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晓
(1.南京大学 信息管理系,江苏南京 210093;2.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江苏镇江 212003)
地方文献指记录某个地域自然、历史、社会现象的一切文献,包括历史地理、政策经济、语言文字、民族宗教、矿产资源、水文气象等涉及某一地域并表现于各种载体的所有信息。它真实记录了某一地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人文等方面的内容,记载了当地历史的发展、演变,民族繁衍生息、改造自然的手段和进程[1]。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加强地方文化建设,以地方文献及其文化价值为中心,多角度、全方位收集和挖掘具有重要特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宝藏等文献信息,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数字化加工及整合,从而构建具有独特性的馆藏资源,帮助人们了解当地的历史和现状,传承和发扬当地的特色文化,进一步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及旅游经济的发展。这一工作对以文化品牌树立城市形象,加快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成就了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所在地——镇江就是一座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据出土文物及史籍考证,古属禹贡九州之扬州,西周初期为宜侯封地,北宋时更名为镇江。它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有“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等美丽的传说,也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巨著的诞生地。镇江绮丽的自然风光曾吸引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放歌题咏,挥毫泼墨。李白、白居易、苏轼、陆游、文天祥等人瑰丽的诗文,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
目前,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根据本校专业特点、读者对象特征、本地区文献资源分布状况,建立了特色鲜明的文献资料室、地方文献数据库等,以适应网络时代信息服务模式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依托镇江优美的自然环境、悠久的人文历史、多元的宗教文化、独特的方物风情等,借助自身资源、设备、技术、地域文化资源共享优势,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原则,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挖掘与镇江文化相关的各类资源,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自建了“镇江文化专题数据库”,实现了对该专题各类信息资源的整体布局和优化管理,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镇江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宣传和创建镇江文化品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江苏省“十二五规划”“文化强省”工作的积极推进,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高校非常重视地方文化的挖掘和开发。目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已建有“镇江文化专题数据库”“沈括研究数据库”“旅游与酒店管理特色数据库”,镇江市图书馆建有“文心雕龙”“地方文化”“镇江名人数据库”,江苏大学图书馆建有“焦山碑刻”数字化网站。江苏大学和镇江市焦山碑刻博物馆共同申报了省级课题“‘焦山碑刻’数字化建设与镇江地域文化研究”。“焦山碑刻”数字化网站全面、深入、多方位展示了焦山碑刻的文化和美学内涵,并以“瘗鹤铭”“澄鉴堂石刻”“摩崖石刻”为主题,建立了网上“瘗鹤铭数字博物馆”“澄鉴堂博物馆”“摩崖石刻博物馆”。中央电视台曾专门对《瘗鹤铭》碑刻的打捞和研究进行报道,焦山碑刻文化引起了全国学者及游客的关注。
各级各类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开发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地方文献收藏价值的认定、各文化品牌数据库或网站的建设还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和完善的保障体系。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著录标准不统一,没有形成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
地方文献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和提升信息服务能力的资源支撑。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特征,围绕高校专业特长,特别是重点专业、重点学科等,建立具有开放性、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专题数据库,以提升核心服务能力,应对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多元化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2]。
地方文献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信息支撑作用。地方文献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互融合[3],不仅能使教学更加直观,而且能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立志为家乡建设服务。
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传承文化和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地方文化研究提供信息保障。高校图书馆既要对地方文献进行保护,又要对其进行整合和数字化加工,使之更加科学、规范、专业,并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共享,弘扬地方文化,促进城市文化形象的树立。这也有助于高校图书馆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的积淀,是阐述地方事物的百科全书,是呈现地方历史与发展现状的重要载体。地方文献已成为研究地方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源,对地方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被誉为“知识的宝库、知识的喷泉”的图书馆理应立足于高校自身需求和社会需求,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地方文化研究和建设。
构建主题清晰、布局合理、职责明确的保障体系,可以有效保护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并在集中统一的书目管理平台上对其进行有效整合,真正实现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真正体现为全民服务,让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
开展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5]。多年来,高校图书馆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正视。
很多地方政府对地方文献在“存史”方面的作用认识充分,关于开发地域文化、创建城市文化品牌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高校图书馆应给予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收集和保护工作足够的重视,它不但可以丰富本馆的馆藏,而且有利于地方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促进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6]。但多年来,很多人认为,收集、整理和保护文化遗产属于文化局、博物馆的工作范畴,与图书馆没有必然的联系。
很多地方政府及高校图书馆没有认真分析地方文献的本质特征,对收集范围、重点缺乏科学、统一规划,没有具体的工作条例和标准。在地方文献收集工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以零散和偶然的收集方式为主,根本无法满足读者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7]。
田野调查又称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包括准备、开始、调查、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补充调查等5个阶段。田野调查是地方文献收集的重要途径。有针对性地收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献资料,可以从中观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结构。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资料保存与服务机构,应该加大田野调查的工作力度。
地方文献资料收集工作需要一批专业人才,并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通晓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8]。而目前高校图书馆能达到这些要求的工作人员甚少,严重制约了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
当前,各高校图书馆应尽快完善地方文献资源服务体系,建立具有权威性的评估机构,确定统一的执行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确保地方文献在收集、加工、存储、利用、服务等过程中有章可循,提高其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本校科研情况和读者特征,明确地方文献收藏的重点和范围,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形成馆藏特色与优势[9],有效避免地方文献搜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已有百年办学历史,设有全面素质教育研究所、吕凤子研究所、沈括研究所和赛珍珠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研究成果颇丰。可以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建立专题数据库,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又如,三国文化、六朝文化、明清文化、宗教文化、文物古迹、历史名人等资源对学校文化、旅游、经济等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值得图书馆收藏的宝贵文献资料。
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文献收集比较困难,主要来自购买、征集、赠送、交换、复印、呈缴。高校图书馆必须多途径查找地方文献的线索,如利用网络,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及个人的联系,争取有关单位、地方史专家及群众支持等,确保数据源[10]。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培训、自学、外出参观等形式,培养有理想、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确保地方文献服务工作高水平持续发展。
地方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势在必行[11]。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对地方文献进行科学的挖掘和保护,还要让其得到传承和发展。
[1]李湘鸿.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探析:以永州地方文献开发为例[J].图书馆学刊,2009(6):18.
[2]徐雪琴,彭萍媛.对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地域文化建设服务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39(1):85.
[3]张建国,李金玲.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研究[J].现代情报,2007(7):183.
[4]侯秀林.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地方文献工作[J].晋图学刊,2011(125):48.
[5]吴黎敏.浅析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J].福建论坛,2007(10):109-110.
[6]余丽萍.新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方法论[J].黑龙江史志,2010,15(232):98.
[7]颜碧桃.关于加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25(4):63-64.
[8]刘淑芳.我院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3):77.
[9]贾鹏翎.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2):32.
[10]朱刚,徐凌瑛.职业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J].职教通讯,2003(5):26.
[11]江腾.浅析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以铜仁学院图书馆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0,12(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