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龙 吴 杰
职教园区(职教城)是职业教育集约化办学的一种新型模式,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路径。近几年,各地职教园区(职教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我们的调研,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建设职教园区120余个。“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理论具有价值功能,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精神武器。探究职教园区的学理基础,分析职教园区的理论基石,对于冷静审视与科学规划职教园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指导意义。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理论学说。区域经济指在一定空间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它反映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职业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产出和收益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困惑。职教园区作为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结果,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市场优化的原则,对职教资源及相关要素的重新配置和组合,它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将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科学地组合在一定区域内,改变分散状态,使其形成一个共同发展的综合体,有利于实现职教资源优化,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聚集经济理论是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理论学说。聚集经济指生产活动、交易活动在区域上集聚的一种经济形态,它把一定规模的生产活动聚集到同一区域而实现成本节约,其实质是资源或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是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2]。职教园区的建设是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其实质是职教资源有序有效聚集的过程。从聚集经济理论的角度看,职教资源聚集有利于内部资源共享,降低教育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增强吸引力,产生示范效应;有利于获得专业优势,推进人才培养,孵化相关企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获得正外部性,实现多样性和互补性。正外部性表现在促进职业教育信息的外溢,提高可分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等方面。多样性和互补性体现在参与办学的主体,获得资源的路径,多元文化的建构等方面。概括起来,职教园区在资源共享方面的优势主要是投入共享,节约成本;集中优势,特色发展;知识外溢,共生共赢。
产权交易理论是研究现代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产权交换的理论学说。产权交易指各经济主体间发生的生产要素及附着在生产要素上的产权有偿转让的经济行为,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经济转向规范化的重要方式[3]。职教园区的产权是指各主体对资源所能行使的权利,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以及派生的占有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等权利组成的权利集合。职教园区的产权主体是由政府、职业院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及个人等共同构成,在组建过程中,各主体原有产权关系基本不变;在互动过程中,主体间发生产权交易行为。从目前职教园区主体间产权交易的对象上看,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职教园区各主体间单项生产要素的产权交易,如职业院校或科研机构研发的技术产品,企业闲置的机械设备、厂房等的产权交易;二是职教园区各主体的部分产权交易,分为价值形态资产分割后交易(如私立学校或企业股权买卖)和整体产权的部分交易(如公寓、教室、厂房、车间等的出租)。从本质上看,职教园区中各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产权的转移与让渡,它运用市场运作机制,保证园区内产权交易的有序进行。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管理活动中研究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理论学说。利益相关者指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或者被组织目标实现过程所影响的个人和群体。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是指与职业教育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并具有合法性利益的组织或个人,主要包括内部利益相关者 (如学校、教师、学生等)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4]。职业教育园区化办学比职业教育单体化办学所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要多,主要包括政府、开发商、职业院校、失地农民等。作为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职教园区各利益相关者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有的利益诉求甚至具有矛盾性,如政府的公共管理与开发商的利益追求之间的矛盾,政府的经济发展需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开发商的商业欲望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之间的矛盾,开发商的利润追求与职业院校非盈利性机构属性之间的矛盾;职业院校的公共事业属性与失地农民的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等等。利益相关者理论内置有综合平衡、高效集约、互利共赢等科学方法,这些方法为解决职教园区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统一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
共生理论是研究系统如何实现共生发展的理论学说。共生是指由于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组织之间按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形成共同生存、协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共生的基本要素是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5]。职教园区共生指园区主体间通过资源的交换,实现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在职教园区中,共生环境是外部条件,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模式是关键。职教园区的共生模式主要有点共生、间歇共生和连续共生。点共生指园区共生单元之间偶然发生联系,随机选择合作对象共同发展的共生模式,如园区中的企业直接面向职业院校进行人才招聘等;间歇共生指共生单元之间有了一定的信任,建立了周期性联系,如企业委托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研发新技术等;连续共生指共生单元之间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双方愿意投入自己的核心资源为彼此创造更多的价值,共生关系更加稳固,如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开发某项新技术等[6]。不同的共生模式为职教园区的模式选择提供了方法与路径。
协同创新理论是研究创新相关要素协作配合产生整体效应的理论学说。协同创新指以知识增值为核心,各创新主体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有外部协同和内部协同两种实现方式,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依赖产业组织和其它相关主体的互动,而内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依赖组织内要素之间的互动[7]。职教园区协同创新是指为实现园区持续发展,各主体(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发挥自身的创新潜力,创造性地整合资源,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其中,政府是职教园区制度创新的主体,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职教园区各创新主体进行引导,协调主体在园区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合作和管理机制的形成;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是职教园区知识创新的主体,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断输出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和研究成果;企业是职教园区技术创新的主体,凭借国家优惠政策以及对创新人才和成果利用,不断提升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8]。可见,职教园区各主体协同创新,高效配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园区内外创新的联动机制,是园区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城市规划理论是研究一定时期内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各项建设有效统筹的理论学说。城市规划是指在了解城市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城市或城市局部地区的物质要素所作的一系列配置,其目的主要是合理规划、节约土地,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有效的工作空间[9]。职教园区空间设计的本质是以职业教育要素集聚而实现资源集约和规模效益。职教园区作为城市规划的内容之一,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应服从城市长远整体规划的需要。职教园区在城市的空间设计主要有“职教城”型、“城市新区”型、“城园结合”型等多种模式,不论是哪种模式其建设都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园区土地征集的经济成本,所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和价值成为必然。在明晰园区土地使用配置、园区空间组合、园区交通运输网络架构等的前提下,应充分探讨职教园区空间的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园区用地规模及各类建筑分布,避免职教园区内因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土地成本过高和空间资源浪费。
场所理论是研究地理空间中人或物占有部分的理论学说,场所是指具有清晰空间特性的人类生活发生的地方,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的具体物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场所理论作为建筑现象学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后,在个体记忆和情感中形成特定意念,由特定的地点、建筑与人群相互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10]。从场所理论出发,职教园区是由时间、环境、意识观念等因素构成的一个多维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以园区人员、园区建筑、园区环境三位一体的实体方式为同一目的、同一意义而存在。职教园区不再是工厂、教室、图书馆、生活设施等物质形态在地理空间上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精神内涵的融通和显溢,能使职教园区成员获得场所感[11]。园区成员获得的场所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场所精神,它是职教园区一系列典型特征的集中表现,这些特征赋予职教园区成员特定的情感或个性;二是场所依附,它是园区成员与园区的情感的归属和认同。
文化生态理论是研究文化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生态关系的理论学说。文化生态指精神文化与外在环境(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及精神文化内部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生态系统[12],本质上说,它是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藕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生态系统。职教园区文化生态系统是由文化要素组成的文化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含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主要由园区内政府的制度文化、企业的技术文化、学校的高雅文化、社区的通俗文化等亚文化共同构成。园区内各亚文化在沟通、交流、融合过程中,每一种亚文化都有融进其他文化的特性,它们在彼此渗透与认同中产生一种兼容并包的园区生态文化。同时,深化“园区”的理念,发挥“场所”的效应,构建园区之间、园区与城市之间等文化资源共享的平台,使职教园区成为服务区域文化发展的新型城区,最终成为与周边文化环境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圈[13]。
组织文化理论是研究组织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其特有文化形象的理论学说。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生存与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文化积淀,主要包括该组织独特的价值观念、管理思想、传统习惯、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其实现方式是组织通过一系列活动塑造一定的文化形态,逐渐成为塑造内部个体行为和关系的规范,对维系组织成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起关键作用[14]。职教园区的组织文化主要由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及观念文化构成。其中园区器物文化由场地、布局、环境等物质构成;制度文化由规章制度、管理、生活等构成。在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园区的组织文化逐步上升到一种新的高度,形成了深层次的观念文化,包括目标、信念、价值观等[15]。园区组织文化作为刺激周围环境的诱因,对职教园区的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园区的器物文化是园区精神文化的载体,也是园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完善的园区制度文化建设,是培育职教园区特有文化形态的必要前提;在园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塑造园区共享、开放、协作、包容的观念文化,是园区内涵建设的题中之意。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没有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就犹如航船行驶没有舵和指南针一样”[16]。职教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创新实践,需要理论的引领和指导,其跨界性决定了它需要多学科的视角、理论来诠释、论证其存在的必然性、发展的可能性,除了经济学、管理学、建筑学、文化学等学科基础外,还有社会学、教育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基础,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还大有可为。
[1]列宁.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
[2]景芝英,徐雪梅.试论聚集经济的本质[J].财经问题研究,1998(11):11-13.
[3]潘新平.中国产权交易市场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1-83.
[4]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5]李强,魏巍.共生理论在城市群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榆林学院学报,2011(01):51-54.
[6]王真真.共生理论视域下河南省职教园区建设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02):161-164.
[8]俞钰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园区化办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柳州职教园区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贺俊伟.移动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1(01):97-100.
[10]王亚红.试论场所理论[J].美术观察,2008(12):112.
[11]李九全,张中华,王兴中.场所理论应用于社区研究的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07(06):85-90.
[12]王靖.教师文化生态理论与实践研究——以S高职院校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3]李传刚,朱平.略论行业文化与高职教育之有效融合[J].职业教育研究,2010(03):18-19.
[14]郭祖仪.试论高校组织文化的提升与组织形象的塑造[J].高等教育研究,2001(05):41-45.
[15]余宏涛.中职教育园区建设研究——以鞍山职教园区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6]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