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礼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政治理论教研部,河南 郑州450053)
任何一个社会或民族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都会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又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承继性,如果隔断这种联系就如同无土树木,缘木求鱼。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非凡意义。老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老子的诸多论述反映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老子倡导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尊道贵德,与我国当前发展战略颇有相通之处,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积极的价值参考和重要的文化源泉。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范畴。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第25章)老子把道作为先天地而生、化育万物的最高实体。天地万物无不以道为本源,由道而衍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在这里老子不仅提出了道是世界万物生成的本原,而且指出了整个世界的生成、存在和演化的辩证关系。正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第2章)“有”指的是实实在在的具体形态的东西,而宇宙中的这类东西来源于“无”,即“道”。“有”和“无”是相互统一、不可须臾隔离的。世界万物正是在这种有机统一的过程中相生相成。在这种“道生万物”的理念基础上,老子实际上阐释了“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在本体论上指的是宇宙的有机生成和存在,在认识论上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方法。它要求人们把整个宇宙看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万物之间都客观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宇宙及宇宙万物的关系。它“强调天、地、人等宇宙万物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有着共同的本源和法则。只有顺应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才能达到天人和谐的状态”[1]。
老子的天人关系思想出发于天人矛盾。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则奉有余。”(第77章)这里指出了社会法则与自然法则的相互矛盾。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可以看到人们好多时候都在逆天道而行,特别是工业文明以来,西方以征服自然、奴役自然为途径来满足人们无尽的物质欲望,致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失衡;人们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南北贫富悬殊、东西矛盾冲突;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却换来了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在享受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得不承受着精神的空虚和对未来社会的深深忧虑。在人们陶醉于自己对自然界取得巨大胜利的时候,并未意识到今天的收益将会在明天偿付沉重的代价。当代社会复杂纷纭的全球问题,尽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究其根本,乃是对道的亵渎、与自然的对立。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在这里老子把整个宇宙划分为道、天、地、人四个层次,在这“四大”之中,道最高、人最低,作为整个宇宙中的一分子,人类应该法天道而任自然。
尊重自然,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在具体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知常”和“知止”。老子曰:“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第16章)此处“常”指的应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只有把握这种规律,即“知常”,才能实现“容”、“公”、“王”、“道”、“久”;如果违背这种自然规律,即“不知常”,就会妄义肆为,导致凶灾。老子又曰:“知止可以不殆。”(第32章)即知道事物的界限,清楚人类的能力,把行为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就可以没有危险。在我们开发利用自然界服务于人类的同时,也应“知止”,充分认识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不能破坏这个系统内在的任何一个方面,否则便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同时也应克制人类的欲望,老子曰:“知足者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40章)反观近代西方国家的发展,为了无休止地满足自己奢靡的物质欲望,采用“竭泽而渔”的方式极度地掠取自然资源,形成了与当前倡导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完全相反的“浪费型消费和发展模式”。似之长此以往,怎能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与科学发展观颇有相通之处。科学发展观也正是在对人类发展中的上述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强调的是尊重客观规律,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谓之以尊重客观规律,其实质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要通过研究和弘扬《道德经》,引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辩证和谐的发展观,合理而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共处、同存共生的关系,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重要的治国理念。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37章)意思是说,道永远就是顺应自然规律而不妄为,不妄为则无所不能为。执政者如果能够坚守之,就会使天下归于正道,达到天下大治。老子的“无为”是一个内涵极其博大深刻的哲学范畴,不能简单理解为不作为、不进取乃至消极颓废。老子的“无为”指的是“不妄为”,是告诫人们应该顺应自然、顺应事物内在的规律,不要肆意加以干涉,从而实现事物顺应本性而勃发。事实上,老子的“无为”不是要我们不去努力,而是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去认识事物本性,使人们的行为符合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以实现“为无为,则无不为”(第3章)。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和治国理念。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第57章)这段话的大意是说,统治者要以正道治理国家,以奇谋指挥战争,以无事管理天下。因为天下禁忌越多,百姓就会越贫穷;权谋越多,国家就会越昏乱;思想越乱,就越容易滋生邪恶;法令越多,盗贼就越多出现。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做到顺应自然,不恣意妄为,不逆道而行。
老子的“无为”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而提出的,在实际上又蕴含着真挚的“民本”情怀。对统治者要求的“无为”,其实是要求统治者去除私心杂念,不乱作为,正如老子所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第49章)。老子强调作为统治者要做到无为,就要去除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行为,做到清净自然,不搞官僚主义、面子工程,“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29章)。要求统治者要廉洁自律,去除贪欲,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老子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第2章)强调统治者要求真务实,不作秀,不搞形象工程,不出风头,不居功自傲。
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历史上,这一思想也曾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汉初年,统治者信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的思想,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汉文帝清净自律,崇尚节俭,不扰百姓,以“无为”而实现了“社会大治”。这是老子“无为”思想在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而汉文帝本人也作为中国古代帝王的典范传诵千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老子的这一思想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首先,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政水平;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为灯红酒绿所迷惑,不为横流物欲所侵蚀。老子曰:“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49章)就是说领导干部不能有私心,要把人民的心当做自己的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其次,要以人为本,树立公仆意识。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应该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正如老子所说:“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第66章)指的是圣人要更好地统治人民,就应该对人民谦恭尊重,先考虑人民,后考虑自己,不使人民感到负担沉重,如能这样,人民就会乐意拥戴而不厌恶。再次,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给予我们的最大借鉴价值便在于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老子强调,国家要安定,就不能朝令夕改,政令频出,否则人民就会无所适从。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治理国家就像煎小鱼一样,不能来回翻滚。建国初期连年搞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使人民惶惶不可终日,造成社会动乱,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这一教训应该时刻牢记。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不能胡乱作为,要时刻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所讲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做到求真务实,决不扰民,“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温家宝《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于和谐世界的建设也有着重大意义。其一,老子反对战争。老子曰:“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31章)所以老子认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第30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是谓配天,古之极也。”(第68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第69章)其意在于告诫统治者不要炫耀武力,不呈怒气,不要轻易与人交战,这才是符合天道的。即使交战,也不要主动侵略,而是做好防御,即“不打第一枪”。其二,老子倡导各国平等。老子曰:“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第61章)讲的是大国要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小国,反对大国的霸道。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的当今世界,这一思想是多么可贵。其三,老子强调不争。老子曰:“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第22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第8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埋头苦干,牢记邓小平同志所告诫我们的在处理复杂的国际事务中要做到:不当头。老子“无为”思想在处理国际问题上的观点与我国当前外交政策颇为相通。当今世界虽动荡不安,但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我们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积极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充分利用战略机遇期,埋头实干,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互惠互利,协和万邦,共建和谐世界。
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51章)老子认为,“道”是宇宙间最崇高的追求,天地万物得道而生,失道而灭。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第39章)老子所说的“道”、“德”法天地、任自然,主张致虚守静,注重立德修身。刘延东说:“《道德经》主张致虚守静,阐释了立德修身的朴素哲理。”[1]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人民内部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逐渐暴露。同时,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大肆泛滥。一些人出现了精神空虚、虚华浮躁、信仰危机等问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严重下滑,老子所倡导的致虚守静的修身观念,对于人们净化心灵、升华思想境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实现人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提升个人的品格修养等都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第一,自然之德。老子强调真实自然,提倡天然去雕饰的淳朴真诚。老子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55章)老子以“赤子”比喻“厚德”之人,主张质朴纯真是人们必备的品格修养。老子认为“圣人去奢”,反对外在的繁华和奢靡。“德”就是自然、淳朴、简单。真正的君子应该保持任顺自然之德性,还原事物本色而非人为做作。“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第38章)反观现代社会,人们陷于对繁华的热衷追求而不能自拔,过分追求人为粉饰,从外表体貌的修饰到内在心灵的巧饰,使得人人面目全非,实际上已经背离了人的原本的天性,以至于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而精神空虚的世界里丧失了真实的自我。所以老子告诫人们“致虚极,守静笃”(第16章),要专注内心修炼,摒弃私心杂念,不断地提升生命境界,以实现身心与天地大道的相通、达到物我两忘的超脱境界。如此便可以摆脱外界纷扰,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自然之德的另一意蕴就是寡欲。在人类不断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有些人在满足自己无尽的欲望的追逐中而迷茫、沉沦,以至于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则普遍下降。“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老子指出,如果人们为欲望所左右,便会迷失自己的心灵,他警告我们去私心、除人欲,魂归自然。这些正是日益浮躁的现代人所必需的品格。
第二,柔弱不争之德。柔弱不争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方面,被老子视为立身之本。柔弱不争并不是懦夫的消极避世行为,而是为人处事之道,处理人们之间关系的原则。老子认为柔弱是万物生存的状态,愈是柔弱的事物愈有生命力。老子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76章)不仅如此,柔弱的事物总是战胜刚强的事物,故“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43章)。老子常以水为喻,论述柔弱不争之道,要求人们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夺。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8章)所以生万物而不占有,育万物而不自恃,养万物而不主宰,才是最深妙之德,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51章)。老子的柔弱不争之德,蕴含着深邃的内容,它要求人们不逞强、不自恃,树立谦下的态度,为他人和社会做有利之事,而不是一味追求自己的功名利禄。以柔弱不争作为立身之本,有助于我们清心寡欲,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并能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既能维护社会和谐,又能提升个人境界。
第三,三宝之德。老子曰:“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67章)老子把“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作为修身之三宝。所谓“慈”,就是慈爱、大爱、博爱。“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第49章)这种慈爱精神在机器化的现代世界正逐步消亡,人们靠仅存的利害关系维持着彼此的关系。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冷漠、生疏与隔阂淹没了原本纯朴慈爱的心灵。所谓“俭”,即俭啬,指的是勤俭、简单、务实。“治人事天,莫若啬。”(第59章)老子把“俭”作为三宝之一,就是告诫人们要注意收敛,保持内心的纯朴,不事炫耀,不纵欲肆为。所谓“不敢为天下先”,指的是为人处事的一种谦下的态度,强调的是谦下而不争夺。不能理解为消极颓废,这其实是一种先人后己的无私精神,其中蕴含有丰富的内涵,正所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慈爱、俭啬、谦下,这是圣人必备的品德修养,“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67章)。因而人们必须坚守之。相反如果人们废弃这三者,便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老子说:“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第67章)
老子开创了中国哲学的先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哲学、文化及智慧是中华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念、无为而治的民本思想、尊道贵德的修身方式,以及辩证的思维方法、和谐的文化理念、朴素务实的工作态度、自由平等的价值取向等对现代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诸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既要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依据,也要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继承和弘扬老子思想,并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作用,对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刘延东.探求和谐之道共建和谐世界:让《道德经》在推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实践中焕发新的夺目光彩[J].人民论坛,2007(6):6-7.
[2]沈素珍.《道德经》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1):5-8.
[3]老子[M].饶尚宽,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4]张炳育.老子与当代社会[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5]赵馥洁.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赵载光.天人合一的文化智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