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夏萌
职业生涯教育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16年清华学校校长周贻梅邀请校内外专家对毕业生开展职业演讲,即被看作是职业生涯教育在中国的发端。其后,中华职业教育社、基督教青年会等社团组织和部分学校也相继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活动。职业生涯教育在中国的兴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国初期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但是,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暴露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沟通教育与职业,解决成千上万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大批爱国教育家和进步知识分子积极地倡导并实践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指导),并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改革,以此发展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环境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但是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大批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学非所用,无法胜任,出现了就业困难和生计困难的局面。此时,受实用主义思想和欧美职业指导的影响,一些进步教育家和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职业生涯教育(职业指导)对解决青年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产生了职业生涯教育(职业指导)的萌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为振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环境。此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也给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同时,由于战争,国际社会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大大刺激了中国的出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仅1912至1919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就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五十年投资的总额[1]。
民族企业不仅数量较快增长,生产能力也较大提高,运用了新式改良机,比如当时全国最大的工业行业—棉纺行业,就使用了机器棉纱锭数。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虽然仍以农业为主,但是新兴的产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例如橡胶业、制漆业、金融、交通等。新兴产业的兴起,技术力量的增强,部门之间分工越来越精细,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如会计、管理人员、工程师等。以会计职业为例,传统的账房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会计作为一种新职业于20世纪初在中国出现。
为使企业获得更快发展,获得更好效益,更加适应市场环境,民族资本家需要更多的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这些因素导致对当时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教育界却无法供应出足够数量合乎经济界要求的毕业生”[2], 那些读 《四书》、《五经》的毕业生根本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即使实业学校的毕业生,也无法适应现代企业要求。在这种矛盾中,大批爱国教育家和有识之士开始倡导职业指导。
民国初年,为了适应共和政体下文化教育的改革,消除封建主义的影响,发展资本主义,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教育界有识之士开始倡导实利主义,认为“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3]。作为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重视实利主义教育思想,在民初的教育宗旨中得到反映。随后,陆费速又进一步强调了实利主义的地位,认为实利主义为一切教育主义的基本,在教育宗旨中应处于突出的地位,至此,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实利主义教育思潮。
1913年,黄炎培在《教育杂志》上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在中国思想界和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打破平面的教育,而为立体的教育”、“渐改文字的教育,而为实物的教育”[4],实用主义教育在中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实用主义是在实利主义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是对实利主义教育思潮中有关教育与学生生计与现实生活及生产相联系的初浅认识的深化与发展,对改变当时教育中存在的空疏无用、学用脱节的弊端及转移世风学风等有一定的作用[5]。黄炎培的文章喊出了实用主义的第一声呐喊,一时间,应者如云,一些进步教育家对实用主义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实用主义的提出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的迅速兴起,适合当时国内希望社会改良的要求和改革传统教育脱离社会需要、脱离学生生产与生活、形式主义等弊端的呼声。主张教育要满足社会对学校毕业生在生产和生活能力上的要求,学校的发展要与社会产业结构相协调。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与推广,对倡导职业生涯教育(职业指导)产生了重大影响。
近代职业指导的发源地是美国。1908年1月13日,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成立了波士顿职业局(Boston Vocation Bureau),这个职业局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业性职业指导机构,开启了职业指导的先河,是职业指导诞生的标志,1908年9月26日,帕森斯与世长辞,次年5月,他的遗作《职业选择》(Choosing a Vocation)出版了,该书总结了他在职业局如流星般短暂而璀璨的事业。这本书中有今天我们称作的“特质因素论”(trait一and一factor theory)的基本架构,今天我们仍可以在许多职业指导方案中看到这个架构的影子,这是帕森斯的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他的概念架构引燃了职业指导运动的熊熊烈火。
另外,20世纪初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出现了职业指导活动。比如英国的职业指导是随着职业介绍的发展而出现的,在1909年和1910年英国分别颁布了《职业介绍律》和《职业选择律》,设立了职业介绍所及青年择业指导委员会,特别指出要对青年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到1928年,全国有220多处设立青年职业介绍所和青年顾问委员会。在德国、法国都有一定程度的职业指导活动开展。欧美职业指导的发展,使一批在欧美留学特别是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者意识到它的重要价值,随着这些学者的归来,职业指导逐渐被介绍回国内。
民国初年职业指导的萌芽与发展,适应了当时国内的社会需要,在学习借鉴欧美职业指导的基础之上,在内化的过程中,逐渐为国内所了解与熟悉,渐渐在国内有了职业指导的相关研究与活动。
中国的职业指导肇始于一批有留学经历学者的归来,他们后来成为中国职业指导事业的中坚力量。1915年1月,《东方杂志》第12卷第1号发表了《中国现今教育问题之一—职业之引导》一文,作者为当时留学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纽约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郭秉文。郭秉文将职业指导翻译为职业之引导,文章概述了美国和英国职业指导的发展历史,认为对中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这是职业指导进入中国的标志。他认为学校在学生选择职业时应负有首要的责任,指出学校应设立职业引导会,“关于职业之事,开会演讲,因势而利导之,则学生之选择职业,得有所遵循矣”[6]。郭秉文的文章使人们了解了国外职业指导的发展进程和在职业指导中学校所担负的重要职责以及实施职业指导的方法,对后来学校实施职业指导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民国初年,留学美国的清华学生,“俱感择学择业之重要,历次同学会年报,无期不有关于择业之文字”[7]。这些留美的清华学生,已经意识到职业指导的价值。1916年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开始邀请教育界、实业界名人到校做职业演讲,开启了中国职业指导实践的先河。1919年10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在自己的社刊《教育与职业》第 15期上刊出了“职业指导号”,专号共刊出 7篇有关职业指导方面的文章,专号的刊出是职教社关注职业指导的开始,也是宣传职业指导的一次重大行动,更是近代中国职业指导展开传播的标志。1920年3月,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了职业指导的专门机构—职业指导部,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专门负责职业指导的机构。1923年5月,职教社在职业指导部的基础上建立职业指导委员会,随后又设立职业指导股。1924年4月,职业指导委员会在职业指导股的配合下,开展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在职业指导实践方面影响最大的活动——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将职业指导活动推向新的高潮。“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选定上海、南京、济南、武昌四个城市,上海选定青年会中学、澄衷中学,南京选定江苏省立一中,济南选定正谊中学。同年5月,在武昌中华大学附中举办。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日趋严重的社会失业问题,教育部门吸纳大批进步教育家的意见与建议,将职业指导工作视作解决失业问题和发展国民生计的重要手段。1928年5月,在大学院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解决大批青年学生的失业问题,必须积极开展职业指导,使学生学会求职的方法,并获得适宜的职业。会议通过了《设立职业指导所及励行职业指导案》,该案不仅要求各级学校在学生修业期最后一个学年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并在全国各大学及中学设职业指导部,而且决定由大学院拟定程序,会同有关各部,通令各省设立职业指导所。1930年 9月,全国职业指导机关联合会成立,它以研究各机关共同的职业指导问题为宗旨,旨在推动职业指导在全国的扩展。1933年7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各省市县教育行政机关暨中小学施行升学及职业指导办法大纲》,令各省市县教育行政机关组织其所属小学从五年级起,初中、高中分别从二年级起实施升学及职业指导,并详细规定了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中、小学实施升学及职业指导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大纲的颁布,标志着职业指导工作开始走向法定化和制度化的阶段。1935年11月,教育部又专门制定颁布了《各省市教育行政机关设置职业指导组暂行办法》,责令“各省市教育行政机关应斟酌实际需要情形,设置职业指导组”,并详细规定了各省市教育行政机关所设职业指导组的组织机构、工作范围及工作手续等事宜。此后,职业指导工作逐渐受到社会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各地职业指导机构和职业指导团体迅速增多,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范围不断拓宽,实践领域日益广泛,职业心理测验得到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向着更加社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职业指导工作被迫转移到抗战所需要的人才问题和战争所带来的更为严重的失业问题上。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各方面工作受战争破坏巨大,职业指导也不例外,绝大多数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政府对于职业指导的关注度也在下降,所开展的有限的职业指导活动,也被迫转移到解决战争所需的人才问题和由于战争造成的更严重的失业问题上来。中华职业教育社总社辗转迁至重庆,先后在重庆、成都、昆明、桂林、贵阳等地建立职业指导所,并举办了难民职业指导实验场、战时人才调剂协会。工作重心基本上是围绕解决因为战争,很多人才转往内地造成的更为严重的失业和很多机关团体、企业迁至内地造成的聘不上合适人才的问题。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对职业指导的关注程度下降,关注视角也调整为更注重职业介绍。1938年10月,由教育部主持,联合经济、财政、内政、军政、交通六部与航空委员会成立了中央建教合作委员会,同年 12月,委员会设立专门技术工作咨询处。主要职责是调查统计各种人才,并为其介绍职业。随后,一些省市也成立了建教合作委员会。
抗战胜利后,1946年9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创建了比乐中学,旨在同时兼顾升学准备和职业训练为目的,力图运用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摸索出一条在普通中学有效实施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的路径。课程的设置注重知识的应用,为学生将来毕业后进入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比乐中学的创建,是一个很好的实践,为当时在普通中学进行职业指导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榜样。
国民政府社会部除继续在重庆办理职业介绍外,又相继在上海、汉口、天津等地设立了职业介绍所,在进行职业介绍的同时,注重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对青年学生的引导更加注重为国家政权服务。然而,由于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经济发展落后,政府和许多爱国教育家梦想通过职业指导改造生计,进而改造社会的愿望终究没能实现。
民国时期的职业指导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学校、民间社团到政府的参与;从实践探讨与理论研究的相互促进;从倡导宣传到曲折发展再到逐渐衰退,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虽然民国时期时局动荡,民生凋敝,政府腐败,历史背景复杂且多变,职业指导的地区发展极不均衡,民众的接受程度极不普遍,政府的贯彻执行能力极不彻底。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民国时期职业指导实施的积极意义,不能否认职业指导在青年择业、改业和解决社会失业问题上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与指导。通过研究民国时期的职业指导,对当今教育多有启示。
目前,我国经济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种情况下,更加需要培养和储备各层次的人才,职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而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给我们今天进行职业指导很多的启示。
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对每个人来说,职业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寻求职业,在职业当中获得满足,实现价值。在当今时代,各项改革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的职业不断涌现,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新的变化,就需要进行职业指导,适时地了解社会,感知职业,使自身与社会能够达到和谐发展。
其次,“职业指导非孤立的事业,乃合作的事业。职业指导员须与校内教职员合作,须与校外职业界联络,须与青年家长联络,须与各校立有系统之组织,共同研究,联络进行。必如此合作,事乃有济”。职业指导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注,各方需要形成合力,这样才能确保职业指导的实效。一是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职业界的支持与配合很重要,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职业界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培养出适合职业界的人才。但目前,职业界与学校合作难度很大,职业界缺少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要想解决问题,就要给企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参与到教育当中来。另外,一些人才交流中心和教育中介组织也可以发挥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给双方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学校内部要主动进行改革,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增加实践课程,创造实施职业指导的有利条件。教育行政部门也要从宏观角度帮助指导学校进行职业指导。三是家庭的参与也很关键,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要摒除“学而优则仕”的封建观念,尊重孩子的个性,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多元的成才观。因此,职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树立科学的理念,是有效进行职业指导的前提条件。
民国时期职业指导分为学校的职业指导和社会的职业指导,就学校方面来说,“小学中低年级偏重职业陶冶,高年级则分升学就业两方面加以训练。中学方面在入学前有升学指导、投考指导,升学以后则有健康指导、修业指导等。大学方面则注意选择指导、修学指导等。职业学校方面,则注意选科指导、修业指导、服务指导等,尤其特别注意职业道德的训练”。而“社会方面的职业指导可以说是最繁复,也是最难做的工作,其范围也特别广泛”。开展丰富的职业指导活动,要视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活动内容。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由国家统一实施,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因此,在此阶段实施职业指导应当侧重于学生对生产生活的体验,参观相关社团机关,对职业有个大概的了解,进行职业陶冶。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时期,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对职业有个直观的印象,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特别是在学生高考报志愿前夕,指导学生做好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征求意见稿中,国家“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可见,高中阶段今后会注重职业指导,会更加注重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大学阶段是目前我国职业指导开展较为丰富的阶段。由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大学生要“自主择业”,改变了原来“统包统配”的就业模式,高校逐渐意识到就业的压力和难度。1995年5月,原国家教委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各地高校逐渐根据本校情况开设了就业指导课。1997年以后,各高校又建立了就业指导部门。进入 21世纪以后,随着高校扩招和国家各项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再加上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构性矛盾突出等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2007年 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制定了职业指导的教学大纲,要求高校必须开设。该大纲是分年级实施,不同年级目标侧重点不同,但总体上依据自身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活等方方面面。各高校依据大纲和本校实际情况,也纷纷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或其他相关课程。与课程配合,各高校还辅助进行了职业演讲、参观、调查、个别谈话、角色扮演、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网上招聘、供需见面会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指导的深入开展,唤醒了学生自主规划未来职业的意识,也有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师资、教材等困难,各高校的课程开设参差不齐,质量难以保证。各项活动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对学生的个别谈话与咨询辅导,谈话水平和技术有待加强。
完善的法律法规、充足的经费、专业化的师资是进行职业指导的根本保障。从民国时期职业指导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政府两个办法的出台,使得各级学校自上而下开始实施职业指导,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它的发展。因此,在就业问题较为严重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劳动人事部门、企业等相关部门在职业指导中的职责,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实施职业指导。而充足的经费,更是维持职业指导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
专业化的师资是保证职业指导质量的最有效保障。目前,就开展职业指导活动较多的高校来说,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基本上是学生管理工作者,少部分是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员,他们在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就活动的开展来说,还能基本保证质量,但就个体咨询来说,相差太远。我国职业指导人员的资格鉴定工作是由劳动保障部在1999年颁布的《职业指导人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于次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2009年,教育部专门针对大学生职业指导人员正式开始资格认证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也分批开展了职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工作,但是这些培训是短期的,不是系统的。2007年起,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开始面向全国各高校和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招收和培养职业指导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因此,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升主要通过以上几种途径进行,距离专业化、专家化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师资建设,既使他们具备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又让他们成为探索符合我国职业指导理论的一支重要队伍。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党的十八大强调了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就意味着教育在其中担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更加需要提倡实践职业指导,以此达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和职业世界,获得美满人生,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优化组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
[1]李侃.中国近代史[M].南京:中华书局,1994:473.
[2]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30.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66.
[4]黄炎培.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J].教育杂志,1913(10).
[5]吴洪成.略论民初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1):69.
[6]郭秉文.中国现今教育问题之一—职业之引导[J].东方杂志,1915(01):10.
[7]刘湛恩,潘文安.十年来之中国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29(100):76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