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兰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土建类专业,其课程设计是其实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程设计是学生走上社会之前的一次次的演练,也是锻炼学生综合应运用知识的一个反映。学生课程设计的成败与其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息息相关,作为指导老师的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及其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往往专业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能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在传统高校教学中,针对课程设计,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全班做一个题目或几个题目,每年换一题目或年年重复,而且目前的课程设计绝大多数以某门课程为核心,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起验证作用,为课程的系统性和严密性服务。缺乏课程间的联系和实际工程场所的介入。例如我们土建类专业开设的《房屋建筑学》、《建筑CAD》、《建筑结构》、《建筑工程计价与计量》、《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招投标》等一系列课程,每门课程都相对应地开设有课程设计,但由于担任每门课程的教师的不同,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导致各科的课程设计纯粹为本课程服务,这反而阻碍了各学科之间的渗透,特别是未能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主要的功能。
寻求其原因所在,纵有许多,但其指导老师本身的知识面的宽窄、实践能力的阅历为其不可避免所在。我们许多教师本身就是从学校到学校,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经验仅限于在校时的各类实践教学,连自己都弄不清、道不明相互之间的关系,又何能在学生面前表述的一清二楚呢?而且许多教师都局限于自己的教学内容,觉得自己表达清楚了,就完成教学任务了,教师相互间缺乏必需的联系。
纵观我们的课程设计,大多数都是按照教材的理论知识,模拟而成,之间缺乏实际工程中应有的周围环境,也没有各工种、各单位、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关系,大多数的课程教材缺乏课程设计的实践教材。例如《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这门课,教材中案例的分析有许多,以施工平面图为例,教材纯粹把拟建的建筑物居中,排除周边的已建建构筑物和已具有的市政设施,沿周边布置临时建构筑物、施工道路、施工管线等各种临时设施布置,有些连进入施工场地的出入口都省了,更不会考虑其他因素。然而在现实中,任何一个项目都有它固有的环境因素,而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和经济因素、市政条件、场地条件、施工企业条件等都会给施工平面图的布置带来限制,这些在我们目前的教材中是看不到的,现实中但它确实又存在的。另外作为建筑图纸的基本组成,施工平面图最起码应有的指北针或风玫瑰图、图例、图签及图纸说明等内容在有些案例里都缺少。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误解,给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一个误导。
学生的课程设计,是他们在社会工作之前的一次次的演练,也是锻炼学生综合应运知识的一个良 好途径。通过课程设计,可以锻炼动手能力、相互间的协调能力、综合应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
在校学生在做课程设计时,大多数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全班做一个题目,每届学生都以少数几个学习好的为模板,基于所学的知识,参照教材稍加修改或不修改,甚至是拿以前的做个翻版,导致历年做出来的成果或千篇一律或几个模板,大都大同少异,缺乏新意。学生的对手能力相对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双师型”教师,在我国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根据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专业课教师提出的素质要求。具体地说,“双师型”教师的含义应包括如下几点:第一,必须具备宽厚的行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能够将二者融合。第二,必须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相当的动手操作能力,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等级证书,并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实验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具有胜任专业工作的能力。第三,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实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第四,应懂得企业、行业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知识,具备行业的管理能力,并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
作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土建类专业,为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教师队伍的结构体系非常关键。为此,着眼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打破传统的师资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体系的建立非常必要;他们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传授和应用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践、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基地的社会与技术实践的培养体系。具体体现为:
1.推动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从教育目的来看,拥有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将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可构建专业特色。
2.有利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就要重视和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指导,摆正理论知识与执业能力培养的关系。产学研相结合、全方位的培养体系会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毕业就业率。
3.提高教学质量。“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的加入可优化教师师资结构与布局,“双师型”教师在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大胆改革教学体系,同时对自身的业务素质也有更高要求,促使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双师型”教师在土建类课程设计选题上区别于普通教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双师型”教师会选择与课程结合紧密的、综合性强的多题量课题。它可加强对课程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以便学生在新的层次上对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题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课程设计的效果,也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
2.“双师型”教师会选择与后继课程有关的课题。这样便于后继课程的学习。如《建筑CAD》课程设计中,选择与《建筑结构》、《PKPM结构设计》等有关的课题,有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
3.“双师型”教师会选择实用性强、与实际工程相接近的课题。可增加课题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实战感。如《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中结合实际工程,以拟招投标的建设工程资料为本,做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或以以往已中标的建筑资料做施工组织设计等,加强学生对实际工程的理解与应用。
4.“双师型”教师会选择在规定目标下,学生自拟题目。可使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可以虚拟建筑项目场地,以某一目标为主要目标如建筑节能,学生自作建筑方案。课后加以点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土建类专业教学上,实践教学占25%以上,而课程设计占整个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比重较大,几乎含盖了所有的课程。以《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课程设计为例,我们的课程设计通常以某一单位工程或某一建筑群体为主,做一个完整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组织总设计,包括一整套的施工图纸的工程量的计算,建筑施工图纸的绘制,网络图的绘制,横道图的绘制及施工顺序、施工方案、施工部署、施工组织措施等文本的制作。作为实践经验丰富和教学素质能力高的“双师型”教师,可能他会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连成一串,相互间利用。如在学生《建筑CAD》课程设计的建筑平、立、剖面图的设计图纸和《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的建筑结构设 计图纸可以作为《建筑工程计量学》课程设计的图纸,计算建筑的工程量清单,而《建筑工程计量学》课程设计的工程量清单又可以为《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课程设计的计算劳动力资源和安排机械设备的基本数据,同时《建筑CAD》课程设计的建筑图纸和《建筑结构》课程设计的建筑结构设计图纸也是施工顺序、施工方案、施工部署、施工组织措施选择的依据,《建筑CAD》课程设计的建筑总平面图纸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课程设计施工平面图的底图,同时《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课程设计成果也可以作为以后的《建筑工程招投标》课程的课程设计的依据。
一般普通教师单就一门课程而言,学生的课程设计会完成的较完整,但从整个知识体系而言,就不如“双师型”教师指导的连贯性强,相互间协调能力强。
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把握锻炼实践能力的机遇;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争取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充分重视下工地实习,进行生产实践;重视各科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充实专业知识是目前土建类专业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工作就业导向为基本目的,通过对现有的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或引进高学历的、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人员进入教师岗位,建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良好职业素养的“双师型”教师,对土建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的提高与设置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1]曹邦卿.土木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6-119.
[2]杨旺才.浅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1-2.
[3]陈周钦,李明惠.“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J].教育导刊,200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