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建 代剑川 张思源
文山州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云南文山州 663000
目前,漏斗胸是儿童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廓畸形,由于病因尚不清楚,而漏斗胸占所有胸壁畸形的90%以上,其发病率为2‰~4‰,男女比例约4/1。该病会严重凹陷的胸骨压迫心脏、降低肺活量,影响心肺功能,手术是治疗漏斗胸的唯一方法。该院改良式漏斗胸矫形手术是小儿胸外科微创手术中的一项新技术。该手术与传统漏斗胸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矫形效果理想等优点。
该科于2002年10月—2004年8月对5例漏斗胸患儿实施了改良矫治术,现总结报道如下。
全组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6~9岁,平均7岁。胸骨凹陷深度2~4 cm,凹陷部容水量20~70 mL。侧位X片胸骨与脊柱距离5~5.5 cm。漏斗指数均>0.2。有1例患儿心电图为窦性心律不齐。3例纳差,营养不良,发育欠佳,心悸,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手术方法:患儿经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前胸正中纵切口,一般长度为从胸骨角至胸骨剑突下2 cm,将胸大肌和腹直肌向两侧游离翻开,上达胸骨角,下至剑突,两侧达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暴露第3~7对畸形肋骨,切除剑突。行胸骨后分离。骨膜下剥离出肋软骨,将第3~6对肋软骨最畸形段切断,过长的肋软骨切除1~2 cm。在于凹陷区上方一肋间水平作胸骨前板楔形截骨,一般在第2、3肋间水平,不完全切断胸骨,保留后板骨皮质,切除面需要看胸骨凹陷程度而定,一般0.3~0.5 cm。用10号丝线跨楔行区纵行缝合,使胸骨向上抬起,固定于过伸高度。将肋软骨重叠1~2 cm缝合于两侧,注意对称。缝合肌层,用4—0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皮肤。放置胸骨后负压球引流,皮下放置橡皮片引流。
5例患儿1例破右侧胸膜,术中嘱麻醉师膨肺后修补破口,未发生气胸。5例出血量100~200 mL。术后2 d下床活动,7~14 d出院。随访1~2年,外观效果良好。患儿饮食营养状况改善,感冒减少,心身健康。未发生心肺及脊柱压迫症状。
漏斗胸是最为常见的胸壁畸形,前胸凹陷多于1岁前开始出现,1~4岁逐渐加重,4岁后稳定。随年龄增长可出现脊柱侧弯,小儿肺发育可持续至3岁左右,导致胸腔容积减少,小儿肺发育受累,加重了肺功能的损害。因此,漏斗胸畸形严重者无论从生理、心理或美学角度考虑,均应及早矫治。
漏斗胸的矫治方法,主要有胸骨翻转及胸肋抬举两大类,胸肋抬举法中有Ravitch手术因其创伤小,疗效满意而越来越多被采用。改良漏斗胸矫治术在针对其手术缺点作了以下几点改良,①改胸骨后板截骨为前板楔形截骨,缝合胸骨断面,使其牢固而操作简单;②切除部份变形肋软骨后改端端缝合为重叠缝合,利用两侧肋骨和肋软骨牵引的合力,使胸骨向上抬起;③避免使用支撑物,减少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痛苦。同时根据5例的实际操作,手术应注意几点:①漏斗胸由于胸壁下肋软骨生长过度所至,手术中切除肋软骨应足够长;②手术切除过长肋骨在缝合皮肤时,可能遇到皮肤松驰情况,游离皮肤胸大小肌时范围尽量大,缝合时才尽可能平整合适;③肋软骨断端重叠缝合时至少2针以上,以防胸壁软化反常呼吸;④胸膜菲薄易破,分离时紧贴肋骨面而行,范围应足够大,牵引胸骨时才能避免拉破胸膜;⑤术后加强康复训练,鼓励患儿行吹气球胀肺、扩胸运动及俯卧撑等体育锻炼以纠正畸形。
本组结果说明改良漏斗胸矫治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操作简单。但因本组病例少,需进一步观察疗效。
[1] 施云飞,晁福,杨鸿生,等.改良Haller术式治疗漏斗[J].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815.
[2] 胡廷泽,刘文英,冯杰雄,等.改良胸骨上肌术治疗漏斗胸[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9,20(6):337.
[3] 刘宏,汪大绩,刘建新,等.胸肋V型截骨内固定术治疗儿童漏斗胸的方法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4(4):76.
[4] 刘宏,梅海波,唐进,等.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2,23(6):283.
[5] 鲁亚南,刘锦纷,徐志伟,等.改良Nuss手术纠治小儿漏斗胸[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7,14(2):93-96.
[6] 李勇,付立,江汝健,等.微创漏斗胸矫治术62例[J].四川医学,2011(7):1037-1038.
[7] PilegaardHK,LichtPB.Early results following the Nuss operation for pectusexcavatum--asingle-institution experience of 383 patients[J].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Surg.2008,7(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