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冠平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321004)
信息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创造、流通和增加。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不得不开始考虑对知识进行管理,以更好地创造和利用知识,为人类发展服务。于是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知识管理(KM) 理念和实践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组织所认可及应用。狭义的知识管理是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等相关过程的系统管理。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如组织、资产、活动、人员的管理。
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广泛开展知识管理应用显得尤为迫切。高校承担着高等教育任务,在此过程中要存储和传播知识;高校又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阵地,在此过程中要获取、加工和创造知识,在学科发展日益深入的今天,尤其需要将学科内外教师、学生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实现共享;高校还是连接知识与生产力的中介,作为知识“生产中心”,是实现知识应用的枢纽。而事实是,我国高校尽管对于知识管理理论有所探讨和研究,但对于知识管理的实践却相当薄弱。知识管理水平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应变创新能力和教育绩效的提高。本文着力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建立高校知识管理体系,提高高校知识管理水平。
作为知识搜集、存储、加工、传播、创造和应用组织,高校本来应该和企业及科研院所一样,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实践地。但由于传统理念约束和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知识管理在高校工作的实践失去动力,后继乏力。目前,高校在知识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理念决定行动。尽管高校教师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但对于知识的管理却未有深刻认识,在信息化背景下缺乏对知识进行管理创新的意识。而作为高校的领导者来说,也一样缺乏前瞻眼光和现代意识,他们往往沉浸在自己的学科研究领域和日常的行政事务性工作之中,没有信息化时代需要加强知识管理的革新理念。这是知识管理在我国高校应用不深入的重要原因。《哈佛商业评论》曾总结知识管理要成功实施的基本法则,高层领导的全力支持被放在首要因素。高校领导和普通教师缺乏知识管理理念,也就缺乏了实施知识管理的动力。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大多数高校教师还没有树立知识管理理念,甚至对知识管理的概念亦不清楚,这一点在社会科学教师中尤为突出。也正是因为这一根源问题,导致学校对知识管理的实施投入不足,未能有效地为知识管理实施中涉及的各种资源提供人力和资金上的支持,更加不可能因知识管理需要而对组织架构进行变更。也就产生了不重视教师在传播、启迪新思想方面作出的贡献,不注重知识应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重视有价值的隐性知识共享等不良现象。
我国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超过15年了,在国家层面也建立了“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推动社会信息化发展。但无论是在企业还是高校科研领域,却一直存在着重硬件建设轻信息应用的问题。曾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硬件和网络上的投资与在软件和咨询服务上的投资比例为6:4,而发达国家一般为3:7。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教育信息化实行这么多年,对于硬件建设,每个高校都相对投入较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园网络,也往往成立了信息化办公室或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但很多学校领导都认为购买了一批设备,通过传输介质连成网络就是“信息化”了,忽视软件工程,更不了解软件才是信息化的根本内容。更有甚者,即便建立了软件应用系统,却不重视实践应用。在知识管理层面,网络是基础,对知识的管理和创新才是根本。这必然导致高校在信息应用上开发、维护和管理人员的投入与配备不足,使知识管理应用缺少了“源头活水”。
当前,学科发展的交叉性和知识领域的分化成为信息化时代知识快速增加之后的必然趋势,这为广大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尽管科学的发展、知识的进化已呈现出复杂和交叉的趋势,但“家庭作坊式”的独立研究与实验在高校仍然占据一席之地。每个教师往往拥有自己独特的知识,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并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活动中心。不能否认,那些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最有价值的研究经验、研究范式等隐性知识很难外显化和为人共享,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习惯了将知识“隐藏”在自己的脑袋里,缺乏知识共享的组织氛围,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其实,随着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需要不同学科领域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而现有职称考评制度使得学术人员和知识工作者容易滋生知识垄断和功利心理,这不仅使知识变得封闭和保密,而且表现出排他性和知识傲慢行为,使得原本稀缺而应该流动的知识和学术资源人为地更加隔绝了。[1]事实上是,高校教师对于知识管理理念中提倡的竞合策略缺乏了解和实践,使得大家滞留在自己的学术“小天地”中。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是信息的意识和应用能力,是一种基本能力。但信息素养又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综合能力,包含人文、技术、法律等诸多因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评价信息素养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提出的信息素养概念至今已有二十几年时间,但就我国高校教师实际信息素养水平来看,效果不甚理想。我们可以拿简单的教学课件制作来说,高校教师基本只能运用PPT 来制作教学演示课件,即便如此,也只能是简单的图片和文字呈现,运用视频和动画的频率非常低,更不用说自制动画、编写程序或是制作教学视频。即便是教育技术专业教师,也往往没能较好地掌握各类信息技术,对于知识管理理念的运用也是非常缺乏。而目前所热门的微博、QQ 等新型网络工具,也往往仅限于相对年轻的高校教师。
高校知识管理从应有的涵义来说,提高其水平的途径包括理念、管理、制度、信息应用、教师素养等各个方面。我们主要是从知识管理的基本流程出发,以信息应用的角度来探讨提高高校知识管理水平的几条途径。
作为一个完善的现代化大学,要想实现信息化和知识管理,一个稳定快速的网络系统是基础条件。教育信息化对于这方面的关注较多,不再赘述。简述几个网络建设的基本原则,以构建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校园网络平台。一是实用和集成性。系统设计和建设要以适用为第一宗旨,在系统充分适应学校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进而再来考虑其他的性能。二是标准和开放性。所有硬件设备及软件产品应支持国际工业标准或事实上的标准,以便能和不同厂家的开放型产品在同一网络或不同网络间互通。三是成熟和安全性。从系统运行稳定出发,要选用相对成熟的技术产品,而不是一味选用最新产品。同时要将网络安全放到重要位置,有时宁可牺牲系统的部分功能也必须保证系统的安全。四是可维护和可管理性。整个信息网络系统中的互连设备,应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学,并便于维护,以使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提供有效手段及时进行恢复,尽量减少损失。五是可扩充和兼容性。网络系统结构应具有可扩展性,即网络联结必须在系统结构、系统容量与处理能力、物理联接、产品支持等方面具有扩充与升级换代的可能,以便不同类型的设备能方便灵活地联接入网并满足系统规模扩充的要求。
作为高校教师来说,一方面需要不断学习,获取知识并加工存储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在不同群体间传授或传播知识,同时要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这三个方面都需要教师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尽管已有的电脑操作系统可以较好地实现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但对于信息素养水平较低的教师来说,要实现个人知识的有效管理不是一件易事。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设施和人才优势,开发有利于教师使用的知识管理工具,实现对教师既有和未知知识的有效管理,将已有的显性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通过知识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对获得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排序、增减、分类、综合,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层次分明的、更加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具体路径: 一是建立物化的教师成长记录册。包括教材、测验题、“教后记”、考后分析、教学经验介绍、教学录像等,以文字、报告或光盘外显出来,分门别类进行汇整,建成教学资源库。二是建立电子化的教学档案。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使庞杂的个人知识有序化,建立网络教学资源清单,并养成定期备份信息的习惯。[2]三是建立数字化个人信息资源库。允许教师借助网络搜集各类信息和知识,并进行分类存储管理,提供及时搜索、查找功能。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能够将教师的显性和隐性知识统一存储,实现快捷挖掘,方便教师对知识的不断学习、加工与应用。
狭义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广义的网络教学平台则还包括相关的硬件设施。我们倾向于狭义的定义。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是实现高校教师知识广域传播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是精品课程平台,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材料选择、栏目设置、内容编辑、课程设置、申报材料等,具有一定的固化模式。我们提倡的是要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研究型和资源型网络教学平台。研究型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主题信息、探究公告、探究计划、小组分类、小组交流、调查问卷、成果评价等模块。资源型网络教学平台则主要实现对教师教学资源的收集、管理、共享和展示功能,通过建立试卷库实现在线测试等。教师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发布教学课程的辅导材料、教学通知、网上作业、实验指导等信息。学生在网络上可查询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网上作业、课程安排等教学信息,及时下载教师的讲课内容、复习资料和测验试题,提交布置的网上作业,教师在线评改学生提交的网上作业并做好登分、成绩保存、作业成绩自动造册和计算平均分。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校还可以建立“视频点播系统”,将高校的课程制作成视频数据库,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进行在线访问和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性,使高等院校以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进行信息交换,将学校内部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紧密联系起来,促进教学信息的广泛交流,实现教师知识的广域传播。
目前,普通高校使用最多的就是将文件和图书资料信息进行目录化和结构化,便于搜索使用。但除了图书馆信息和广为使用的数字图书库和期刊库之外,高校对于知识地图的建立不是很重视。高校作为信息和知识的集中地,对于这些素材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这些零散的信息和知识组织在一起,便有了知识地图的说法。与教师个人知识库相比,学校知识地图只是升级到了组织层面。在高校组织中,知识地图是明确标定学校的各种显性知识库的位置、内容以及相互关系的地图,如给出报刊库、书库、文件库、软件库、档案库、账目库等显性知识的储藏位置。知识地图能够揭示学校内部知识获取和流失的机理,描绘学校内部知识流的运行路线,有助于知识的重复利用并防止知识的重复生产,节约检索和获取的时间,促进学校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知识分享,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利用知识的机会,是实现高校知识共享和创新的重要支撑系统。一份完整的知识地图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提供知识资源的存储地点、所有权人、有效性、及时性、主题范围、灵敏性、检索权利、存储媒介、使用统计、使用渠道,揭示所有类型的知识资源。[3]此外,知识地图还可以用于描述学校组织内各学科领域及各部门所拥有的专家,并提供各种专家的详细信息及与其交流的环境。我们知道,隐性知识获取的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与知识拥有者本人进行沟通与学习。因此,学校组织应对每一位教师的知识体系结构与专业特长进行分析,建立教师个人知识地图。当然,教师个人知识地图不能仅限于学校组织内部的教师,还应不断地扩大地图板块,建立校外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等人员的人际网络知识地图。只有这样,当教师们在科研上遇到难题时才能按图索骥,迅速地找到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专家,并通过直接向其咨询、请其来作报告、指导课题研究、交流互访以及直接登门拜访等方式来分享其专业隐性知识。[4]
跨学科和团队合作研究是科学研究发展的一大趋势。[2]跨学科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超越以往分门别类的研究方式,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目前国际上比较有前景的新兴学科大多具有跨学科性质。近年来一大批使用跨学科方法或从事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科学家陆续获得诺贝尔奖,再次证明了这一点。用个人知识库和知识地图能够表达出来的知识多为显性知识,而对于知识管理更为重要和更有价值的在于隐性知识的归纳与使用。目前,高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类信息中隐性知识的管理措施较少。应充分运用WEB2.0 甚至3.0 技术,建立对某一特定主题有共同兴趣的学习型“知识社区”,培养乐于分享知识的文化氛围。[4]与传统的学术沙龙、学术研讨等不同,网络知识社区作为非正式组织,相对更能促进隐性知识的传递与创新。在正式组织中,高校教师员工往往因为绩效竞争而缺乏合作,对重要和特有的知识、经验有所保留,不愿分享。知识社区有如“同好团体”,成员间是平等关系,凝聚的动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情,比较容易开诚布公地分享知识,自发地交换意见与观念,更容易获取所需知识和经验。就目前来看,较为简单和实用的方式可以是论坛或者是微博圈,在这新型的交流平台中,教师们能便捷地进行多向交流,主要包括某个学科领域的新闻、研究动向、最新成果发布、交谈、释疑解惑、讨论、评论等。但是,这些具体措施只能作为一种手段运用,最终还须完成“集成”程序,即对这些隐性知识进行知识提取、加工过滤,可以按照学科内在逻辑,形成特定的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为知识寻求者提供高度相关的知识,重视发现与特定需求相关的知识结构,其管理模式可以借鉴显性知识的管理模式,利用自由文本方式、主题树方式、数据库方式、超媒体方式、搜索引擎等方式对其进行管理。[5]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有三大职能: 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是,大学用什么,以何种途径直接服务社会? 答案是靠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应该说,政府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高校在社会科技创新中所处的特殊地位。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必须作为政府引导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6]从已有的各地科技创新平台(抑或是科技服务平台) 建设和发展情况看,成效依然有限。其核心问题在于高校和科研人员长期囿于学术理论范围内探讨争鸣,习惯于从资料、文献中寻找科研项目的选题,结果研究出来的东西,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由于市场信息不灵,项目选题脱离了生产实践的客观需求,很难形成生产力。另外,高校自身没有建立起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与政府部门的工作缺乏对接,社会企业和相关组织也无法获取高校已有成果或研究特长,很多项目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因此,要建立学校与社会知识沟通应用平台,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社会化水平,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效率。通过知识应用平台,一方面广泛搜集各类信息,总结出当前及未来社会对社科研究的需求; 另一方面要将高校教师的研究特长和研究成果向社会广泛公布,使各类组织能够了解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可能研究者的关系。通过问题解决方式,高校教师可以不断累积自己的研究声誉,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进而促进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改善,享有更优良的学术发展条件; 通过平台在信息方面的集成发散功能,让更多成功的研究案例和更多优秀的研究者信息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这些传播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社会对高校研究者的潜在需求,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知识应用平台充当了研究者与社会融合的桥梁作用,借助这座桥梁,引导更多的高校社科研究者摆脱保守的文本研究模式,转向更开放的创新研究模式,从而推动高校研究工作社会贡献力的大幅提升。[7]浙江省网上技术市场是非常成功的知识应用平台案例。
以上几条途径,最终都离不开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在着手知识管理应用建设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教师信息应用技能和知识管理应用培训工作。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训:一是使每一位教师树立信息素养是促进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有效途径之观念。在信息爆炸时代,高校教师要使教学和研究工作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努力提高信息素养水平,以信息化能力辅助教学和科学研究。二是在教师中倡导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学生能随时感受到现代媒体和信息技术下的学习,切身体会到其效果,提高他们对于教育技术的认识。三是以教育技术专业教师为引领,提供信息应用优秀案例,并在其他学科教师中经常进行优秀课件和课例的评选,既推动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热情,也给学生提供一些现实的案例。四是在网上建立信息素养培训讨论专题网页,引导师生进行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也可将优秀的课件和课例挂到网上,供师生随时查阅。[8]五是经常举行信息素养学术讨论活动,交流和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现状、问题与趋势等,营造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整合应用的浓厚氛围。六是制定明确的激励政策,选择优秀、骨干教师“传帮带”,营造以信息技术应用促进高校知识管理水平的良好氛围。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知识管理工作在现阶段有许多工作可以做,这也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质量困境”的有效途径。本文所讨论的是从信息技术应用角度促进高校知识管理水平的一些措施。其实,要真正提高高校知识管理水平,根本的一条还是在于第一部分所提出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思想意识的问题。只有高校教师,尤其是各级领导,都树立了知识管理理念,并将之努力付诸实践,才能使本文所提的一些措施真正发挥实效。这是本文所没有讨论和涉及的,也是其他研究应该关注和深入探讨的。
[1]李丰.高校知识管理的功能、特征及缺陷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8) :149-150.
[2]宫小明.高校知识管理特性及其实现方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 :137-138.
[3]樊泽恒.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活动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0(1) :43-46.
[4]朱彬.知识管理视角下的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策略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47-152.
[5]刘霞.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信息资源管理模式[J].情报探索,2008(7) :52-53.
[6]夏宝龙.高校要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BE/OL].[2012-05-21].http: //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070/201205/136072.html.
[7]陈华杰.关于激发高校社科研究力量社会贡献力的探讨[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4) :36-40.
[8]王彦飞,宋婷.高校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及其达成[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0(6) :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