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龙,张 磊,刘洪广
(1.国际关系学院 心理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91;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犯罪学系,北京 100038)
当案件侦破中缺乏证据或者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嫌疑人实施过犯罪行为时,针对嫌疑人进行的犯罪心理测试就为侦查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并锁定了重点人群。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现代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自1921年Larson组装了第一台可以连续记录的犯罪心理测试仪以来,心理生理测试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就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项技术在实践中确实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多导仪测试技术越来越为公众所知,反测试的手段也有所发展。起初的反测试方式一般比较简单,如主动抑制呼吸、压手指、咬牙等扰乱测试结果的方法。被测人试图使用反测试手段对测试进行干扰。这些简单反测试方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最后测试的结果,但也较容易被主试识破并加以阻止。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很多反测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测试的准确性。有必要研究一套完整的反反测试手段,针对弱化心理测试效果的反测试手段,运用生理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应对,加强反反测试,以达到最佳的测试效果,使犯罪心理测试的结论更为准确。
当人在面临威胁或预料到不利情境时,心理上的不利预期会引发机体的一系列生理反应,来应对这种情境。当受测人在对重大的事情撒谎时,除了心理上的焦虑和担心外,生理上可以觉察到的变化主要有:面部皮肤温度升高,手心出汗,心跳加快并加重,呼吸开始不均匀。很多时候通过直观的观察这些生理变化也可以得知一个人是否撒谎,而多导仪则将这种生理变化加以量化以便准确探查。
犯罪心理测试中多导仪直接检测的是被测人的情绪生理变化。通过题目的设计和分类,主测人可以观察不同问题所引起的生理反应,以此来推测被测人与案件的相关关系。引起生理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被测人认识到对警方撒谎的结果。从认知评价理论的角度来讲,面临讯问的嫌疑人撒谎类似于赌博模式,即犯罪嫌疑人如果坦白承认,会面临直接临刑罚,而撒谎则有逃脱刑罚的可能,但也可能被识破后加重刑罚。选择撒谎的嫌疑人对自己能否成功都无把握,因此结果是不可控的。面对逃脱和加重刑罚,嫌疑人在心理上会有很大的矛盾,而刺激强度与反应强度成正比,其情绪也会产生相应的起伏,情绪变化是引发生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情绪是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结构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只起调控作用,起主要作用的是以下丘脑、扣带回、海马、杏仁核、前额叶皮层和颞叶内侧皮层等结构。因此,情绪的变化是不容易自主控制的。在情绪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中,生理活动也会伴随心理体验的发生一系列变化,称之为情绪生理反应。情绪激烈波动时可诱发机体出汗,但不同的身体部位出汗对情绪变化的反应是不同的,手掌、脚掌和腋窝的汗腺与身体其余部分的汗腺对情绪性紧张的反应有明显差别,这三个部位的出汗量和速度都是较快的[1]。多导仪选择以手掌为皮肤电的检测部位既考虑了手掌的敏感性,也为测试提供了便利。
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是控制机体活动的神经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由于这些器官的活动是非随意的,好像是自动进行的,故命名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主要负责调节机体内环境条件。通过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使血压、心率、体温等保持稳定。自主神经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很高,通常是处在下意识调节的水平。当机体处于紧张或恐惧情绪时,自主神经系统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处于主导地位。机体在交感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激活运动机能,表现为瞳孔扩大、出汗增多、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骨骼肌血管舒张面部皮肤变红,并抑制内脏活动,小肠血管收缩,生殖器官供血减少等,使骨骼肌在战斗或逃跑时获得充足的血供。这种交感神经兴奋所产生的特定生理反应称之为战或逃反应[2]。心理测试中的生理变化包括心率、皮肤电阻、血压、呼吸等,而这变化都有赖于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在应激反应中,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浓度明显升高,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激素浓度也会同时提高[3]。这些激素浓度的提高会和交感神经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剧生理反应。
在心理测试中,多导仪在评判被测人是否与案件有关时主要通过对比被测人在案件相关问题和准绳问题(或“无关问题”、“陪衬问题”)上的心理反应强度。如果被测人通过各种手段刻意地提高准绳问题上的心理生理反应,则会使判断尺度失灵,将案件相关问题的反应堙没在其他问题的高强度反应之中。同样被测人也可以设法将案件相关问题的反应降低,以在测试时不被检出。被测人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达到反测试结果,主要的反测试方式有躯体反测试和心理反测试[4]。
躯体反测试手段是指运用多种动作使身体产生麻痹、疼痛等感觉从而干扰测试结果的一种反测试手段,具体包括隐蔽动作、变换呼吸方式、憋气、咬舌头等方式。Honts, Hodes和 Raskin(1985)通过模拟案件的方式,考察被测嫌疑人是否可以逃过多导仪的检测[5]。先让实施过模拟犯罪行为的被试学习反测试手段,通过加强在准绳问题上的反应,使多导仪无法检出案件相关问题。这种反测试方式就是使非案件相关问题反应接近相关问题的方式,来通过测谎的手段。因为犯罪心理测试的一般假设是犯罪人比无辜者更了解案件相关问题,当这类问题提出时,犯罪人由于害怕被检出,会出现比准绳问题更强烈的心理生理反应。但如果准绳问题或其他非案件相关问题的反应非常强烈,以致接近或超过相关问题的反应时,就难以断定被测人是否有嫌疑。
然而,随着多测谎术的发展,研究者开始注重检测被测人全身动作信息的监控,很多躯体反测试法越来越不能欺骗检测。例如较多使用的反测试方式——在鞋里放石子。当嫌疑人被问到准绳问题等非相关问题时,就用力踩石子,通过疼痛感觉提高皮肤电反应的强度,使相关问题反应不再突出。这种方式似乎可以有效的通过测谎,但很多反测试手段只有特定的人实施才会有效。而且在实际测试中,动作传感器包含了肘部、足部和臀部等部位,基本涵盖了所有可监控的实施反测试的部位。除此之外,监控摄像也给测试后的检查提供了行为监控参考。当被测人在被问及准绳问题时,过多的手脚动作会暴露其反测试目的,掩饰越多,就越为测试的疑点。随着多导仪监控设备的完善,实施动作反测试越来越容易被识别,反测试的目的也容易被分析出来,因此躯体反测试对心理测试的干扰作用越来越小。
心理反测试手段是指通过有意识的控制心理活动而对心理测试进行干扰的反测试手段。其中主要包括增加认知负荷和情绪控制两种方式。Honts,Raskin和 Kircher(1994)考察了增加认知负荷对测试结果的影响[6]。实验中,被试使用默数数字的方法,减少对问题的反应,使其对各项问题的心理生理反应都呈较低的水平。心理反测试法的使用更加隐秘和灵活,被测人可以任意控制自己的内心活动,第二心理任务的加强可以大大削弱在测谎过程中的心理生理反应强度。根据注意分配理论,注意认知资源分配在心理反测试上越多,则分配在测试中越少。被测人在实施心理反测试时,测谎仪所获取的各类问题反应信号都较弱,心理反测试将形成很大的背景噪音。但心理反测试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熟练掌握的,如果注意不能灵活的转换,心理反测试是很容易被识别出来的。当被测人在问到较复杂的问题,如果发现其反应需要明显的注意重新调动,就可以判断其在使用反测试手段。
目前心理反测试手段大多是进行第二心理任务,通过注意转移、想象和回忆等方式,降低或扰乱测试反应。采用想象的方式主要是在测试时想象情绪刺激性较强的事件发生,在进行非案件相关问题时想象事件真实的发生,加强这类问题的情绪生理反应。例如,当问及准绳问题时,被测人想象有人在猛扇自己耳光,则生理反应会出现异常。相比之下,案件相关问题的反应就没那么显著。通过心理方式进行的反测试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训练才可以达到的。并且心理反测试的效果有限,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不同个体呈现出的心理反测试反应也大相径庭。有的个体即便使用了反测试手段,其作用可能也不明显,仍然可以被检测出。所以一般可以实施心理反测试并成功欺骗测谎仪的被测人可能是经过了针对性训练,应对这种被测人,应当结合图谱进行判断。若主测人题目还没念完受测者就抢先回答,或念完题目后拖延一段时间才回答,致使反应提前或延后,图谱显示杂乱、无序无章,测试人员就应该警觉受测者是否在使用心理反测谎。
目前,随着多导仪技术的发展,能够检测出被测人反测试倾向的传感器也愈加完善。现代多导仪的动作感应传感器基本可以监控到测试时被测人的所有动作变化;加装摄像头,分析被测人在听到和回答问题时的面部表情;加装录音设备,分析被测人在回答问题时的语调变化;增设眼动分析仪,与多导仪测试结果综合进行分析。除了设备上的完善,问题设计的完善也是应对反测试的重要方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使用反测试应对犯罪心理测试的犯罪人有很大的嫌疑,一旦能够识别出反测试的迹象,就可以确定被测人有故意隐瞒的倾向,应该重点进行调查[7]。
如同心理测量问卷中的效度量表,犯罪心理测试在实施时应当引入系统性的甄别反测试的判断标准。随着微表情研究的发展,在被测人听到或回答问题时,通过观察其最初持续时间在1/25秒到1/5秒的面部表情变化,可以推断其对问题回答的诚实与否。当然微表情还不能作为严格的判断标准,随着这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探查是否做出反测试的依据。同样,语音语调的变化也是反映被测人对问题的真实情绪表现,经过录音和后期的语调分析,也可以判断被测人具体对哪种问题的反应更为强烈。已有研究机构开发出实时分析的语音测谎工具,有利于辨明受测者实时的说谎概率。目前,由于国内这些直观的标准没有完全的量化和标准化,往往需要经验的判断,所以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才能引入到犯罪心理测试中来。
在测前谈话这一步中,要将进行测试的问题关键词提前保存到被测人的工作记忆之中,确保被测人完全理解问题的准确指代,让谈话的概念和实际问到的问题紧密联系,使被测人在思维上建立起对概念的准确认知。这样做不仅让被测人在测试时准确理解问题的含义,缩短了加工时间。并且由于问题概念的深入和固定,限制了思维的发散,其通过联想进行的心理反测试很难发挥。
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反测试手段,服用神经刺激类药物或者通过长时间的疲劳或兴奋来改变测试时的基线反应,也会造成测试反应变异[8]。若被测人在测试前服用镇静类药物,则其对不同类问题的反应几乎无差异。因此在测试之前,如果能观察到被测人的精神状态异常,有必要对其进行生理水平的临床检测,确定其是否服用有干扰作用的药物。若有明显的逃避测试的迹象,说明被测人有隐瞒倾向。
探查式问题不同于一般的测试问题,在实际测试中,探查问题主要起到探针的作用。这种问题可以是较复杂的问题,比如双重否定问题,或是变换回答方式的问题,增加其认知负荷,使其注意力不得不转移到测试问题上来。如果回答这类问题的错误过多就证明被测人没有配合测试。除了增加问题,当遇到疑似使用反测试手段的被测人时,还可以在测试中要求其重复问题,以观察其对测试的注意集中程度。
测试的图谱可以提供被测人在测试时的基础反应和总体的反应状态,仔细观察被测人的异常反应或走向[9],并结合测试时进行的录像和录音,判断其在特定问题上是否存在反测试的迹象。一般来讲,比较配合的被测人在进行测试时各类问题都有区分明显的反应,而进行反测试的测试图谱则会呈现出极不规律的图谱变化。虽然这类变化也有可能是容易紧张的被测人形成的图谱,但从慎重的方面考虑,这类被测人应该着重进行探查。
任何技术都有其适合的范围,在适用领域内可以发挥其优势,而超出这个范围就有可能导致错误。多导仪测试更适合检测那些容易重新唤起犯罪人强烈情绪反应的案件,如抢劫、强奸、杀人案等。由于犯罪人在作案时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其注意更多的集中在侵害对象和当时经历的情绪记忆上,因此这类案件的犯罪人往往是对案件整体的记忆更清晰,对实施犯罪行为时的情绪记忆更深刻。并且这类犯罪人在作案时通常有高度的生理唤醒水平,当问及犯罪事件时会引发他们的强烈情绪生理反应,因此使用多导仪进行检测有很大概率检测出犯罪人与案件的相关程度。
反测试手段通常发生在行贿受贿、恐怖主义、间谍等案件中。一方面,被测人方面多为受过训练或情绪反应不明显的人;另一方面,这些案件的性质并不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大幅激动,实施心理反测试成功几率较高,因而多导仪测试效果不佳。此外,即使通过其他方式探查这类被测人是否使用反测试手段也有难度,对待这类案件需要用新的手段进行测谎才能得到有效结果。 Allen,Iacono和 Danielson(1992)将 GKT范式扩展到脑电测试中[10],将案件相关问题作为较少出现的靶刺激,而其他陪衬问题作为无关刺激来进行叠加分析,发现有过作案行为的被测人在案件相关问题上的认知脑电位P300成分显著高于其他问题。并且由于脑电的诱发通常是在意识可控制之前,反测试很难实施,并且被测人一旦在脑电测试中实施反测试则很容易被识别出。因为脑电测试的灵敏程度很高,任何需要复杂认知加工的反测试手段都难以奏效,并且很多反测试手段呈现出的脑电反应极为明显,反测试意图更容易被观察到。
任何技术都存在产生与发展完善的过程,犯罪心理测试经过长期的应用与探索,已经有了适合其测试的范式和成熟的测试程序。并且在实案测试中获得了较好的检出率和大量的从事测试的专业人员,犯罪心理测试发展至今可以说是谎言检测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手段。虽然反测试对测试结果存在一定的威胁,但通过现有的技术和经验的弥补,犯罪心理测试会更加完善。通过方法的创新,反测试对犯罪心理测试造成的影响将极为有限,并且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犯罪心理测试所得结果会更加准确。
[1]刘宁,于巍,付有志.犯罪心理生理的记录技术[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5(3):60-63.
[2]姜振宇.微反应[M].北京:凤凰出版社,2011:92-112.
[3]张小霞,付有志,闫潇潇.浅析犯罪心理生理检测技术基本原理[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6(4):38-40.
[4]陈兴乐,张增伟.反测谎行为研究[J].政法学刊,2011,28(5):55-60.
[5]Honts, C.R., Hodes, etal.Effects of physical countermeasures on the physiological detection of decep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85,70(1): 177-187.
[6]Honts, C.R., Raskin, etal.Mental and physical countermeasures reduce the accuracy of polygraph test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4, 79(2):252-259.
[7]陈兴乐,陈世革.反测谎及其对策的实验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5): 21-26.
[8]宋建成.反测谎初探[J].吉林高等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1):19-21.
[9]Bashore, T.R., Rapp, etal.Are there alternatives to traditional polygraph procedure?[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3,113(1):3-22.
[10]Allen, J.I., Iacono, etal.D.The identification of concealed memories using the event-related potential and implicit behavioral measures:A methodology for prediction in the fac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J].Psychophysiology,1992,29(5):50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