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管理类学生专业能力考评体系研究与实践

2013-08-15 00:51□王
职教论坛 2013年11期
关键词:考核院校职业

□王 瑶 王 炼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于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新要求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高等职业院校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真正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满足社会需求,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最初提倡“学历证书”培养模式,到基于“工作过程”的培养模式再到现在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模式,都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这个中心而展开。高职教育决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播上,能力培养更应该成为其不可或缺的职能。这里所指的能力,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实践操作能力,而是一种较为全面的综合职业能力,即高职毕业生胜任工作所需的各种素养和素质,包括精湛的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等。对于高职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综合素质能力更是不可缺少的。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不可能在单调乏味、静止不变的学习环境中培育出来的,它只有在最为逼真复杂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乃至工作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来。

(二)基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进程中呈现出一些可喜的转变:首先,由较为封闭保守的办学理念逐步走向开放务实。其次,评估指标体系由本科压缩型向高职特色型转变。第三,师资引进与培养由学科型教师向“双师”素质和结构转变。第四,注重实践和就业能力提升的教学内容逐步填充空洞的理论框架。第五,课程系统由稳定条理化逐步向项目模块化、任务引领、工作过程系统化转变。第六,培养方式由“课堂教学+校内实训”向“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并举的方式转变。第七,办学模式由纯校办向校企共建转变。

近些年来,不少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采取了诸如开放性教学方法、综合性教学手段、实用性教学技术等,多管齐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考核学生掌握知识、造就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能力考评方面始终没有进行大的改革与突破,更未形成新的模式,使得整个改革不配套,甚至考核模式与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相背离。为配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亟待建立一个针对高职学生的能力考评体系。

二、现有考评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内容重知识轻能力,命题形式过于标准化

标准化是教师普遍遵循的命题原则,适用范围仅限于对固有知识的检验,较之于案例分析,客观知识更便于考核与评定,这也就造成现在的考核内容多以客观知识为主。客观知识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技能拓展的主要工具,但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知识更新速度一日千里,而客观知识的载体—教材,本身在编写、出版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很难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知识的记忆理解是人类学习的必经途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记忆知识就可以导致能力的提升,过于死记硬背往往会导致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降低,使学生的想象力匮乏。因此,现阶段重知识轻能力考核模式不能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要求。

(二)考核评价标准随意性大,实践考核操作难度大

在考试方式上,许多高职院校仍然倾向选择闭卷考试,而开卷考试、半闭卷考试、口试、演示考试等考核方式仍较少采用,即使偶然采用,在评分标准以及依据上也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由于大多数教师仍然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职业经验,没有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经历,因而,在指导学生学习、实习、训练时,大多不能按照企业岗位或职业要求进行实践性强的实战或仿真指导,更不能给学生发展提出有针对性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也很难对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客观准确地评价,使得实践考核形同虚设。

(三)考核功能重分数轻素养,对职业能力的考核力度不足

高职院校多把学生的考分作为评价其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标准,考分与奖学金、推优评先等工作密切相联,这就不免使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短视倾向,学习上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忽视了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种考核方式显然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仅是对其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一种体现,甚至仅可能只反映出其应试能力的水平,反而会导致学生未出校门就沾染上了功利化的倾向。显然,这种静态的考核方式并不能有效地反映高职学生真实的管理实务操作能力,也无法准确地衡量学生的技能水平,更谈不上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社会急需的创新能力。

(四)考评主体本末倒置,企业评价不能很好地引入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标准之一在于学生是否具备职业所需的技能素养,是否可以有效地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是学生的雇主,它对学生的培养工作最具有发言权,理所应当居于学生课程考评的主体地位。然而在现实考核工作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评定大多由学校单独认定,企业很少甚至根本没机会参与具体考核工作。考评工作的主次地位倒置,使得学校缺乏与用人单位正常的衔接与沟通,没有用人单位的直接参与,就很难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或导致评价主观片面。总之,考评主次倒置的这种现象,不仅无法有效满足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对合格优秀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建立高职财经管理类学生专业能力考评体系的思考

构建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考评体系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原则上讲,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具体环节上讲,需要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材、教学内容、教师教法及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标准等诸多方面进行“多位一体”的调整、配套和改革。本文拟就教学内容、考评主体、命题方式、考评形式和考评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体现创新意识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教师仅仅把学生“教会”是不够的。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与工科类专业教师相比,除了应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外,对经济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环境的了解和掌握同样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具备政治、经济方面的洞察力与敏锐性,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教师要树立和培养创新意识,并将这种意识传递给学生。教师不仅要教授书本知识,还要传达时事信息,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要紧跟政策与形势,帮助学生预测发展趋势,掌握发展规律,以引导学生灵活学习,全面掌握知识。学生不仅要学习“固化”的书本知识,还要养成持续学习习惯,经常关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动态,关心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变化,并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关指标、业务、数据的分析和判断,提出解决思路,变“死的”知识为“活的”能力。

(二)考评主体要多元化,体现“三个改革”

在新型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应通过建立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小组评价、实践专家和社会评价的综合评价系统,达到评价多方互动,从而在整体上起到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特别是针对实践实训课程,学生的成绩考核必须考虑职业教育与职业活动之间的关系,课程教学效果需要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去衡量。学校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进行多角度考核,充分考虑企业的用人标准来设置考核形式,以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要的高度链接。校内实践性课程也应尽可能邀请来自职业岗位一线的具有丰富职业经验的实践专家授课,并由他们进行成绩评定;校外中期实习、顶岗实习课程成绩应完全由企业指导人员进行考核评价。考核主体多元化要尽快实现“三个改革”,即实行从单个学生的考核改革为对协作小组、团队等整体考核;实行从单一由教师考核改革为由学校、用人单位、生产或顶岗实习单位共同考核;实行考核地点从校内改革为校内校外相结合,校企共同进行考核。

(三)命题方式要不断创新,体现导向价值

目前,闭卷考试还是高职院校不可缺少的考核方式,但在命题时不能完全依附教材和习题,考试题目要体现时效性,考试内容要体现导向性。要高度重视考试内容,加大实务操作方面考核的比重,尽量减少纯理论方面考核的内容。实务操作考核内容一定要紧密结合当前企业的业务,以准确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动态。比如在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金融等专业的课程考试中除去一些必要的记忆性题目外,还应包括一定比例的发挥性题目,甚至这些题目是可以没有标准答案的,只要学生能够根据其所学的知识自圆其说就予以支持。这样,教师摒弃照本宣科,学生摒弃死记硬背,注重日常知识的积累,注重实际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避免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的“时间差”。

(四)考评形式要多元化,体现灵活原则

高职院校过于注重书面的传统考核方式,多以标准化试题检测为主,缺少发散性、开放性方面的主观性试题,较少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别考查,特别是缺少针对学生操作能力方面的考核标准,因此,此种考评方式很难有效地带动学生参与考评的积极性,也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实际效果。考评形式应呈现多维、多元化,根据具体课程的特质而灵活确定。在理论课程的考评上,应采取闭、开卷相结合,笔、口试相结合等方式;而在实践性课程的考评上,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验操作、模拟答辩等形式的考评方式应多加运用。

(五)考评内容要适应专业要求,体现能力本位

目前,高职院校校内考核方式依然沿用传统的知识型考试方法,理论与实践考核脱节。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考试题型不合理,客观性试题比例大,综合性思考题、分析论述题少,这种方式忽略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不利于学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也使职业教育特色含糊不清。现代职业教育观认为“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考评不应只针对单一的课程,更应侧重学生专业综合能力考评。比如,可采取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将课程划分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都由紧密相关的若干门课程组成,教师在每门课程结束后给出相应的分数,所有课程都结束后就会得出这个模块所要求的能力分数,最后综合各方面表现,加权计算成绩。教师甚至可以以课程报告及过程材料为主、参考课堂贡献及表现等综合计算课程成绩,替代传统的期末考试。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打开书本了然,关上书本茫然”的现象。

[1]宋威.多元互动性高职教育考核模式的构建[J].延边党校学报,2009(04).

[2]郭扬.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七大转变[J].中国高职研究,2009(07).

[3]梁师俊等.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考核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29).

[4]贾婷婷.高职经贸专业学生专业能力考评体系的构想[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猜你喜欢
考核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内部考核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