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姝亚
(商丘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河南 商丘476000)
2011年10 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发展思路终于进入了国家战略层面。而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经济规模最大、人口总量最多且密度最大的一个省份,在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处于主体地位。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27 232.04亿元,继续在全国保持第5位,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首位。
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制定和推出,使河南省面临一种全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挑战。当前,河南省在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方面,都已经进入了加速轨道。但河南省还主要处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处于中原地区崛起之前的蓄势积累阶段。在发展中的特征方面,集中地表现为人口规模大、经济建设底子薄、社会发展基础弱、人均收入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基本省情,诸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乡不能统筹发展等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对此河南省一定要按照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道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拓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高保障水平,推进民生建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使河南省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内陆的一个开放高地。
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具有稳定的均衡关系,即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充分就业,对就业具有十分显著的拉动作用。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同时,作为中国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劳动就业规模的扩大,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对推动河南国民经济增长也具有重大意义。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在全国处于前列,处理好就业问题非常关键,关系到民生和社会稳定。为此,需要全面了解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探索目前高校培养模式和企业用人需求之间不协调的因素,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1.参加公务员、招教考试,选择当村官等,成了大学生的热门选择。人事部在2008年对89个城市的一项就业统计中显示:公务员职位只为大学毕业生提供1%的就业岗位,却吸引了30%的大学毕业生的目光。究其原因:一是大学生仍受“金饭碗”、“铁饭碗”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看重公务员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等特点;二是大学生对自主就业、创业缺乏动力,不敢或不愿探索新领域、尝试新事物。公务员成为大学生的择业新宠、理想职业。以全国公务员考试为例,2011年河北省招录“大学生村官”3815名,招录公务员3050名,全省报名总人数达190 150名,其中报考公务员的有171 986名。2010年4月,山东40.8万人参加公务员考试,人数创纪录;2009年12月,黑龙江公务员报名人数创新高,最高比例1∶658。公务员考取难度日益加大,犹如千军万马在过独木桥。
2.研究生报考人数递增,毕业后也将面临就业难。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道,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为140万人,较2009年增加13%,远高于2001年的46万人。随之而来的是毕业人数的增加,我国硕士研究生2009年毕业人数已增加到40.95万人,就业形势急转直下。研究生教育的扩招直接带来了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加大了本科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提高了专科生就业的难度。就业难的问题已经从本科生递延到研究生身上,获得研究生学位不等于获取了理想的就业出路。
3.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和“名牌产品”。有些用人单位在用人问题上缺乏科学性,脱离实际,认为高学历一定是高素质、高能力,不顾及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盲目提高对从业者的学历要求,排斥专科毕业生,使诸多素质优秀、实践技能较高的专科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也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还有的单位崇信“名牌学校”出“名牌产品”,有的单位甚至对应聘者的相貌、身高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这种人才使用上的“高消费”,人为地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4.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的问题仍然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难题。很多学生对就业的专业、地域、待遇、环境等期望值居高不下。首先,渴望专业对口,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只选择会计、出纳等工作,愿意从收银员做起的人数比例不超过10%;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只做文员、行政管理,并要求工资高,这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其次,毕业生普遍追求到工作稳定、薪酬较高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外企等,觉得去这样的单位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在亲戚朋友面前也有面子,除此之外,别的几乎不予考虑,宁可待业也不就业。还有大多数人希望到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环境较好的大城市就业,这就造成了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毕业生扎堆的现象,而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则鲜有毕业生问津,人力资源极度匮乏。大学生普遍缺乏从基层做起的脚踏实地精神,缺乏进取和创业精神,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等陈旧择业观念,他们宁愿舍弃所学专业,成为现有就业市场廉价的竞争者和替代者,也不愿意开拓创新,突破自我,走上一条创业之路。
5.就业市场的中小企业数量不足。随着河南省就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调整,各类中小型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但是由于这些中小企业数量不足,发展缓慢,能够提供的岗位相对较少,而且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甚至处在偏僻的乡镇,工作环境艰苦,收入较低,导致毕业生不愿意到这些企业就业,而是更多考虑经济发达地区,这使得就业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可以理解为遵循特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高等学校根据国家在人才教育和培养方面的主要目标和质量标准,立足于自身所拥有的各项教育资源和特点,为大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教育教学状态和运行机制。面对发展的新形势,现阶段河南省高校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就业现状日益严峻,具体表现在:高校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很难贯彻“以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一些高校重招生、轻就业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改变,一味开设当前热门专业,盲目追求综合化,最终形成的人才无论在专业结构还是素质能力方面,尤其是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近年来,河南省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各种类型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没有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很多高校在规模定位上存在越大越好的倾向,没有将着力点放在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上,没有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条件考虑在内,没有方向性地朝着“综合性、高层次、大规模”大学发展。不少高校在层次定位上层层攀高,中专要升大专、大专要升本科,刚升为本科就要招研究生,类型定位上表现为过度倾向普通高等教育,而不愿意开展高职教育;过于重学术型教学,而较少应用型教学;侧重于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较少专业操作性人才的培育。其实河南省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属于教学类型的院校,需要为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素质良好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过去“重学轻术”的思想没有得到及时转变,造成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同质化问题,学生不具有明显的特色,难以拥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以培养出来的人才所体现的质量水平作为依据,对比分析可知,这些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和全国一流的大学毕业生相比,在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方面较为逊色;但如果和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比较,则在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上又有所不如。分析这种情况可知,地方性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定位模糊是造成该类状况的首要因素。
一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有较大的盲目性,为了成为综合性大学,为了通过扩大办学规模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极力追求专业设置数量的增加,搞“大而全”。在学校里一些“有行无市”、从长远看没有发展前途的老专业既不放弃招生,也不进行改造,学校仍固守所设的专业,致使传统的一些偏向于学术研究的学科相对过多,而经济建设急需的一些前沿应用性学科以及高新技术领域学科却相对处于非常薄弱的状况。同时,专业设置方面还存在过于细致的问题,专业知识陈旧,专业口径狭窄,也使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狭窄,职业适应范围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还有一些院校单纯从争夺生源出发,没有实施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跟风设立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热门的专业,造成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重复开设,使得专业趋同现象非常突出,也使一些选择了这些热门专业的学生从进入学校学习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未来毕业后会在就业方面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由于学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出现了偏差,决定了在招生时一般都只是将自己的经济利益作为首要因素,较少考虑社会实际需求和自身师资条件,造成教育质量难以保证,也为学校的生存埋下了隐患。
当前的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普遍表现出了“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过多开展理论教学而对操作环节重视不够,实践性的课程设置和实习安排在时间和教学效果上得不到保证,导致学生初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较长,难以在短时间里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导致用人单位对招聘该类院校毕业生缺乏信心。另外,由于校外实践活动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导致一些实习环节也是浮于形式。教师工作量计算的合理性还不够,影响了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实践能力差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软肋。
由于文化背景和高等教育体制不同,中外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如何借鉴国外办学特色,创新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深化的重要课题。
在美国,高等院校的学制一般分为二年和四年两种类型,采取二年制的院校多为技术专科学校和社区学院,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我国的职业技术学院较为相像;采取四年制的院校主要为文理学院以及一些综合性大学,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美国大学来说,虽然在定位和层次上会有所差异,但是不同的大学在社会地位方面却有着相同的位置。每一个层面或领域的大学中,都有一批非常优秀的院校。学校一般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教学定位,在不同学校之间形成了一种分工明确、公平竞争、有序运转的高等教育体系[1]。法国的高等理工教育分为两个层次:其中的一个层次主要提供高级技术员,是由大学技术学院以及高级技术员班这类形式的教育组织所构成,采取了一种两年制的短期大学教育;另外一个层次的教育是旨在培养文凭工程师以及工程博士这类高级人才的“大学校”,这类院校属于“大学中的大学”。采取一种叫做“竞试”的难度很大的入学考试制度,这类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也面临着较大的淘汰率。
国外采取的学分制,集中反映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办学理念,其核心就在于为学生提供非常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是从国外学习来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同国外高校表现出了明显差异,现阶段大部分普通高校所实行的学分制都不是真正和国外具有同等意义的学分制。跟我国一衣带水的韩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韩国政府使用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具备足够自由和充分选择的权利。学生入校以后可以按照在高考时填报的志愿进入相应的专业,也可以在完成第一学年学业的基础上,再作出选择,决定自己的主修领域。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跨专业、跨学科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选课时,只需用自己的学号登录校园网,查询到中意的课程,点击选择就可以完成选课操作。此外,如果学生能够在完成自己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又选修另一个专业的7门课程,并且都取得合格的学分,那么该学生在毕业时,毕业证书上就能够得到校方加注的第二专业证明。更为灵活创新的方式是,学生不仅可以在本校选择不同的专业,还能够在大二、大三期间选择到其他的一些学校学习。新选择的学校会对学生原来所获取的学分予以承认,并且在该学生的总学分达到毕业要求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学位。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如延世大学、西江大学以及梨花女子大学等高校之间就采取互相承认学分的制度,上述大学的学生都能够自由地前往到其中某一所大学去上课。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大学的优势领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2]。
国外高校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设立和使用科学园是其中一种广泛运用且有良好成效的模式,其显著特点是以大学作为依托和基础。以全球知名的法国法兰西科学城来说,汇集的高校占据了全国高校的60%;而意大利的奥尔蒂尤斯技术城,也包括了4所高等院校;在美国,128号公路带所汇集的高校覆盖了诸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西北大学等几所著名院校。另外,还出现了很多的单独以某一所大学作为主要依托而建立的科技园区,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依托于剑桥大学而构建的剑桥科学园、依托国立新加坡大学所构建的新加坡肯特岗科学园以及依托麻省理工学院所构建的技术公园等[3]。采取高校和科学园合作的方式,首先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群提供重要的成长力量,还可以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锻炼的良好环境。
英国高等教育已经历经了800多年的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导向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突出对学生自学和自我提高能力的培养,尤其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双方能够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动。英国高校一般都没有固定教材,由教师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资料书籍,了解各学者在同一问题上提出的多样化观点;教师在上课时不会过于详细地探讨课程中的固有知识,而是注意体现在该学科该领域的前沿成果和言论,按专题强调重点内容;教师在上课中,更多地采取提纲挈领的方式,对各个知识点指出其中最需注意和掌握的内容,其他的主要靠学生自己寻找资料,主动阅读,进行研究和实践。所以,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都要求很高。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和记录各项学习内容,而且在课后能够开展广泛阅读和深入探讨;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做到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未知领域,而且还要有能力和教师之间进行意见交流并学以致用。
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来说,不仅需要承担科学研究的学术型人才,而且还需要大量从事工程实践的应用型人才。提供学术型人才和提供应用型人才的研究性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之间,应只有教学定位和领域的区别,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高校都应各安其位,纠正和避免在办学定位上的混乱。
目前研究型大学大部分都属于“985”或者“211”,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国家在教学资金方面的投入大,师资力量也很雄厚,科研和教学设施都比较完善和先进;而普通院校能够得到的国家投入就要少得多,师资较为薄弱,教学和科研条件也相对不足。但是现在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数量成为了衡量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本应以教学为主要任务的本科院校,开始将大量资金和精力都投入到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申建中,以便促使学校可以达到更高办学层次。上述观念造成了原本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高等院校,不恰当地将工作中心放到了过高的定位层次上,致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没有特色,不具备竞争优势。地方性本科院校更应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办学层次、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作为办学方向,突出办学特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消除人才培养的同向化,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政府也应充分运用宏观调控职能,对高校实现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促使不同基础、不同条件、不同类型的高校形成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和特色,引导高校有序竞争、和谐发展,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河南省高等教育体系。
高校应加强市场调研,避免产生供需脱节现象。在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时应考虑市场的需要,注重前瞻性,积极开发新兴专业和交叉学科,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职业再生能力。具体来说,一是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落实“压、扩、上、改”四个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说,要尽量减少社会需求量不大的专业,增加社会需求量大的学科,设立一些社会急需的、前沿的新兴学科,同时对传统科目进行升级和改造。在上述过程中,高校应形成大学科和跨专业的新型观念,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原则,合理安排专业设置,降低过去因为专业划分和设置过于细窄带来的不良后果。二是在课程的设立和调整中,应体现“就业”特色,增设应用性、技能性、实践性强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4]。此外,高校不仅要针对全社会的人才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也要结合学校所在地需要构建一批有地方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高校还应注重建设特色学科和专业,形成学校人才培养的“亮点”和优势。高校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为学生提供专业进步和能力提升的平台,使学生们进入到更加广阔的就业天地。
实践教学是推动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形式,高校应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提高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和力度。加大校内实训中心的建设,尽量提高使用率,遵循内外合作、校企互动、定向培养以及全面对接的方式推进实习基地建设[5]。
河南省政府应建立和完善高校与区域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径,建立校企双向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使地方高校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具体措施:一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要深入了解企业对于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和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和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二是高校和企业应提高合作水平,减少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阻碍因素。在企业内部建立科研机构、实践基地和联合培养基地,让学生们直观深入地了解企业发展状况,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同样也可以在高校建设一批应用研究基地,增强高校的科研开发意识和能力,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三是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企业作为需求方,定位好人才培养的具体标准,并尽可能地成为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这样既可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也可使学生提早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以便尽快适应工作。
针对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准备不足、定位不准的情况,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大就业指导的力度,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就业形势,形成合理的就业观念,增强求职技巧,使得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
首先,高校应提供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应是仅限于大四学年的短期行为,而应贯穿于大学生涯的全过程。无论大一还是大四,与就业都是等距离的,这样就不会出现大四以前打发时光,大四才去谋求工作的情况。结合每一个年级学生的具体特点,学校应形成分层有序的计划指导体系。针对一年级的学生,主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重点,帮助他们构建符合专业和个人特长的发展目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着重放在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针对三年级的学生,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职业生涯规划给予修正和充实,更好地保证就业方向的正确性和目标的可行性。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应将对就业形势的介绍、相关政策的宣传以及求职技巧和就业信息一一及时传达,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就业服务。
其次,考虑到正确的择业心态是成功求职和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高校应引导学生树立与市场经济体制、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择业观,找准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定位,降低工作期望标准,理性就业与择业。
再次,要向学生介绍国家就业政策的相关信息,并跟政策要求保持一致,使去西部、到基层的就业观念得到认同,使学生们愿意去一线锻炼自己,减少消极被动的等待态度和依赖心理,勇于创新,大胆创业。中原经济区战略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在如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有效回应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河南省高校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根据地区、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策略。地方院校应结合自身学校发展的科学定位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建构有利于高校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基础扎实、品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合格人才。这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才强省”和“科教兴省”的强大动力。
[1]王爱军.美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1(4):41.
[2]吴慧.韩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启示[J].教学研究,2008(11):490.
[3]刘智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6):82.
[4]易玉梅,彭志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7):31.
[5]郭志平.基于就业视角的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