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驱力

2013-08-15 00:44季正松
镇江高专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学习动机主体

季正松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江苏镇江 2120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05方案”实施以来,各地高校就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试方法和实践环节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改革,取得明显的进步。但是,就教学效果而言,与中央的要求和社会的希望还相去甚远。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中央非常重视,教师积极改革,学生被动应付,效果不甚理想。大量时间、精力、财力的付出与最终取得实际效果不成比例,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忽视了制约教学效果的源头——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其重要原因,一切改革都未涉及原动力,属于“剃头挑子一头热”,事倍功半再所难免。

1 缺乏动机是根本原因

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动力机制。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形成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前提条件,没有学习动机就没有学习行为,更没有有效的学习活动。依据辩证法观点,动机是学习的内因,即内在动力因素。内因是主体变化的根据,其他则是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动机不强,学习动力不足。心理学所指的学习动力因素通常有三种,即推力、拉力和压力[1]。

1.1 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推力

推力是发自个体内心的学习愿望和需求,它可以通过学生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对学习的求知欲、对未来的理想等产生。笔者曾在多所高校进行了名为“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有约10%的学生认为“很有意义”,有75%学生认为“是为了考试的需要”,有65%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35%的学生认为“没有意义”。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学习动力不足。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应有的拉力

就业、学位、社会地位等都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构成拉力。理论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素质好是成才的重要标志,然而现实中它不仅不是人才的衡量标准,反而成了夸夸其谈、好高骛远的象征。虽然思想政治理论对一小部分考研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拉力,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没有直接的拉力作用。一方面,大学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学生都不得不以就业为导向,而就业的主要条件似乎仅仅看专业学习的好差,因此,专业课成为唯一的重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客观上被“边缘化”了;另一方面,社会用人单位用人理念也是以专业知识和能力为标准,思想政治素质标准较低或不明确。这种“缺失性需求”的不足大大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动机。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必要的压力

压力指客观现实对学习者的要求,迫使其从事学习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显然压力不足,或几乎没有压力。实践表明,用人单位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家庭不仅没有要求,甚至认为这些课程影响了专业学习;多数学校迫于各种压力开设该课程,但一有机会总是想方设法压缩课时。

如果说有压力,考试是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唯一压力。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得到该课程的学分,假如没有考试,这样的压力也不存在,而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多数学校对专业课的要求很严,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要求较低,甚至认为应当保证绝大多数人考试合格,教师提供考试范围、复习提纲,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原理和意义,对学生而言,考试的压力基本化为无形,况且,即使有压力,压力产生的学习动机也是有限的。

心理学认为压力往往难以独立、持久地起作用,压力只有转化为推力或拉力才能发挥其动力作用。由于不恰当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压力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推力和拉力,因此,也就不可能转化成真正的学习动机。

许多学生为了应付课堂学习,往往是点个名即走,或人在课堂心则另有所属,课上用手机上网的、看其他书籍的、做作业的,甚至干脆睡觉的。教师明知无人听课,还是硬着头皮讲课。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常常靠临时抱佛脚,靠死记硬背原理、知识点通过考试,考后则抛到九霄云外,显然没有真正的效果。所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压力根本无法转化成拉力和推力,从而失去了最后的动力。

2 尊重、激发学生的理论需求是关键

2.1 主体自身的需求是自觉接受教育的基础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单纯当成党和国家社会的需要,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一开始就贴上了“强制灌输”的标签,从一开始就与教育主体对立起来,主体缺乏必要的学习动机,违背了学习规律,形成了逆反心理。

大学生自身理论需求应当成为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主体学习行为的前提[2]。有需求才会有动机,有动机才能有行为。因此,分析学生的理论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满足大学生对理论的需求才有存在的必要,同时,也只有能够满足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激发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差的深层根源在于不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也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需求,一味强行灌输国家社会的意志,换句话说学生没有产生学习的动机,自然也就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也就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大学生具有内在的理论需求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有没有需求?回答是肯定的。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指出,人的需求分为五种,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除此之外人类还存在两种需要:即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任何一种需求、需要都表现为一定的欲望,所有欲望都必然存在理论需求,欲望层次越高,对某种理论的需求越强烈。

人的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形成了人对科学知识、伦理法则、法律规定、政治观念、社会价值观和理论武器的向往与需求,如成年人的生理需求产生了学习谋生技能、知识的需求,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产生对道德、价值观、政治法律思想等思想政治理论的需求。实践证明,个人成长、成才、价值实现过程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和一般科学方法指导。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水准、正确的方法论是个人成才的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许多内容,如哲学、历史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内容也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就人的求知本能来看,学生也有学习掌握理论的需求。可见,对于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论存在内在的需求。

2.3 影响大学生理论需求的原因

学生有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需求,但学生是否接受、接受的程度则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是否适合学生需求,是否能激发起学生的需求。而现实中学生反感、抗拒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因恰恰不是学生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具有隐蔽性。

其一,由于缺乏实践,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学生对将走上社会必须的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轻视思想政治教育;

其二,缺乏理性,常常感情用事,明知需要,也不愿意学习;

其三,社会对成功典型的宣传角度掩盖了成才需要理论的真相,似乎思想政治教育与成才没有联系。

不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本身不能切合、激发学生的需求,反而扼杀了需求。

其一,教学内容抽象化。很多内容大而空,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过多强调了过程、意义和歌功颂德,政治味太浓;

其二,课本编写系统化、全面化、复杂化。包罗万象却不能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只能令人生厌;

其三,教学方式灌输化、刻板化。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板着面孔讲课,以讲为主,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不考虑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接受的效果如何;

其四,联系实际的浅显化、庸俗化。由于教师自身长期置身校园,忙于完成教学任务,几乎没有深入社会实践的机会,教学中的许多案例来源于各种媒体,有的甚至于道听途说,联系实际牵强,效果不佳。

2.4 如何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方式、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认识主体,了解主体,掌握主体的特性,才能尊重、激发主体的需求[3]。

2.4.1 把两种需求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党和国家社会需要、学生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选择既符合党和国家社会要求又与学生内在需要密切联系的内容是尊重学习规律、提高教育效果的前提。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更不是你想灌输什么他就接受什么。主体对被接受客体有一个认知、判断、选择、接受、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关键,教育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忽略主体能动性的教育,必然收不到好的效果。

2.4.2 加强针对性、差异性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主体的内在价值观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差异性。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其内在价值观业已客观存在而且具有差异。主体普遍存在的、客观的、各不相同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如何针对目前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而改变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是教育的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势而为,不能强制灌输,否则会产生逆反心理,扭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主体内在价值的差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刀切,必须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把普遍要求和个体特殊实际结合起来。

2.4.3 善于启发理性、激发思想政治理论需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需求具有隐蔽性和弱化现象。由于家庭、社会和应试教育体制等问题,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造成了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心理成熟滞后,理论需求不自觉。理论需求的弱化也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方面。心理学认为,需求转化为动机需要一定的条件。即使有了需求,也不是所有需要都能转化为动机,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有一定的强度,即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如果需要不强烈,则不足以促使人去行动以满足这个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启发理性、激发理论需求,让学生隐蔽的理论需求成为明确的强烈的需求。

2.4.4 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条件

主体的需求及其强度固然重要,但是客观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需要转化为动机还要有适当的条件,即诱因的刺激,它既包括物质的刺激也包括社会性的刺激。有了客观的诱因才能促使人去追求它、得到它,以满足某种需要,相反,就无法转化为动机。人的行为动力是由主观需要和客观事物共同制约决定的。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直接的诱因,除了考试外几乎没有其他直接诱因。社会对学生政治思想上的要求过于抽象,用人单位和家庭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要求,思想政治学习的好差没有有效的考核与奖惩机制,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有效的动机。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条件具有迫切性,同时具有复杂性,这不仅是国家和学校的工作,而且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3 增强内驱力的方法与途径

3.1 激发动机、增强内驱力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形成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构成即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因此,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改革的直接途径是提升学习需要,增强学习期待。

所谓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是主体自身的需要,其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个体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也是最可靠的动力。激发主体自身学习需要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如果没有学习需要,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内驱力。

所谓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即诱因,如内在目标与外在目标。内在目标是自己通过学习达到一种希望的状态,外在目标是让学习得到别人的认可或奖励。正如意大利心理学家梅赫所说,内在目标是指向任务本身(如理解某一内容)或指向自我的目标(如比别人做得更好、证明自己有能力),外在目标是指向他人(如取悦于他人)或外在奖励等目标。

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两者密切相关。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动力,如果没有这种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学习活动就不可能发生,所以说,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另外,学习需要是产生学习期待的前提之一,正是那些能够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与那些使个体感到可以达到的目标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学习期待。学习期待则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促使主体去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学习期待也是学习动机结构必不可少的成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这两个动机因素展开。

3.2 激发动机、增强内驱力的具体路径

3.2.1 大胆改革内容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实施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内容是否恰当不仅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会从源头影响到学习动机和内驱力。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首先应当选择既符合国家要求又满足学生需要的内容,努力寻找两者的有机结合,选择教学内容切忌只顾政治需要而不顾学生的需要。

其次要按照“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有目的精选教学内容,降低系统性、完整性要求,增加实用性、针对性内容,删除重复内容,包括五门课程之间的重复及与中学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使内容本身具有吸引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态度,增强持久的学习动力。

最后,要改变内容的表达方式,摒弃条条框框式的、严肃呆板的表达方式,表达形象化、语言生动活泼有趣,增强可读性,提升学习的兴趣。

3.2.2 积极尝试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目前,高校普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即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内化而成的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它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人文知识教育,如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旨在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具体包括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注重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些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者的教育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4]。人文教育的内容形象生动,贴近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与大学生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大学生乐于接受。因此,人文教育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

3.2.3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有方式、方法、手段改革的直接目的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激发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内容一定时,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和教学艺术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同样的内容,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其效果不同。实践证明,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研究性学习比教师平铺直叙式的讲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比一支粉笔一张嘴式的传统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设计恰当的问题,选择针对性的资料和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总之,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觉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4 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教学中离开了实践,既不能深刻理解理论的意义,同时,理论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环节。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最终得到检验,只有在大学生的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能否建立实践机制,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差的重要原因在于严重脱离实践,即脱离了社会实践,从理论到理论,使本来生动活泼的理论变得亳无生气,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脱离了大学生的实践,导致了知行脱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了空中楼阁,好看不中用,形同虚设。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机制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引入实践机制,改变传统理论课以课堂为主、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模式,应当增加实践内容,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其次,教师讲课中应当联系实际,加强针对性,避免空洞说教。最后,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性考核。考核方式的科学性是巩固兴趣、促进接受、增强效果的必要手段和有效的杠杆,改革考核方法,其一,卷面考试应改变死记硬背内容的考核,增加以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分析的考试内容;其二,增加形成性考核,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与成绩相联系,以形成性考核为主。

3.2.5 努力构建全方位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改变人的思想和观念,既要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又要做到无孔不入,是一个渐进的、全方位的过程,仅靠五门课程取得预期效果是不现实的。就学校而言,除课程教学外,学生社团活动、网络媒体、学校管理过程以及素质教育等都可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其次,社会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条件。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似乎仅仅是学校的事,社会和家庭可以置身事外,甚至漠不关心乃至于起负面作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用人单位、家长应积极参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大学生的成长和人才质量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积极配合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大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最终形成全社会关心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关心他们的成长、发展的良好氛围。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83.

[2]董文胜.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机制的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9):88-99.

[3]郑布英.主体意识的缺失:审视高校“两课”教学效果的另一视角并以法律基础课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118-120.

[4]钱韵.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两课”教学[J].煤炭高等教育,2001(9):79-81.

猜你喜欢
理论课学习动机主体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何谓“主体间性”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