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武术健康教育①

2013-08-15 00:54李文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2期
关键词:公共课套路武术

李文峰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

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武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代表着一种勇猛向前、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有着圆润,和谐的深厚哲理,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继承、发展,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其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是体育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其他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武术受到西方体育文化价值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武术运动淡化了其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忽视了民族独特的健康理念和价值观,这些必然影响武术运动的深度普及[1]。在高职院校武术公共课的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的身体健康,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使武术运动项目成为他们身体锻炼主要手段之一,成为武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法

通过访问调查高职院校学生,了解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现状并研究高职院校健康教育方法措施。

1.2.2 文献研究法

通过图书馆查阅资料、网络搜集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了解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现状。

2 研究内容

2.1 武术教学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武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有其自身独特的本质和特征,它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为基础。就武术文化内涵而言,其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太极拳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慢制快”无疑是老子“反者道之动”的哲学思想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最好体现。而讲求“仁、义、礼”的儒家哲学则大大影响了中国武术的伦理思想,并成为其基础与核心。儒家学说把德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导致中国武术重德重礼,尽忠尽孝,遵守“信”与“义”的特点。另外,儒家主张要克已正身、重义轻利、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其理想人格是谦慕待人、稳健含蓄、严于律已、宽于待人、胸怀坦荡的“谦谦君子”。其对武德具有深刻的影响,强调习武者要仁爱、守礼、忠诚、信义、谦让和宽厚。另外,儒家哲学具有十分浓厚的功利色彩,讲求积极入世的社会作用,认为人要立下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因此,在儒家思想的指引下体现出刚健有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宁死不屈的精神[2]。高职院校武术公共课担负着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历史重任,同时也给武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高职院校武术公共课现状

相对于武术教学在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相比之下,武术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并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武术教育及健身价值。大多高职院校的武术公共课教学内容主要以竞赛套路和自创的表演套路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大多为教师在队伍前面讲讲解示范,学生在队伍里学习训练,使学生学习无数的兴趣大大降低;教学过程评价过于技术化,是很多底子薄、基础差的学生对其望而却步。因此,造成当今高校大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上武术课的尴尬境地。

2.2.1 教学过程与目标脱节

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武术公共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武术这个传统项目,了解武术的文化内涵,逐步掌握武术运动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为终身体育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然而现在大多数高校武术公共课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套路教学为主,在教授编排武术套路过程中以表演和腾空动作居多,往往忽视了攻防动作的编排。在套路的教学过程中很少讲授每个动作的功防含义,整个套路的健身原理及创编这一套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使武术教学与教学目标不符。

2.2.2 教学过程与学生期望脱节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不断深进行,但一方面对“唯技击论”的批判阻碍了武术本质属性的发展,武术走向了“唯套路论”的另一个极端。体操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武术防身功能淡化,降低了武术的魅力,而许多特性和价值更是无从体现[3]。高职院校武术无论是教育专业还是公共武术课一直沿用套路路线,如五步拳、初级长拳、初级器械、简化太极拳等,内容陈旧。对初学者来说难度不是很大、但趣味偏低,学生学习易于满足于表面动作的掌握,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另一种重要手段。中国武术一直是传承师傅教徒弟,口传身授的教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武术教学活动很难吸引具有青春活力的现代大学生的青睐。

2.2.3 武术教学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是直接影响武术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武术教学应该包括武术基本理论、武术技能、养生健身、攻防自卫知识。而长期以来武术教学以套路教学为主,导致武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虽然能担当起武术教学任务,但对一些保健养生知识、武术传统文化,动作的攻防含义等知识的掌握仍然不足,仍然缺乏这方面的专业基础和教学经验。学生对武术有不能足够的了解和全面的接触。

2.2.4 武术公共课的考核方式单一,评价效果不明显

目前,高职院校武术公共课的考核方式仍然是以考查学生套路演练水平为主要依据,这种以西方竞技体育考核方式考查身体素质和动作规格的考核方法,未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程度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尽管大多老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但在对成绩的评定的时候却很难做到区别对待;未能体现武术教学健身养心的教学目的。学生被培养成机械记忆套路的机器,未能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记不住,考完忘光的窘景。而并未使武术扎根到学生的心中,对武术的传承和发展阻碍很大。

2.2.5 外来新兴项目的盛行对武术教学的冲击

近几年跆拳道运动的出现和迅速的开展,对武术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武术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照。跆拳道对学习者来说过程是快乐的,学习的动作相对来说易学易练,实战机会多正迎合了练习者防身的初衷,并且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呐喊,以此来宣泄内心的忧愁。跆拳道比武术更能培养武德、礼仪、胆气,礼仪的体现则是无处不在:单个动作、对练开始、结束时的鞠躬;对观众、教练的鞠躬,是对别人的尊重的礼仪。相比之下武术单纯的套路教学显的逊色,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2.3 普通高职院校武术公共课的对策研究

纵观高职院校武术公共课的出现的种种问题现象,应该尽快加强武术公共课的改革从而达到体育健康教育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大武术场地器材、教材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高校之间进行武术公共课的学习交流,定期组织武术教师的集中学习。高职院校武术教学应该敢于突破传统武术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传授武术基本知识、健身方法、防身自卫技术、伤病处理常识,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武德教育。

2.3.1 提高专业武术教师比例,加强武术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武术师资来源主要是各体育院校、系武术专项的学生,体育院校应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关注高职院校师资需求状况和学生对学习武术的期望方向以便及时准确的调整课程设置,使其符合社会实际需求。国家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的高职院校教育计划大纲确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新设立教育专业,为体育学二级学科,并设有三个教育方向,即武术、传统养生体育以及民间民俗体育。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健康指导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养生体育以及民间民俗体育工作的专门人才”[4]。这就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保障,从而确保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工作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2.3.2 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

2002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以大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体育课程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其基本目标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个领域目标[5]。针对以上这五个领域的目标,武术运动其教学目标不应该仅仅是学会几个套路,更应该是通过武术教学和武术动作的练习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的目的,并且掌握武术健身的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以及详细了解武术的民族文化内涵,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终极目标。

2.3.3 拓宽武术的学习评价范围

应该改变现有的落后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实行多维综合评价制度,确保武德、技术水平、理论知识、学习态度、进步程度等综合考评方法。武术课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并且学到一定的科学的锻炼方法。因此,考核方式以此为依据进行评价,重过程而轻结果,为学生营造一种“高质低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辛勤的付出之后感到自身进步的快乐,继而提高学习武术的成就感和成为终身体育手段的可能性[6]。

高职院校武术公共课的教学确实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求高职院校武术教育者必须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迫切需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原有的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组织教学过程,确实做到武术公共课为大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作出贡献。

[1]管罗红,成征涛.论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过程中的继承与创新[J].宜宾学院学报,2007,6:99-102.

[2]李冬奎.建立我国高校武术教育体系的构想[J].搏击武术科学,2007,4(9):62-63.

[3]蔡仲林,施鲜丽.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2007,31(1):62-64.

[4]马波.对高校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1):40-41.

[5]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2002.

[6]王建华,周庆杰.普通高校武术公共课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2):239-241.

猜你喜欢
公共课套路武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