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强
(北京联合大学 人文社科部,北京 10010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一条主线、五大建设”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布局,突出了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地位,由此进一步强化了以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五项基本建设为主体的党建格局。可以说,党的建设主要由五大建设构成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那么,在这五大建设中,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内在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党的建设创新的思路和规律。对此,学者们虽然在研究在有所涉及,但总体上说研究还不够深入,许多文章和著作往往停留在一般表述的层次,并没有从更深的层面进行研究和解读,致使许多党员干部对这个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存在片面化和简单化的倾向,由此也影响了对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必要性与科学性的认同,并进而制约对党的信仰的坚定性和对执行党的政策的自觉性。解决这个问题正日益必要和紧迫不。
关于党的五大建设的内在关系,当前在涉及这个问题时多为一般表述,专门的深入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所谓一般表述多就是指多数文章和著作在谈及这个问题时一般认为,思想建设是前提和先导,组织建设是基础,作风建设是关键,反腐倡廉建设是保证,制度建设是保障,五大建设构成一个宏大的执政党建设的系统工程。比如,高晓林、池薇在《党的建设总体新布局的科学构建及实施对策》一文中提出,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五大建设中,思想建设是前提,它决定着其他各项建设并为其他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指导;组织建设是核心,它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成败;作风建设是关键,它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制度建设是根本,它贯穿于其他各项建设之中并以制度的权威性保证其成功;反腐倡廉建设是基石,它支撑着党的其他建设并提供有力保证。党的建设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使党的建设成为一个系统工程①。由于大都采用类似的表述,因而反映出对这个重大问题的研究还是相对薄弱的。
总体而言,在党的五大建设内在关系及其认识问题上我们存在如下不足:
第一,关系建构的基本框架不够明晰。我们在研究五大建设的关系时,需要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就是说,我们是从什么样的角度、依据什么样的逻辑来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视角包括历史经验的视角、理论的视角、工作的视角等等,所建立的框架也会相应地体现不同视角的特色。比如,如果我们是从历史的视角进行建构,就要充分考虑在党的建设的历史上我们曾提出过哪些规范性的要求和内容,做过哪些探索,成效如何,哪些需要继承,哪些需要修正、完善、整合,哪些需要抛弃,只有在进行周密细致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证明我们今天党建布局的科学性。当然,从理论的视角就是要研究党的建设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充分考虑现代政党的一般理论及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理论,这样确立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及内在关系才是科学的。从工作的角度就是根据党的建设面临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出加强党的建设的思路和要求。实践证明,我们在关于党的建设五大组成部分的内在关系研究上还没有这样的意识,也缺乏这样的视角和框架,这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认识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所在。
第二,五大建设的具体内容存在交叉。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五项基本建设在内容上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关系,而是纵横交错的。比如,党的作风建设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等,它在思想建设中体现为思想作风,即党员干部的思想能否体现实事求是、紧密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在组织建设中体现为干部工作能否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党管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本来是党的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基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由此开始独立为党的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反腐倡廉建设也是如此,反腐倡廉建设本身就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党员干部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的范畴,以往我们党尽管强调反腐倡廉工作,但并没有把它纳入到党建新布局中。由于党的十七大强化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最终提出了“一条主线、五大建设”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因而开始把反腐倡廉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整体框架中之。很显然,党的五大建设的内在关系有着诸多的交叉与重合,这给人们理解相互之间关系增加了困难。
第三,五大建设过于固化,制约党建理论的创新发展。在谈到党的建设内容的时候,人们往往把它和“一条主线、五大建设”划等号,把党的建设局限在这样几个方面,从总体上是不利于正确理解党的建设的科学内涵的。党的建设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仅外延在逐步扩大,其原有内涵也在随着时代的要求而发生着变化,如果简单地归结为“五大建设”或“七大建设”,就会限制党的建设的创新活力。众所周知,创新是党的活力之源,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使党保持先进性和生机活力的重要前提,我们党大力倡导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尤为突出的成绩,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次重大飞跃,产生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标志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的事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在党的建设的具体理论创新方面,构建了“一条主线、五大建设”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把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标准等等。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在党的五大建设内在关系上创新思路,形成新认识,就会固化我们的思维,甚至对党的理论创新产生误读,最终窒息党内创新活力,损害党的建设。因此,以开放、创新的理念认识党的五大建设的内在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要理解党的五大建设的内在关系,关键是分清我们目前形成的“一条主线、五大建设”的总体布局究竟是工作布局还是理论布局,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而许多人并没有关注这一问题。如果是理论布局,这意味着党的建设要严格按照理论的内在逻辑、等序排列不同层次建设的内在关系,避免临时性和随意性,并依此设计框架,固化内涵,保持稳定;如果是工作布局,就应该根据相应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及时提升其理论定位,以动员全党的力量尽快予以解决,避免给党的事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很显然,两种思路是不同的,理论布局的特点是严谨、规范、科学、稳定,工作布局的特点是突出、紧迫、随机、可变,对逻辑的严密性则有所忽略。因此,确定以什么样的思路来构建党的基本建设的内在关系是一个首要的问题。可惜的是,目前许多学者大都回避了两者的区分问题,往往只进行笼统论述。
本人认为,“一条主线、五大建设”的总体布局应该是工作布局而不是理论布局,或者至少是着重就推进党的建设的实际工作而确立的。其依据如下:
第一,“一条主线、五大建设”的总体布局的形成主要是基于对党的建设面临突出任务的反思而不是基于严密逻辑关系的推理。比如,在党的十六大上之所以把制度建设从组织建设中独立出来,确立为党的一项基本建设,就是因为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了制度建党的道路,从而和过去较多地采用运动建党的路径相区别。同样,反腐倡廉建设之所以在党的十七大上确立为党的一项基本建设,也是因为党内腐败现象已严重侵害党的肌体,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需要进一步强化以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这种因为问题突出、形势紧迫、现象集中、需要及时解决、又具有一定的理论内涵而提升为党的建设基本组成部分的情况显然是属于工作思路而不是理论构建。可以继续以反腐倡廉建设为例,党的十七大报告之前用的比较多的称谓是“反腐败斗争”、“反腐倡廉工作”,直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才改为“反腐倡廉建设”,其中提到,“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②”从“工作”上升为“建设”,虽然体现了理论上的充实,但其中蕴含的工作思路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内在逻辑关系具有不稳定性。如果党的“一条主线、五大建设”的总体布局是理论布局,那么其中的内在关系应当高度统一和稳定,仅仅用思想建设是前提、组织建设是核心、作风建设是关键、制度建设是根本、反腐倡廉建设是基石这样的一般性表述并不足以概括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因为这只是一种描述,而不是对相互关系的严密表达,因为对这种表述进行适当的变动也是可以成立的。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党的五大建设的内在关系具有不稳定性,一方面,各自的内涵独立性不够,理论上组织建设应当包括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也应包括反腐倡廉建设,因此相互关系上的独立性不够的;另一方面,关系的规范性不高,比如,范平主编的《新时期党的建设教程(第六版)》在谈及这一问题时是如此表述的:“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包括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在内的系统工程。思想建设是基础。它决定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并贯穿和渗透其中。…政治建设是根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是为了保证和加强政治建设的。它决定党在政治上的成熟程度。…组织建设是保证。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要由组织建设来保证和促进,否则是难以巩固和发展的。作风建设是关键。它集中体现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的状况,反映党的面貌,对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起着保证、促进、巩固的作用。…要把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伤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使各方面建设配套、相互促进。”③这种权威表述上的不一致表明了学者认识上的差异,到头来反映的是五大建设相互关系上的不稳定。
第三,政治建设并没有包括在总体布局中,进一步印证了五大建设的工作布局特色。从党的建设的历史与理论讲,政治建设都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毛泽东1939年在《〈共产党员人〉发刊词》一文中曾提出了“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并称之为“伟大的工程”④。这就提出了政治、思想、组织三大建设的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也明确提出:面向新世纪,党中央领导全党正在继续推进这个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且也有学者是认同在党的建设中包括政治建设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也重申:要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使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些表述都表明政治上的成熟稳定对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意义,也肯定了政治建设具有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相对应的地位。而且也有学者是认同在党的建设中包括政治建设的。比如,吴美华在其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一书中谈到:“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形成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⑤而政治建设只是近年来在中央文件中较少提及,因为其核心即坚持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已经得到全党高度认同,加之在中央强调的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表述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中央在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中不使用“政治建设”的提法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这一总体布局是一种出于党建实际需要的工作布局,而不是相反。
从理论布局和工作布局的角度认识党的五大建设的内在关系是解开这一问题的钥匙,否则我们就会纠结于纵横交错的内在关系,而难以把握事物的本质,也难以让广大党员干部对此形成一个简明清晰的认识。
要解决好党的五大建设之间的关系问题,必须构建一个更具解释力的关于党的五大建设内在关系的认识框架,这个框架要要能够把不同的视角结合起来,既有理论性,又体现工作要求,更便于党员干部理解和认同。基于这样的思考,本人认为应该从三个层面来构建这样的框架。
第一,在根本层面处理好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建设的内在关系。政治、思想、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中的三个最具根本意义的部分,三者是并列的,各自有其独立的理论内涵,政治建设集中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包括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方向等内容,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前途命运;思想建设集中回答如何从思想上保证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和目标问题,包括党的思想路线、指导思想、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等等,没有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组织建设集中回答如何从组织结构、组织原则、组织力量上保证党的建设目标实现问题,包括党的组织路线、组织原则、干部队伍、党员教育、基层组织等等,没有组织建设、组织保证,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也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从上述三者的关系中我们就会发现,三者互相独立,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说,这样的三部分划分避免了内涵上的交叉重叠,符合内在的逻辑关系,是对党的五大建设进行理论重构的基础和核心。
在理解三大建设的关系中,最焦点的问题在于政治建设是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人认为,基于以下三个原因,应该将政治建设列入党的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中,一是政治建设有着完整独特的内涵⑥;二是我们党一直把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来表述的,只是十七大以来政治建设的提法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我们强化了先进性建设和党的领导,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政治建设继续得到重视和加强,只是变换了一下提法而已;三是当前加强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和突出的意义。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种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党的建设面临着更多挑战和困难,置疑党的领导、怀疑党的建设的声音也有所抬头,在这种情况下,重申党的建设的政治方向、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建设无疑更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因此,把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是非常必要的。这个问题解决了,党的建设的三大基本部分的框架就可以构建起来。这样的框架既可以解决理论认识问题,也有助于回答工作中的诸多难题,具有基础意义。
第二,在理论与工作层面处理好作风、制度建设与政治、思想、组织建设的关系。在政治、思想、组织三大基本建设的框架下再来看待与作风、制度建设的关系就比较容易。应该说,作风和制度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作内涵,而且地位极其重要,它们之所以能够从党的建设的内在构成中独立出来,提升自己的位阶,最根本的还是基于它们在党的建设的各个阶段所具有的特殊地位。比如,经过延安整风,全党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统一,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夺取全国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建设理论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也完成了一次重大创新,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赋予作风建设以丰富内容,并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建设位阶的提升也是如此。实际上,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都是从党的建设中剥离出来并加以充实完善而形成的,政治、思想、组织建设都既包容有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也具有制度建设的成份,只有把作风和制度建设融入、贯穿于党的建设之中,党的建设才能在政治、思想、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得到保证,有所提升,取得实效。
第三,在工作层面解决好反腐倡廉建设与新增内涵与原有内涵的关系。五大建设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本身也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从三大建设到如今的五大建设都反映了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当前的五大建设布局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决不是理论创新的终结,相反,党的建设还会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不断创新下去,不断增加新内容,作出新概括。在五大建设中,反腐倡廉建设是一个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而突出与强化的典型,它不同于政治、思想、组织三大基本建设,原本属于组织建设中作风建设的内容,也不同于作风和制度建设,不具有贯穿于党的各方面建设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出于解决一个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而强化的建设,因此,我们把它放在党的建设三个层次中的最后一个层次。这一建设是从完全的工作思路角度进行的建设,其任务就是通过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弥补党的建设中的短板,提高党的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并带动其他工作的开展。可以预见,今后随着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党的建设的组成部分中还会增添新的内容,如党内民主建设、纪律建设等等,但是不管在内涵上出现多少创新,其着眼点都主要是具体工作而不是理论思维,都是为了解决突出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都只是为了以点带面而不是系统升华。理解了这一点,对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思路就会愈加清晰、愈加明了。
总的来说,面对以党的五大建设为主体的新布局,面对其中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我们要把握好这样几个基本点,一是五大建设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创新发展的,随时会补充完善新的内涵;二是五大建设的布局主要是出于对党的建设现实任务的筹划,对党的建设内在理论逻辑的深远系统思考是居于其次的;三是党的建设要把理论思考和工作布局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科学理解党的理论创新,正确对待党的理论创新,从而提升对党的建设的理解和认同,为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打好基础。
[注释]
①高晓林、池薇:《党的建设总体新布局的科学构建及实施对策》,《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③范平主编:《新时期党的建设教程(第六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2页。
⑤吴美华主编:《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⑥韩强:《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