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华 曹骑豹
近年来,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扩大资源总量、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民办职业教育学校也大胆进行了多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均衡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上问题较多,结构性失调的矛盾十分凸显,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团队建设等一系列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上,都存在着较严重的“缺位”、“失衡”和“滞后”状况,造成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内涵建设,建立品牌效应,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当前民办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走规模与内涵相结合的道路。规模发展注重学生数量、校园面积地扩张,内涵建设则强调数量、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地统一。对高校来说,其规模发展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尺度,当达到这个尺度,这所高校在量的发展方面就应该稳定下来。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初期多走的是规模扩张的发展道路,现在正处于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发展的转型期。虽然数量众多,但从教育质量上来说,真正优质的民办高职院校少之又少,普遍存在内涵建设底蕴不足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办学思想、理念不够清晰;学校软件资源严重不足,缺少学科带头人,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短缺;党组织、监事会、教代会、工会等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法人治理机构亟待完善;融资体制不清晰,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机制;缺乏自己的办学特色,社会对学校的整体评价不高;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的水平跟不上社会需求,有待进一步深化、优化;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与同行业的公办高职院校相比,处于劣势。由于长期以来,民办高职院校多注重教学与招生,导致其科研水平、科研服务社会能力不足,缺乏知识创新,特色校园文化积淀不够等。同时,来自普通高等学校以及公办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教育政策不公,也使得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存在资金紧缺和吸纳社会资金不足的状况,存在没有合理利用资金、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问题。这些都导致民办高职院校出现“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政策扶持不力、落实不到位”,“硬件不硬、软件不软”的被动尴尬局面。
办学定位是学校制定总体发展思路的前提,是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学校的总体理解和认识,直接决定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作为学校的决策者、办学者、管理者,对此必须有一个正确地认识。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办学定位。目前我国对于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已有较为明晰地界定,但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认识还有所模糊。高职教育呈现两种有违高职教育宗旨的倾向:一是高职教育本科化,在学校规模和办学层次上符合高等教育的要求,但职业教育的特色不清;二是高职教育中职化,突出了技能型人才地培养,但人才培养层次不高。脱胎于中等职业学校的高职院校,受长期惯有的办学观念及其它诸多因素地影响,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管理方面都与“高等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何明晰自身的办学定位,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是摆在高职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民办高职教育也不例外。
目前民办高职办学者主要是退休的教师、从公办学校跳槽或兼职的教学和管理人员,他们都有比较强的功利目的,容易滋生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难以持续发展。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由于保障机制、教职工薪酬及养老等问题,造成专职教师队伍不稳,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公办学校教师工资连续上调,既增加了民办学校成本,又弱化了民办学校的竞争力。同时,外聘的一些知名度和学识较高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均属兼职、社会活动多,或者年龄偏大、身体欠佳。民办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中青年居多,教学和实践经验不足,缺乏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经验,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十分匮乏。教师年轻化使得“老、中、青”相结合的传帮带断裂,进而导致教学与实践脱离,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实际要求,不能真正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水平地提升。
华中师范大学秦在东教授指出“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体制等众多因素里,质量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大学效益的原发资源,是大学规模的底线保证”。因此,民办高职必须做好其软肋即“教学设施、教学秩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师队伍等的质量提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由于公办普通本科教育的扩招、生育高峰下降所带来的生源萎缩等原因,导致民办教育发展到现在,面临严峻地挑战,必须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统筹协调发展之路,以破解生存困境。对此,在国家政策层面,政府应放宽和逐步取消对优质民办高职院校招生指标的控制,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积极稳妥地把握好政策与法制的尺度,健全与完善各种防范与化解民办教育风险的预警与应急机制,贯彻并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扩大教育资源,并积极实现教育公平,以保证优质民办高职教育规模的稳定发展。同时注意调整教育结构,坚持整合、改造、提升、转型、新增并举的专业建设方针,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步伐。对符合标准的民办高职院校,可适当鼓励其开展民办本科职业教育,以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层次的上移,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改善本科教育与社会用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
此外,要解决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前途问题,即为高职毕业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提供渠道,也为民办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从区域结构上,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民办高职教育的扶持,引导其及时根据当地区域产业特色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对于社会需求人才不多的专业,及时更换调整;对于市场暂时需求虽小、预期受益低,但是对于社会文化发展有益的冷门学科、长线专业,政府应更多地承担起责任,给予积极支持;对于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急需专业,政府可以采取非常规的手段予以支持,努力打造成品牌,做大做强,以发挥其品牌优势的引领作用。无论是规模发展,质量提升、结构调整,说到底,是为了效益问题。只有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满足教师的需求,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6]。只有把握好“规模是基础、质量是核心、结构调整是主线、效益是目的这一指导思想”,真正做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协调和统一,才能实现民办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模式的发展道路,是现阶段与今后长期办学应“调结构、转模式、改机制、促发展”的唯一选择和求生存之路。民办高职教育更要以特色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走出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全国各地各级各类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吸收国外先进职教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柔性化”、“课程综合化”、“课程项目化”、“教室车间化”、“教室工厂化”、“理论-实践一体化”、“重基础、活模块”、“订单式”等教学模式,其共同特点是通过产学合作、校企合作优化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和实践设施条件,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岗位变化的需要。同时,随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逐步完善,职业院校普遍实行“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必须取得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要正确定位高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除学术研究型、专业基础学科类的教学外,其办学目标要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其专业与课程设置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技能为本位,以实践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就业率为杠杆,不断创新适应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要转变“专业离开市场转,教学离开就业转”的陈旧教学模式。
同时,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都应努力实现以 “三个导向”(就业导向、市场导向、社会需求导向)为核心的根本转变,办出“品牌”专业。应将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与时俱进,把握与处理好“两个度”,即:“市场关联度”与“社会认知度”,要打破专业与课程设置“一贯制”和“静态制”的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教学方式,进行“动态制”、“特色制”的实践改革。在课程设置上要倡导“三用三精”的原则,即“基础课以够用为原则,提倡精选;专业课以实用为原则,提倡精干;实习、实训课以实践应用为原则,提倡精创。这样才能把“花哨”、“花卷”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转变为“馒头”式、“捆绑”式的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对人文管理类专业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着眼市场需要,积极探索培养文理兼备型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做活。民办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职教集团或者吸引工厂企业投资,在特色专业后面建起相应的车间、工厂、甚至公司,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工学交替、产学融合”。适时依据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调整专业设置,不断补充、更新教学内容,可以借鉴德国应用性科技大学的模式,即完成高中阶段教学后实行五年制高等工程教育,坚持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培养生产现场工程师。
一是引进并整合高校离退休的有余热余力、敬业乐教的老教授、老专家、知名教师、知名学者、社会各界学术研究团体、优秀的企业单位里高端技术人才、能工巧匠以及外籍专家学者,特聘为学校的学术学科及专业带头人、院系级领导(主任),充分发挥“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优势优质教学资源和高层人才团队的作用。特别是在做好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其编写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最紧缺、最适用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实践课程教材,逐步突破和实现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要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培养出年轻的教师队伍,这是民办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质量提高的根本。
二是构架“老、中、青”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和专业化学科教学群体。突出“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百舸争流、百花齐发”的教学科研氛围。实现“多层次互补”,即:弥补部分老教师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的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现代化教学技术上的技能型应用不足;弥补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经验不足、知识储量不足、科研成果不足、实践技能不足、“双师型”素质不足、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不足;弥补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不足,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成”的应用型、实用性、效用型的高级专业人才。
三是重点培养35岁以下中青年“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要求中青年教师除了掌握好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胜任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外,还要能够掌握2门以上的实践应用技能,从事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教学的能力。制定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的学历培养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奖励制度,弥补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不足的学历教育;结合本专业特点,激励中青年教师通过各种培训学习取得国家认可的各种相关资质证和专业证书,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成为既能掌握和讲授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学历型、理论型),又能够熟练讲授和应用实践技能知识(技能型、社会型)的两用人才。此外,能够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专业的各种职业技能都应鼓励和培养中青年教师掌握与应用,这样的“文武双全”、“双师”、“双能”型教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能力,就能够逐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与“所学非用”,供需矛盾的结构性失调的就业困境。与此同时,关键还在于解决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深度不够的难题。由此可见,人才培养的创新思维与改革模式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的前提条件。
[1]国家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 号)[R].2008.
[2]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规范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若干意见(云教发[2009]44 号)文[R].2009.
[3]冯俭.特色再造是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建设的战略主体[J].中国民办教育,2006(06).
[4]国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R].201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