权授权等,以吸引作者本人愿意自行上传。
建立IR需要处理两方面的著作权问题:从专家学者处搜集资料时,必须确保IR在散布及保存上的权利;散布内容资料给一般使用者时,须兼顾开放获取与著作权保障之间的平衡。实践中的争议问题在于IR内容的著作权归属不明确以及著作权已转移或已授权给出版社造成IR取得授权开放获取的困难。在正式出版成期刊或集结成书过程中,作者也常将著作权出让给出版者,因而垄断了作者自我利用等非营利性的使用权利。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作者本人不清楚著作权是否已被让与,或是签署出版契约的授权条款是否与IR的利用行为有所冲突。
由于上述出版著作的授权问题,建议图书馆在建立IR时,应协助教师确认著作权的归属,并针对已让与出版社的学术论著,统一向出版单位确认可否供IR利用。国外出版社多有自我存档条款(Self-archiving clause),即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可根据出版协议的自我典藏条款,取得备份该著作的权利。上传者可进一步依此条款,获得授权典藏著作;如果协议中未明晰此条款,可与出版商协商。
在实践中需与出版社协商的情况很多且授权相当耗时耗力。分析著作授权的难易程度排列出处理的优先级,逐步进行著作权授权事宜,即以学术性出版社优先于商业性出版社的协商取得授权顺序;以投稿发表篇数较多的出版社优先于统计较少的出版社;校内单位出版的学术论著优先于其它出版单位等原则,进行接洽IR授权事宜。
未经传统出版方式的文献,例如研究报告、技术报告、市场调查、预刊本、会议论文、博硕士论文等灰色文献,通常作者不熟悉著作权授权的权利,多数的著作权归属更处于不明确的状态,以致灰色文献的IR授权工作更为模糊,难以进行。
整体而言,图书馆可提供IR的著作权服务可包括:提供著作权确认的工作流程(SOP),以方便师生参考SOP做为上传的著作权处理策略流程,取得合法授权;其二是提供出版社授权查询服务,从而上传符合要求的版本。
常见的推广宣传活动或营销手法如发行小册子、张贴公告于学校或图书馆网站、校讯校报等,亦可主动在教师会议或院系行政会议进行简报宣传,其中由教职员亲自推荐IR是最有效的宣传推广策略。
最初可以鼓励校内少数对IR有较高兴趣、接受程度高或意见领袖等特质的教师参与;或是上传重要度高的学术成果,来吸引其它研究者和高层行政领导对IR的注意。推广宣传需要丰富且多元并重复性的策略才能成功将IR普及于校园中,最好亦能搭配一种内容提交的策略,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进行推广活动中,教职员与图书馆员重视的焦点和沟通语言不同,如图书馆容易以诠释资料和OA的用语宣传IR,而教职员对IR如何促进著作的影响力与透明度有兴趣,因此宣传的语言需以教职员的立场角度出发,才能达到沟通倡导的效果。
此外,通过奖励计划,提供经费进行开发,提交数字内容于IR中;使用经费奖金激励院系回溯大量且丰富的数字内容,建立起教师对自我典藏的共识,进而以具体行动支持高校IR,可谓是成功的推广策略。
研究者、作者是决定OA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他们拥有学术成果的著作权。除了提高研究者对IR的认同度外,必须辅以系统功能扩展,推广增值服务,以提高高校及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作者自我典藏来自系统最主要的障碍在于上线处理耗费的时间成本和技术操作的困难,因此IR系统必须具有友好的界面与操作简单快速的特性,降低作者自己上传所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下载次数统计是目前多数IR基本的功能之一,完整的统计功能让作者获知自己的文章在IR系统中下载阅读的次数、是来自哪些地区国家的读者等使用信息,是鼓励作者愿意提供更多著作于系统的手段,亦是IR揭示著作被更广泛获取的重要证据。其它如使用记录分析、教师个人网页、IR网站内容同步连结院系网站或教师个人网站、开设学术讨论区、整合书目软件功能、深入的引用文献分析、提供RSS服务、将最新上传资料利用订阅方式主动提供全文链接给订阅者等,也是可参考的吸引作者参与IR的增值服务功能。
高校教师期望IR促使学术成果的透明度与引用率因网络传播的效益而更高,将IR的数字内容开放于重要常见的搜寻引擎如Google、Yahoo!以及专门性学术搜寻引擎如Scirus、Google scholar或OAIster等索引,让IR内容增加更多的获取渠道更有助于引用率的提升。还可与图书馆馆藏目录及其他资源整合,目的都是在使学术成果有更多的获取渠道,增加IR内容被引用的机会。
图书馆在IR发展中扮演重要的推动与执行角色:包括服务与技术管理者,前者管理有关人方面的IR事项如政策、营销推广、人员训练与连系沟通者的角色;后者则处理技术面的IR运作,如个性化、维护管理软件、制订诠释数据与维护质量、编制统计报表并追踪IR技术课题等。
其它常见的人力来源包括有图书馆的编目人员、学科馆员或是信息技术人员等。从IR系统与服务的规划、执行与维护,前期包括支持政策的拟定、诠释数据的规划制订、系统架设安装、规划IR推广与相关行政机制、流程;营运期间负责IR内容征集、营销、教育训练和维护系统数据等等。若学校使用开源软件系统,则人员需具备bug-fixes及系统功能开发能力。沟通技巧也是重要的项目之一,在IR的推广与构建过程中,图书馆员必须与教师、行政主管、技术人员、院系主任、甚至出版社等进行沟通协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商技巧将有助于推动IR业务。IR有别于图书馆传统纸本征集资源的方法与过程,如征集数字内容需取得著作权授权,分析判读作者与出版者签订的授权契约条款是否有违反IR授权利用而造成侵权的风险,都是比传统征集纸本馆藏更为复杂,需要具备法律知识的敏感度。所需的专业需求涉及企划营销、图书信息学知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相关知识与网络网站维护管理技术,以及法律等专业知识背景。
由图书馆员专人协助将教师现有著作上传系统、扫描纸本转成电子文件、或进一步帮助研究人员完成尚未发表的期刊文章等,皆可对IR作出极大贡献;为完整全面的保存,从回溯过去的数据开始着手,利用已存于系统内的著作以起到示范作用,对短时间内征集学术著作并扩充系统数据量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运用各种可行的推广策略,不仅明确改进的方向,也能够吸引研究人员自主参与;倚赖学科馆员与院系间的密切互动,藉由学科馆员与教师的联系渠道,准确掌握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提高IR文献的搜集效率;由高校将IR纳入教师晋升、院系评估和高校评估的统计项目,进一步采取奖励办法等配套措施,能有效落实IR,完整呈现高校学术成果,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1.Clifford A.Lynch.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Essential Infrastructure for Scholarship in the Digital Age,2003,(226):1 -7.〔2011 -09 -04〕.http://www.arl.org/resources/pubs/br/br226/br226ir.shtml
2.Gaule,P.,& Maystre,N.(2008).Getting cited:Does open access help.Retrieved June 20,2009.http://cdm - it.epfl.ch/repec/cmi-wpaper/cemi-workingpaper-2008 -007.pdf
3.Xiamen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2011 -09 -04〕.http://dspace.xmu.edu.cn/dspace/
4.Knowledge Repository of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CAS .〔2011-09 -04〕.http://ir.las.ac.cn/
5.KU ScholarWorks .〔2011 - 09 - 04〕.https://kuscholarworks.ku.edu/dspace/
6.HKUST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2011 - 09 - 04〕.http://repository.ust.hk/d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