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美
摘 要:一位哲学家曾说,对于不懂的问题,疑问是一种明智;对于未知的事物,探求是一种才智;对于前人的定论,挑战是一种大智;而对于未来的世界,创新是一种睿智。儿时的好奇、冒险、自信,萌发着可贵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若得到充分地发掘和培养,就会化作强烈的求知欲、进取精神和创造潜能。创新总是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幼儿生理和心理的迅速发展,他们的活动能力逐渐增强,知识经验也逐渐丰富,这一切都为幼儿发展创新能力提供了可能。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空间是广阔的,教师应让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成为幼儿创新能力萌芽的沃土。
关键词:营造情境;幼儿插话;质疑问难;创造想象
一、视营造情境为教育创新的泉眼
教师在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创造型的教师就很难造就创造型的学生。创造型的教师自然具有创造性的教育观点,习惯于营造有利于创造的环境氛围,使幼儿如鱼得水。
幼儿园活动情境的创设,一要体现教育性。围绕总的教育目标,结合各年龄班的教育特点和内容,通过直观和生动的形象告诉孩子应该学什么、做什么,分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可以结合常规习惯、爱国主义、科学知识、安全教育等主题使幼儿得到思想教育;可以结合季节变化使幼儿了解春、夏、秋、冬等自然现象及不同季节的景色特征;可以结合节日使幼儿了解每一个节日的
意义。二要体现审美性。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按照对称、均衡、和谐、变化与统一等规律,色彩要鲜明、协调、有主调,给人以美感。三要体现趣味性。从内容到形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充满童趣,生动活泼,可以夸张,可以适当变形。四要體现参与性。听取幼儿的意见,教师同幼儿一道美化。五要体现节俭性。注意节约,尽
量做到一物多用,充分利用无污染的废旧材料或就地取材,因材
施艺。
教师应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设置的课堂情境中去。试想,当教师用优美的语言结合挂图、投影介绍大自然变化时,当教师用动听的语言娓娓叙说化学家不畏艰险,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取得的辉煌业绩时;当孩子们看到计算机屏幕上动画效果时;当孩子在探求新知,寻找规律,获得意外成功的惊喜,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突然产生的灵感所带来的快乐时,幼儿无不感受到美的熏陶。美妙的意境,自然成为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巨大
源泉。
二、视幼儿插话为教育创新的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幼儿双手放在腿上,眼睛看老师,发言先举手,不能出声,不许插嘴,老师问什么,就要答什么,在诸多的限制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成了老态龙钟的儿童。而面对当今的孩子,我们必须树立教学民主的教育观,尊重幼儿“插话”的权利,还给幼儿“说”的自由,挖掘幼儿“说”的潜能,使幼儿敢说。
师幼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话语权这一资源,不妨把握好三种做法:一是可以插话。课上插话的幼儿往往是处在认真听、积极想的过程中,他们兴奋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而这“不由自主”可能是孩子思维的火花、灵感的火花。因而,教师要容许孩子“不由自主”地说,并给予足够的关注。二是可以说错。孩子说错不可避免。有的是因为表达和思维发展的不均衡而表现出的词不达意,有的是一时的思路不畅而表现出的结结巴巴,有的是注意转移而答非所问。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耐心倾听、目光亲切、言语鼓励,让孩子始终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消除一切胆怯、烦恼,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潜能。三是可以创新。学生如果把教师作为一个范本而不作对手,那他就永远不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应允许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真实的认识,说自己想说的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不用学校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对幼儿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欣赏,要多给幼儿创新的气氛。
三、视质疑问难为教育创新的升华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幼儿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教师应精心设计提问的问题,力图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阶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问题必须围绕活动的关键设计。对重点要反复设计提问的问题,使幼儿理解和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幼儿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还要强化发散性设问,对同一问题,教师引导幼儿从多方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以求问题灵活解决的方法。二是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一种是递进式问句系列:初问浅显,幼儿正确回答后,再逐步加深,逐步一般化、抽象化,逐渐达到预计的目的;另一种是渐退式问句系列:开始提出一个较抽象较一般的问题,以引起悬念和产生整体印象,当幼儿不能正确回答时,再逐步具体化,直到幼儿做出正确回答。还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的层次问题。三是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和鼓励幼儿问答。教师的语言要准确、严谨,具有科学性、准确性,以免造成幼儿失误或困惑;清晰、简练,以最简洁的语言传递最大的知识信息量,口头提问不宜太长或转变太多,必须通俗易懂;诚恳、和谐,态度诚恳,语言亲切,氛围和谐,语音抑扬顿挫,疏密相间。对幼儿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积极鼓励,不要吝惜表扬的话语;对答错者不能讽刺和挖苦,要对出现的“闪光点”给予肯定。
四、视创造想象为教育创新的精髓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应贯穿于幼儿的所有活动中,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翔。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理应成为启发孩子想象力的不竭源泉。一是走进自然开发想象。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户外,走进自然,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引导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增进孩子体验,促进智慧发展,丰富精神世界。二是调动感官启动想象。教师应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幼儿的具象感,即通过看、触、闻、听、议等方式调动幼儿的感官系统,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也就是要把头脑中的想象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三是欣赏作品激励想象。教师应指导幼儿欣赏作品,激励幼儿的想象力。如在活动中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还可以欣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包括参观艺术展览,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想象,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无论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都非常重要。创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且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活动中着力于幼儿想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幼儿教师永恒的追求。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京河路幼儿园)