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副省级市门户网站依申请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2013-08-15 00:48:56白玲玲
办公室业务 2013年10期
关键词:门户网站政府部门页面

文/白玲玲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以下简称 《条例》)的公布实施,各级政府部门纷纷通过各自的门户网站及其他宣传方式,进行政务公开,向实现政务透明化、信息公开化方向发展。政务信息公开自上而下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政府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信息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也进一步得到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

政府信息公开有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种形式,顾名思义,主动公开是指政府主动将自身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政务信息通过门户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报刊等公众媒体公诸于众的行政行为。依申请公开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需求,依照法律规定,在本机关的职权范围内向申请人公开政府信息的行政行为。笔者对我国15个副省级市依申请公开情况通过其门户网站做了调研,发现情况并不理想。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一、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建设中的成功经验

(一)依申请公开的界面友好。在其网页界面设计上,明确易辨,十分友好。甚至有部分副省级市在政府门户网站上明确为公民提供了进行信息公开申请的程序说明,如申请填写注意事项,申请流程图等。大连、宁波、厦门3市为申请人提供了详细的申请流程图,这些为公民更好地申请提供了指引。

(二)公民获取依申请公开结果方式多样。15个副省级市的政府部门为公民获取依申请公开的信息提供了多种途径。大部分市的公民皆可通过电子邮件、传真、邮寄、自行领取等几种方式来获取申请结果。此外,哈尔滨、宁波、厦门、杭州、济南5市还提供了快递获取渠道,成都、西安、大连、长春、广州、深圳6市还可当场阅读抄录。多样的获取途径可满足不同信息素养水平的公民的个性要求。

(三)办理情况查询便利。公民只需要知道自己的申请编号就可以在政府网站的依申请公开页面查询自己所提交申请的办理情况,为公民及时了解所需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存在的不足

(一)申请范围告知不够明确。作为信息公开的主体,政府部门有必要告诉公民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提交申请,哪些范围的信息可以通过申请获得。在对15个副省级市门户网站的依申请公开进行调研后发现,只有广州、成都、厦门、西安4个市的申请页面中对公民提交申请做了说明,只占据调研对象的27%,其中只有广州市对申请范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表述,其余3市仅提醒公民,政府信息公开需要一定的流程,在提交申请之前利用信息检索方式在政府门户网站检索,确实未找到所需信息再提交申请。

(二)申请受理信息不明确。申请受理信息包括受理机构、受理时限、收费标准、受理流程等内容。受理机构是依申请公开行为的主体,其办事效率直接影响到公民申请的办理进程。公民在提交申请前对于申请受理机构的信息应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提交的信息去了哪里,是由谁在负责处理,当提交的申请没有回复时责任该归谁。笔者在对15个副省级市门户网站的依申请公开调研后发现,仅有厦门、宁波、长春、杭州4个市将申请的受理机构的信息予以告知,也只占调研对象总数的27%。

公民通过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所获取的信息必然是公民急切需要的,所以在依申请页面政府有必要将申请受理时限告知于众,一方面可以使公众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也对信息受理机构的工作起着监督作用,从而使公民申请可以及时得到回复。但15个副省级市的依申请公开页面只有大连、杭州、青岛3市对受理时限给予了说明,仅占总数的20%,这不利于保障公民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知情权,相关部门也应注意完善此类信息。

此外,虽说公民有权力知道政府部门的公开信息,但现实是要获得非主动公开范围的信息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的,具体的支付标准在政府的依申请公开页面也应明确告知公众,15个市只有大连、杭州2市对此予以说明。受理流程是公民了解所提交申请的具体进程的最直接的方式,笔者认为在依申请公开的页面也应当予以说明,从目前的调研情况看,有大连、宁波、厦门、广州4市给出了申请受理流程图。在申请受理信息说明这个环节,15个市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三)申请处理结果未正面描述。所谓申请处理结果正面描述是指申请受理机构将公民申请的处理结果或状态在取得公民同意的前提下在依申请公开窗口予以公开。例如厦门、成都、杭州3市,所有公民无需账号、申请编号等条件,均可以在申请页面的 “申请处理结果查询”处查看其他公民 (包括自己)所提交申请的内容以及受理机构的处理意见和受理时限等信息,其中厦门市在公民填写申请时有 “本信息是否愿意公开”这一选项,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公民知情权和隐私权的尊重。

其他市的申请结果查询人为设定了一些条件,例如,广州和深圳两市的结果查询必须要有身份证号和申请编号才能进入查询系统;南京市的需要申请公开记录号和查询预设密码;宁波市的需要姓名、申请编号、密码;青岛市的将申请的受理状态进行了公布,但想要知道受理结果仍然需要查询码。长春、大连、哈尔滨、济南、武汉、西安6市的受理结果或状态还没有查询入口。

三、展望

从笔者对15个副省级市门户网站中依申请公开建设情况的调研来看,目前15个市的水平层次不齐,但均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对此,笔者从一个公民的角度出发,对政府的依申请公开建设提出几点自己的展望。

(一)解放思想,多渠道公开信息。

在国际化、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环境下,我国政府和公民需要解放思想,全面了解政府信息,作为信息主要生产者的政府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多渠道公开信息,让公民及时了解政府工作动态,为其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除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报刊等公众媒体外,对于一些不方便向大众公开但对于个别公民而言又特别重要的信息,政府要及时受理公民要求公开的申请,对其申请做出令其满意的答复,真正做到信息公开、政务透明。

(二)多渠道申请以满足各信息素养层面公民的需求。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起点较晚,且我国人口众多,人口结构复杂,各层面公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差异较大,政府部门的依申请公开服务需要考虑到全体公民的信息素养水平,保证公民的申请之路畅通。

首先,依申请公开的申请方式应该多样化。网上申请是各种申请方式里面最便捷、成本最低的一种,但网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用的,占据我国人口比例一半的乡村人口中就有大部分的农民群众还不会或者说是没条件使用网络。所以政府信息公开部门应该提供除网络申请外的多种申请方式,如书面申请、当场申请、口头申请、电话申请等等。其中,电话申请是笔者认为最方便的申请方式,政府部门只需要给出申请受理机构的详细信息,如机构名称、办公地址、电话等,公民有需要就打电话给受理机构请其代为查询并等待查询结果,其它一些后续工作交由受理机构处理,这样既节约了公民的时间成本,也会减少其经济成本,同时也可以真正体现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如厦门市,它是15个市中唯一一个受理电话申请的。

其次,各申请渠道应有详细的申请说明或流程图。如广州、成都等市的依申请公开说明,告知公众在何种情况下适合通过申请渠道获取信息,可申请哪些范围的信息,填写申请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等。同时再附上申请的流程图,以方便当事人了解申请的过程。

最后,申请页面应简洁明了。此点仅针对网络申请,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城市的申请页面必须先注册才能进入,笔者认为注册会增加申请人时间成本,是可以避免的一道工序;有些城市的申请页面需要公民自己选取申请提交的部门,如宁波市、青岛市。但有时候申请人也不清楚自己的申请该属哪个部门管辖。所以笔者认为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申请受理机构,公民只需将自己的申请提交到受理机构,其余程序由受理机构代办,并在一定时限内回复公民。

(三)正面描述受理结果。在申请结果的处理中,有的市仅公布了该市的申请案件数量统计,仅凭这些数据对于公民来讲没有任何意义。

一方面为了尊重公众的隐私权,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公民的信息需求,笔者认为对于依申请公开的信息,政府可以在公民填写申请时征求公民意愿,是否愿将申请所获的信息公之于众,在取得其同意的前提下将申请处理结果和回复内容一起公布。如厦门市人民政府的依申请公开工作,公民在填写申请时就被询问是否同意公开信息。杭州和成都两市也对申请结果予以公布,但其并未公开征求申请人的同意,基于保密和公开的矛盾考虑,笔者认为还是应该在取得申请人同意的前提下再予以公开,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四)公开申请救济渠道,关注公众满意度。申请救济是指对于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合法权益或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行为,公民可以依法向有关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应向哪些部门提请行政复议或诉讼,这也是需要在申请页面明确告知公众的,包括这些部门的机构名称、办公地址、联系方式、工作时间等,这样一则可以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知情权,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监督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督促履行在信息公开中的义务。

所谓公众满意度是指公民对申请受理状况或结果的评价。2011年度,依申请公开评估指标在2009年的基础上做了修改,现在主要是从 “公开渠道”和 “受理反馈情况”两方面予以评估,这个评价体系突出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却未较少关注公众对申请受理的认可度和满意度。目前,15个副省级市的依申请公开页面中没有一个市体现关于申请受理结果与公众的互动。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政府部门不仅要关注公民申请的受理工作,同时也要关注公民对申请受理结果的认可程度,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前进的步伐。

总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在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都在进一步完善当中,但是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政府部门也不能忽视,尤其是对于依申请公开这种影响范围相对较小的公开渠道而言,政府需要从更加细小的方面着手,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依申请公开快速发展。

[1]李鹏.地方政府网站依申请公开的发展思路及建议 [J].长白学刊,2012(4)

猜你喜欢
门户网站政府部门页面
刷新生活的页面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39:14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7年22期)2017-04-09 06:45:57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YouTube
CHIP新电脑(2016年1期)2016-02-04 13:04:58
谈政府门户网站的全方位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等
同一Word文档 纵横页面并存
浅析ASP.NET页面导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