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谊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时,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题,着重论述了文化建设目标和发展道路,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方针和原则,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和主要任务,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观点和新部署,在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目标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就从战略高度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60 多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规律认识的升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软实力的显著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也是夺取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为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奠定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这就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作了明确的论述: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第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第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些对文化建设基本任务的论述非常全面、完整,指出了我们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所要承担的具体工作。这四个方面的任务环环相扣,循序展开,为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科学部署。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概括和揭示:从国家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表达概括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的积极成果,完整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为我们指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和方向。
首先,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揭示和概括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在2006 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理论,而从那时起,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都在持续不断地进行。毕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包括后者,但不能等同于后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内容? 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什么关系?这一直是萦绕在人们心头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揭示和概括,使人们进一步弄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与联系,厘清了认识上的误区和思想上的困惑,对于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揭示和概括,使人们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内在结构。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上,十八大报告分别用8 个字既全方位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又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性,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统一全国人民的认识、凝聚人心、团结海内外华侨同胞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和作用。共同的价值观是统一思想、行动的前提,是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华侨同胞团结一心的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而要实现这一共同理想,还必须依靠中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坚持不懈。理想、信念是需要价值观的支撑的,没有价值观的支撑,理想、信念往往是不坚定的。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我们的理想、信念就会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越容易成为现实。
总之,党的十八大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道路、方向、方针、原则和基本任务,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论述了它的重要意义,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