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兴 张慧玲
黄炎培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和实践者,他倡导的“大职业教育观”不仅影响着当时的国民教育,而且在当代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尤其在引企入校方面,黄炎培先生的职教理念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深入领会、灵活应用。
20世纪20年代,黄炎培先生针对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迫切感到人才缺乏的压力和学生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象,慨叹职业教育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学生毕业却无一技之长,习而不得、学未致用,踏入社会尚需从头再来,“今青年毕业于学校,失业于社会,比比皆是。苟长此不已,教育愈发达,失业者愈多,满地皆高等游民,成何世界!”[1]黄炎培先生的担忧不无道理,社会教育与生活相脱离,社会生活与劳动相脱离,是当时特别突出的问题。为寻找解决渠道,黄炎培先生把视线投向改革职业教育,在办学思路上他提出“沟通教育与职业”实用主义的大职业教育主张:“离社会无教育”,“职业教育只有冲破就教育论教育的狭隘圈子,主动与社会保持沟通与联系,努力体现社会性的特点和社会化的作用,才可能最终形成于社会经济的良好互动。”[2]在培养目标上他提出:“衡量职业教育的质量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我们培养出的人才是否适用。”[3]
职教合为时而办,人才合为需而生,职业教育需体现其实用性、有效性,方能发挥其服务社会的价值,职校学生需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方能满足蓝领稀缺的市场需求,这便是黄炎培先生大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引企入校”是当前国内许多职业学校探索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举措。它由校企双方在校内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设立全真的实训场景。其理想模式是“把车间搬进课堂,把课堂引进车间,车间即课堂,课堂即车间,实现车间与教室合一,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技能与加工产品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这种办学理念与黄炎培先生大职业教育观中 “产学结合、产学合作”是一致的,体现了对技能教学的高度重视。学校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将企业真实情境引入学校,让学生跟线实习、跟师学艺,体现了“手脑并用”的大职教理念。然而引企入校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尽管在引企入校中“谁是主体”的问题上有争议,但毫无疑问,引企入校首先是学校主动向企业抛出的橄榄枝,以此强化专业课程建设、加快人才培养速度、降低师资投入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因此,学校的合作热情显然更高些。然而,任何合作都是要讲求“双赢”的,对企业而言,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目的,赢利和产出是根本,而通过引企入校培养新手、增加培训成本、打乱生产节奏显然非企业所愿。因此,引企入校就“像谈恋爱一样,情况很尴尬,我们爱企业,企业不爱我们,政府在做拉郎配,包办婚姻到最后很难会有一个好结果。”[4]
以昆山某职业学校的呼叫服务专业为例,学校与附近呼叫行业签订了8家校企合作协议,引2家公司入校,场地、设备、学生等资源均由校方提供,应用软件、技术指导、业务管理由企业负责。但合作两年来,企业通常只在业务忙不过来时才会主动联系学校,大多时候“引企入校”只停留在一纸协议上,并无实质性进展,且涉及到企业软件等技术问题,企业通常会以“公司规定”、“行业机密”为由,拒绝校方的介入参与。一场合作下来,学生的顶岗实习虽有一定完成,但校方在资源积累、技术提高、师资培养等方面依然两手空空,这种“校热企冷”的单相思现象显然不是引企入校的初衷。
1.师资问题。教师是引企入校办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者,介入课堂与企业、学生和师傅、理论和实践之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定程度上,教师是一座桥梁,一个转化器,一段数据线。因此,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引企入校的关键,而这恰恰是当前的瓶颈。首先,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影响了“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步伐。“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周期通常要7-8年,这中间还要每两年进企业进行2个月培训方能保证与企业技术同步。其次,教育局在招聘教师时门槛过高,限定了部分来自生产和服务行业一线的行家里手,造成来源不畅,制约了引企入校实施的有效性。第三,教师和师傅各有优势与不足,教师熟知教学方法和技巧,但在实训教学上落伍、错位,师傅虽通晓实训原理、紧跟时代,但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上欠缺,而“文武双全”之双师型教师少而又少,此种困惑难解!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谈到对石钟山名称由来时感慨:“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以此形容“双师”窘状再恰当不过。
2.课程体系。引企入校后,校企合作的双方通常会成立课程体系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有关课程体系的方案,包括课程标准、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实训基地、教材选用、考核方法等。根据《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的规定:“理论教学24—28学时/周,教学实践与生产实习可按30—40小时/周(一小时折一学时)安排。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一般为4:6。”然而事实上,真正实施有很大难度。首先,师资方面难以达到上述要求,使得部分学校在执行过程中比例倒置;其次,教材方面存在滞后现象,虽说制定方案前期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但专家指导委员会实则大多是学校制定、企业挂名,因此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等方面,明显滞后于企业实际(企业也不可能花大量时间投入到教学研究上);第三,实训内容缺乏典型性、递进性和完整性;第四,教师和师傅、理论和实践、课堂和实训室、教育和管理等在衔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断层,而被忽略在合同和协议的背后,未能真正实现校企的“无缝对接”。
3.教学方法。黄炎培先生倡导职业教学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中职学生文化素质低,学习习惯较差,课堂中有板有眼的讲解灌输,他们是不买账的,昏然沉睡者大有人在。而引企入校、操作实践恰好激活了他们的兴奋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两种极端:一是学术化,即偏于传统式教学法,虽然课堂搬到了实训室,校服换成了工作服,但是教学实践依然以“讲解—接受”为主,缺乏企业真实的操作项目与任务环境;二是程序化,即偏于生产化教学法,有的老师认为,既然讲解法接受效果不佳,那就完全按企业的程序来进行,一上来就先明确任务—引入项目—分组实践—总结点评,教学程序化、规范化。但这样的课堂企业环境氛围有了,分工合作有了,然而课堂沉闷、刻板,实则是换汤不换药的灌输。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毕竟是学生,实训室是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特殊课堂,老师是引导者而非监工或讲解员,实践教学也需要点燃热情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的任务呈现显然只是徒有其表而已,不见得能吸引学生进行有效教学。
4.实训基地。引企入校的前提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功能和生产功能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两大基本功能。然而许多中职校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校内实训基地定位不准。学校在进行选择企业、建设实训基地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一些理科性质的生产性基地,如数控、钳工、车工、空调制冷等专业,在实训中企业常以生产工艺复杂、工期紧、安全责任重大等理由减少参加生产实训的人数和时间,弱化了校内基地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功能。二是缺乏新技术的应用。一些科技含量低的企业进入学校,学生在重复枯燥的实训中得不到质的提升和发展,只成为廉价的劳动力。实训项目也不是最新的,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三是设施设备不够新。由于设施设备很多是由学校投资,而企业在这方面又缺乏投入,因此设施设备更新速度慢于市场和企业,不能做到与生产一线同步。
引企入校单靠学校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形成几方面的合力才能有效实施。黄炎培先生提出的“大职业教育观”,即“离社会无教育”,“讲教育一定要从经济上着想”,这种“大职业教育观”深入揭示了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既需要社会各行业的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各司其职,也需要在更高层次上进行适度统筹。如果只凭一纸协议或者企业的自觉行为,显然走不了多远。
德国的“双元制”所以得以推行,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德国的文化告诉企业,企业应该这样做,因为职业教育是一个慈善事业;德国的法律告诉企业家,你必须这样做,不这样做违法;德国的政策告诉企业,你做了我给你免税。”[5]政策的倾斜有助于加强校企合作,以太仓职业教育为例,学校抓住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契机,打造“政府引领、双元参与、合同执行、成本分担”的模式,政府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政策激励、经费投入等多方面予以优先保障。政府的引领,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许之以利,维之以法,双方的利益均得到保障。
1.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学校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舍得投入、关注产出,通过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将专业教师每两年送到企业学习实践真正落到实处。全面营造“双师型”队伍的成长环境,鼓励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借助引企入校的平台,在“引资”的基础上“引智”,实现由“引企入校”向“引企入教”的深化[6]。引导教师向企业的师傅拜师学艺,掌握地方产业的发展、工艺水平、产品质量等,深入思考实训的内容、方法、组织管理,使引企入校转化为一种智力资源。
2.优化教师的来源结构。面对“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困境,黄炎培先生当年采用宽口径的方式选聘教师,“凡职业学校欲聘专门教师,如不易得学校教授与经验并重者,毋宁聘用职业经验者,较之仅受学校教授者必差胜。”(《中国教育家评传·黄炎培》)黄炎培先生明确指出,在学历与经验不能兼备的情况下宁可聘用有职业经验者,因为这部分技术人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而且他们熟悉企业行业运作,实践经验丰富,有利于实践教学的改革,提高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且与本校教师有很强的互补性,达到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融合[7]。
3.政府部门要实施“倾斜政策”。一些企业行业的人才想从事教师工作,学校是非常欢迎的,但是,这部分人才要在入校一年内取得教师资格证(参加当地教育局组织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考察、普通话考试)。考试本身无可厚非,只是时限未免苛刻,一年可以适当延长,因为企业进入学校的人才原本就不多,如果限制太死的话,进来的也许只是一些会考不会教的人。我们看中的本就是他们的能力而非分数,重分数、轻能力显然有违我们引进人才的初衷。
“引企入校”需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架构模式,对现有课堂进行重新构建与改革,“课程的框架、结构与体系要对接企业的生产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课堂的教学环境要对接企业生产的真实情境;课堂教学内容设置要对接企业的岗位需求。”[8]
1.校企联动,制定培养方案。引企入校与笼统的校企合作不同,这是一项长期联系的、持续进行的、立足本校实施的动态合作方式,大量资金、技术的投入不容忽视。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和计划的时候,绝不能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必须紧密联系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对企业的岗位要求和人才规格进行充分调研,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依据“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依据每个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企业共同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关键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和技术(技能)能力,……以企业岗位目标要求为基础来进行课程内容编制,以学生适应企业将来的实际工作要求为着眼点,学以致用,并有较强的针对性。”[9]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衔接。
2.手脑并用,探索教学模式。引企入校在实施教学时最大的优势便是学生可以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工作岗位的模拟体验。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情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也是黄炎培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观。“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于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要手脑并用。”(《河车记·断肠集》)因此在课程模式上,应采用多元化的形式,如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操作演练、小组合作等多种,突出课堂教学“行动导向”的特征,在操作中构建经验体系。
3.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学。引企入校不同于顶岗实习,后者实训学习呈阶段性、应时性,有时要依据企业的需要而定,有的学校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甚至临近毕业时进行。引企入校则是将企业的真实环境再现,有的专业如物流、电子商务、呼叫服务等,业务完全可以在“校中厂”开展,直接对接客户,实现企业化的效能。这对于学生技能的提高、就业的实现有很大帮助。然而如何安排理论学习和实训学习的课时呢?
黄炎培先生当年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生徒半日授课,半日工作,务使各种技能达于熟练;每周授业时间总数约计48小时,授课24小时,实习24小时,但至必要时于休息时间亦得以实习。”[10]这种半工半读的模式,当时是白天做工,晚上读书。黄炎培先生回忆,“全体教师和学生,天天在热烈的兴趣和活动的空气中过生活。”以昔日的职教模式来观照今日的办学现状,发人深省。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模式是“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以理论教学和工作学习交替的方式进行;而当前美国、加拿大流行的是“双规轮换制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分组轮流工作。我们可以借鉴来解决引企入校问题,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和企业的情况因材施教,灵活应用,既满足学校培养学生的需要,又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从而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
4.岗位联通,加强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教学工具,是加快课程改革进程的必要步骤,也是实现引企入校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材建设上,务必要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编写。以项目课程、工作任务为主线建构课程体系,开发实训项目,渗透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与精神。亦可采用“活页讲义”、“模块教学”的方式组织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和职业素养。
首先,要在引企入校时慎重选择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不能只作为延长企业生产线的平台,或学校完成校企合作任务的形式主义渠道。在签订协议时要明确双方职能,体现实训基地的技能实训功能和生产研发功能,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提高技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其次,要确保引进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与企业同步,生产过程完全一致,以免学生在校学习与毕业就业完全脱节。这就需要明确学校与企业的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共享。一些基础性的企业技术、行业知识要渗透到课堂,如果以“行业机密”为由拒绝实现,那么学校在合作过程中依然处于资源劣势,引企入校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第三,实训过程要体现出序列性、递进性和完整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根据制定的培养计划、编写的校本教材来科学合理地完成实训教学,使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经验和心理特点,又适应企业的岗位技能、职业素养,从而实现由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变过程。
总之,引企入校是探索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项由政府、企业行业、学校几方面形成合力的重大工程。引企入校顺利实施需要依托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实现学校课堂与企业课堂的有机结合,借助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行家里手的引导,真正实现校企联动、合作双赢,这样才能变“平面教育”为“立体教育”,从而实现黄炎培先生倡导的“大职业教育观”职教理念。
[1][7]朱宗震,徐汇言.黄炎培研究文集(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119,255.
[2][3][4][5][10]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溯源与创新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3,7,121,120,10.
[6]申屠江平.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09):59-62.
[8][9]杨安.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堂重构研究[J].职教通讯,2012(1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