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的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提到:“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我一直以为,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不能忽视“工人阶级”这个群体。因此,我乐观地认为,“工人阶级”这个曾经非常风光(工人阶级曾被一次次推到“领导阶级”的位置上:1957年,当执政者不能容忍知识分子的批评而决定反击时,第一个或第二个动作就是在《人民日报》上登出“工人说话了”的文章;1960年代末作为文革主力的知识分子“造反”失控时,“工宣队”被派到大学里和研究机构里恢复秩序)的群体在公众视野中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很可能再度被人关注,正所谓“前度刘郎今又来”。可问题是,此(现今的)“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彼(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工人阶级”,也就是说构成“工人阶级”的人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很重要,需要说说清楚。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657页)注解:阶级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团,比如工人阶级。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工人阶级的内涵大致经过了三次变化: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个时候,“工人阶级”主要指产业工人。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按照政治和经济双重标准,对中国各阶级进行了划分,在新的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出 “四阶级一阶层”的社会阶级阶层模式,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既与工人阶级密切联系又因特殊社会功能独立于工人阶级的管理者阶层。这时的工人阶级主要指产业工人,如制造、建筑、运输等行业的劳动者,而机关事业单位、商业单位的劳动者被称为职员;第二次是把知识分子纳入“工人阶级”的行列。1956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了“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但是随着中国政治思想领域逐步进入“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上的“左”的错误不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知识分子的教育和改造运动,实际上并没有将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直到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我国知识分子 “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可以说,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第三次是把农民工看成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农民工是指农民户籍身份还未能得以转换,而又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的被雇佣群体。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工开始出现。在2003年举行的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一大批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农民工大体可被分为两类:一是离土离乡的农民工,他们在城市的厂矿、机关、商业、服务行业劳动;二是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在本乡本村的乡镇企业或在附近城镇的工厂、商店、机关劳动。从劳动关系上讲,这两种农民工都应该属于工人阶级。根据最新的数据,我国农民工总数约为2.6亿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64亿人,在第二产业中,农民工占全部从业人员的60%以上,其中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2%,在建筑业中80%;在第三产业中的批发、零售、餐饮业中,农民工占到52.6%以上。可以说,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了。
令人遗憾的是,还有一些瓶颈制约了这个“主力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我建议:第一是把工人阶级的主体逐渐培育成中等收入阶层。其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大幅度提高其收入水平。必须改变“干得多、拿得少”的局面,必须改变“工人阶级”等同于“无产者”的观念,使其获得“劳动者”和“财产所有者”双重身份;第二是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工人阶级(不包括知识分子和管理者)的绝大多数之所以在过去的改革过程中呈现向下流动的趋势,其“文化资源”缺乏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产业工人中“主力军”的全部农民工中仅有1/4的工人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超过六成工人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在许多行业都并不具有竞争力。因此,要建立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增加工人阶级占有文化资源的数量;第三是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促进工人阶级的团结,保障工人阶级的合法权益。其实,这些以前我都曾表述过,冒着被人说“老生常谈”的风险再强调一次,是我认为,这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