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碧华
摘 要:课堂提问要明确目的,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使整个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阅读教学;遵循规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
学,非“问”不明;教,更是非“问”不可。要上好一节课,不管你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都离不开一个“问”字。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之“问”密切相关,教师的课堂提问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提问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效地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阅读技巧的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反之,低效、无效、负效的提问,只能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率。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善用提问,探究提问的艺术。课堂提问应遵从以下原则:1.围绕教学的内容设问;2.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设问;3.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设问;4.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
和个性特点设问;5.挖掘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设问。总之,提
问要问到学生们原有知识能力和要学的新知识、新能力的交叉点上,也就是问到他们的“心窍”上。下面我就课堂提问艺术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提问要选准时机
提問首先要看准时机,并不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可以提问。一般情况下,当学生对授课内容不太重视时,提几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当学生学习势头松懈、注意力不集中时提几个高难度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有限,从而向更高层次钻研、探究;当授课结束时,提几个总结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整理、归纳出本堂课所授内容的重点。
二、提问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1.注意形象性问题和抽象性问题
小学生的思维正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性思维过渡。为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的水平,问题的提法要符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教学中,当学生还不熟悉某一事物时,教师要先从形象性入手;当学生对某一事物已有形象具体的概念时,则要适时地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2.把握提问的思考性和层次性
在课堂上,如果提出的问题不加思考就可以很顺利地回答出来,这就不能达到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反之,提出的问题太难,超出学生的实际情况,被问者就会如坠雾海、不知所措,也就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提问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应该由浅入深、由侧面到正面、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使整堂课的提问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
三、提问要讲究方式方法
同一个问题,提问的方式不一样,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慎用提问的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提问方法:
1.分解提问
提问的要求是将一个完整抽象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层层深入地进行提问,便于学生逐步消化理解。
2.引发提问
提问的要求是使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兴趣,对所领会的教材形象有所准备。比如,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文时,在传授新知识前,我先这样提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认识他吗?你还学过或听到过哪些出自他手的诗?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理解提问
提问的要求是在学生已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下,提几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习作者表现中心的方法。提问的方法一般可以有:①这个词、这句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或主要讲了什么?②从文章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③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或者说作者这样写为了说明什么?④为什么?
4.启发提问
提问的要求是问题必须具有启发性,给学生如何探索、发现问题作个样子,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解难,把学生对问题的提出和发现有机地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5.总结提问
提问的要求是在授课将要结束时,提几个总结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概括,进一步理清本课堂的重点,掌握所学知识的要点。提问的方式有:读完这一课,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看法?文章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为什么?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这篇文章写得好吗?好在哪?
无论以上的哪一个提问方法,都要精心设计提问语,把握好提问的角度,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注意力、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要明确目的,要精心设计,要合理安排,通过你的艺术手段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设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使整个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志富,王建丽.谈课堂提问[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
[2]胡素芬.反思课堂提问[J].大众心理学,2006(1).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惠安县东岭学区彭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