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出芽短梗霉As3.933产普鲁兰多糖发酵培养基

2013-08-14 09:08薛文娇马赛箭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3年5期
关键词:普鲁兰爬坡实验设计

常 帆,薛文娇,安 超,马赛箭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710043)

普鲁兰多糖(Pullulan),又称茁霉多糖、短梗霉多糖等,是由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发酵产生的一类多聚糖[1],为右旋葡聚糖[2]。普鲁兰多糖是由麦芽三糖通过α-1,6-糖苷键连接形成的高分子量的线形多糖[3],其中α-1,4-糖苷键与α-1,6-糖苷键的比例为2∶1,聚合度为200~5000,平均分子质量为4.8×104~2.2×106Da[4]。普鲁兰多糖因其易溶于水、不凝胶化、可以任意加工成型、无毒性等特点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诸多行业[5,6],尤其是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广泛[7]。

利用出芽短梗霉发酵产普鲁兰多糖时,碳源、氮源、营养因子、溶解氧水平、温度和pH值等因素都影响其形态特征和产物的形成[8]。作者借助统计学软件Design-Expert 8.0,采用响应面设计法(RSM)对影响普鲁兰多糖产量的主要培养基参数进行优化,以期为生产中提高普鲁兰产量提供依据。

1 实验

1.1 菌种与培养基

出芽短梗霉As3.933,中国科学院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

PDA固体培养基(g·L-1):马铃薯200.0,葡萄糖20.0,琼脂20.0。

液体种子培养基(g·L-1):葡萄糖50.0,酵母膏2.5,NaCl 1.0,MgSO4·7H2O 0.2,K2HPO45.0,(NH4)2SO40.6,pH 值6.5。

液体发酵培养基(g·L-1):蔗糖50.0,酵母膏2.5,NaCl 1.0,MgSO4·7H2O 0.2,K2HPO45.0,(NH4)2SO40.6,pH 值6.5。

以上培养基均于115℃灭菌30min。

1.2 方法

1.2.1 出芽短梗霉种子培养

从保藏斜面挑取一环出芽短梗霉As3.933菌种接种于装有50mL液体种子培养基的锥形瓶中,于230r·min-1、28℃培养48h。

1.2.2 发酵培养产普鲁兰多糖

将种子液以5%(2.5mL)接种量接入装有50mL液体发酵培养基的锥形瓶中,于230r·min-1、28℃培养120h。

1.2.3 生物量和多糖含量的测定

将发酵液于6000r·min-1离心15min,沉淀用水洗涤2次后,105℃烘干至恒重。向上清液中加入2 BV无水乙醇,振荡摇匀,4℃放置12h,10 000r·min-1离心5min,沉淀于80℃烘干至恒重,即得普鲁兰多糖粗品,称量。

1.2.4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以粗普鲁兰多糖产量为指标进行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选择实验次数N=12,对蔗糖(X1)、(NH4)2SO4(X2)、酵母膏(X3)、MgSO4·7H2O(X4)、NaCl(X5)、K2HPO4(X6)和pH值(X7)7个因素进行考察,另外取4个虚拟项进行误差估计。每个因素取2个水平,高水平编码为+1,低水平编码为-1。各因素水平取值见表1。以普鲁兰多糖产量为响应值,每组3个平行,取平均值。用Design-Expert 8.0进行数据处理。

表1 Plackett-Burman实验因素与水平/g·L-1Tab.1 Factors and levels of Plackett-Burman experiment/g·L-1

1.2.5 最陡爬坡实验

最陡爬坡实验以Plackett-Burman(PB)实验的实验值变化方向为爬坡方向,根据PB实验结果设计步长,尽快逼近最大响应区域。

1.2.6 响应面分析

在最陡爬坡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实验,利用Design-Expert 8.0软件优化培养基组成。

2 结果与讨论

2.1 Plackett-Burman设计方案与结果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及结果见表2,各因素效应及显著性分析见表3。

由表3可知,对普鲁兰多糖产量产生正效应的因素为蔗糖、MgSO4·7H2O、NaCl和 K2HPO4,产生负效应的因素为(NH4)2SO4、酵母膏和pH值。而可信度在95%水平上时酵母膏、(NH4)2SO4和 K2HPO4差异显著。

2.2 最陡爬坡实验

Plackett-Burman 实 验 结 果 表 明,(NH4)2SO4(X1)、酵母膏(X2)为负效应,K2HPO(X3)4为正效应根据效应大小决定步长、其它因素分别取中心点水平,进行最陡爬坡实验。最陡爬坡实验设计与结果见表4。

表2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与结果Tab.2Design and results of Plackett-Burman experiment

表3 Plackett-Burman实验结果分析Tab.3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Plackett-Burman experiment

表4 最陡爬坡实验设计与结果Tab.4 Design and results of the steepest ascent experiment

由表4可知,(NH4)2SO40.65g·L-1、酵母膏2.6g·L-1、K2HPO47.05g·L-1时普鲁兰多糖产量最高,因此将第2组作为Box-Behnken的中心点进行进一步优化。

2.3 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

根据Plackett-Burman实验和最陡爬坡实验确定的中心点,以普鲁兰多糖产量(Y)为响应值对普鲁兰多糖的发酵培养基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实验的因素和水平见表5,设计和结果见表6。

表5 Box-Behnken实验因素与水平/g·L-1Tab.5Factors and levels of Box-Behnken experiment/g·L-1

用 Design-Expert 8.0软件对 Box-Behnken实验结果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21.6313+1.3188 X1+1.9666 X2-0.7932 X3-2.076-1.5833-1.5943-1.2165 X1X2+1.6225 X1X3+1.3133 X2X3。

表6 Box-Behnken实验设计与结果Tab.6Design and results of Box-Behnken experiment

二次响应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7。

表7二次响应模型方差分析Tab.7 ANOVA for the secondary response model

模型的复相关系数的平方R2=96.32%,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良好,失拟较小。由表7可知,3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P<0.05),其中X2对Y值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从交互作用来看,X1与X3交互作用显著,而X1与X2、X2与X3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表明因素对响应值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二次项对响应值也有很大的关系,这和模型回归中的线性、平方和交互性影响显著相对应。其中失拟项的P=0.333(>0.05),没有显著性影响,说明数据没有异常点,模型适当。

根据Box-Behnken实验结果绘制三维响应面图(图1),可以看出该设计有最大值。利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响应优化器进行放大,最大值处为:(NH4)2SO40.67g·L-1、酵母 膏 2.84g·L-1、K2HPO47.12g·L-1,在此条件下,普鲁兰多糖的理论最大产量为22.29g·L-1。采用上述优化发酵培养基进行3组平行实验,实际测得的普鲁兰多糖产量分别为22.58g·L-1、21.98g·L-1、22.32g·L-1,平均值为22.29g·L-1,与预测值一致,说明基于响应曲面法所得到的出芽短梗霉发酵培养基参数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图1 各因素之间交互影响普鲁兰多糖产量的响应面和等高线图Fig.1 Response surface and contour plots show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variables on production of pullulan

3 结论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影响菌株As3.933产普鲁兰多糖发酵培养基的3个主要因素:酵母膏、(NH4)2SO4和 K2 HPO4,再利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影响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实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62.5g·L-1,(NH4)2SO40.67g·L-1,酵母膏2.84g·L-1,K2HPO47.12g·L-1,NaCl 1.25g·L-1,MgSO4·7H2O 0.25g·L-1,pH值6.5。优化后的普鲁兰多糖产量达到22.29g·L-1,较初始液体发酵培养基(17.32g·L-1)提高了28.70%。

[1]Ronen M,Guterman H,Shabtai Y.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ullulan production using vision sensor[J].Journal of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Methods,2002,51(3):243-249.

[2]Ian W S.Polysaccharases for microbial exopolysaccharides[J].Carbohydrate Polymers,1999,38(4):319-328.

[3]Singh R S,Saini G K.Production,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ullulan from a novel strain of Aureobasidium pullulans FB-1[J].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8,136(S):506-507.

[4]Cheng K C,Demirci A,Catchmark J M.Pullulan:Biosynthesis,production,and applications[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11,92(1):29-44.

[5]Singh R S,Saini G K.Pullulan-hyperproducing color variant strain of Aureobasidium pullulans FB-1newly isolated from phylloplane of Ficus sp.[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8,99(9):3896-3899.

[6]付湘晋,童群义.普鲁兰多糖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6):16-21.

[7]GB 2840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普鲁兰多糖[S].

[8]汤兴俊,何国庆.茁霉多糖的微生物发酵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2,56(7):34-36.

猜你喜欢
普鲁兰爬坡实验设计
不同的温度
有趣的放大镜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爬坡过坎
哪个凉得快?
普鲁兰糖生物合成和分子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无字天书
我国防腐木进口又现平稳“爬坡”
爬坡过坎战犹酣——河南安阳大气污染防治侧记
响应面法优化出芽短梗霉利用木糖产普鲁兰糖发酵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