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

2013-08-15 00:51□陈
职教论坛 2013年14期
关键词:医务心理素质医学生

□陈 玮

当前中国的社会正在不断地发展,一定要把医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符合当前时代发展要求和当前市场发展需求的专业医务工作者,并且要对传统的医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要从专注于医学生的医疗技能地培养,转化成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并且把形成良好职业素养,作为医学生教育的关键点。

一、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的意义

对医学生而言,拥有良好的医学职业素养,才能服务好社会,才能够收获自己医疗生涯的成功,实现个人社会角色的正确定位。医学生最终将成为医务工作者,因此在学习中更要注重培养职业素养。医学生相关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有:文化科学、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技能等。通过在校期间进行的实践以及学习,进而培养出一定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疗工作者。

高等医学职业教育,承担着对高级医学人才培养的重任,要培养出适合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级医学人才,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医疗技能,还要有更为高尚的医风医德。医学院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要注重促进学生对于职业素养认识方面的提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在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事件、医疗纠纷当中,有些医生的技术不错,并且手术也完成得很好,但是由于他们在思想品德以及职业的素养方面有所欠缺,因而出现了开贵重药、开大药方、服务态度生硬,以及搞一些重复的检查等,导致很多医疗纠纷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医学院校的医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的内容

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有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职业素质及心理素质,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第一,医学生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这是一项基本素质,政治信念坚定,才能忠于患者,才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疗机构相关管理者,还有作为未来医生的医学生,首先应该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使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做到服务患者,实现救死扶伤的职责。高等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在思想道德的培养方面,要制定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职业素养教育方案和考核评价体系,以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需求。医生具有高尚的职业素养,才能以患者为中心,尊重并且理解患者的病痛,为其病痛的消除做出更有成效地努力。正如希波克拉底的誓词中所讲到的:“我愿意在判断力所到达的范围中,尽自己能力,恪守替病人谋取利益的基本道德原则……”。

第二,医学生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因为医务工作者的思想素养和政治素养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医学生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在工作中要专心致志,具有坚强的意志及无所畏惧的奉献精神,要热爱医疗护理事业,热情对待患者,能够克服各种医疗条件地限制,在复杂、艰苦的情况下完成各项任务。医学生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有自爱、自尊、自律、自强的品质;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以成为人类健康的捍卫者为荣;具有人类最纯洁神圣的感情,对待病患如同亲人一般。

第三,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是由医务工作者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组成的。作为医学生要热爱卫生事业,忠于职守,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对时间和工作进行科学地安排和穿插,从而能保证医疗工作的及时完成。相反在工作过程中无目标,不遵守医疗制度的工作方式和态度,经常会给患者带来身心的伤害,从而造成医疗事故,影响医院声誉。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为患者的身心健康做好服务工作。培养医学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是制定合理的知识培养结构,因此必须制定出符合当前医学发展要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培养方案。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是符合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医学模式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需求,达到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

医学生的技能素质,是指医学生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运用医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为患者服务的实践能力。医学生应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应变应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医学生要学会根据患者的体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在校期间就必须积累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医生职业要求医生要有较强的应变应急能力,医学生则需培养自己处变不惊的应变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如遇到急症患者、意外医疗事件时,才能及时迅速地反应采取措施控制局面。医务人员每天都要与人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完成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只有得到患者的配合才能完成工作,医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医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以及未来的工作中会与形形色色的人群进行交流,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上的素质是一个人产生行为的驱动力。行为与心理作为统一体的两个范畴,心理控制行为,行为表现心理,因此对心理素质的提高,也就能对行为素质进行提高。具备健康的心理素养的医学生应该具备“良好性格以及稳定的情绪、细致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意志,还有准确迅速的判断、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协作能力等”,拥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成为医务人员的重要保证。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体现在人的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中,这些过程包括性格、情感、思维、意志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

“性格”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本作为“特征”的意思。“性格指人在社会的实践内形成的、并且对现实相对稳定的态度,包含与其相适配的、有一定习惯化的行为模式”。例如,有些人对人总是和蔼可亲,包容厚道,严格要求自己,遇事果断;另外一些人对自己宽容,对别人要求严格,遇事则左思右想,优柔寡断,谨小慎微等。实践表明,性格会受到现实地影响,或者是在有意识地培养下产生改变,进而更好地培养人的性格。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积极的训练去塑造自我,进而培养出适应医疗工作的性格。

医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受到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对事物表现出愉悦、厌恶、热爱、仇恨等等。如医学生爱祖国、爱校、爱家、团结同学、自身的荣誉感以及责任心等,均是人们在社会条件中形成的情感。医务工作者的情绪必然会对工作产生具体的影响,积极的方面表现在医务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取得成功和满足,能激励自己的工作积极性,热心地为患者服务,并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医学生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为以后的工作创造条件。

医生在工作实践中要学会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比较、判断推理、抽象概括,对事物进行加工。“思维能够反映出客观的事物中一般的特征,以及与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是人脑对于客观的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过程。间接性和概括性恰是思维过程重要的特征”。综合与分析是概念形成中不可或缺的相关步骤,分析是作为综合的基础和前提,综合是进行分析的一种结果。例如,在临床的实践中,医务工作者要求患者在手术之后应该早起下床进行活动,而患者担心切口疼痛或切口缝线断裂而不敢下床,此时医务人员要对患者分析下床活动的好处,即下床活动能对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除,并且能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切口的愈合等等。因此,医务人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临床工作的重要能力之一。

“意志属于人自觉并且确定目的,并要依照目的支配、调节的行为,进而战胜困难之后,达到预定目的的一个心理过程”意志的坚定,是医务工作者优秀心理素养的一项重要的因素。医学生要有高度的耐受力、适应力、自我的控制力,并且拥有善于分清是非以及自主独立的精神,让自己的相关行为能够更好地遵从医生职业以及社会的基本需要,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创造能力,进而坚持正确的行为、克服消极的行为,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人员。

三、结语

医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实现个人社会角色的正确定位。医学生即将成为医务工作者,因此在学习中更要注重培养职业素养。而医学生相关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有:文化科学、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技能等范畴。今天的高等医学院校要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级医学人才,首先必须从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入手,从文化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心理以及技能等不同范畴进行教育,通过教育,培养出医学院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职业素质及心理素质。

[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罗健等.医德与医务人员的素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

[3]向东,曾诚,宛小燕等.高等医学教育课程集约化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02).

[4]曾安妮,孙瑞琦,刘光第.新时期医德建设的内涵及规范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5(05):27-27.

[5]方爱珍等.医学生成长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高等教育管理专刊).

[6]卜建华,孙祥军.医学院校加强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01):88-90.

[7]罗建远,刘平娥.医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02).

猜你喜欢
医务心理素质医学生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医务社工的上海故事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处境尴尬的医务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