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马尔尼菲青霉的研究现状

2013-08-15 00:47韦秋慧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26期
关键词:两性霉素双相青霉

韦秋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三医院皮肤科,广西南宁 530001

马尔尼菲青霉是直接导致人体内部由于受到真菌侵入而直接形成的比较知名的马尔尼菲青霉病。马尔尼菲青霉病是一种在艾滋病患者身上最为常见的疾病,目前由于技术不足导致的认识不够深入的原因,在临床上对这种疾病经常发生误诊[1]。由于其与艾滋病患者联系密切,因此国家上已经公认其是AIDS的指征性疾病。

1 马尔尼菲青霉简介

1.1 发展状况

马尔尼菲青霉第一次出现是在越南,是在竹鼠内脏形成的一种感染细菌,但是真正证实这种真菌能够对人产生感染细菌,导致人体免疫力受损,最后形成严重的流行疾病是一个叫做Segretain的医师由于不小心吸入这种真菌形成肺部感染后证实的[2]。在证实后,该感染真菌开始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传播,不断有感染病例出现,在后来艾滋病出现后,这种会导致身体形成严重感染病的真菌感染的人数越来越多,至今为止,在对全世界大多数的艾滋病患者病例报告研究和分析对比中发现,超过80%的艾滋病患者是因为这种真菌感染所致[3]。

1.2 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

马尔尼菲青霉在临床上的表现有两种:一是仅限于皮肤病变感染和皮下组织的局部性感染的局限性形式。二是在身体内容多个器官呈现相连性的整个身体感性的散播性形式[5]。两种临床表现的特征均是身体出现淋巴结肿大、肿脓化脓以及贫血等多种症状,艾滋病患者相对于普通患者而言还具有CD4淋巴细胞的指数大幅度降低的现象。若需要确诊病人是由于马尔尼菲青霉感染所致的疾病,则只有在患病人身上找到马尔尼菲青霉的病原体才能够确诊。当前临床上使用到检查方法是,首先取出病人身体上出现化脓的组织的分泌物,对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然后对培养结果进行检查[6]。使用抗真菌剂是因为这种药剂是马尔尼菲青霉的克星。除了抗真菌剂两性霉素B之外,伊曲康唑也能够比较有效的防止毕竟蔓延和恶化。

2 真菌学诊断

马尔尼菲青霉具有在37℃下呈现酵母相和在25℃呈现霉菌相的双相形态。酵母相相对于霉菌相而言多是单个或多个双细胞的形态。霉菌相则均有双细胞形态,没有单细胞形态,它的形状有多种形式,如孢间链状、帚状枝等[7]。马尔尼菲青霉在出现并不断生长过程中会自发性的产生一些如同玫瑰色的色素,这些色素的主要来源是马尔尼菲青霉的双相细胞形态,是双相细胞形态在不断生产过程中代谢形成的产物[8]。双相形态细胞中的酵母相的色素在研究后证明后一种细胞次生代谢物,这种代谢物具有比较强的疏水性,因此能够导致体内的酵母相细胞和分生孢子分析并吸附在只要有一点接触的人体细胞组织的表现,吸附在人体细胞表现的这些细胞和孢子能够对身体损害人体免疫力就侵入身体,将感染病菌带到人体皮下组织和器官,最后形成严重疾病。

3 抗真菌研究概况

在研究和治疗马尔尼菲青霉的试验中,有专家发现并确认临床上有两种抗菌药对治疗马尔尼菲青霉具有较大的疗效,即效果最大的两性霉素B和处于其次的伊曲康唑。马尔尼菲青霉对这两种药物比较敏感,在接触后一般其蔓延的速度和力度相对于原来而言具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两性霉素B以及伊曲康唑都是使用在细胞壁中,通过干扰细胞壁的生物实现和马尔尼菲青霉抗衡的目的,并真正能够治愈病情,解除医学难题。对有效抗菌素进行研究的一些专家使用促转导子信息探测法对马尔尼菲青霉的细胞壁进行分析和收寻,发现能够比较顺利的在马尔尼菲青霉内部实现对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胞壁内物质合成的信息多肽的培养。在实现对信息多肽顺利培养后,对发现新型抗真菌药物具有指导作用的信息多肽开始发挥作用,并在临床上真正研制出有效的药物,如Statin[9]。

4 马尔尼菲青霉的病原学分析以及主要的病种鉴定

马尔尼菲青霉的病原学分析和临床诊断主要是通过对组织的病理学、基因、菌种的发生水平以及马尔尼菲青霉细胞的代谢物构成物等进行分析,并利用DNA重组的技术编码方式对人体以及动物的血清抗原抗体进行重组和发展,从而实现对马尔尼菲青霉感染正确诊断和治疗的目的。除了DNA重组的技术编码方式能够实现发展血清学诊断的目的外,现在研究医学上还使用另外一种效果明显的方式发展血清学诊断能力,即针对细胞壁内的成分研究出的一种利用马尔尼菲青霉的MP1基因,这种基因能够实现对胞壁成分聚糖蛋白抗原作用,所以也成为发展血清学诊断的有效形式[10]。这些诊断方式虽然在理论上具有较好疗效,但是由于还存在较多亟待发展的技术,因此仍处在没有投入临床实验研究阶段。

5 结语

马尔尼菲青霉是一种致病性真菌,常见于艾滋病患者中,且目前世界上的分布形式是以中国西南偏东一带以及东南亚一带为主。由于这种真菌多在艾滋病患者体内发现,因此已经成为指证艾滋病的有力证据。马尔尼菲青霉主要是通过内部一种叫做霉菌相分生孢子的感染病原的传播体进行传播,具有较强的亲土壤性,因此人体一旦不小心接触含有马尔尼菲青霉地区的土壤,就会受到病原感染,感染形式多是通过血液、食道以及肺部三个途径进行传播感染。目前临床上对马尔尼菲青霉主要诊断方式是血清抗原抗体诊断。而对其具有有疗效的药物主要有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所以,针对这些有效方法和药物进行分析将会有助于马尔尼菲青霉的治疗。

[1] 韦高,吴易,李菊裳.4种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青霉感染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相关性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15(9):577-579.

[2] 阙冬梅,覃巍,张军民.马尔尼菲青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35(3):188-192.

[3] 侯德凤.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感染率调查和实验室检查及药敏分析[J].华西医学,2010,14(5):919-921.

[4] Hanxiang Zeng,Xiqing Li,Xiejie Chen,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enicillium marneffei in Paraffin-Embedded Tissue Using Nested PCR[J].2009.

[5] 袁锡华,曹存巍,刘伟,等.马尔尼菲青霉氧化应激反应相关基因SKN7的克隆及功能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1):38-41.

[6] 王莹,邓卓霖,马韵.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诊断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5):312-314.

[7] Hsiue HC,Huang YT,Kuo YL,et al.Rapid identification of fungal pathogens in positive blood cultures using oligonucleotide array hybridization[J].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2010.

[8] 刘博,付萍.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10,11(1):26-28.

[9] 高飞,林禾.马尔尼菲青霉菌病4例[J].疑难病杂志,2011,10(9):711-712.

[10] 罗秋红.马尔尼菲青霉菌致病机制及相关超微结构特征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42(7).

猜你喜欢
两性霉素双相青霉
一类具有奇异位势函数的双相问题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初始能量双相电复律转复房颤进展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防控现状及研究进展
两性霉素B脂质体穿透真菌细胞壁将两性霉素B直接传递至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
新型双相酶水解体系制备宝藿苷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