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前后陈云研究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和实践

2013-08-15 00:52董志铭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陈云民生建设

董志铭

(国防大学 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北京 100091)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回顾总结八大前后陈云研究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和实践,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背景:对1956 年苏共二十大和波兰、匈牙利事件的深刻思考

陈云之所以在八大前后集中思考民生问题,与1956 年苏共二十大和波兰、匈牙利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在分析、总结苏联和波匈事件教训过程中,深刻地意识到民生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极端重要性。

(一)以苏为鉴,把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手工业改造成为一种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

对于苏共二十大积极方面的影响,陈云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认识是一致的。他曾说过:把过去的迷信打破了。这不仅对苏联而且对各国的共产党是有好处的。[1](P310)毛泽东提出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任务后,陈云最早觉察到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弊端:一是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了全国生活物资的严重短缺;二是过分强调集中,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由国家严格掌控,造成人民群众生活的极大不方便。斯大林逝世后,苏共新领导层采取了一些加快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措施。但积重难返,粮食和日常生活消费品供应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苏联人民仍然不满意。陈云认为:苏联建国快满40 年了,还没能履行好保障民生的职责,是很不应该的。中国共产党人要以苏为鉴,克服他们忽视民生的体制弊端。联想到建国初期国内各条战线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不走样地学习苏联,陈云尖锐地批评了银行业务手续繁杂、管得过死,没有为人民群众着想,没有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过去,我们财经贸易有些章程,搬苏联一套,经过几年实际工作,应该从中得出教训。也就是说,对苏联的那套要批判地吸收,过去全盘接受的要重新考虑。”[2](P50)按照这种章法,汇款到青岛就不能在济南用,买醋的钱就不能用来买酱油,人民的生活就会很不方便。在陈云看来,“社会主义国家对每个人的生活、职业都有责任”。[2](P21)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和出发点,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保障民生不单纯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关系革命成果巩固、发展的政治问题。如果不把每个人群的生活、就业需求问题设法解决好,就会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苏共二十大召开时,中国已经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四年,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问题发生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主要是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使大量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迅速地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造成消费品质量下降、花色品种减少、服务性的手工业合并过多等,给人民消费带来了许多不便。在党内负责指导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陈云,不仅及时指出了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五项措施,而且开始考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后,到底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提出了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命题。他说:“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方针指导生产和经营。就是说,我们必须使消费品质量提高,品种增加,工农业产量扩大,服务行业服务周到,而决不是相反。采取上述五项措施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手工业改造成为一种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3](P12-13)

(二)认真汲取波兰、匈牙利事件的教训,提出解决粮食、猪肉、油脂及其他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办法

苏共二十大的影响很快在东欧发酵。1956 年6月间波兰波兹南市工人首先上街游行示威,要求提高工资,结果同警卫部队发生冲突,造成大量死伤。10月下旬至11 月上旬,匈牙利爆发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流血冲突。中共中央政治局接连召开十多次会议,讨论分析波兰和匈牙利问题。在此前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国内发生了基本生活品供应紧张的问题。据有关资料介绍,1956 年5 月,许多部门就纷纷打电话到财政部要求追加预算,搞得财政严重失控。各部门还争要紧缺物资,使市场一些商品也出现供不应求的紧张状况。[4](P659)进入8、9 月后,由于全国增加工资、给资本家发放定息等原因,市场供求关系更趋紧张,并产生了连锁反应,引发了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党中央毛泽东对此高度关注,决定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陈云兼任商业部部长,全权处理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商业和市场问题。陈云不负众望,很快就拿出了解除危机的办法。一是在把握问题的角度上,主要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调低建设方针,使政策向民生一端倾斜;二是把波兰、匈牙利事件和中国出现的问题结合起来思考,围绕改善市场供应这一中心,兼顾各个主要环节,出台丰富消费品供应的举措。这可以说是陈云对苏联经验教训思考的延续。

当时国内除少数地区外,大多数中小城市和乡村的猪肉供应相当紧张,人民群众很不满意。对此,陈云指出:我们的根本方针是要设法增加猪的产量。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吃到猪肉,他花费了很多心血。首先是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找到了生猪减产的三方面原因。一是粮食统购统销的影响。农民家里的粮食少了,饲料就紧张。二是生猪收购价格偏低。粮食一紧,饲料就紧,就涨价,养猪的成本提高,原有的收购价格明显偏低,使农民养猪没有赚头。三是农业合作化后,养猪农家只能把猪粪卖给合作社,不能肥自家的田。用什么办法增加生猪的生产呢? 陈云认为,除了必须坚持私养为主、公养为辅的方针以外,“解决供应不足的办法,首先是设法增产。各个农业合作社要负责安排农民养猪的精饲料和青饲料,国家必须适当地规定猪的收购价格。其次,目前救急的办法是暂时减少一部分猪肉出口。”[2](P132)为此,在苏联、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提出希望中国多出口油脂等副食品的要求时,陈云坦率承认中国国内生活物资供应不足的困难,使其理解我们减少粮食、猪肉、食油等农副产品出口做法的苦衷。他说:中国国内油脂和猪肉的供应目前也非常困难,人民对此有意见。我们设想,如果中国发生类似波兹南那样的事件,原因很可能就是油脂和猪肉供应不足。因此,我们不得不决定减少油脂和猪肉的出口。[5](P352)为了取得人民的谅解和支持,1957 年3 月,陈云在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的讲话中公开宣布:“目前,我国有若干种消费品是供应不足的,例如猪肉、食油,等等。政府已经决定,除了发动大量养猪以外,在一九五七年度比一九五六年度减少猪肉出口的三分之一,减少食油出口。”[2](P168)他认为,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经历了不少困难,但只要把政府困难的情况向人民讲清楚,人民是会为了长远的利益,忍受暂时的困难的。

(三)首先考虑到民生,坚决落实八届二中全会“保证重点、适当压缩”的方针

八届二中全会闭幕后,周恩来出访亚欧11 国,中央作出决定,由陈云代理国务院总理职务,落实二中全会关于1957 年计划要“保证重点、适当压缩”的重要方针。陈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多次强调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矛盾要很好解决,把比例摆好。为了在削减1957 年基本建设投资上统一认识,他提出:首先考虑到民生,建设就不至于摆得过大。现在马跑得太快,很危险,这样骑下去,后年、大后年更危险。我们这样的大国搞建设不能出乱子。投资究竟搞多少,首先是我们几个人负责。我们肩上担负着六万万人的事,如果搞得天下大乱,要打我们的屁股。不要怕被别人说成是机会主义。[2](P142-143)“过去照顾基本建设多,照顾生产少。应该是首先保证必需的生产,其中主要部分应该保证最低限度的民生,有余力再搞基本建设。这样,基本建设就是‘冒’也冒不了多少……就可以避免犯东欧国家的错误。保证生产主要是保证民生。”[5](P256)在陈云和周恩来的大力推动下,1957 年基本建设投资终于被压了下来。

二、探索:研究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和实践

八大前后,中国开始出现了有利于改革创新的政治局面。主要是因为破除了对苏联的迷信,党内思想很活跃,民主空气比较浓,人们可以很少精神顾虑地建言。陈云坚持“有利于人民”的指导思想,深入研究解决民生问题,提出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并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明显地提高和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陈云后来曾回顾说:那一段时间,“我可以放开手脚干,所以许多观点讲得更充分一点。因为碰到了问题,才出了新观点,不碰到问题出不了新观点。”[3](P310)

(一)兼顾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这两头,建议越南走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的道路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越两党、两国人民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曾经结下过同志加兄弟般的友谊。1956 年4 月初,陈云曾应邀访问越南,帮助越南劳动党中央研究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到河内后,及时展开市场调研活动。在河内百货公司干部服务部参观越南商品后,发现法国货很多,越南货很少,质量也差。在与越南领导人讨论工业化道路时,建议越南不要采取重工业和轻工业齐头并进的办法,也不要采取先重工业后轻工业的办法,而是从越南国情出发,走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的道路。具体做法:可考虑按日用品工业、有原料并有销路的出口品工业、必需和可能搞的重工业这样的次序来具体安排。理由是:日用品工业容易办,得利大,收效快,可以一举三得:为办重工业积累资金;满足农民购买力提高后的需要;进一步解决城市职工的就业问题。[6](P1002-1003)这一建议,兼顾了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这两头,真正做到了合情合理。不仅给越南党和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续写了中越传统友谊的新篇章,而且也充分反映了陈云对斯大林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苏联人民生活的教训的深刻汲取。

(二)要把市场搞活,以满足人民多种多样的生活需要

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掀起,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出现了问题。有些公私合营企业不该并的合并了,手工业也盲目建大社、并大社,以致品种、花色减少,质量下降,使人民需要和便利受到影响。对此,陈云指出:不仅服务性行业盲目合并、集中是错误的,即使制造性行业过于集中也是错误的。认为国家垄断商业是有条件的,应该因时制宜。建国初国家垄断商业,用来对付投机资本家是对的,但是到现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之后就不适应了。若不注意解决这一问题,就会像苏联十月革命后那样,市场完全死了。我们今天已经把市场搞得很死了。这很不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和满足人民多种多样的生活需要。怎样才能把市场搞活呢? 陈云提出了建立“两个市场”的设想:既要有国家市场,也要有国家市场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以农业方面为例。一旦有了这种自由市场,除粮食、棉花及其他主要经济作物由国家掌握外,其他都可以由农民自由经营,可以到自由市场出售。

1956 年8 月18 日至19 日,陈云出席全国新公私合营企业工资会议,并就合营企业的工资问题和会议代表提出的其他问题发言指出:小手工业不要合并得太多,其中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仍应该分散经营;许多有传统特色的小商品,应当由原企业独立生产。继续分散经营的小手工业作坊、小商店可以挂“公私合营”的招牌,仍然自负盈亏,实际上仍是私营。他具体分析说:对小手工业合并看似合理,在管理上会方便些,“但就是没有考虑对消费者是不是方便。为了消费者的方便,就必须保留相当数量的小工厂。”[2](P85)指出,社会主义是大合理,小不合理。现在多保留小企业、小工厂,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做到大合理,小也合理。否则,人民就会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大路货”,“社会主义就是质量下降”,“社会主义就是往下派货”。[2](P86)8 月23 日,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的关于工商业改造的组织形式问题座谈会上强调:“从节制资本到建设社会主义,究竟如何做?大家要胆子大一些,特别是多从消费者方面着想。”[2](P102)在陈云的大力推动下,国务院作出决定:北京的东安市场仍由100 多家各具特色的私营商店组成,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三)加强商业工作,稳定人民经济生活

作为我们党统率社会主义经济战线的战略大家,陈云一贯重视商业工作。兼任商业部部长后,他进一步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就如何加强商业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首先,站在党的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阐明商业部门、商业工作的地位作用。他说:过去我们搞商业,是为了打倒反动派,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人民政权。现在搞好商业,稳定人民经济生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搞商业的人,只管市场,不问生产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例如,现在的钢铁、纸张供应不足,但如果只注意到这一点,是不行的,还必须看到国家计划和生产的情况,这是第一位的,商业是第二位的。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这是我们区别于一般商人之所在。”[3](P82)要求商业部门的领导干部应该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要上屋顶,不要老呆在地下室。“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关心自己的生活问题,所谓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都是和商业工作有关的。因此,商业工作的好坏,与人民群众有着极其广泛、深刻和密切的联系,这都说明商业工作是革命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P118)

调整粮食供销矛盾,稳定市场、保证建设。粮食是人民最基本生活资料。粮食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场稳定和社会安定。由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粮食的生产、供应一直紧张。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始终把粮食工作当作大事来抓。与大多数人一样,陈云也产生过农民越组织,搞粮食越容易的想法。然而,1956 年、1957 年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国家当时在粮食方面的困难比较大:农民留得多,卖得少。库存减少得很多。四年里有两年灾荒。[2](P188)这时,他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还需要很多年数,还需要很大的努力。为此,陈云多次呼吁全党重视粮食工作:粮食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国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粮食是稳定市场、保证建设的最重要的物资;粮食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经济工作而且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今后全党还必须把粮食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根本解决粮食问题以前,在农业的技术改造没有完成以前,用什么办法解决粮食供销矛盾,保证让人民群众够吃够用呢? 陈云提出了以下办法:一是增加对农业和轻工业投资的比重,国民经济各部门都要研究农业、关心农业和支援农业,采取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二是探索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重点发展化肥工业和水利灌溉设施;三是在坚持统购统销的政策下实行以丰补歉,处理好年度、地区之间丰歉不平衡的关系。

保证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1957 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局之年。为了迅速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大批新工厂拔地而起,职工招收数量剧增。许多大中城市的党委和政府把眼睛紧紧盯在厂房和机器等硬件建设上,没有很好地注意职工生活的需要,对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抓得不紧,结果导致了蔬菜涨价,对企业职工和人民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陈云认为,蔬菜作为商品,不仅要新鲜,要多样化,保证周年均衡供应,还要价格稳定、购买方便,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蔬菜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1957 年7 月,国务院召开13 个省、市蔬菜会议,会上,陈云指出:保证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是城市人民的普遍要求。购买力越低的人,对这个问题越关心。他批评一些省市领导同志只想多盖工厂,干起来往往把职工和人民生活放在一边,不大注意甚至根本不注意。陈云认为“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问题,其意义绝不在建设工厂之下,应该放在与建设工厂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只注意工业建设,不注意解决职工的生活问题,工人就可能闹事,回过头来还得解决。”[3](P64)怎样才能保证蔬菜供应呢?陈云提出:一是增加蔬菜种植面积。这是保证蔬菜供应的前提。为了扩大菜地,就要进行政策方面扶持。例如:对菜农实行口粮供应政策,粮田改菜田时要减免粮食统购任务。国家采取给予贷款、实行预购等办法,帮助城镇郊区的菜农扩大新菜田。二是要以郊区生产为主,外地调剂为辅。大中城市除靠郊区生产蔬菜外,还必须另外建立蔬菜生产基地。三是蔬菜种植面积要打得宽一些,防备发生自然灾害。四是要合理规定价格,保证菜农能够得利。五是分散储藏,统一领导。解决蔬菜储藏问题,第一靠农民,要保证他们有利可得;第二靠机关、部队、学校伙食单位;第三靠商业部门。每个城市要有一个副市长来管蔬菜供应工作。这些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城市郊区和工矿区蔬菜生产的发展。

(四)保护农村劳动力,尽快消灭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种具有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危害,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危害极为严重。党和政府对此深感不安,仅1956 年第一季度,毛泽东就3 次作出指示,要求尽快消灭血吸虫病。为了保护农村劳动力和耕畜及家畜、家禽,1957 年3 月,陈云亲自到青浦县考察土埋钉螺现场,看望血吸虫病晚期患者和一些儿童。随后,他又到郊仓园农业生产合作社了解用“水煤气”火焰灭钉螺的办法,使这里的钉螺基本被消灭。陈云与乡干部和防疫站人员一起,着重研究了土埋钉螺和火焰灭螺两种办法的效果,以及火焰灭螺是否有普遍推广的价值,需要一些什么条件。他指出,一方面要研究有效的治疗药品,抢救病人;一方面要研究从根本上防治血吸虫病的办法,也就是如何彻底地消灭钉螺。认为防治血吸虫病的治本办法,首先要搞好宣传,动员广大干部和群众一起动手,加强粪便管理,认真消灭钉螺,加强个人防护,注意饮水、用水。先集中力量解决一个区,见效后迅速推广。他说,血吸虫病患者没有免疫力,痊愈后还可能再受传染,血防工作松不得。如果蔓延下去,不仅影响现在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而且影响下一代人口的繁衍和农村的繁荣。这已经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了。鉴于问题的严重性,陈云回到上海,又与设在上海的中央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的同志商谈、研究如何消灭血吸虫病方案。要求地方领导采取紧急措施,限期消灭血吸虫病。很快,国务院又发出《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极大地推动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

(五)限制人口过快增长,提倡节制生育

1956 至1957 年,经济迅速发展,刺激了生育率的上升。许多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疫病得到良好控制,人口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迅猛上升。如果任其如此而不加以控制,势必影响国家积累的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增加劳动就业的困难。在党内,陈云对人口过快增长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关注、思考得比较早。1955 年上半年,在阅读马寅初《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后,约马寅初谈话:我完全同意你在文章中的观点,人口对国家经济的压力太大了。[5](P256)1957 年8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北戴河召开。陈云就节制生育、解决吃穿问题的出路、处理增加工资与安排就业的关系等问题发言:“中国人多,必须提倡节制生育。这是有关经济建设的大问题。现在粮食、布匹、学校等紧张,都与人口多而且增长快有关系。”他认为,节制生育措施,要10 年20 年以后才能见效,必须长期坚持。建议中央和各省市都要成立专门委员会,来抓这件事情。[3](P68)1957年9 月,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的发言中再次指出: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娃娃要少生一点。[3](P77)在此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不同场合也提出了节制生育的主张。一时间,有关人口政策的思想开始活跃起来,节制生育工作在一部分城市初步开展起来。

(六)找出一个平衡民生和建设问题的标准,在照顾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民生条件下来搞建设

在经济工作的宏观指导上,陈云总结我国经验,剖析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提出了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的原则。他指出:“为了照顾民生和建设,应该是在照顾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民生条件下来搞建设。在物资的分配上,首先应该照顾到必需的民生的生产,保证必需的民生(当然不是大吃大喝),有余再搞建设。这就是既要建设又要人民,这样的建设才是可靠的。现在是建设不可靠,民生也不可靠。这样安排民生和建设关系的方针,不能算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和布哈林分子。据此,我们很可以找出一个民生和建设正确关系的标准。”[2](P134-135)他还结合实际,提出了许多正确处理民生和建设关系的重要政策观点。

农业增产是头等重要的大问题。陈云说:建设与民生这两项东西看起来很难平衡。然而,经过建国头8 年的反复摸索,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点是要承认的,就是我们在人民生活必需品上注意得不够。人民生活必需品主要来自农业。所谓建设与民生的平衡问题,实际上是工业建设与其他建设和农业建设的平衡问题,是工业、交通与农业的平衡问题。建设与民生的关系,大概实质上就是这个问题。所以,农业增产是头等重要的大问题。[2](P201-202)我们发展农业的目的,是解决吃饭穿衣问题。

物资要合理分配,排队使用。按照陈云的思想:“在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时候,首先要保证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部门最低限度的需要,其次要保证必要的生产资料生产的需要,剩余的部分用于基本建设。先保证生产、后供应基建这种排队的必要,主要是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人民生活的需要,避免盲目扩大基本建设规模,挤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在财力物力的供应上,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必须先于基建,这是民生和建设的关系的合理安排问题。”[3](P53)

购买力的提高必须与物资供应相适应。陈云指出:人民购买力的提高,必须估计到物资供应的可能,否则是空的。所谓购买力的提高,一个是增加工资,一个是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农民购买力提高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增加生产,这种增加不要紧,因为有大量生产出来的物资可以供应。一种是凭空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这就是需要考虑。如果购买力是百分之百,物资供应只是百分之八十,东西自然就要涨价。这样做的结果,工人、农民都没有得到什么好处。所以,看来工资不宜一年增加很多。[3](P137-138)

人民生活只能逐步提高。陈云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而正在进行建设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只能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我们必须下决心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这就是说,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平衡是紧张的平衡,必须在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协调,才能使这种平衡不至于破裂。

三、意义:八大前后陈云民生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八大前后,陈云对民生问题的思考和实践,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陈云关于“建立一种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努力改善民生的思想,是八大前后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达到巅峰的重要标志,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独特贡献,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一朵独具魅力的奇葩,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

陈云关于改善民生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其中,陈云研究解决民生问题比较早、也最直接,思想和实践经验异常丰富。无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挫折、教训,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曲折、探索,都一再揭示和彰显了关注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充分显示了陈云的远见卓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陈云处理民生问题的深邃睿智,是对陈云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指导了人民生活的明显改善

在1957 年9 月召开的全国第四次农村工作会议上,陈云曾指出:对农业增产这件事情,我是比较有兴趣的,因为这是吃饭穿衣问题。同志们知道我是管这一套的,哪里没有粮食、棉花,我就要管。解放后八年来我忙什么呢?主要是忙吃饭穿衣这个事情。[2](P201)八大前后,在陈云民生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及早吸取了苏联、东欧的教训,人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1957 年全国人民的平均消费水平达到102 元,比1952 年的76 元提高34.2%,其中,城镇居民为205元,比1952 年提高38.5%,农民为79 元,比1952 年提高27.4%。到1957 年底,我国职工人数为2451 万人,比1952 年增长55.1%,城市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1957 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 元,比1952年增长42.8%。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农民生活也有较大改善,由于农业税的征收额一直稳定在1953 年的水平和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农民1957年的收入比1952 年增加20%左右。1957 年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比1952 年增长2 倍多。[7](P108)对此,毛泽东、邓小平曾多次给以充分肯定。毛泽东说:“一九五六年的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就业有所增加,人民是高兴的。”[8](P159)邓小平说:“建国以来我们做了一些事情,基本上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粮食达到自给。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旧中国长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9](P405)即便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我们也与苏联、东欧不同,“几乎没有发生曲折,生产没有下降还不断上升,没有失业,社会产品是丰富的。”[9]P9314)

(三)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民生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但对执政党来说却是个政治问题,关系到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关系到党群关系和执政地位。我们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要做到这点,不能光讲空话,需要实实在在地做出为老百姓谋利益的事情。解决民生问题,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好、最直接的途径,是检验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意识强弱的试金石。从这个意义上看,八大前后陈云就为全党构建了一个坚持性质宗旨的有效平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通过努力使人民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和提高,同时进一步研究解决与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的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公共设施改善、社会福利设施完善等经济社会问题,从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为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1]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陈云文集:第3 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陈云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李先念.李先念年谱:第2 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5]陈云.陈云年谱(1905-1995):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6]陈云.陈云传(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7]刘国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毛泽东文集:第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陈云民生建设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