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建华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主题。从政治学的角度去看,和谐社会无疑是一个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建立以社会法治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通过公平正义的民主制度安排来实现。但民主制度只有在民主政治文化的土壤中才能孕生,也只有在民主政治文化的哺育下才能健康运作。在缺乏民主政治文化和民主信仰体系支持的国度,民主制度难以实现由形式到效能的跨越。而民主政治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公民文化,换言之,只有公民文化才能为民主体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育公民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和前提。
公民文化是一舶来词,最早使用这一概念的是阿尔蒙德和维巴,他们在《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一书中,根据个体政治心理取向模式的差异,将政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地域型文化、臣民型文化和参与型文化,而公民文化是一种以参与型文化占主导地位,同时又包含地域型文化和依附型文化的复合型政治文化。他们说:“公民文化既不是传统文化,也不是现代文化,……而是一种建立在传播与信仰之上的多元文化,是一种允许变革而又节制变革的文化”。[1](P8)“公民是参与取向、依附取向和地域取向的一种特殊混合物,而公民文化则是公民、臣民和地域民的一种混合物。”[1](P23)
阿尔蒙德和维巴对公民文化的这一定义看起来还是比较模糊,但如果我们更深入地剖析“混合”或“复合”的内涵,便能理解公民文化的本质。其实他们所说的“复合”是平衡、协调、统一的意思,所谓公民文化即是一种能把公民的积极、主动和参与的政治取向与地域民和臣民的消极、被动和顺从的政治态度相互融合并能达到有机平衡的政治文化。例如,公民有参政的积极性,但他却能信守国家法律;公民有影响政府的潜能,但他却不会去摧毁政府的权威;公民也存在政治分歧,但这种分歧却是有节制的。所以,公民文化最明显的特点是复合性,它能把地域民的专一忠诚、臣民的被动服从和公民的主动参与融合起来。[1](P581)
正是公民文化的多元性和复合性,使得它适合于民主的政治系统,因而公民文化又称民主政治文化。我国也有许多学者赞同这一观点,例如丛日云认为,公民文化即民主文化,它是与民主制度相藕合的公民的政治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取向,属于民主制度的隐性结构。[2]公民社会是公民文化的外在形态,公民文化是公民社会的内在精神。公民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中生长出来,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是政治系统及其运作层面的观念依托。
作为与民主政治系统相适应的公民文化,其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表现为“公民意识”。香港学者余振华教授认为:“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的政治取向,比如说,有政治活动,但不至于去摧毁政府的权威;有政治的参与和输入,但却是温和的;有政治纷争,但却有节制的。公民文化的内涵是守法、宽容、恕道和理性论事的多元文化。”[3]具体来说,作为公民社会的价值准则和内在精神的公民文化具有如下特征:(1)独立性。在公民社会里任何公民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有怀疑的权利,有理性判断的能力,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并能根据个人条件和意愿去设计、创造、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正是公民文化的灵魂。(2)多元性。市民社会要求个人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团组织的多样化,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必然是坚持多元性。维系这种多元主义的则是宽容精神。(3)公开性和开放性。政务活动的公开化和公共领域的开放性是公众在公共领域进行讨论和参与政治的前提条件。因此,公民文化应当具有公开性和开放性。(4)参与性。公民社会强调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制约国家权力,公民文化要求人们在参与中表现出一种自由讨论、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的理性参与精神。(5)法治原则。强调从法律上保障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反对国家随意干预公民社会的内部事务,保证公民社会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领域。[4]
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公民文化的发展是个双向互动的建构过程。一方面,市场经济为公民文化的兴起提供了首要的经济前提。我们知道,生产方式是现存世界的深层结构,它决定着社会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及人格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兴起导致了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人们逐步摆脱血缘、地缘和群体依附关系的控制,开始以一种独立、自由、平等的身份参与到经济和一切社会生活中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中国社会结构经历了“从身份到契约”的重大变迁,也催生了独立自主、平等竞争、民主法治、创新超越等价值理念,这些价值观念折射到政治、文化等社会领域,为公民意识和公民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又需要公民文化的支持。市场经济虽然为自由平等精神提供了社会发展空间,但市场自身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也极易引发极端自私自利、无视社会诚信、践踏公共利益等行为,所以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需要公共理性精神和法治精神的规范与制衡,而以理性精神和法治精神为内核的公民文化不仅为市场经济提供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而且为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提供了健全和理性的现代公民。总之,市场经济是公民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公民文化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和文化支持。
和谐社会不仅是指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或者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从政治意义上看,也是执政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模式的变化。和谐社会及相关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政府和人民之间社会契约关系的重建,意味着一种基于民主契约基础上的国家治理方式的诞生。而这种契约关系的建立和巩固都有赖于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公民文化的加强,有赖于公民文化所体现的民主、理性和法治精神成为社会的共识。可以说没有公民文化,蕴涵在契约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等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就会被暴力、强权等前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所取代,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契约关系便无从谈起,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也会失去其制度保障。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传统的伦理文化使得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现代精神先天不足。我们必须摒弃等级身份社会中形成的不公正的思想观念和文化陋习,使民主政治、公平正义成为现代社会的精髓和灵魂,才能有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体制,合理地分配各种经济、政治资源,协调平衡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和摩擦,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因此,当前弘扬公民文化是重建政府与人民之间社会契约关系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
当代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是世界上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通过什么力量来凝聚和整合这个历史悠久、国情复杂以及民族众多的巨型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转型的关键点。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王权的外在威慑以及内化于人们心中以儒家伦理价值为基础的文化认同是维系这个政治共同体的强大力量。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文化价值认同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在西方现代社会,抽象的现代制度体系与专家系统正成为人们认同的主要对象。[5](P260)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在复杂的社会中,公民的总体性不再是由某种实体性的价值共识加以维持,而只是由有关合法的立法程序和行政程序的共识来加以保证。”[6](P260)这种由价值共识的文化整合到程序共识的政治整合的演进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对此,哈贝马斯认为宪法作为公民文化的象征,在社会整合和价值认同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或者说对建立在公民文化基础上的法律和制度的认同已成为构建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主要基础。公民文化在中国的构建和彰显不仅开启了中国制度转型的大门,而且成为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社会整合、民族凝聚、国家崛起的精神原动力,公民文化必将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
公民文化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动力,但与成熟的公民社会相比较,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依然处于初始阶段。加之我国是一个缺乏民主与法治传统的国家,公民的民主与法治的心理素质还比较低,这些因素决定了当前公民文化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应从我国还是处于公民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根本实际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公民教育为抓手,培育民众的公民意识和理性精神,提高公民的民主心理和智力条件,为公民文化建设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在多民族国家里,多元文化的存在是必然的。为了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平衡发展,需要对多元文化进行整合,形成社会主导政治文化。而对多元文化进行整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建立一个既能取得各种不同文化的一致认同,又能引领它们和谐共存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认为,缺乏主导价值取向的国家是精神沙漠化国家,这样的国家在文化上是一种精神分裂国家,是没有办法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立起来的。世界各国的政治发展实践表明,一个社会有无主导价值体系,不仅是判断民众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条件。[7]近代欧洲的工业化及公民文化,就是建立在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形成的以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公正等为内容的主导价值体系之基础上的。没有一定的社会主导价值体系,很难形成一种相对一致且稳定的公民文化,或者说一个国家的公民文化必须与国家的核心价值相一致,否则,公民文化就难以存在和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物欲主义、拜金主义的泛滥,原有的主导价值体系已被逐步消解,而新的主导价值体系又未完全生成。因此,当前政治价值的模糊、政治心理的失衡和矛盾、政治信念的淡化和动摇等消极因素,不仅蚕食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妨碍着公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公民文化必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公民文化的内在关联性,通过铸造社会主导价值体系来整合公民文化,为公民文化的发育成长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理性是人类所特有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表现为人类基于利害关系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公共理性是一种普遍性的道德理性,是在个人的道德能力和理性能力基础上形成的能够保证公民社会公共生活的一种方式。在罗尔斯看来“公共理性是一个民主国家的基本特征。它是公民的理性,是那些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人的理性。”[8](P225)现代社会之所以需要公共理性,从社会的角度看,现代社会是由独立公民和不同利益群体所组成的多元社会,这些个人和群体在追求各自利益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分歧和冲突,如果没有协商、宽容和尊重规则的公共理性精神的引导和规制,就不能达成某种共识或形成某种妥协,社会就会陷入混乱,甚至变成每个人对所有人的战争。从政治系统的角度看,民主政治体制的运作要求在政府权力与政府责任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和平衡。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和精英的责任,因而每个普通公民必须表达他的观点,好让精英知道他的希望;他必须参与政治,才会知晓并关心精英是否负责;他必须是有影响力的,才能加强精英的责任行为。但另一方面,普通公民的参与、主动性和影响力必须是有限度的,这样才能把权力让渡给精英,实现精英治理,否则极度的政治参与带来的不是民主,而是打着民主旗号的混乱和暴动。正如阿尔蒙德所说:“民主政治的公民被号召追求矛盾的目标:他必须是主动的,而又是被动的;参与的,而又是疏远的;有影响力的,而又是顺从的。”[1](P568)这里公民所追求的矛盾目标指的就是公共理性精神,公民只有具备了公共理性精神,才能在社会和政治领域形成制衡或平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后,我国民众的主体意识和竞争精神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极大的觉醒与张扬,与此同时,公民的守法意识和公共理性精神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于是主体意识和理性精神两者出现了失衡,道德失范和信仰危机等问题的出现正是这种失衡的表现。今天,我们公民文化建设首先需要有一种公共理性精神来引导公民的政治参与,它既不是参与的冷漠,也不是全民上下动员的狂热,而是一种冷静的、节制的、制度化的参与态度和点点滴滴的坚持,甚至是为切身利益斤斤计较的博弈。[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都离不开公民教育。所谓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在民主社会中有效地享受权利、承担责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性格等,尤其关注维系民主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10](P91)公民教育是培育公民文化的有效手段,其重点是培养民众的主体意识或公民意识。用列宁的话讲:“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且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11](P243)可见,唯有通过公民教育促使民众确立浓厚的公民意识,并内化为一种理性的公民行为,他们才会崇尚民主、自由和法制,才会积极而有序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毋庸置疑,这种公民意识只有通过民主教育,即采取积极开放和平等对话的方式来教育和引导方可形成。在拉丁文中“教育”意为“引出”,即把一个人引出来的意思,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启发个体的潜能并形成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如果只让教材与教师有发言权,旨在培养理智与性格的学习就不能完成。”[12](P25)这就要求学校和社会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进行变革,实现从传统的灌输教育和政治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的转变,普及和提高全体国民的公民意识和法治精神。在教育途径上,着重从实践入手,正确引导公民的政治参与,增进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民主程序的了解,传授公民政治知识,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水平,引导公民选择切实可行的政治参与形式,为自己的切身利益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要在实践中培育大众的公民意识,在公民的政治参与中彰显公民文化。
[1][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丛日云.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10).
[3]余振华.澳门华人政治文化[M].澳门:澳门基金会出版,1993.
[4]黄湘莲.公民社会、公民性与公民文化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5]李建生、熊滨.论作为和谐社会文化基础的公民文化[J].南昌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
[6][德]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张华青.论政治现代化与公民文化[J].复旦学报(社科版),2003(1).
[8][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9]顾成敏.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0]陈创生.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公民文化及其构建[J].岭南学刊,2012(1).
[11]列宁.列宁全集:第2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2][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