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新军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也称为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最终均可发展为心力衰竭,因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长期负荷过重,心肌收缩力代偿性减弱,不能正常发挥心脏功能,临床以全身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和淤血为主要特征,应及时进行治疗。目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人们逐渐认识到提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性。现将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9.8±4.1岁),其中高血压病11例,冠心病19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3例,风心病7例;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9.2±5.2岁),其中高血压病13例,冠心病17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5例,风心病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于入院后控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相应减少钠盐摄入,口服氢氯噻嗪25 mg,1次/d;卡托普利12.5 mg,2 次/d;地高辛0.25 mg,1次/d;美托洛尔12.5~50 mg,1次/d;硝普钠25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每分钟按0.5 μg/kg静脉滴注,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用量至最适状态。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口服,3次/d,3粒/次。两组患者均以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临床总有效率。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心功能改善至Ⅰ级,心电图显示正常;有效: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心功能提高一个级别,但未至Ⅰ级,心电图显示有所好转;无效:主要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心功能改善不足一级,心电图显示无改善。治愈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PSS15.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50例患者,显效3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50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治疗有效率为72.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的比较(例,%)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属于临床综合征,病死率较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心悸”等范畴[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增加,通过激动受体,使心肌收缩增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代偿性增加;另一方面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过度激活,导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促进死亡[2]。由于发病率的日益增加,对此病进行进一步探讨并积极治疗已成为目前研究主要课题之一,而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硝普纳为一氧化氮类药物,是一种速效的血管扩张药,能够使周围血管阻力降低,有效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经其治疗后,周围组织灌注得以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得以缓解,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有研究表明,温阳利水之法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3]。芪苈强心胶囊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发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成药物,有益气温阳、利水消肿、活血通络之功。此药对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改善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功能,提高LVEF,同时增加肾血流量,促进Na+、K+、Cl-排泄。方中黄芪益气利水,附子温阳利水,两者合为君药。葶苈子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人参补气血,丹参活血化瘀、凉血,红花活血化瘀,泽泻利水消肿,桂枝温阳利水,诸药合用,有效缓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脏功能。
本研究表明,通过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应用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和芪苈强心胶囊与西药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联合治疗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单纯西药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芪苈强心胶囊与西药硝普钠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上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患者,可有效增强患者心肌收缩力并改善患者微循环功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有效提高治愈率,安全可靠,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1]孙立平,张林潮.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疑难病杂志,2007,6(2):71-72.
[2]管高群,华先平,王琳,等.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硬化家兔血管壁炎症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10):884-886.
[3]江宏革.温阳利水汤治疗84例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光明中医,2010,25(8):1418-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