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曹玉洁 郑锴
(1.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上海 200234; 2.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苏州 215021)
建国初期,毛泽东曾两度写信给教育部部长马叙伦高瞻远瞩地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这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重大推动因素之一。建国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成果是丰硕且不容否定的。但我们不能因为成绩就忘记发展,因为功绩就忽视缺点。学校体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培养现代化建设者的重要内容。但是学校体育在学校教学中又处于一个令人尴尬的地位,在发展的道路上困难重重。1996年颁发的《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意见》指明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更指出了农村学校体育的问题所在。“普九”成真,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开展,农村儿童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但却掩盖不了城乡之间不断拉大的差距。农村学校体育问题依然存在,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突出。
以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需要,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收集相关论文和专著,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全面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2.1.1 师资力量匮乏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好坏的关键,而充足的体育老师是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但据有关数据显示,农村体育教师资源匮乏,特别是优秀体育教师资源稀缺。张弘在对吉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在农村小学中专职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竟高达1:592(2005年)。杜伟在对13个市县以下的5526所农村中小学的调研中发现,经济欠发达的三类地区农村小学体育师生比最大达到1:1225,二类地区达到1:641,一类地区为1:451(2006年)。专职体育教师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多为其他学科老师兼任。兼职体育教师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体育教学中对体育教师数量的要求,但是对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2.1.2 教师能力不足
专职体育教师数量短缺与兼职体育教师的大量存在,使得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不能持续高效开展。专职体育教师不足导致有限的教师承担了过重的教学工作。而兼职体育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的限制缺乏体育专业素质,致使体育课徒有虚名,没有实质内容,不能完成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农村体育教师由于受业余时间少、专业的限制、信息不畅通、缺乏科研能力、个人态度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学科研活动非常少。
2.1.3 教师资源流失现象普遍
农村学校体育相对于师资缺乏还存在体育老师流失的问题。由于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待遇相对城市差,教师自身发展空间较小。农村学校体育中存在优秀体育教师向城市流动、优秀的小学教师向初中流动、体育教师离岗下海经商等现象。体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现象造成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不稳定,对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和学生身体培养造成极大的影响。
2.2.1 课程及课时开设不足
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的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途径。体育课程的开设和体育课时的有效保证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前提。随着我国教育普及工作的顺利完成,使农村学生入学率得到提升和保障。但是在体育课程的开设和重视程度方面还不够。农村地区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与城市地区学校体育课程开设率还存在差距,每周体育课课时安排存在较大差距。一部分贫困农村的学校甚至没有或无法开设体育课。(见表1、2)
2.2.2 教学内容单调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有效实施对体育教学目标、目的和教育理念的实现有很重要的作用。农村体育教学内容多以单一的田径项目为主,单调乏味。其实,农村体育教学内容拥有非常丰富的潜在资源,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已经开始改造并引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这些活动能丰富现有的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能否实现大纲的要求,如何更好的达成体育课教学目标及教育目的还需进一步研究。
表1 中小学开设体育课情况统计一览表
表2 拉加村小二年级课程表
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运动场地面积114507693m2,初中运动场面积403669887m2,小学运动场地面积822386027m2。全国学生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6~18m2。体育场地面积和条件虽有极大改善,但与现实需求相比还存在极大差距。国家规定我国中小学校人均体育场地中学6~8m2,小学需达到6m2。目前高中学校基本已达到要求,初中学校欠佳,而西部地区的学校情况更差,城市与县镇、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差距很大。各地区县、镇和农村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都不同程度的低于城市,特别是西部地区学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经费迅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教育经费为150亿元,到21世纪初大幅度的提升到9815亿元。随着学校体育场馆建设的大潮,我国学校体育经费也得到大幅度的增长。但总体投入水平相比国外仍然较低,且存在投入极不均衡的现象。东西差距较大,城乡分配不均,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比重失调的问题十分严重。(见表3)
表3 全国各地区各级学校体育经费情况统计一览表 (元)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腾飞使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焕然一新。市场经济让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有机会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当这种对利益的认同感逐步深化转变成对利益的追求感和崇拜感时,人们的心态就已经从理想化跌入现实化甚至世俗化。在这样一个功利化、世俗化的环境之下,知识分子的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而由于体育教师属于一直不受重视甚至带有偏见的职位,让人在选择时要面对些许矛盾。从社会地位来说,一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老师并不能得到太多的认可,而从经济利害来说,一个体育老师的收入绝不能算好,甚至可以说处于较低水平。更何况在农村地区,这一情况更加严重。
我国对于教师编制的管理工作,使编外教师处在一种进退两难的状态。教师编制制度增强了国家对教师群体的有效管理。编制内的教师相当于公务员身份,这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说是变相的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因此,国家在数量和配给上有严格的要求及控制。在城市学校获得一个编制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地方财政和学校实力,在编制的配给上严格限制。某些贫困地区一个村小学只有1~2个名额。对于大量的缺口就只能通过招收代课老师或支教生来补充。但是这种编外人员的待遇和保障是极不稳定的。这种不平等待遇和不稳定保障在极大程度上造成这部分群体心态的不平衡,随时都有离开的可能。
我国进入21世纪对教育的最大贡献就是真正的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从此广大农村的孩子拥有了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在义务教育的要求下,贫困农村孩子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不用为高昂的学费问题担忧。但在走进校园后才发现这两者的距离相差甚远。相对于城市,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的缺失程度是令人惊叹的。坑洼不平的操场,将我国教育优势资源不平等化和集中化暴露无遗。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体质的新时代是何其的荒谬。农村从来都不会受到市场的青睐,而政府调控能力的失位,使这一问题长期被边缘化。没有资源没有条件,想要农村学校体育到现代化的发展无异于沙地建高楼。
[1] 李晋裕.学校体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12.
[2] 翁乃群.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以西南四村为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
[3] 瞿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问题研究:教育公平的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4] 宋国清.21世纪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与需求的调查[J].体育世界,2010(12).
[5] 关兴利.关于农村学校体育校本教研的思考[J].体育教学,2010(8).
[6] 蒋建强,柴国荣.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
[7] 刘凯.浅议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体育健康课课程改革[J].中国西部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