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西真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人代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我这是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自由迁徙”这个词,虽然我也知道,要实现真正的自由迁徙还要跨过许多障碍,比如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城市人的反对等等,但我还是乐见其成。因为,果真如此,受益的就包括占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82%的农村户籍中职学生(见《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他们毕业后进入城市工作(《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成为市民,兴许能够有助于改变中等职业教育 “叫座不叫好”(《光明日报》2013、3、1)的局面,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我支持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所有公民自由迁徙,此为原因之一。
我支持城市化原因之二是我认为城市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一般来说,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逐步演变成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为什么要城市化,城市好啊!好在哪里?以我的观察,城市起码有以下一些好处。
首先,城市会产生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企业是现代社会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经济组织,企业要生产就需要成本,在它的总成本中有一部分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厂房、设备、办公场所等。企业的产量越大,分摊到单位产出上的固定成本就越低,产品的平均成本也就越低。钢铁、汽车等资本密集型行业都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由于需要众多的员工,大型企业不可能建在人口稀疏的农村,只能设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这样才能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其次,城市会导致社会分工的倍增效应。早在2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以日常用品扣针(别针)生产为例,说明专业化分工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如果将扣针的生产过程分解为下料、成型、磨尖、钻孔、抛光等几道工序,和一个工人从事所有的加工程序相比,每人只负责一道工序,可增加产量数十倍。在长期的专业化工作中,技工不断地积累知识,改进操作技能,其效率远远超过样样都干而无一精通的多面手。不仅如此,将复杂的生产过程分解为简单的工序有利于机器的应用,发明创造能够完成所有工序的机器,不仅设计难度大,而且成本也会很高,在单个操作工序上实现机械化就容易得多。如同企业内部的分工,社会上企业之间的分工也可带来效率的提高。不言而喻,企业内部分工以工人聚集在工厂为前提,而社会上的专业化分工则需要工厂在某一地区内的聚集。毫不奇怪,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工厂诞生在城市,城市的扩张又为更大规模企业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再次,城市会大大节约交易和运输成本。分工背景下的企业需要购买自己不能生产的原材料,这就产生了交易。人口和企业在一定空间上的聚集,缩短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距离,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汇集和传递的速度在城市里大大加快,便利了社会的分工与协作,企业更容易发现协作厂家、客户以及所需要的资源与生产要素。
第四,城市会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大量溢出。企业、大学与人口的聚集有助于新技术、新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模仿与扩散,经济学中统统称之为“广义的技术溢出效应”。在我国经济发达、城市化率高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相似产品和企业扎堆集中在某些区域,进而形成了“打火机之乡”、“皮具之乡”、“电器之乡”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就是技术溢出的例子。
第五,城市能够启迪和激发各种各样的创新。城市是由拥有各自禀赋的成千上万异质化的人组成的,很多人聚在一起交汇、交流、交往,为思想的碰撞创造了机会,在相互启发和激发中就会产生新想法、新主意和创新的火花。创新的三要素为思想、研发和资本,分别对应的组织是高校、企业和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这三个创新主体恰恰也都聚集在城市。三者之间的密切交流与频繁互动是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城市因此成为了创新的基地和创新企业的摇篮。
关于城市的更多好处,大家可以看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写的书,书名是《城市的胜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出版),整本书传递的核心理念就是“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与最美好的希望”。可城市虽然好,农村人想落脚城市(《落脚城市-最后的人类大迁移与我们的未来》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2月版)也决非易事,他需要经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转变的痛苦过程。职业教育对此可以有所作为,其实,这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不是在为我读过的书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