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莉,郑访江
(甘肃省中医院,兰州 730050)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乳房肿块及疼痛为此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本病的发生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成为女性健康的大敌。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黄体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相对增多,导致腺叶增生,其特点是乳腺小叶或小管和末端导管高度扩张,好发于青、中年女性[1]。有2% ~3%者可发生恶变,所以本病在治疗后应经常复查,但西医尚无特殊疗法。本人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及临床实践运用化痰行气、活血散结之法,以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本病,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确诊乳腺增生患者12例,均为女性,年龄26~49岁,平均33岁,病程2月~3年,病因多为情志不畅以致郁怒伤肝。症状表现:经前期周期性乳房区胀痛或刺痛,单侧或双侧乳房有大小不一片状、结节状、条索状肿块。
1.2 治疗方法 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20钱,香附20钱,陈皮20钱,川芎20钱,桃仁15钱,红花15钱,当归9钱,生地15钱,枳壳10钱,桔梗10钱,白芍20钱,甘草20钱。乳房胀痛明显加橘核30钱,荔枝核30钱,川栋子20钱;刺痛明显加三棱15钱,莪术15钱;乳房灼热者龙胆草9钱,蒲公英30钱;结节坚硬较大者加夏枯草30钱,浙贝30钱,穿山甲20钱,牡蛎20钱;阴虚者兼服六味地黄丸;气血亏虑加党参30钱,炙黄芪30钱。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15 d为一疗程,经期停药,服药期间,每日口服维生素E 300~600 mg,且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在治疗中根据临床症状适时加重药物剂量,因现药物的生长年限为负法均达不到用药标准[2]。
1.3 疗效标准 痊愈:经治疗2~3个疗程,肿块消失,局部与全身症状消失;显效:经治疗2~3个疗程,肿块消失或明显缩小呈肿块的2/3以上,局部与全身症状消失;无效:经治疗2~3个疗程,肿块无明显改变,局部及全身症状无改善[3]。
12例中9人痊愈,2人好转,1人无效,总有效率91.67%,其中大多数病人服药3 d后立即见效,愈后嘱患者每年复查1次。
本病根据体征及临床特征,较易诊断,但易于复发,乳腺增生病标在乳房,而本在肝脾,所以治疗原则应是疏肝健脾。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情感内伤导致肝郁气滞、郁久化火、气滞血瘀、肝气乘脾、脾失健运、聚湿成痰。古人云“诸病导痰火、痰火生异证”。肝气郁结、升泄太过,心情急躁,容易发怒,肝木太过乘脾土,容易引起脾运不足,痰湿内生。上述原因导致气、血、痰、瘀四者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本病的病理基础[4]。治外必先安内,治疗应标本同治。西医治疗基本上只能治标而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此类疾病。此外,本病多因七情过极所致,故《三因极—病证方论》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治疗本病时进行心理疏导也很重要。
针对病机拟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法,予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方中柴胡条达肝气而疏泄肝郁,以顺肝之性而使之不郁;香附辛味烈而气浓,专治气结之病;陈皮为治痰之要药取其辛散温燥之性,理气燥湿之功;川芎血中气药,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桃红四物活血化瘀而养血;桔梗载药上行合枳壳升降上焦之气而宽胸诸药。上述药物合用化痰行气,活血散结而肝气舒,结节淌,临证时辩证加减,变通应用,每获良效。此外对患者加强心理疏导,嘱保持心情愉快,生活有规律,忌食肥甘厚味及选用合体舒适之内衣,对乳腺增生的治疗均能起重要作用[5]。
[1]朱志芳.“疏肝散结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62例[J].江苏中医药,2011,43(8):45.
[2]徐开云.乳腺增生的病因及临床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8):99-100.
[3]付丽佳,徐莲琴,林 海,等.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进展[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1):105-106.
[4]赵献萍,何江英.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学报,2009,24(5):62-63.
[5]赵根换.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