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海边的卡夫卡》与《哈姆雷特》的相同点

2013-08-15 00:42姚丽丽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300204
名作欣赏 2013年24期
关键词:俄狄浦斯哈姆雷特卡夫卡

⊙姚丽丽[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 300204]

《海边的卡夫卡》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200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自称田村卡夫卡的少年,为了逃避父亲对他的可怕诅咒:他将来会“杀死父亲,玷污生母和亲姐”,于是他在十五岁生日前夜独自离家出走,远赴四国。后来还是在梦中弑父,并在寄居的图书馆与可能是自己母亲的图书馆馆长佐伯幻爱。这一内容与典型的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的故事很接近。书中描绘一个十五岁少年的成长历程,在外界的帮助和自己对生命的领悟中获得了心灵上的成长。作者还运用了大量隐喻,使情节显得荒诞离奇同样又引人入胜。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的是年轻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得知父亲猝死,继而自己的叔父又与自己的母亲很快成婚并且窃取王位,当父亲的亡魂告知他自己是被亲弟弟克劳狄斯毒死之后,哈姆雷特逐渐走向了复仇之路。他装疯卖傻,寻求复仇的机会,最后利用一次戏班进皇宫表演的机会,揭发叔父的阴谋与其同归于尽。其中哈姆雷特对母亲的恋母情结在复仇情绪中显而易见,原本是无忧无虑生活在皇家温室里的善良王子在挣扎于徘徊中一步步走向痛苦与绝望成长成熟的炼狱过程。书中同样存在大量的隐喻。

二者虽然题材不同,时间跨度很大,仍然可以找出内容、主题和结构上的相似之处。

一、恋母情结 《海》与《哈》都存在着明显的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的故事源于希腊神话。俄狄浦斯一出生就被命中注定要“弑父娶母”。于是其父为了避免厄运将其遗弃。多年后,俄狄浦斯还是意外的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且娶了生母为妻。最后得知真相的俄狄浦斯自挖双眼,自我放逐,四处漂泊。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说根据这个神话故事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认为,男子出于“性本能”对自己的母亲产生特殊的感情,同时仇视自己的父亲,将父亲视为与自己争夺母亲的敌人。

《海》一书的主线清楚的展示了主人公的“弑父玷母”,巧妙的借用了俄狄浦斯的神话故事情节。卡夫卡的母亲在他四岁的时候便抛下他带着姐姐离家出走,独留自己在父亲的冷酷和诅咒中成长。他出走后经历了梦中杀父、玷污亲姊并和母亲幻爱的体验。在梦中意外的将父亲杀死,充满离奇虚幻的色彩,但这意外的巧合正是他无法逃脱的命运。虽然是在睡梦中与可能是自己母亲的佐伯幻爱,但是卡夫卡的佐伯的依恋和爱慕却是他的真情实感,他将对自己母亲的爱恋之情寄托在可能是自己母亲的人身上。从内容上看,田村卡夫卡“杀父玷母”的诅咒及“离家出走”和俄底浦斯“杀父娶母”及“出走流放”相似。

《哈》中主人公的恋母情结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因素。哈姆雷特的独白中有很多是对母亲改嫁而发出的愤慨,对他来说母亲的改嫁才是让他最难以接受的事实。在哈姆雷特的独白中,他多次诅咒嘲讽自己的母亲。不仅如此当着母亲的面,他也用尽了所有能刺伤母亲的话语,这正是对母亲强烈的由爱生恨的体现。父亲死后,自己的恋母情结本该可以得到满足,但是叔父娶了母亲,他不得不再次压抑自己的情感。在得知叔父就是杀死父亲的凶手之后,他找到了发泄压抑的出口,于是他竭尽所能报复叔父。可能正是他自己内心的恋母情结太过强烈,让他内心充满了矛盾,甚至想到了生与死的问题。于是便有了非常著名的一句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是他恋母情结达到极致的体现,而这种情结正是造成了他犹豫、懦弱、多疑和没有决心的性格特点的真正原因,也导致了他最终的悲剧,母亲也死了,自己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与敌人同归于尽成了最终的归宿。卡夫卡和哈姆雷特这两个人物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恋母情结,但其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存在很大差异。卡夫卡的恋母情结是柔和真挚的,哈姆雷特是压抑和仇恨的。卡夫卡得到了佐伯的帮助,逐渐成长。哈姆雷特因爱生恨,导致死亡的悲剧收场。

二、成长 《海》与《哈》都可以看出主人公思想和行为逐步成长的过程。也让读者看到只有经历挫折,才可能成长。成长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成长,在经历了生理和心理的种种挫折之后摆脱幼稚逐渐走向理性成熟。

《海》可以被视为一部成长小说,其中的成长主题很深刻。卡夫卡的世界是孤独寂寞的,自幼被母亲抛弃,长大后被父亲诅咒,没有温暖的家庭只有冷漠的父亲,沉浸在自己营造的孤独中,自己默默的锻炼身体。直到十五岁生日当天,十五岁的年纪是他自己认为已经成年并且成熟的年纪,离家出走,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意识和与宿命抗争的勇气,因为他决心成为“世界上最坚强的十五岁少年”。他以成年人的心态投入到成年人的世界中。卡夫卡是幸运的,他在逃避同时又在追寻事实的路上遇到很多帮助他继续前行的领路人,还得到的神灵的指引。得益于现实的和虚幻的帮助,自己对生命的领悟不断的升华。面对荒谬的命运和孤独的人生,他不断探寻,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获得心灵上的成长,然后回到现实生活中,迎接新的世界,最后成为“现实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

《哈》的主人公哈姆雷特从一个温室中的孩子长成一名抗争的战士。老国王未去世前,哈姆雷特是富有、热情、无忧无虑的丹麦王子。那时的他接受的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热爱生活憧憬爱情,他单纯而又幸福,从未体会过社会的黑暗。如果一切风平浪静,他可以一直保持这份孩童的赤子之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可是,仅仅在不到两个月的时光里,父亲去世了,叔叔继承了王位,母亲却成了新王的妻子。这个突然来袭的噩耗,对每一个原本单纯美好的孩子来说打击都太沉重了。于是,他开始惊慌,开始无措,开始感到了人性的邪恶与贪婪。但尽管他觉得事情的不对劲,却没有勇气去调查真相。他有着自己的反抗,却只能是默默的。他想要反抗,想要挣扎,却受到外在无形的巨大压力。直到老国王的灵魂出现了,哈姆雷特才真正成熟起来。他把自己死去的真相告诉了哈姆雷特,把一切阴谋,一切诡计都揭示出来了。父亲的惨死,母亲的失贞,叔叔的残暴……这些已经让原本善良的心蒙上了仇恨的阴影。他转变成了复仇战士。哈姆雷特就这样成长了。

卡夫卡的成长是主动的,其结局也是圆满的。而哈姆雷特的成长是被动的,其结局也是悲惨的。

三、隐喻 《海》《哈》中都存在大量的隐喻。读懂了隐喻才真正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主题。村上春树和莎士比亚都是运用隐喻的大师,通过大量隐喻手法的运用,是人物性格更加鲜活,主题更加突出。

正如村上春树所认为的那样,隐喻会大大缩短现实的距离,世间万物都是metaphor。所以其作品中也存在大量的隐喻。主人公的名字卡夫卡,让人不禁想到奥地利著名作家弗兰茨·卡夫卡。其最著名的作品《变形记》。故事讲述的是小职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大甲虫,无法工作,只能留在家中靠父母和妹妹的帮助。开始亲人非常同情他对他照顾有加,后来成了家人的负担,被活活饿死。人物和故事情节让人觉得荒诞不经,后来人们常用 “卡夫卡式”来隐喻孤独的生活和荒谬的命运。

村上春树用“卡夫卡”作为故事主人公的名字,本身就是明显的隐喻,这个隐喻线索贯穿了整个故事,小说的主人公不得不忍受孤独生活的煎熬,接受荒谬命运的捉弄。作着描写的甲村图书馆和森林里的小屋不是世外桃源而是比现实世界更加的荒诞离奇,以此来隐喻现实无法逃离。《海边的卡夫卡》总共包含49个章节的内容,奇数章节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卡夫卡的成长过程;偶数章节则用虚幻的、超现实的手法讲述一位智障老人中田的神奇冒险经历。村上虚构了“集体昏睡”事件,通过中田和女教师二者的遭遇,隐喻出“二战”对无数无辜的妇女和儿童带来的悲惨命运,深刻的体现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虽然故事虚幻但却是现实的写照。

《哈》中也是通过大量的隐喻突显其悲剧主题。哈姆雷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恐惧与犹豫、爱与憎,通过隐喻得以淋漓尽致的表达。哈姆雷特将世界比作一间硕大的“牢狱”,而自己的国家就是监狱中最可怕的那间“囚室”。在如此邪恶混乱的世界里,他却不得不承担起拯救苍生的使命。把现实的社会刻画成“牢狱”和“囚室”揭露了社会的污浊与黑暗,表达出自身的孤独、压抑和苦闷的心情,也映射出新王登基后黑暗如囚笼般的丹麦社会。哈姆雷特把大地比作“不毛的荒岬”,把太阳比作“火球”,把苍穹比作“污浊的瘴气”,这些隐喻都反映出他内心的愤慨,渴望改变黑暗的社会,强烈的复仇火焰被压抑,等待爆发的一刻。他把自己比作卑微的露水也表现出他对世界的绝望。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村上通过隐喻把离奇的虚幻与现实结合起来,莎翁则是更多的把主人公的内心变化与现实相结合。

[1]陈达.恋母情结——以弗洛伊德的观点解读哈姆雷特[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李克.“恋母情结”与哈姆雷特[J].广西社会科学,2001(5).

[4]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朱生豪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5] 沈维藩.解读《海边的卡夫卡》的隐喻[N].北京青年报,2003(5).

[6] 孙悦.古希腊神话精神与《海边的卡夫卡》[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7]魏大海.村上春树小说的异质特色——解读《海边的卡夫卡》[J].外国文学评论,2005(3).

猜你喜欢
俄狄浦斯哈姆雷特卡夫卡
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可能——评上戏西藏班《哈姆雷特》
读画笔记·自我放逐的俄狄浦斯
卡夫卡就是布拉格,布拉格就是卡夫卡
关于卡夫卡和《变形记》你不知道的故事
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是时候看看卡夫卡了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两次阅读和讲授卡夫卡作品的体会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The Cause of Oedipus’Tragedy: A defect of humanity Persp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